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该怎样看待贫富

《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该怎样看待贫富

作者: 字数:1241 书籍: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倘若我们暂时富裕,切莫鄙视或嫌弃那些不如我们的;如果我们暂时贫穷或者稍不如意,同样不必去羡慕那些整天开车、忙于应酬的人。正是由于生活是自己的,我们才能体会到那份只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甜蜜,而这绝对与贫穷或富裕没有必然的联系。

  幸福绝对与贫富无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时,财富来得太容易也太快,令许多人措手不及,于是我们背负着沉重的财富上路,去寻找心中所谓的幸福,可是幸福总是显得遥不可及。很多有钱人其实也很烦恼,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财富以及消费有时只是一种方便,而非幸福。

  寒山禅师曾作偈《东家一老婆》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贫富: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

  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

  寒山禅师这首诗偈寓意很深。以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提出令人深思的严肃问题。过去被我看不起的穷者,富了之后反笑我寒酸。我笑他在前,他笑我在后,笑与被笑的位置不断变换,必将陷入无穷的悲与喜的轮回之中。然而一旦做到了既不因贫贱羡人,也不以富贵骄人,超脱于世俗的祸福之外,唯求自心清静,律己自重,这样就不会陷入“东边复西边”的无尽烦恼之中了。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某人在美国工作多年,这一年春节回家探亲,亲戚邻里问起他在美国的生活,听完他的回答,个个都投以羡慕的目光。谁知该人突然冒出一句:“美国人的生活不如中国人!”众人大感不解:“这话是怎么说的?我们论住房条件、论出行工具等,有哪一样能跟美国人比呢?”

  这时,该人说道:“恕我唐突地问大家一句,你们之中有谁是举债过日子的?”众人摇头,一个都没有。只听该人继续说道:“不错,美国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的确比国人要好,他们住房宽敞、明亮,家家都有花园,出门有汽车代步,这是国人目前不能比的。但他们的一切几乎都是赊来的,他们买房、买车都是向银行贷款。他们每天拼命工作,就是为了还债,可很多人直到死也无法还清,一生就生活在压力之下。反观中国人,我们虽然辛苦一点,但不欠债,工作之余三杯两盏淡酒,何等自在,美国人眼红都来不及呢!”或许大多数人都与那位朋友的邻居一样,认为美国人的生活要比中国人好很多。诚然,美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确实要高出国人不少,但他们大多“债台高筑”,这是不争的事实。或许在美国人看来,每日辛勤劳作,但一直在享受,这便是幸福。

  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大多不愿“举债过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本存折,存款多少暂不去说,但有了这本折子,中国人的心里就会觉得踏实,觉得幸福,他们或许没有美国人那样懂得享受,但至少他们心里感到安宁。

  有段时间媒体上出现这样一则标语——“谁富裕谁光荣,谁贫穷谁无能”。标语很醒目,真切地反映了人们渴望富裕、追求富裕的迫切心情。然而它的表述却令人觉得别扭,甚至有些不入耳。难道说,富裕了就可以瞧不起那些贫困的人,那些贫困的人就应该自卑下去吗?

  其实富者无非在某些时候或某些方面抓住了机遇,成为了富人,然而为富不仁、弃贫爱富就是贫困的另一种表现,而这种表现让整个社会都厌恶。以贫富论英雄,是一种狭义的贫富观。中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算是穷到家了,但是谁又能鄙视陈景润呢?还有历代以来的那些清官、廉官,谁又能说他们无能而鄙视他们呢?

  因此说,不管是谁,都不要因为自己身处的位置而骄傲或者自卑、鄙视或者羡慕,正如一句广告词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只要自己正视这点,我们都将是富有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