当前位置 首页 人脉机关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脉机关》人贵有自知之明

作者:高邑 字数:1135 书籍:人脉机关

  一个人的能力必然有高有低,而自知之明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看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样的人才能够在人群中有立脚之地,才能够受到众人的尊重。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漆雕开,有一次孔子让他去做官,而漆雕开则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是没有信心。”孔子听后非常高兴。

  孔子高兴的是什么呢?是因为漆雕开开始能够认识自我了,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的了解和透彻程度。“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贵”字是何其难得。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能够战胜自己、驾驭自己。

  我们经常用“目不见睫”这个成语来比喻自知的不易。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双眼能够观天文,知地理,识社会,看人生,却独独对眼皮上的睫毛视而不见,可见自知之明的品质有多么难能可贵。

  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才不至于盲目狂妄,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才能够自己不断进步。有一只蚂蚁,它的力气比它的同伴要大很多,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背起两颗麦粒,简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力士。不仅如此,它的勇气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只蚂蚁能够像老虎钳似的一口咬住比它大很多倍的虫子,有的时候还敢单枪匹马地同一只蜘蛛作战。

  所以,在蚂蚁这个家族中,它有着很高的威望,声名远播,蚂蚁们谈论的话题几乎都离不开它,这只蚂蚁对自己也非常满意。

  后来,一只小蚂蚁向它说道:“你在我们的家族中这么能干,应该出去闯一闯,比如到城市里面去大显一下身手,那样你也许会获得更多的赞扬。”

  结果这个蚂蚁被小蚂蚁说动了,有一天它便爬上了一辆干草车,被赶车人带到了城里。可是,到了那儿之后,满腔热血的蚂蚁却碰了一鼻子灰。

  原来,它本来以为同伴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看它的表演,可谁知道同伴们根本就没有理会它,甚至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于是蚂蚁又找来了一片大树叶,在树叶上机灵地翻筋斗,敏捷地跳跃,可是同伴们都好像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根本没有谁去关注它。

  它不禁怨道:“城里的蚂蚁一定都非常糊涂,不然为什么我表现得这么优秀,却没有同伴给我应有的重视呢?如果你们到我们乡下的蚂蚁家族去,你们就会知道,我在那里是赫赫有名的。”虽然这仅仅是一则寓言,但是十分贴切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相信这只蚂蚁在经历过这件事之后,一定会变得聪明一些了。

  在我们的身边,像这只蚂蚁这样的人还真的不少,自以为名满天下洞晓一切,可是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一只可怜的井底之蛙。唯独具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劣势和局限,才不会迷失方向。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太低,难免就会出现自卑心理,但是如果太高了则容易骄傲自大,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准确了解自己,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这样我们做起事情来才能够胸有成竹、事倍功半。

  做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自知之明,那么做起事情来就能够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付出了,也就不会有如此大的贫富之差了。

  拥有自知之明的人一定会在不断的自我认识过程中,逐渐走向成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