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241章 帝王家的女人们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第241章 帝王家的女人们

作者:刹时红瘦 字数:2994 书籍: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像中女仪这样的年龄,已经无望赦放许配了,大豫的男子多数都是二十定婚,纵然有少数特例,多半也不能成为女官婚配的对象。尤其是干阳殿的女官,能做到中女仪这样的职级,知道太多宫廷密事,她们只能为皇族服务终生,无望走出宫墙之外。

  情爱之事有如山珍海味,没有不会饿死,但若有望,还是希望尝一尝滋味。

  瀛姝还知道她和中女仪这番话,是会传进陛下的耳中。

  从前的中女史容齐刻板守旧,又固执怀私,容齐其实并未受到陛下的器重,陛下也不会交待中女仪试探容齐,中女仪和容齐不算要好,可两人之间关系更加简单,中女仪是受到陛下器重的,这程度,可能不如她。

  比如中女仪不可能知道重生人的存在,但这回中女仪显然是从她口中探话,能让中女仪这么做的,只能是陛下,她心中明亮,说的话也不虚伪。

  宫廷就是这样的,信任都会有所保留,尤其是一国之君,原本就坐在高位上,底下的人垂眸肃色,国君根本就看不进任何一双眼睛,朝堂上的臣公其实都是陌生人,而近在左右的人,也不可能句句实话真言,瀛姝也曾坐在高位上,她懂得那番滋味。

  有的话,借中女仪之口转达陛下也是极好的方式。

  当司空通从中女仪口中听得瀛姝的话时,高高挑起了眉头:“她确是这么说的?男子和女子一样?”

  “侍婢不敢欺君。侍婢其实也极赞成王女监的说法,侍婢早有揣度,陛下虽对四殿下十分器重,却一直无意加恩简嫔,陛下令简嫔协佐宫务,只因简嫔适合,陛下心中清楚,正因简嫔无欲无求,处事才会不失公正。”

  司空通自己都没有深思过,他对于自己的后妃是何等感情。

  他生来也是皇子,却一直如履薄冰,他从不望争取帝位,因为连自保都举步为艰,他的婚姻不能自主,只有在大婚赴藩之后,所纳的姬妾才能相对随他的意愿。他所爱慕的女子……是江姬吧?应该是那个女子。

  江姬不像虞氏,她似乎从不为生死贵贱烦恼,她活得张扬,告诉他:君生妾随,君死妾随。一把琵琶,琴弦动时,所有的愁虑都被乐曲淹没,但江姬没能做到君生妾随,他还活着,她就先死去。

  他终究未被江姬点化,他堪不破生死,他想活着,哪怕是苟活,所以他才一步步到了今天了吗?选妃,大选小选,选进宫来的女子不是因为他的意愿,他其实不想让生活更加复杂,可时势逼得他不断选妃,不断充实后宫,有好多的女御,他其实记不清眉眼。

  三夫人和除刘氏以外的嫔御,入宫时都是绮年玉貌,但他对她们都有隔阂,原因太多,一言难尽。他很明确知道谢夫人的心思,因此选择了予她绝子汤,从此昭阳殿其实成为了他畏惧的地方,每一次去,内疚惭愧弥漫胸腔,因此当谢夫人提出让瀛姝入宫时,他居然一口应承。

  简嫔,她给他生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或许,是因为简嫔是个优秀的女人,因此月狐才如此的出类拔萃,有一段时期他对简嫔感激莫名,但简嫔总是那样,她的礼节无可挑剔,言行四平八稳,她无欲无求,与世无争,但他知道简嫔也是有脾性的人,这个女子,心不在他身上,入宫大抵也是因为别无选择。

  因此,他才会如此宠爱江嫔么?

  江嫔刁钻跋扈,野心贪婪,和江姬完全不一样,可是江嫔在意他,会拈酸吃醋,这和江姬又是相同的,江嫔从来不会往他的枕席上推荐别的女子,她甚至坦言不讳:我想成为陛下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比江山更重要。

  江嫔也死了,这样的女子,在他身边似乎注定活不长。

  他最厌恨的人,一个是刘氏,一个就是乔嫔,可他太疼爱南次了,不是因为南次的出生刚好是喜获捷报的那天,只有他知道,南次像他的生母。南次出生前一日,他梦到了母嫔,母嫔说:畅儿,你还记得吗?阿母的脚心有颗痣。

  他的乳名叫畅儿,只有母嫔这么唤过他。南次出生时,脚心有颗痣,跟母嫔的痣一模一样,而且当南次眉眼长开,真是像极了他的母嫔。他最爱的儿子,因此想给他最平稳的生活,他知道皇位的孤寂,如果被绑在这把椅子上,其实注定成为一个不幸的人。

  南次说,爱慕瀛姝。

  太子也说,爱慕瀛姝。

  最残酷的决定,就在他的取舍之间,而那个冰雪聪明的丫头,她从来没有说过她爱慕谁,她否定了太子,可她却没有认定南次,瀛姝没有掩示她的精明强干,他知道,这个丫头的梦想不是相夫教子,她期待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她的才华,她绝口不提谢夫人,是因为她知道谢夫人的念想终会落空,她对谢夫人有情义,她的所作所为,从来不会损害谢夫人。

  瀛姝的确是南次的良配。

  可睿智如她,不会看不懂南次的心思,她和南次有距离。他曾经也以为这样的距离是因瀛姝情窦未开,还不懂儿女私情,但借中女仪的口,瀛姝说明了,她并不是不懂儿女私情,她对南次有情,但仍然限于兄妹、知己,也好在,瀛姝对别的男子甚至连这样的情愫都不存在。

  这天夜里,司空通去了含光殿。

  贺夫人当然不会再让何良人迎驾,她却也料到了皇帝陛下会来“安抚”,她没听说叔祖贺执平安蜀州叛乱失利的意外,只是当回京时,让儿子打听过战况,得到的回音是“战事不会这么迅速结束”,她也认为理当如此——如果太快镇压叛党,怎显得江东贺一族是“临危受命”?既然蜀州的乱局轻易就能平定,别的权阀肯定不会答应朝廷大赏江东贺的军功了。

  战事没有结束,陛下就会持续恩宠含光殿,哪怕何氏真是一桶扶不上墙的烂泥,也丝毫不能影响含光殿在内廷的地位,贺夫人根本不打算再提何氏这么个人,她得等皇帝陛下主动提。

  司空通的确“主动”:“何氏太轻浮,她只不过是两次侍寝,就忍不住炫耀,全不顾及体统,忘了她是被谁举荐,是含光殿的人,朕若是不给予教诫,只怕满后宫的宫眷尽都相信了她的杜撰,以为朕为她一介选御,竟然当真无视内廷法度,朕决意要肃正内宫风气,岂能立身不正?”

  “妾也很惶恐,只以为何氏在妾跟前低眉顺眼的,当能好好服侍陛下,谁知道她是这么不稳重的一个人,妾识人不清,也没能耐拘束好宫御,若是陛下要责处,妾也只好领受了。”

  “何氏的错是何氏的错,倒没人胆敢真的编排你,今日朕来含光殿,也是为了让那些居心不良人的断了落井下石的念头。”

  “妾就知道陛下不会迁怒于妾,陛下明知妾是个无用之人,调教不好宫御,因此才从不让妾管办宫务呢,陛下还清楚,何氏虽然是妾举荐参选,但妾可从来没逼着陛下对她施恩施宠,这回陛下召宠她,也不是妾能左右的。”

  司空通的耳朵里听见了抱怨之辞,笑睨着贺夫人:“你啊,从前可没有少跟皇后呛声,她毕竟是皇后,你理应恭敬。皇后现在虽说受了教诫,但朕是让她在显阳殿反省,如果让你管执宫务,只怕就连朝堂上,都要生风言风语了。”

  “谢妃对皇后就恭敬了?陛下偏心就偏心吧,大不必又给妾再扣顶罪名。”

  “你看谢妃什么时候跟皇后呛过声?确是有争执,争执是对事不对人。”

  “陛下,妾可不是为了跟谢妃争掌管后宫的权柄,妾不过是为阿郑打抱不平罢了,妾是没有谢妃能耐,但阿郑比谢妃能点不如了?陛下却也从不让阿郑佐管宫务,阿郑是贵人,品阶比嫔御高,理当和谢妃一同掌执内廷……”

  “郑妃埋怨朕处事不公了?”

  “阿郑心里明白,虽说我和她都被称为‘夫人’,只有谢妃才是真真正正的夫人品阶,三个人坐一排,谢妃的位次是排在前头的,但她固然是夫人,论来也没有执管内廷的资格,皇后掌御宫务,这是法度,其余人的特权,可不都是靠陛下赐予,要论来,阿郑为陛下诞下了三郎,功劳总比谢妃要大吧,但在内廷的体面,长风殿跟昭阳殿能相提并论?”

  “管执宫务是一件劳苦事,却被你们当成了面上光。”司空通冷哼。

  贺妃心眼多,但脑子自来就不那么好使,自作聪明是她的老毛病了,管执宫务是她眼里的香饽饽,还不仅是她,对郑妃而言也确实具有诱惑力,但这个香饽饽却在显阳殿这口锅里,她们的手难够着,也只有在旁眼馋。

  如今显阳殿成了冷灶,终于又有了机会拿走香饽饽,可自己伸手还是够不着,需得看皇帝愿意把香饽饽移去哪口锅,明面上,谢夫人是贺、郑二妃共同的敌人,但贺妃却盘算着先暗算郑妃,让郑妃出局了。

  司空通压根不信,郑妃会把对他的怨言告诉贺妃。

  郑妃要比贺妃精明得多,满腹的厚土,足够把心机埋藏得严实,只是她从来懒得掩饰夺储的意图,将之视为理所当然。郑妃也必然知道为何他从不让长风殿染指宫务,郑妃从不抱怨,是因为无话可说。

  谢妃虽无子嗣,可入宫多年,虽一直协助着皇后管执宫务,也有她自己的私心,然而行事光明磊落,赏罚分明,别的不说,只讲昭阳殿中,就从没发生过宫人、女御“暴亡”的恶事。不管是贺妃还是郑妃,都针对昭阳殿行使过阴谋诡计,谢妃虽说不是次次都能料敌在先,但尚能明察秋毫,导致贺、郑屡番计谋落空,反而留下了把柄。

  郑妃对谢妃心存忌惮,不到关键时刻,她绝不会跟谢妃硬碰硬。

  但司空通却佯装听信了贺妃的话,次日,就给了长风殿一些苦头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