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朱门娇女 第52章 扯破脸

《朱门娇女》第52章 扯破脸

作者:金非鱼 字数:2588 书籍:朱门娇女

  “那位孙女官方才上马车,瞧着便不高兴。”

  碧雪从外头进来,一脸忐忑,“可是姑娘得罪了人家?”

  “她就这鬼样子!”

  卫湘君抹了一把额头,手心全是冷汗,

  “姑娘怎么了?”

  碧雪看向卫湘君。

  卫湘君这会儿的样子,也好看不到哪儿。

  占了比别人多活一世的便宜,卫湘君真以为万事皆可掌握。现在想来,她这是自作聪明,把自己推到了悬崖边。

  碧雪朝屋外望了望,“那位孙女官过来之时,把咱们都轰到了外头,难不成又出了什么事儿?”

  “什么事都没有,被褥厚了些,回头替我换了!”

  卫湘君敷衍一句,怕碧雪追问,索性下了床,“帮我梳梳头发,我去前面看一看。”

  坐到妆台前,卫湘君对着镜子,不自觉地抚了抚额头。

  若她倒霉,因为凤仪宫获了罪,也不知会不会再被黥面。

  卫湘君永远忘不掉那一幕。她被人死死捆在行刑台上,承受着烙铁的灼烧,像一头被困的野兽,拼命地嚎叫。

  “姑娘快看这个……”

  碧雪又出了声。

  卫湘君抬起眼,镜中的碧雪正举着一块玉佩。

  “水色不错,倒没见过,师娘买的?”

  卫湘君的金银首饰,大多是卫大奶奶留下的。除此之外,便是郑夫人为她置办的。

  “上月姑娘在外头,不是让人回来取银子吗?账房一时挪不开,我便想起,常福前头拿过来二百两银子,一直在咱们这儿收着。”

  卫湘君多瞧了一眼,终于看清了那朵惟妙惟肖的芙蓉。

  “银子送来后,一直没拆。我打开才发现,里头还有一块玉佩。”

  “或是放错了,见到常福,记得还给他。”

  碧雪犹豫了半天,道:“常福说,这银子是徐启给姑娘的。”

  卫湘君翻了翻眼皮,“怎么是他给我的?当日我掉下望风岭,答应给二百两赏银。姓徐的故作清高,非要还回来。”

  卫湘君已够心烦了,没想到徐启明明不在,还能给她添了一回堵。

  “他为何还送玉佩?”

  碧雪紧着追问,“会不会有别的意思?”

  “管他什么意思,还了便是!”

  外头似乎来了人。

  郑夫人今日回了娘家,院子里只有耳背的郭婆婆,碧雪放下玉佩,赶紧出去了。

  卫湘君定定地坐着,目光不知不觉又落到那块玉佩上。

  拧巴了半天,卫湘君拿起玉佩扔进桌上的首饰匣子,后头还不嫌麻烦,将东西又塞到最下面一层。

  等卫湘君终于舒服了,碧雪也回了屋,“姑娘,东府老太君让人传话,让姑娘这会儿过去一趟。”

  略想了想,卫湘君吩咐,“安排马车吧!”

  卫湘君有一段日子没踏进东府了。

  虽都是卫氏子孙,可有人心中只有自己的前程。谁敢挡道,他们手中的刀比外头人还快。

  当然,卫湘君也没想跟汉乡侯府就此扯破脸,一根绳上的蚂蚱,总不能外敌还没到,自己先斗起来。

  上回老太君作寿,卫湘君人虽没去,礼却上了。

  至于老太君,偶尔派人过来问候一句。

  大家都只求面子上过得去。

  今日突然来找,卫湘君也没想到。

  东府后花园的花厅里,在一群女眷叽叽喳喳声中,卫湘君上前行了礼。

  老太君一脸慈爱地怨怪道:“湘姐儿可好些日子没来了。你爹如今在外头,西府也没了人,本该多多走动。他若知道你不与我们亲近,只怕要怪老身照应不周。”

  “前些日子出了远门,湘君本就打算,回来就到您这儿,可巧老太君正好想到了我。”

  卫湘君对着说客套话。

  “能来就好,一家老小,咱们没那么多讲究。”

  从卫湘君一进花厅,眼神里便带了审视的老太君,貌似高兴了。

  有人却冷不丁插了一杠子,“大姑娘如今出息了,也学会了说话。谁不知你在王后娘娘跟前有了脸面,早就不把咱们汉乡侯府放在眼里了。”

  邱氏总扶不了正,也是有原因的,说话全不分场合。

  卫湘君微微一笑。

  这一屋子里,总有人心虚,用不着她跟邱氏一般见识。

  “下去!”

  老太君果然开了口,“谁让她进来的?老身要不起这位侍候!”

  邱氏脸色变了变,却还不服气,“卫湘君跑官府告自个儿的爹,不说害恒大爷丢了官,连侯爷都差些被连累。她这是犯了不孝不敬之罪。妾身不过替侯爷教训几句。”

  老太君顿时怒了,“咱们府里哪来这规矩,奴婢还教训起了主子?可是侯爷嫌老身活得太长,故意支使小妾来说些不三不四的话?”

  胳膊从来拧不过大腿,邱氏近乎狼狈地退了出去。

  东府的热闹与她这外人无关,卫湘君默默站到了旁边。

  气氛冷了好一会后,一位站在老太君身后的妇人笑了声,“老太君可瞧出,咱们湘姐有些不一样了?”

  这位是东府长孙媳妇薛氏,在老太君跟前颇能说得上话。

  “一惊一乍的,我倒没瞧出。就算再不一样,她也是我家曾孙女!”

  老太君神色略松了松。

  薛大奶奶手指着卫湘君,“这丫头瞧着晒黑了不少,小脸也红红的。也是教人羡慕啊,孙媳妇比她大一半岁数,连衡阳城门都没见过。”

  命人拿过西洋眼镜,老太君真就对着卫湘君看了半天,到最后摇摇头,“到底是侯府千金。虽咱们这儿没有禁止女孩儿抛头露面的说法,可离了家总是辛苦。只是这孩子有自己的爹,还有师父和师娘管着,我这老太婆说话算不得数。”

  “老太君的教训,湘君总是记在心里。我师父岁数大了,又无儿无女,我总要多帮一些。还有我爹,他独自在外,薪俸微薄,又是个不懂俗务的,我不多挣些银子接济,他只怕要饿死。”

  “东恒有你这女儿,也是福气。”

  老太君轻叹一声,突然换了话题,“王后娘娘如今可好?”

  卫湘君只微微笑着,却没有回答。

  王宫贵人的私隐,自然不能随意讨论。也不知向来精明的老太君如何忘了这规矩。

  老太君倒是很快回过味,清了清嗓子,道:“你如今能进宫侍候,自当尽心竭力。可宫中到底不比家里,有些事能躲,还是躲开吧!你或是觉得老身怕被连累,才这般教训。说句心里话,你们是老身的子孙,我怎能不盼着都平平安安?”

  虽心里对东府有诸多不满,可卫湘君也知道,老太君有一句话是对的——有些事,能躲就要躲。

  可惜,她这会儿才醒悟过来。

  “老太君,高夫人的马车停在外头了!”

  有仆妇进来禀报。

  也不知来的是何方神圣,老太君从座上起身,竟要亲自出去迎接。

  这会儿卫湘君同薛大奶奶站在花厅台阶下,一块等着客人。

  “虽大家伙都知道你中了王后娘娘的意。可光耀门楣终究不是女孩儿家的事。那日在宝庆楼,我碰到你师娘,她还让我帮你留意,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其实你娘临走前还提过,不在乎门第,只要孩子脾气好,家世清白,肯一心对你就成。”

  虽说前世差点当了娘,可这一世终究还是女孩儿,被人谈论亲事,卫湘君脸都不红一下,也不太合适。

  卫湘君面上腼腆,心里却在胡思乱想。

  若是还能活下去,她干脆就嫁一回,尝尝为人妻子的滋味。至于人选,只要不是梁国人,其他都可以。

  “这东西二府啊,我与你娘最说得来,她这会儿是管不了了,你且放心,婶子同你师娘总不教让你吃亏。”

  “我便知婶婶真心对我好。”

  卫湘君挽住薛大奶奶的胳膊。

  “嫂嫂,这位高夫人到底什么来头?”

  东府另一位孙媳妇走过来打听。

  “长宁公府高家,你们都知道吧!当年长宁公与岳大将军的爹有‘文高武岳’之称,都是蓟北肱骨之臣。蓟北新政便是长宁公一手主导,他还曾当过前太子的师父。后来前太子不幸薨逝,长宁公扶了国主上位,便功成身退,回乡养老了。”

  薛大奶奶也是出身大家,难得饱读诗书,对长宁公府的事说得头头是道,“高夫人便是老公爷的儿媳妇。他夫君这些年一直在外头做官,如今奉调回京,立即得了拔擢,直接升到吏部尚书,听说不久还要更上一步。”

  “那可是肥缺。难怪老太君这么客气,还亲自迎出门。难不成咱们侯爷又要升了?”

  薛大奶奶赶紧提醒,“当心你的嘴,有些话让老太君听见,少不得挨骂。这么说吧,这位高大人,虽知道的人不多,可他背后到底是长宁公,朝中大半官员都是老公爷带出来的,总要卖一个面子。”

  卫湘君莫名想到,梁国也有一位一语定乾坤的,看来天下的权臣,路数都差不多。

  “那位新起来的高贤妃,可是与长宁公府有些关系?”

  又有人问道,“都说如今宫中最得宠的便是那位,进宫不过一月,便升了好几级,直逼凤仪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