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被废后,太子殿下想做皇帝! 第二十七章 名声在外

  袁智辉并没有直接回答大皇子的问题,反而是卖起了关子。

  “敢问大皇子,锦衣卫在这京都势力如何?”

  “这还用问?这京城之中遍布了锦衣卫的眼线。只要父皇愿意,今天我们在桌子上吃了什么,说了哪些话,恐怕还没到明天就会一字不落的传到父皇的耳朵里。”

  大皇子虽然疑惑但也是耐心回答。

  “那锦衣卫探案水平如何?”袁智辉又继续问道。

  “锦衣卫乃是从各地挑选出来的能人,其中不乏探案高手。其他地方我不知道,可是这京城之中很多衙门查不出来的悬案都是锦衣卫侦破。”

  “那么大皇子可曾想过哦,为何我们这次栽赃四皇子会失败?”

  “嘶,这我也想不通”,四皇子说道,“我们明明故意留了破绽,莫说是锦衣卫,就算是京兆衙门也应该能查到四皇子身上才对。难道是我们哪里有了疏漏?”

  “非也,非也。”袁智辉摇头否定道。

  “问题并非出现在我们身上。”

  “哦?难道是锦衣卫那边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大皇子疑惑道。

  “锦衣卫对皇上忠心耿耿,皇上下令彻查,他们怎敢不从。”

  “那就是,有人授意不让他们查出真相?可是能命令锦衣卫的只有...”想到这,大皇子想到了仅有的一种可能,不敢继续说下去。

  “嗯!不错!”袁智辉点头说道。

  “此前朝堂之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四皇子勾结莹妃构陷太子,可陛下甚至都未经审查直接降旨废黜太子之位。若不是太子那日忽然转了性,恐怕现在早已在幽州流放。”

  “前几日太子被人刺杀,可陛下却并未有什么大动作。若不是唐龙进京,恐怕这最起码的表面功夫陛下都不会做。”

  “这说明了什么?陛下废太子之心可能由来已久。”

  “原来如此!”大皇子恍然大悟。

  “所以,陛下稍安毋躁。您想,此时最不愿意太子稳坐储君之位的是谁?”

  “是...是四皇子?”大皇子略一迟疑回答道。

  “不错!大皇子行刺太子之事并未被人发现。可此前四皇子勾结莹妃陷害太子可是实打实的。”

  “唐家一旦入京,恐怕最先对付的就是四皇子和莹妃!”

  “确实如此!袁先生说得对。”大皇子点头称赞道。

  “四皇子此时只会比我们更急,所以大皇子您只需安心等待。坐山观虎斗即可!”袁智辉说道:“到时候不管是谁取胜,另一方都会大大削弱他的实力。”

  “袁先生好计谋!”

  “殿下只需谨记一点,皇位最终花落谁家是陛下定的。就算到时太子战胜了四皇子,可与太子相比,陛下还是更加偏爱您一点。只要陛下偏爱您,就算是太子加冕又如何?”

  “唐家势大,就算陛下此时顾忌唐家,给太子举行了加冕仪式,可唐啸总不能日日待在京城,唐啸的影响力只是暂时的!”

  “只要等他一旦离京,陛下依旧会找机会罢免太子。到时候木已成舟,就算唐啸回来也来不及的。”

  袁智辉简直说到了大皇子的心坎里,大皇子越听越是开心。

  “如今唐啸已经垂垂老矣,而圣上正值春秋壮年。唐啸护得了太子一时,可护不了太子一世。”

  “好!好!好!”大皇子喜形于色,连夸三个好字。

  不由得更加庆幸当时自己大费周折救下袁智辉。

  不光是大皇子府,其他几个皇子府内也是暗流涌动。

  三皇子府内,灯火通明,不时从房间里传来议论之声以及三皇子愤怒之语。

  五皇子府内今夜也是不断有人拜访,直到天明这些人才各自散去。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也是大家议论的对象,李铭却毫不知情。

  昨晚美美地睡了一觉,李铭心情大好。

  伸了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李铭冲着院子里正在练武的老人说道:“黄叔!我们今天去坊市逛逛吧!”

  院子里的老人手中长枪宛若游龙,上下翻飞。

  舞了一整套之后,老人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对着李铭一抱拳说道:“少爷不可啊!您前几日才刚刚被人刺杀,到现在都没有抓到凶手。”

  “况且坊市人多眼杂,老奴恐怕无法时时保护太子安全啊。”

  “哎,黄叔您多虑了。天子脚下,朗朗乾坤之地。什么人敢光天化日行刺当朝太子啊。况且前几日,舅舅带我进宫。陛下也加强了京城之中巡防营的巡查力度,您就放心吧。况且我的身手,您不是见过吗?”

  “这...好吧!”似乎也是想起了刺杀当日李铭矫健的身手,黄叔也不再坚持。

  两人换上便装来到了东街上的坊市。

  这坊市是李铭最喜欢的地方。

  在这里李铭能够感受到最真实的生活气息。能够看到芸芸众生,劳苦大众。

  只不过今日的坊市似乎与以往不同。

  往常的坊市全都是小贩的叫卖声,可今日人们竟出奇的安静。

  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不知在谈论着什么。

  李铭凑到一处人群外边,好奇地想要打听大家在谈论什么新鲜事。

  “真是一首好诗啊!如能见到这作者一面,也算是不枉此生啊。”

  “我大魏竟然有如此文采绝伦之辈,实乃我大魏之大幸啊!”

  “读了此诗,我恨不得立刻投笔从戎。去往边关,杀尽那北戎蛮子!”

  李铭听到此处不禁一头雾水,好奇的问道:“敢问各位,你们在谈论什么啊?”

  “这位公子您可能是刚来京城吧?我们在谈论一首诗。”

  “哦?一首诗?请问是什么诗?”李铭更加好奇。

  “不错,自从读了此诗,到现在我的心里也是豪情万丈。尤其是那句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我恨不得现在就提刀去跟北戎蛮子拼命!只可惜,没有机会见到此诗的作者一面。”

  听到这句诗,李铭顿时愣在当场。

  “这个时代除了自己应该没人知道这首诗啊。可红妆也不像是能八卦到为自己宣传的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