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嬴政梦天机,立我为嫡 第39章 二策,人才科举,文武双轨

《嬴政梦天机,立我为嫡》第39章 二策,人才科举,文武双轨

作者:六度修禅 字数:2057 书籍:嬴政梦天机,立我为嫡

  “敢问李相,举国倡导书同文,推行业已八年,成效几何?”

  嬴钰并没有直接回答冯去疾的问题,而是转身再次向李斯发问。

  李斯被整怕了,不禁身形一颤。

  “尼玛,小比崽子上瘾了是吧?怎么逮着老子不放,亏得老子还准备把宝贝孙女诗诗许配于你,而且准备当推手,扶你上大位。”

  李斯暗骂间,表情也极为难看:“统一度量衡,甚至货币,相对容易,但普及书同文有些困难。

  除了官方的书信、文牒,民间却极难教化,这需要一个过程啊?!”

  “欲灭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嬴钰轻声道,“大一统的成功,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那便是统一的语言和文字!

  但,仅仅靠政令的强制,的确很难做到。”

  众人默默的回味着,“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只是,形成统一的语言和文化,的确有些困难。

  “我们再换个话题。

  现行的秦法,以奖励耕战为主,天下一统之后,阶层固化,宛若一潭死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帝国初定,百废待兴。

  三十六个郡县,加上百越新扩张之地,大片的土地荒芜,三成的郡县几乎处于真空管理状态,人才稀缺啊!

  郡县官员由帝国任命,却无统一的尺度和标准,这本来就是最大的不公。

  如何解决人才奇缺?如何衡量官员水平高低?

  二次变法,从官员的任命开始,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制度,让治世人才如同耕战军爵一样,公正,公开,透明!”

  ???

  建立读书人的人才尺度和标准?

  大殿又是嗡声一片。

  ......

  “独尊儒术,是口号,还是具体行为?

  由儒家牵头,集萃百家精华,把家、国、天下思想融为一炉。

  开办学堂,普及教育,开启一条新的,更加科学的晋升通道!

  以学识高低作为新的标准,取代家族世袭垄断,与耕战军爵并行,文治武功,双轨驱动!

  这,就是科举制!

  无论贵贱、无论贫富、无论嫡庶,科举面前,人人平等……

  为天下寒士提供一条改变命运的通道。”

  轰隆隆。

  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如一道道炽热的闪电,将嬴政的识海照的雪亮。

  “彩!”

  “彩!”

  闻所未闻,石破天惊,却又在情理之中,和耕战军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耕战最大的动力,乃激发了最底层黔首活力,人人为了军功耕田或者杀敌。而人才科举,又为治世人才开启了进步通道。

  有了晋升通道,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谁还会无事生非,野议朝政?

  ……

  “当下的读书人,如同万马奔腾,毫无方向的四面乱撞……

  只因,他们报国无门,无边的激情无处释放,满腔的热血无处燃烧,如同,处于发情期的雄猪,浑身的精力无处发泄,不惹事才怪!”

  “噗……”

  “哈哈哈……”

  “的确如此……”

  ……

  “科举选拔,如同大渠一般,让四下泛滥的滚滚洪流,约束在正确的方向。

  万流归宗,汇入服务大秦的汪洋大海之中。

  他们不是喜欢议政吗?

  现在不仅让他们议,还让他们亲身参政。

  让这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酸儒,亲身体会朝堂之困,朝堂之不易,朝堂之艰辛。

  科举,让天下的读书人,再度打通上下阶级,让整个大秦通道彻底活络起来!

  这,给天下的读书人,天下寒士提供……

  一个公平的赛场……

  一个奋斗的希望……

  一个晋升的通道……

  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

  “有了这个通道,给天下的读书人无处释放的智慧,滚烫的热血,满腔的抱负,找到一个为国为民的释放出口。

  你有本事就去科举,就去做官?切切实实为民服务,改善民生。”

  众人已经忘记了喝彩。

  嬴钰一句句惊雷之语让众人茅塞顿开,如饮甘露,如痴如醉,热血沸腾。

  ……

  “至于具体操作,在各地建设学宫,然后在各级郡县举行初试,中试,最后每三年在咸阳,在陛下的注视下进行殿试!”

  “除去每年定期考试,三年一次的殿试制度,还保留临时下诏的考试,以备不时之需。”

  “以后但凡有官位空缺,除却军功进爵之外,其它缺口全都由各级考试补充!”

  “相马不如赛马。

  每年,四十余郡横向评比,末位淘汰,腾出的空缺,便可补位。”

  “能者上,庸者下!”

  “在位之人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只有一条路……锐意进取之路,心系黔首之路,激进狂飙。

  一旦奔跑速度慢了,随时等待补位之人早已虎视眈眈……

  这,便是人才科举的丛林法则。”

  “让大秦的水流动起来,你追我赶,让水沸腾起来!”

  嬴钰浑身迸射的自信与激情,举手投足带着莫名的韵律,自然而然的融入天地,身上宛若实质光影熠熠发光,更如神祇降世!

  “彩……”

  “妙……”

  “高……”

  “哈哈哈哈,这哪是抑制百家,这是政策导向,罢黜百家啊!

  你想学其他的百家,可以啊?!但做不成官啊!”

  “分明是阳谋啊!

  有了驱动力,天下学同书,书同文,以及所有学堂以及官方交流,皆用大秦官方语言,根本不用法令强制!”

  “推行了多年的书同文,效果堪忧。这一招可靠,大秦的美篆便传遍九州。

  诸子百家的书籍重新熔炼,科考的必须范围啊,学同书自然而然。”

  “是啊。学而优则仕。想入仕可以啊!

  那便是学同书,书同文,学大秦官话。

  天下归心,指日可待啊!”

  孔鲋等人一扫斯文,手舞足蹈,击掌相庆,开心大笑。

  ……

  “陛下……天空出现了祥瑞……”

  “紫气东来,巨龙翻腾……”

  “漫天的鸟兽,百兽来朝啊……”

  一太监跑进大殿兴奋高呼。

  若是平素,打断议政,非直接腰斩不可。

  “祥瑞?”

  众人惊悚骇然间,起身便往外跑。

  连嬴政心中的惊天海啸却久久无法平息。

  天下归心,堵不如疏。

  抑制百家,独尊儒术。

  改良儒家,皇权神授。

  阳儒阴法,冰炭同器。

  表面仁政,实则法治。

  儒道管心,秦法管行。

  兼容并蓄,外柔内刚。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科举制度,万流归宗。

  “这人才流动制度,如同丛林法则,一旦你追我赶,流动起来,这大秦便生机盎然,生机勃勃。

  原本,天下读书人骂我,非议我,现在是赞我,感恩于我……

  天下的读书人深入黔首百姓宣导国策,宣导皇威,独尊儒术,根本无需强推啊!

  只需要把儒家适合皇权的学术纳入科举范围,读书人自然而然的全都以儒术为主了。

  儒家,占了全天下大半,不仅化敌为友,而且成了服务我大秦的绝世利器啊!

  天佑我大秦,钰儿乃圣人转世啊!”

  ……

  “祥瑞啊!大秦之福,百姓之福,陛下千古啊!”

  “嬴钰公子,心系苍生,悬壶济世,圣人之姿啊!”

  众人重新返回大殿,感慨万千。

  “咳咳……”

  嬴政清清嗓子,大殿传来虎豹雷音。

  “秦法改良,纳入议程。阳儒阴法,外柔内刚。同时,人才科举,与军功制双轮驱动,打通大秦的进步阶梯,让固化的阶层流动起来。

  诸位以为然否?”

  “臣,附议!”

  “臣,附议!”

  ……

  “朕很期待嬴钰的第三策,有了制度框架和人才的保障,如何实现国民产值翻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