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守村人 第四百八十章 国之信誉不可夺(第二更)

《大明守村人》第四百八十章 国之信誉不可夺(第二更)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1794 书籍:大明守村人

  “金正黎,六百贯,三套棉花制布保证金,带十二种提花技巧。”

  “杨汜,二百贯,一套……”

  “陶韬,四千贯,二十套棉花……额外赠送四种提花,及四套设备。”

  “耿庐青,六千贯,三十套……额外赠送八种提花,及八套设备。”

  黎明的时候,昨天被赐宴的人又纷纷赶过来,拿出来现钱交保证金。

  一年为期,之后就退回来,没有利息。

  参与的越多,给出的好处也就越多,织布提花是有不同的程序的。

  就跟打毛衣一样,不同的加色加花,每一种都得有人琢磨。

  或者说像套蜡染色,呃……

  再说得简单一些,一张纸上印三种不同颜色的图,在没有打印的情况下,需要印三次。

  提花看花色,然后组合,其实是一道道数学题。

  提花的花色能有多少种,看你数学的基础了,别人如何朱闻天不管,反正他能轻松做出来几十种花色的排列。

  这种提花,只要基础组建能够支撑,之后属于编程问题。

  通过编程计算,朱闻天能够在一张布上写字和绘画,他不需要亲自操作,把程序给出来即可。

  甚至都不要人工操作,他能制作八音盒,那个就是一种编程。

  水力驱动的情况下,按照八音盒的理论,他把一个个部件设计出来,就能够绘制图案了。

  提花的每一种花色都很值钱的,因为织工没那个数学功底,他们依靠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把图案想像出来,然后操作。

  理论上来说,在不会识字和数学的情况下,一个织女她能够发明出很多种组合,她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很强很强。

  尤其是一些绣工,绣一片荷塘景色,她能把荷花、荷叶、岸边垂柳倒影、水中金鱼都给绣出来,包括阴影的部分。

  她其实识字很少,更不会稍微复杂一点的算术。

  她就是凭借自己的天赋把这个计算出来,她知道她的针线是什么。

  所以刺绣才卖得那么贵,从古至今。

  如果给她更多学习的机会,她必然会超越。

  因此提花织布是程序,而刺绣是艺术。

  即,用这套提花设备织出来的布,永远不会是最顶尖的,却是最适合大众的,因为便宜。

  配套的工艺则是棉线的染色,把不同色彩的线,按照一定规律加入到织布中去,就能出现漂亮的花纹。

  想赚钱的富户纷纷购买,拿出来保证金,之前还喊穷呢!一上午就收到了三十万贯的钱。

  “到晚上能超过五十万贯,甚至更多,咱相信,这仅仅是他们拿出来的一部分。”

  朱标坐在桌子边,听取汇报后,还是遗憾,自己一个太子,居然比不上河边的那四个处理棉花的‘架子’。

  “其实就是信任的问题,这还是因为咱们打北元胜利了,消息传回来。

  信任的建立是最难的,尤其是对于朝廷来说,想毁掉又非常简单。

  很多事情百姓要看结果的,除非是变戏法,否则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当然宗教是另一种手段,他们没有眼见为实,都是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说直白了就是我听说的这个事情,之所以能够蛊惑人心,在于其有故事性。”

  里长不想让太子跟百姓之间产生一种对立关系,那是错误的。

  百姓应对你太子的时候其实根本不是你个人,甚至太子,而是陛下和大明的朝廷。

  与别人信任下丘村是不同的,应天府、宁国府、太平府,下丘村的名望是付出,是带着很多人赚钱。

  朝廷不是,朝廷要树立一种绝对的信誉,洛阳的合作正是这样的机会。

  换个说法,太子北巡,关键在于沿路安抚百姓,越是到北边,越是到元朝刚刚退去的地方,越重要。

  一旦过了陕西,就是最后北元曾经的地盘了,百姓不知道谁是谁,只晓得过日子。

  安抚百姓、帮助百姓,是此行的目的,也是最难的。

  “里长,有伱们在,本宫不怕。”朱标听里长说,自己也想透彻了。

  对,这一路必须安抚百姓,那么怎么做?自然是带着百姓过好日子,给百姓出主意。

  谁有这个能力?不同的地方环境都不一样,在福建一年两茬收获都是正常,在陕西及更北的地方则不行。

  若没有这种帮助,人家百姓还是过原来的日子,有一天别人打回来,只要不打他们,他们无所谓的。

  这便需要改变了,同样的情况下,得让刚刚归入大明的百姓认可朝廷,指点他们多收入,生活好起来。

  显然,父皇当初就非要‘绑’着下丘村跟自己过来,便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朱标一时间想了很多,再看向下丘村的队伍,依旧那般整齐,所有的人吃东西的时候都是看向各个方向。

  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孩子,然后……

  “给,蛋,变多,尝,看,嘿嘿嘿嘿!”一串烤的鸡蛋递过来,后面是憨憨的笑容。

  朱闻天察觉到朱标情绪不稳定,眼圈红了,怎么红的他不管,他得把对方的情绪纠正过来。

  “谢谢憨憨!”朱标回归现实,接过鸡蛋,怎么看都觉得不对。

  不等他问,里长出声介绍:“把鸡蛋和淀粉放到一起搅拌,加水,加点碱,去了蛋黄,蛋黄做药了。

  然后装进一个蛋状的模子里,稍微加热,就成了一个新的蛋,打开模子,再烤一下,便是现在的样子。

  一个鸡蛋能做出来两个,卖的时候比一个鸡蛋的价钱低,大家就爱吃。

  其实百姓吃烤的东西就看大不大,不管其他的,而实际上,淀粉和面粉可以辅助。”

  “就是说这是骗?”旁边的余用中看看手里的一串儿实蛋,是半个鸡蛋,现在看来是四分之一个鸡蛋。

  “哪里骗了?有人问,告诉他们一个鸡蛋做两个,加了淀粉,愿意买就买,不买不强求。”

  朱樉不认为骗人,居必七有便宜的酱,做酱的时候往里加面,面比豆子便宜。

  百姓知道加了什么,却依旧愿意买,因为价钱低,吃着也是酱的味道。

  “秦王殿下所言甚是,吃着口感好呢!像吃冻儿一样。”余用中立即换个态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