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偷欢:枕边复仇 第206章 你有本事抢男人

《偷欢:枕边复仇》第206章 你有本事抢男人

作者:退堂鼓 字数:903 书籍:偷欢:枕边复仇

  “诸位爱卿,今个朕有一事,要向你们宣布。”

  王耀这句话刚一说出口,底下的文武百官们,绝大多数都是一副“小兔子受了惊”的模样。

  还来?

  距离“收天下土地为国有”,这个政策颁布还没过去一个月时间,你这是又要搞大动作了?

  一时间,一众官员们仿佛是哑巴吃黄连的那种委屈,无处诉苦不说,年长者,甚至还萌生了告老还乡的想法。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王耀笑道:“诸位,用不着这么紧张。朕今天要宣布的事情,对你们而言,是天大的好事。”

  好事?

  信你个鬼!

  见大家仍是一副怀疑的态度。

  王耀先不多做解释,而是道:“拿上来吧。”

  一言出,便又有太监、宫女,抬着一个大盘上来,揭开上面盖着的布料,盘中一共盛放着三样东西。

  接着,王耀问道:“众爱卿,你们可识得这三种作物?”

  听到王耀的提问。

  思索片刻。

  户部侍郎李城阳站出来回答道:“回陛下,这居中的应该是水稻。而这左右两边的……臣虽未见过,可猜测,多半是陛下让新任户部郎中徐昌,曾在蜀地推广过的红薯和土豆。”

  闻言。

  王耀点头道:“对,李爱卿回答的很正确。不过,却还不够完全。居中的水稻,正式名称为杂交稻。朕再问,那你可知,它们的亩产?”

  “不知,还请陛下解惑。”

  “土豆、红薯的亩产,在四千斤上下。而这杂交稻亩产约莫三千斤,看似低了些,可食之更容易饱腹,且一年下来,可以种植两季。”

  “嘶!”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凉气。

  王耀的话,说得很平静。

  但,却在文武百官的内心当中,又一次掀起了惊涛骇浪!

  无他。

  如今,大夏的传统农业作物,无论哪一种,就算是风调雨顺、气候宜人,亩产也通常只有三四百斤,且一年只能种一季。

  此刻,根据王耀所言,无论这土豆、红薯还是这杂交稻,相比过往,几乎都是超十倍,乃至十几倍的可怕产量!

  “陛……陛下,你此言当真?”

  因过于激动。

  在这时,有官员站出来问道。

  对此,王耀皱眉道:“自古君无戏言!怎么,你是觉得,朕是在开玩笑,还是在诓骗尔等?”

  “臣失言了,还请陛下恕罪。”

  “罢了,下不为例。”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没人认为王耀是在说笑了。

  接下来,李城阳再问:“那陛下,这三种作物的种植条件,不会太苛刻吧?”

  “不苛刻。且这三者并不冲突,红薯、土豆适合种在坡上,红土旱地中。而杂交稻要稍微金贵些,黑土湿地、水田、湖泊,才适合种植它……”

  之后,王耀又详细说明了这三种作物的种植方法,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此外还有遗漏的,王耀便让徐昌做了一个补充说明。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

  聪明人已经大致猜出了王耀的算盘打算。

  果不其然。

  顿了顿,王耀又道:“诸位,朕心知你们对之前的政策有所不满。你们想要反抗反对,可碍于朕的魄力、手腕足够强硬,所以,只能被迫选择接受。”

  额……

  不得不说,王耀还真是敢讲。

  他这话,算是很直白了。

  王耀继续道:“然而,你们被迫接受了,可心里还是不服啊,不情不愿呀。从而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你们选择了‘消极怠工’。如此,是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浪费时间,何必呢?

  因此,为了体恤你们,也加快这进程进度,朕今日可以许诺。只要你们每完成一亩的交接,便可在红薯、土豆、杂交稻这三种作物中,自行选择十斤,作为你们的育种资料。”

  听到这,文武百官们心动了!

  十斤看似不多,可若亩产真如王耀所说那般,那也是一大好处!

  更遑论,眼下他们不积极配合大夏的政策工作,严格来讲,对朝廷和他们,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与其那样,不如拿点实在的?

  正当这些身为士族的官员们,心中这样想着。

  末了,王耀还说了几句:“哦,忘了告诉你们。当下,在朕手中,这三种作物,只有几十万斤,可能不够你们分的。因而,朕便再定一个规矩,先到先得,手快有手慢无!好了,若无事要奏,那便退朝吧。”

  说完,王耀起身,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了。

  往后走。

  在王耀这样的策略之下,对于这些乡绅、地主、士族手中土地的收购工作,果然是轻松快速了不少。

  了解到情况的王耀,忍不住乐道:“看来,朕这一手大棒,一手甜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还真是做对了!”

  至于后续,土豆、红薯、杂交稻,都被奖励完了该怎么办?

  用不着太担心。

  一方面、是王耀近日以来,利用签到系统,所签到出的,基本上就是这三种作物,且量是一天比一天大,从最开始的一天一两万斤,涨到了近两三天的五六万斤。

  另一方面、等王耀手头上空了,那整个的收购流程,也差不多要步入尾声了,届时,最难啃的骨头,九成九都被一一啃下,剩下的一些“小虾米”,要是胆敢作妖,也容易应对处理。

  说一个题外话。

  在土豆、红薯、杂交稻三种作物中,最受乡绅、地主、士族喜欢的,是……杂交稻!

  究其原因,其实很容易想到的。

  一、是论外形,杂交稻大约还是水稻的样子,比起另外两个“异类”,要来得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二、则是杂交稻的成熟期短,鉴于一年两熟,他们只需等上六个月,就能知道,王耀到底有没有夸大其词。

  结果,自然是事实胜于雄辩。

  等时候到了,他们发现王耀没有吹牛,一切都是真的。

  且一番细算下来,乡绅、地主和士族们,虽损失了七成土地与佃农,可余下的三成,因粮食单位产量的空前高涨,他们赚的,并没有比过去少。

  这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

  见“土地国有化”这一项政策,已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王耀马不停蹄,开始着手准备他的下一项举措,为此,他将礼部尚书林浩、天工部侍郎李大力二人,叫过来一同商议。

  刚一见面,王耀便开门见山道:“朕要在大夏国家层面上,普及教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