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别把指责挂嘴上

《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别把指责挂嘴上

作者: 字数:1858 书籍: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指出对方的错误,以此显示自己的聪明。从古至今指责别人的人往往都没有好的结果。与其让彼此都不快乐,为什么不采取另外一种处世策略呢?如果你要获得人们对你的赞同,那你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尊重别人的意见,永远别随意指责对方是错的。”

  与人打交道,对一些事情产生分歧和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候,若是一个明智的人,就不会随便指责任何人。尽管你已经知道事情的整个过程,尽管你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也要展现出自己成熟的风度。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做人原则,因为那个动不动就翻脸的年代已经不再属于你了。

  年少时,我们会因为与对方发生争执而相互指责,你认为你是对的,他认为他是对的。就这样,两个人互不让步,甚至恶语相向,既影响到了彼此的心情,也给彼此的自尊心带来伤害。长大以后,我们的心境平稳了很多,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记得自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而来的。就算与对方发生了分歧甚至争执,也一定要学会以礼待人,做一个明智而文雅的人。这不但代表着你已经步入成熟,也向对方展现了你理智的一面,这样的行为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无论他做得有多么不对,他都宁愿自责而不希望别人去指责他。别人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在你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你得记住,指责就像放出的信鸽一样,它总要飞回来的。要记住,指责不仅会使你得罪了对方,而且也使得他一定会反过来指责你。即使是对下属的失职,指责也是徒劳无益的。如果你只是想要发泄自己的不满,那么你得想想,这种不满不仅不会为对方所接受,而且还会为你树立一个敌人;如果你是为了纠正对方的错误,那为什么不去诚恳地帮助他分析原因呢?

  手段应当为目的服务,只有怀有不良的动机,才会采用不良的手段。许多成功者的秘密就在于他们很少指责别人,从不说别人的坏话。面对可以指责的事情,你完全可以这样说:“发生这种情况真遗憾,不过我相信你肯定不是故意这么做的,不过为了防止今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我们最好分析一下原因……”这种真心诚意的帮助,远比指责的作用明显而有效。

  另外,对于他人明显的谬误,你最好不要直接纠正,否则会好像你故意要显得高明,因而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在生活中一定要牢记,如果是非原则之争,要多给对方以取胜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树敌,而且也许已使对方的某种“报复”得到了满足,于己也没有什么损失。口头上的牺牲有什么要紧,何必为此结怨伤人?对于原则性的错误,你也得尽量含蓄地进行示意。既然你原意是为了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何必用伤人的举动来凸显自己呢?

  如果你能确定,在你一整天55%的时间是对的,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如果你不能确定,你一天中55%的时间是对的,你凭什么要指责人家的错误呢?

  你可以用神态、声调或是手势,告诉一个人他错了,这样就像我们用话一样地有效……而如果你告诉他错了,你以为他会感激你吗?不,永远不会!因为你对他的智力、判断、自信、自尊,都直接地给予强有力的打击,他不但不会改变自己的意志,而且还想对你进行反击。如果你运用柏拉图、康德的逻辑来跟他理论,他还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意志的,因为你已伤了他的自尊。这时候你千万别说:“你不承认自己有错,我证明来给你看。”你这话,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用事实来纠正你的错误。”那是一种挑战,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不需要等你再开口,他就已经准备接受你的挑战了。即使你用了最温和的措辞,要改变别人的意志,也是极不容易的,何况处于那种极不自然的情况下。

  假如由于你的过失而伤害了别人,你得及时向人道歉,这样的举动可以化敌为友,彻底消除对方的敌意。说不定你们今后会相处得更好。既然得罪了别人,当时你自己一定得到了某种发泄,与其等待别人的“回泄”——不知何时飞出一支暗箭,远不如主动上前致意,以便尽释前嫌,演绎流传千古的“将相和”。

  为了避免树敌,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就是与人争吵时不要非得争上风不可。请相信这一点,争吵中没有胜利者。即使你口头胜利,但与此同时,你又树立了一个对你心怀怨恨的敌人。争吵总有一定原因,总为一定的目的。如果你真想使问题得到解决,就决不要采用争吵的方式。争吵除了会使人结怨树敌,在公众前破坏自己温文尔雅的形象外,没有丝毫的作用。如果只是因为日常生活中观点不同而引发争论,就更应避免争个高低。如果你一面公开提出自己的主张,一面又对所有不同的意见进行抨击,那可是太不明智了,这样会致使自己被孤立并成为众人的仇恨对象。如果你经常如此,那么你的意见再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你不在场时别人会比你在场时更高兴。你知道得这么多,谁也不能反驳你,人们也就不再反驳你,从此再没有人跟你辩论,而你所懂得的东西也就不过如此,再难以从与人交往中得到丝毫的补充。因为辩论而伤害别人的自尊心、结怨于人,既不利己,还有碍于人而使自己树敌,这实在不是聪明的做法。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生活中你要注意尽量避免树敌,更不要做因指责别人而得罪人的蠢事。我们应该成熟了,为了自己今后的路能够走得更加顺畅,还是要在尊重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指责的话还是少说为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