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合欢宗?师叔祖无限开挂,气哭大长老 第095章:完了完了完了!

  齐正生拿着东西出来,正好看到叶晋看着架子上的童子坐像有些走神,他回头朝童子坐像看了一眼,心里很奇怪,坐像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啊,他忍不住问道:“小叶,这尊童子像有什么问题吗?”

  叶晋回过神来:“没什么,只是看它有些眼熟,但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齐正生心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哈哈一笑:“你眼熟是正常的,这坐像其实是我三个月前,在清水街一个小摊上,花了一百块钱买的,当时,它已经在那放了有好几个月了,只要那段时间去过清水街,应该都见过它吧。”

  叶晋记忆中,这世重生之前,今年并没有去过清水街,想来应该前世在哪里见过这个童子坐像,只是印象不深,想不起来了。

  “应该不是重要的事情。”叶晋没有再多想。

  郑全成有些好奇:“你怎么想到买这个东西?”

  齐正生嘿嘿一笑:“这不是说寓意好嘛。”

  郑全成问:“这有什么寓意?”

  “这你都不知道?童子手持莲花,那不就是连生贵子嘛。”

  郑全成见齐正生那副好像他没见过世面的语气,有些不乐意了:“你说是就是啊,我还说它表达的就只是童子在游戏呢。”

  “诶,你这不是抬杠嘛!”齐正生看向叶晋:“小叶,你来评评理,我说的对不对?”???..coM

  叶晋笑着说:“那我就实话实说了,你说的寓意,它既对,也不对。”

  “怎么说?”两个老人都看向了叶晋。

  叶晋说道:“这座童子像,从服饰等这方面判断,它应该是明中早期时的作品,而那个时候,这种类型的童子像,应该是传承了宋代儿童的游戏习俗,当时,童子手持莲花有中状元之意。

  到了清早期,因为长年战乱,受佛教影响,这种形象的童子往往不穿衣物,代表的也是‘化生童子’。到了康熙时期的持莲童子,它们与化生童子不同的是,童子身上多了一点遮羞布。

  他们虽手里仍拿着莲花、莲叶,但与化生童子明显不同,也与明代穿衣服的持莲童子区别甚大。这种图案的画意,既不是要表现佛教童子‘化生’的奇妙,也不是要表现童子玩游戏的可爱,而是借其谐音,表示‘连生贵子’的吉祥之意。”

  说到这,他喝了一口茶:“到了现在,童子持莲的寓意一般都认为‘连生贵子’,所以我才说,你说得对也不对。”

  齐正生恍然道:“原来如此,你说的这些,我还真不知道。”

  郑全成说道:“你看看,你都玩了好几年了,连这个都不知道。”

  齐正生没好气地说:“本来我就只是爱好,年纪又这么大了,天赋和学习能力都差,能和小叶比吗?”

  叶晋只是笑笑不说话。

  齐正生走到架子前,将童子像拿了过来:“没想到它还是明朝的玩意儿,我这算不算是捡漏了?”

  叶晋拿起坐像仔细观察:“我判断它很可能是荆楚和赣北那一带窑口的作品,品质一般,当然,一百块钱肯定捡漏了,四五百还是值的。”

  齐正生点了点头:“差不多,我也觉得最多也就值这么些钱,赶明儿我就把它处理了。”

  郑全成觉得奇怪:“干嘛要处理掉?”

  齐正生说道:“不怕你们笑话,当初我买它,是因为我儿子结婚,想有个好寓意,只是我儿子结婚三年多了,儿媳肚子还没有动静,我家那位前些日子打扫卫生,看到这童子像,就说会不会是这童子像的问题。

  我当时也嘴贱,就说,生不出孩子,难不成还怪床不好,结果她当时就给我一扫帚,跑我儿子家去了,到今天还没回来。”

  叶晋心里偷笑不已。

  郑全成哈哈大笑:“没想到,老齐你也挺虎的。”

  “切,不回来就不回来,她不在家,我还轻松了。”话是这么说,不过齐正生的行动还是挺实诚。

  叶晋看着桌上的坐像,心中一动:“齐老,要不把它让给我吧?”

  他还是非常好奇,这童子坐像为什么能够在他心里留下印象,反正齐正生要处理掉,他买回去,说不定哪天就想起来了,要是重要,也免得走宝。

  “你想要?”

  “是的,我想把它作为标本,研究一下。”理由当然要修饰一下。

  齐正生当即答应下来:“没问题,给我一百就行了。”

  “这不行,我怎么能占你的便宜。”

  二人一番推辞,最终各退一步,叶晋给了三百块钱。

  “小叶一来,就让我捡了个小漏,看来是我的幸运星啊,快帮我看看这只定窑瓣莲花卉瓶吧。”

  齐正生将装在盒子里的瓷器取了出来,放在叶晋面前:“它是我上个月花了不少工夫,千里迢迢赶到燕省,花了不少钱买回来的,回来的时候,放在一个包里,还差点被打碎了。”

  叶晋见桌上的花奔瓶,器型优美颇为优美,它敞口细颈,圆肩鼓腹、圈足,器身挺拔修长,温文尔雅,如美人伫立,别具风姿。

  郑全成也称赞说:“这瓶子真漂亮,如果价钱合适,我都想买一只。”

  齐正生双手一拍:“是吧,我也觉得没问题,但前几天,我给我几个朋友看,他们都说不对。”

  叶晋从回瓶身上的目光,表情疑惑:“什么地方不对?”

  齐正生说道:“他们都说定瓷是米黄色的,但我这只瓶子偏青色,所以有问题。”

  “还有人凭这一点就判断它是赝品?”

  叶晋觉得莫名其妙,要说头些年,确实有人认为定瓷呈米黄色,并以此作为辨别真假以及进行仿制的唯一标准,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定窑白瓷其呈色是各具特征,有偏白色的、偏青色的、偏黄色的,这条标准也就被推翻了。

  怎么还有人拿这个判断真伪?

  叶晋马上反应地来了,现在都没到2004年,而他现在脑海里知识,已经是二十年后的了,他觉得司空见惯,但在这个年代,或许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一点。

  “齐老,你朋友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由于古代的原料选择、配方比例以及焰火的温度控制完全依赖人工,且定瓷的生产还会受到不同时期气候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定瓷究竟是米黄色、青白色、象牙白还是乳白色,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仅以此来进行判断。”

  齐正生听了这番话,声音都高了几分:“对嘛,我就说没有文献说,定瓷一定是米黄色的,他们偏偏就认死理,气死我了。麻烦你再帮我好好看看,除了颜色,到底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叶晋点了点头,仔细观察,这过程,可以让他更好地理解,脑海中的那些知识。

  他觉得这些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他自己的,他可不能偷懒,想着有系统灌输,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一系统消失了怎么办?正所谓狡兔三窟,他也必须做好多手准备。

  “我认为这是一件真品,为什么这么说,首先看刀线,刀线是裸露于定窑器物外部壁面的一种自然痕迹,仅见于盘、碗、瓶、罐等圆体器物中。凡这种器物都要经过拉坯和修坯,刀线的形成,均为修坯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留存,此器就表现出这一点,有大朴不琢之美。”

  叶晋侃侃而谈,重点一一阐述,分析得头头是道,最后说道:“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有些不到之处,还请斧正。”

  “你说得够详细啦,我哪有什么好斧正的。”

  齐正生脸上乐开了花:“我就说嘛,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能有问题,那几个家伙不学无术,还要误我,我看呐,他们分明是想看我的笑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叶晋想起自己的遭遇,觉得可以借这个机会说一下:“说起来,最近我遇到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听了叶晋的讲述,齐正生的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不是吧,那几个人中,有个是钱奎生的堂外甥。”

  郑全成嗤笑一声:“凭我多年的经验,这可不一定是巧合,很可能别人就是想要打你的主意。”

  齐正生越想觉得可能性越大:“幸亏我没有完全相信他们的话,否则我很可能踏进他们的陷阱了。”

  叶晋说:“如果他真打你的主意,肯定还会再联系你。”

  齐正生挥了挥手:“别提了,昨天晚上,他们中的一个,还打电话给我,约我今天上午一起喝茶呢,我因为上午有些事情要去我连襟家,就没答应。很可能让我逃过了一劫。哎,古玩这行,歪门邪道的,实在太多了。”

  叶晋点点头:“说到底,还是财帛动人心,就说你的这件瓷器,保守估价也在十万左右,心思不正的人动歪脑筋也正常。”

  郑全成吓了一跳:“这么一只瓶子能值十万?”

  齐正生也是目瞪口呆:“不是吧,这么贵吗?我买的时候,只花了一万二呀!”

  为了避免估价出错,叶晋又根据记忆中的各种价格数据,进行了评估,以这只定窑花卉瓶的表现,十万确实是很保守的估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