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闲时谈人是非事,自己亦是是非人

《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闲时谈人是非事,自己亦是是非人

作者: 字数:1682 书籍: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闲时谈人是非事,自己亦是是非人。妄谈他人是非,又怎能不为人所诟病?倘若我们对常常高谈阔论、飞短流长的人印象不佳,那么切莫步上他的后尘而不自知!

  “流言蜚语”绝对是一个令人厌恶、令人惧怕的词语。它的字面解释如下:流言,即没有依据的言语;蜚语义同于流言,更带有诽谤性、针砭性。那么,既然毫无依据可言,为何却偏偏有人对此津津乐道呢?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一方面是因为多数人都具有窥私欲,他们喜欢探听别人的隐私,尤其是带有负面性质的隐私;另一方面,爆料别人的“卑劣”,可以凸显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高尚”,这是典型的虚荣心在作祟。当然,这其中更不乏居心叵测之人。

  “流言”的帮凶有两种人。一是“制造流言者”。这类人内心阴晦、失衡,明明自己能力有限、不学无术,却又忌妒别人的成就。于是挖空心思诋毁别人,以求心理上的满足。

  二是“散布流言者”。这种人相对前者略隐晦一些,称得上是“隐形杀手”。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听来的“流言”添油加醋,再四处传扬。即便原本不存在的事情,经他们的嘴巴一说,也就变成了事实。所过之处,可谓一片狼藉。一个妇女在背后说邻居的闲言碎语,几天内,村中所有人都知道了此事,当事人为此大受伤害。后来,妇女发现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她非常难过,就去聪明的智叟那里请教如何弥补。

  “去集市吧。”智叟说,“买1只鸡,把它杀掉。然后在回家的路上,拔下它的羽毛,一片片地沿路扔掉。”这位妇士尽管感到很奇怪,但还是依言而行。

  第二天,智叟说:“现在,你去把昨天扔掉的那些羽毛全部收集起来,把它们交给我。”妇女依言回到那条路上,但大风已然将羽毛吹飞,她苦苦寻找了几个小时,最后攥着3根羽毛回到智叟那里。

  “你明白了吧。”智叟说,“扔掉它们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不可能把它们全部找回来。流言蜚语就像这羽毛一样。散布出去并不费力,可是一旦你做了这种事,就永远也无法彻底弥补。”可以肯定,无论是流言的制造者还是散布者,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在别人背后飞短流长,必然会得罪当事人,久而久之,你也就成了“万人嫌”。同事、朋友,会因害怕成为你的议论对象而敬而远之,上司更会因此将你打入“冷宫”,你的人生、事业又谈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呢?凌金生是公司业务部的精英,曾多次获得公司年终奖金。年底又到了,凌金生根据考核办法,算出自己又可以拿到2万元奖金,便提前与女朋友算计这2万元该怎么花。最后决定,储存1万元,另1万元做春节旅游之用。

  获奖名单公布以后,凌金生发现竟没有自己的名字——是不是相关人员疏忽把自己漏掉了?凌金生带着疑问找到业务部经理。经理说:“我们这次考核,是绩效考核加表现考核,不只是看绩效,还要看平时的表现,如个人形象、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等。你想想看,自己在别的地方有没有做得不够的地方。”

  凌金生不由得低下头去。

  经理提醒说:“年中时,你跟小王争地盘,哪有一点团队合作精神?而且给公司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这是你今年没有拿到年终奖金的主要原因。”

  凌金生跟小王所争的“地盘”,是一家大客户。原来是小王开拓的市场,后来那家大客户的部门经理易人,凌金生的同学走马上任。凌金生就去拜访同学,想把业务划到自己名下。小王告到部门经理那儿,部门经理出面批评了凌金生,凌金生才撤出去。

  凌金生一肚子气离开经理的办公室。他以为,自己落选主要是经理在作祟。绩效考核,主要看业绩,这是硬指标,别的都是软指标,说你达标就达标,说你不达标就不达标。他若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就不会听经理的意见,早把“地盘”抢到手了。还有,那奖金是公司里出,也不是经理自己掏腰包,经理是忌妒才把他拿下来的。

  凌金生越想越气,不自觉地找到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倾诉,发泄不满,说经理的坏话。

  不久公司大裁员,凌金生赫然出现在名单上。自己是业务精英,是不是搞错了?凌金生找老板询问。没错,他的解雇理由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凌金生不理解,那件事过去半年了,自己跟小王早就和好了,怎么又扯出来大做文章呢?

  后来,一个知情的同事告诉他,他在背后说经理坏话的事传到经理耳朵里了,经理怨气难平,自然力主裁掉他。所谓“隔墙有耳”、“好话不出门,坏话传千里”,聪明人绝不会将“流言”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更不会当众去说别人的坏话。当有人对他们道及第三者坏话时,无论他们是否明白个中原因,都会做到“入耳封存”。这才是智者所为。

  有一句话叫作:“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这话说得虽然有点绝对,却也揭示了一个事实,即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在背后说过别人。不过有一点,经常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肯定不会受到欢迎。因为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次你在我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下次你就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样一来,说人坏话者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