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斯亚战歌 第161章查验土地

《明斯亚战歌》第161章查验土地

作者:猫太闲李炀 字数:4639 书籍:明斯亚战歌

  府库的亏空如此之大,另李炀和陶桀等人是瞠目结舌,老实说查账之前他预料到账面上会有一定的亏空,但没想到府库的亏空会多达15万两之巨,他为自己的执意坚持感到庆幸,现在查出问题怎么说也赖不到自己身上,要是时间久了那有些事可就真的说不清楚了

  核对的结果一出来,李炀便带着核对完的账本,一路小跑到后堂书房向孙大人禀明了此事,当一笔笔的亏空呈现在眼前时,孙大人的神情也逐渐凝重起来:宏庭多亏你执意坚持,不然本府都不知道府库的亏空会如此之大,这个周洁真是太不像话了,他在的时候户房那摊就被他管得一塌糊涂

  宏庭执掌户房心得细,就这一点而言你比周洁强太多少了,户房交给你本府放心,你可得把库银和官粮给本府看好了

  李炀:恩师您放心-学生定当竭尽所能

  孙元武:宏庭府库的亏空如此之大,对此你怎么看

  李炀犹豫了一下:这个不好说

  孙元武:有啥不好说的,大胆的说这又没外人

  李炀:恩师那学生可就说了,要是说的不对您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说”

  李炀:恩师依学生之见,府库的亏空八成是被人给贪了

  孙元武抿着嘴微微的点了下头:嗯-你的看法跟本府完全一致,宏庭户房除你之外还有谁知道府库亏空的事

  李炀:除我之外,在就是5位核对账目的吏员知道这件事

  孙元武:这几个人可靠吗

  李炀:可靠,这次核对账目的吏员都是学生得亲信

  孙元武:宏庭回去跟他们几个招呼一声,府库的亏空谁也不许对外声张,核对完的账本交由本府来保管,户房还是将之前的账本封存,这次核对府库账目你什么都没查出来,本府也什么都不知道

  李炀:恩师-学生有点不大明白您的意识,那府库的亏空不查了吗

  孙元武:查-当然要查,不过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得一步一步的来,你刚核对完府库账目,本府就大张旗鼓的调查府库亏空,那他们不就知道这件事是你捅出来的,从此户房将成为众矢之地遭人唾弃,宏庭本府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你和你身边的人

  李炀:恩师,那府库的亏空学生该如何处置

  孙元武:你接任户房之前出现的亏空那是周洁得事,但你接任户房之后在出现亏空,那本府可就唯你是问了

  李炀:恩师-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了

  核对府库账目虽颇有波折但收获颇丰,李炀不仅撇清了府库亏空的责任,还对台州府的税收来源以及官产有了一定得了解,下一步就是整合官产-发展实业了,改变时代的车轮以转动起来,正是我辈大展身手之时,此时不待更待何时

  七月的骄阳就好比一座发了疯得火炉在肆虐大地,这几天台州府是又闷又热连一点风都没有,空气中还掺杂着些许潮湿,人呆在屋里都不敢动踏,一动踏就浑身大汗,街道上的行人也随之变得少了起来,老一辈人都说这是闷了一场大雨,等雨下来了天就凉快了

  果不其然持续了七天的高温,等到了第八天台州府终于迎来了一场倾盆大雨“哗哗”雨水滴落在地面上所溅起的水花,将李炀吸引到了屋檐下他将手往外一伸,雨水顺着房檐滴在手上都是温得乎的,他望着满是乌云的天空算了下时日,在有两个月田地里的庄稼就能收粮了

  届时户房也该着手收缴今年的田税了,在浙国税率的标准是十则征一,贫瘠的田地每亩缴粮30斤,肥沃的田地每亩缴粮40斤,太平年间浙国的赋税主要有四大块,分别是-关税-田税-商税-人丁税,要是赶上战祸那官府征收的苛捐杂税可就多了,百姓不仅要交钱-交粮,运气差的还得出人到前线打仗

  毫不夸张的说粮食关乎到一个国家得存亡,而当下所处的这个时代生产力落后,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唯一的途经就是开荒屯田,太平年间税收上来了等烽烟在起之时,百姓和官府所面临的压力都会小一些,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税收,就成了户房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于是李炀便翻阅了相关资料,据户房丁-亩账册记载星元1526年台州府在籍人口为377412人,可耕种农田总数为186万亩-官田10万亩,府城-台州城在籍人口20万-农田601000亩-阿兰县在籍63300人农田273200亩-彭溪县在籍32645人农田-206752亩-黄岩县在籍27696人农田199632亩

  奥海县在籍34963人农田213221亩-长浦县在籍29863人农田186595亩-临海县在籍28945人农田179623亩,去年台州府共征得官粮625000担,向国都宇枫城上缴了40万担军粮,余下的那20多万担则是官粮,要用来供给地方驻军维持公职人员的月俸

  有了核对府库账目的经历,此时的李炀又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重新测量土地,于是他把陶桀找了过来,向他询问眼前账这本丁-亩账册是什么时候统计的,陶桀拿起丁亩账册随手翻了几页:大哥-这本丁亩账册,人口是两年前核查的,田地则是由各县呈报汇总出来的

  李炀:那户房派没派人下去查验一下啊

  陶桀望了望四周,凑到李炀耳边将声音压低了一些:大哥户房每年都会派人到各县查验田地,但去的人大多都只是走个过场,可近的地方挑几家查验就回来交差了

  李炀:去了就走个过场,那去它干哈那不扯jb蛋呢吗

  陶桀:谁说不是呢

  李炀:那今年户房派人到各县去查验田地了吗

  陶桀摇了摇脑袋:还没有,赶上周班头还乡这事就给耽搁了,大哥是这本丁亩账册有什么疏漏之处吗

  李炀:没有,我就是随便问问,没别的事你先去忙吧

  陶桀:行大哥那我先过去了

  经历了之前那档事这回李炀也学尖,测量田地的想法他跟谁都没有提起,就连他的班底陶桀等人也是只字未提,待雨停之后他便鸟摸悄的来到了后堂内院,孙元武正站在门外仰头望着天空,看他的神情应该是在思考什么事,我都快走到他身边了他都没有察觉“恩师”

  孙元武这才回过神来:宏庭你来了,这场雨下的挺大啊

  李炀:是啊恩师,这场雨对农户们来说真的是太及时了,就拿学生家里的田地来说,这雨要是在晚下个两三天,那学生家里的庄稼可就全完了

  孙元武:你刚才说的正是本府这几天一直担心得,好在这场雨下来了本府也能松口气了,对了你家田地里的庄稼今年长势怎么样啊

  李炀:恩师今年地里的庄稼长得还算粗壮,只要老天爷眷顾今年一准又是一个丰收年

  孙元武听了以后欣慰的点了点头:若真能如此,那咱们台州府的百姓可就有福喽

  李炀:是啊,恩师算时日在有两个月地里的庄稼就能收粮了,届时户房也该着手征收今年的田税了

  孙元武:宏庭赋税是一国根基所在,你掌管一州税务到你那跑关系的肯定少不了,你可得替本府掌管好台州府的钱袋子

  李炀:恩师您放心学生定当恪尽职守

  孙元武:嗯-那就好

  李炀:恩师学生打算在秋收之前,对台州府境内的农田展开一次查验,对台州府的耕田亩数以及农户拥田情况有个详细了解

  孙元武:咱们台州府的田地,户房丁亩账册上不是都有记载吗

  李炀:恩师-记是记了但不够详细,丁亩账册所记载的农田主要以村为主,到户记载的相对就少一些了,在不就是记载的含糊不清,这就会对税收产生一定的影响,记载的田地少了那收上来得税自然也就少了

  孙元武:事是不假,但台州府在册耕地有近200万亩,依依查验的话户房那边得人手能够用吗

  李炀:人手不够的话,学生打算就近雇佣一些民夫协助吏员们查验田地

  孙元武:这到是个办法,民夫的工钱户房那边多给一些也无妨,最近天气炎热吏员们出外差也很辛苦,你酌情给兄弟们发些吃肉喝酒得钱,让大伙都得到些实惠,这样人家才肯给你卖力气干活,等明后天,本府派人去把各县的县令请过来一趟,跟他们打个招呼这样事情能好办一些

  李炀:还是恩师想的周全,那有劳恩师了

  这时一名衙役在门外禀报“禀大人-滕刚大人有事求见”李炀一听便很实趣的朝孙大人鞠礼:恩师那学生先行告退了

  而孙元武微微点了头,应了一声“嗯-你先去忙吧”

  等回到户房之后,李炀就将府衙准备查验土地的决定跟吏员们述说了一遍,这次查验土地是台州府近十年力度最大的一次,要求精确到村一级的每一户人家,在场吏员听闻后脸上的神情可谓是五味杂全,有人喜笑颜开略显兴奋-有人双眉紧邹神色紧张

  这时一名吏员在一旁苦笑道:李班头这回你可给帮兄弟派了一个苦差啊

  而另一名吏员则跟着附和:是啊-李班头,现在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别说出外差了就是呆在屋里,啥也不干那汗都呼呼往外直冒,不如等到九-十月份入了秋之后,天气凉快了在办这桩差事

  话音刚落另外几位吏员也开始跟着叫苦,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啊,就是平日里养尊处优享福享惯了,那农户们顶着高温烈焰务农,我也没见谁说天气太热我这地不种了,寻常人家要是不务农不劳作那一家人就得喝西北风,但吃公家饭的就不一样了干不干他都有钱拿

  李炀犹豫了一下之后:诸位这次查验田地关乎到台州府的赋税余盈,只有府库充裕了咱们大家才能按时开饷,所以这桩差事得赶在秋收之前办完,孙大人知道大伙办差辛苦,特意嘱咐我这次外差每人一天多加50文钱还有酒有肉,差事是苦了点大伙都克服一下吧

  台州府能按时开饷也就是这一两年之内的事,记得前两年台州府不论是大小官员,还是吏员兵士一年只能领到六个月的俸禄,钱不够花怎么整那就得自谋出路了,我亲身经历的就是驻军征收得保境银,那时正赶国战-东倭海寇沿海劫掠村庄,只要交了保境银守军就会派军队前来驻守

  把查验田地的事与大伙得自身利益绑到一块,每天还能挣些外快吃个酒肉,嘴里嚷嚷着叫苦的吏员们便也没了动静,随后就将目光看向了张文

  张文:李班头台州府治下有近200万亩田地,光指户房这十几号人查验田地最快也得四五个月,户房这些人不能都去查验田地吧,是不是还得留下几个人处理日常的事物啊,那时间就得花费的更多,要赶在秋收之前查验完毕时间上怕是不够啊

  一旁的吏员听闻之后,便在私下议论起来“是啊,光指咱们这些人秋收之前肯定查验不完“”数月才能办外的差事,让咱们两个月之内办完那不是强人所难吗“

  李炀:张兄查验台州府治下的田地,怎么能用那么长的时间啊

  张文:李班头府城和各县的田地距离较近也比较集中,但各村的田地分布就叫为分散了,有很多都在偏远山林或是山坳之中,偏远的地方路途花费得时间自然也就多了,这一来二去在赶上阴天下雨算下来可不就得四五个月嘛

  李炀:张兄那你有没有好的办法啊

  张文想了一下:我还真有一个法子,既能在秋收之前将田地查验完毕,大伙还不用吃苦受累

  李炀:竟然张兄有两全其美的办法,那还劳你给大伙说一下

  张文:台州城治下的田地由户房来查验,各县治下的就交由各县得户房去查验,若按此法查验最多一个月就能将田地查验完毕

  张文这番话让在场的部分吏员拍手叫好“这个法子好啊,既办了差事咱们还不用太累”

  被张文这么一说,李炀若在执意坚持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张兄说的办法是不错,但这次查验一是统计出台州府农田的具体数值,二是查验下面这几个县有没有瞒报或是漏报的现象,考虑到这次的差事确实是辛苦了一些,我也不想诸位同僚太过辛苦

  台州府治下不是有六个县吗,正好我有一位朋友他是彭溪县的守备,阿兰县和彭溪县的田地我跟他说一下,让他派点人帮忙把差事办了,剩下那四个县我在多雇一些民夫从中协助,你们只管把田数记好这样总行了吧“

  张文:李班头那这桩差事,户房什么时候去办

  李炀:估计得等个两三天,孙大人那边得先跟几位县令知会一声,

  张文:到时户房是不是得留几个人看家啊

  李炀:嗯是得留几个人看家

  张文:最近我这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站的久了就腰疼直不起来腰,到时我就留下来在家看家吧

  李炀:张兄你是咱们户房的老人了,各县的情况你也比我了解,查验田地还得劳张兄多帮老弟张乐一下,这次外差不是还能对付个吃酒钱吗

  张文抬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李班头像这种美差就留给其他兄弟吧,我啊-就留下来看家吧,还望你体谅一下我这腰疼的老毛病

  说完他就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腰“哎呀不行-可能是站的久了,我这腰又开始疼上了”嘴里念着泱泱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李炀也看出来了,说一千道一万张文就是不想去,竟然人家不想去那就别强人所难了:行张兄-那你就留下来看家吧

  起初诉苦那的几位吏员见状,也表示自己要留下来看家,而此时的户房也分成了两波,一波是以张文为首的资深派,这些人都是在户房当差十几二十几年的老油子,而另一波则是以李炀为首的新进派,像陶桀等人往多了说也就是这三五年之内才到官府当差的

  申时李炀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大概在有半个时辰就到下班点了,他朝吏员们扫视了一眼见大伙手里都什么活了,便大伙将各自的东西收拾一下就早点回去休息吧,正巧今天他家里还有点事就比别人先走了一步,刚走出户房的院子他就发现自己有个东西望拿了

  当他走到户房门口准备进去时,就听见屋里有人在说“这个李班头事可真多,为了自己的功绩就让咱们去遭罪”

  “谁说不是呢”

  “他和之前的周班头比起来,那差的可不是一丁半点啊“

  “有意识的是,他还整个出外差每天多加50文钱,谁缺那三两五两的银子怎么得”

  “还得是张兄啊,不管李班头怎么说我就是不去,要不我们几个也抹不开面就得跟着他去受罪喽”

  “我看他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你们也别惯着他该顶他就顶他,我得找个机会挫挫他的锐气了”

  李炀在屋外将这几句话听的是一清二楚,不过前几句他没听出来是谁说的,但最后那一句他听出来了那是张文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