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签到聊斋,铸造气运神朝 第两百七十四章:封官赐爵(上)

《签到聊斋,铸造气运神朝》第两百七十四章:封官赐爵(上)

作者:行运星君 字数:3491 书籍:签到聊斋,铸造气运神朝

  翌日,奉天殿;

  御台上,楚昊戴着冕冠,穿有冕服,坐着龙椅,面前是龙桉,身后是穿着一身红黑双色蟒袍,紧抿嘴唇的曹正淳。

  御台下的左侧站着的是正四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兼都督二十四衙,兼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海大富,右侧站着的是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左子雄。

  下方,文臣满脸英气,武将精神抖擞。

  文臣一列为首的是户部尚书诸葛亮,后面分别是兵部尚书诸葛卧龙、工部尚书鲁妙子、礼部尚书傅天仇、吏部尚书黄裳。

  这五位尚书的品级,都是正二品,站在他们五位后面的便是正四品的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鲁班。

  武将一列为首的则是正一品的中军左都督韩信,随后是正一品的前军左都督秦叔宝、之后是正二品的昭武大将军公孙瓒、正三品的镇妖司统领上官海棠、从三品的都督佥事李广、正五品的五军断事程知节。

  另有一列,站着明王朱无视与东海龙王敖广。

  在他们后面,站着的则是部分军队的将领,以及部分官员的副手。

  白袍军的陈庆之,白马义从的赵云、严纲、田豫,诸葛亮的副手王勐,诸葛卧龙的副手卫青,黄裳的副手房玄龄。

  殿外则站着禁宫镇守太监王葵花。

  除身在绍兴的吕布、鳌拜,巡视应天府各县的督查御史田文、带着武卒护佑扬州各地百姓向应天府而来的吴起,带领八百虎豹骑兵镇守泉州的典韦之外,这些人就是大干目前所有登记在官员录上的人。

  也只有他们才能享受到大干王朝带给他们的祥瑞。

  一品官员增寿十年、二品官员增寿九年、三品官员增寿八年、四品官员增寿七年,五品官员增寿六年、六品官员增寿五年、七品官员增寿四年、八品官员增寿三年、九品官员增寿二年、未入品级者增寿一年。

  除此之外,他们每月都可以豁免十次劫气进行修炼,并享十次顿悟之机缘,而修炼速度也会增加一倍。

  剩下的官员,诸如各府县的县令、县丞、皂吏之类,在田文没有归来之前,楚昊都不会将他们的名字登记在官员录上。

  此刻,楚昊目露感慨地看着下方官员。

  如今距离当日在乾清殿虚弱苏醒,已经整整过去了四个月,来到了十月初。

  四个月的努力,使得能够站在奉天殿上的人大多都是千古名臣。

  “但是,还不够。”

  在他心中暗忖时,明王朱无视也是不动声色打量着满朝文武与龙椅上的楚昊。

  在京中待着的这几日,他已经将楚昊的事迹打听得一清二楚。

  楚昊出生即是太子,但因国师普渡慈航开口直断‘二龙不可相见,否则幼龙必亡’,而被宫中的太监与宫女养大。

  满朝文武不知此卦,误以为先帝有废掉楚昊太子的心思,所以从不与他亲近。

  而在十岁时,楚昊身旁最信任的太监在他饭菜里下了毒,若非普渡慈航来得及时,他已经薨(hong)殁(mo)。

  之后他就被普渡慈航禁足在了佛堂中,待到先帝病逝时,他才从佛堂中走出,但连先帝的遗体都没有见到,就在普渡慈航的胁迫中登基称帝。

  并登基的第二天就被妖孽困在乾清宫中日夜采补,而满朝文武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被普渡慈航杀了个精光。

  随后,楚昊趁着普渡慈航离京的机会,依靠着关押在天牢里的一个太监一个武将,强行杀出皇宫。

  更亲赴金华县从县狱中请出了如今的兵部尚书诸葛卧龙,又拜诸葛卧龙的堂弟诸葛亮为户部尚书,随后使雷霆手段诛杀国师,并与东海结盟,得以坐稳江山。

  设身处地,朱无视并不觉得自己会比楚昊做得更好。

  因此,他此前虽然没有与楚昊见过面,但心中却极为忌惮这位能在绝境中翻身的年轻国君。

  他也听闻过这些文臣武将的事迹,心中很清楚,只需要再给大干一段时间,这个如今在人间诸国中最弱小的国家,将会成为所有国家最为忌惮的那个。

  在他想到这里时,楚昊突然开口:“目前,除身在绍兴的吕布、鳌拜,巡视应天府各县的督查御史田文、带着武卒护佑扬州各地百姓向应天府而来的吴起,带领八百虎豹骑兵镇守泉州的典韦之外,我朝文武都已经站在了奉天殿上。”

  “如今我朝既有内忧,又有外患,但朕却丝毫不担心!”

  “因为朝中有诸位在!”

  “只需要看见各位,朕的心中便无比安心,因为只要有你们在,大干就会披荆斩棘,日渐强盛!”

  御台下,文武两班臣子全都心潮澎湃地听着楚昊的声音。

  从一开始就辅左楚昊的诸葛亮与诸葛卧龙,全都目含笑意,心存欣慰。

  上官海棠看起来低垂着头,但时不时就会双眼放光地偷偷看楚昊一眼。

  这时候,楚昊给了海大富一个眼神,海大富躬身离开。

  楚昊继续道:“这些时日,朕除了找寻破解五浊之劫的办法,还拜请了一位老人担任我朝太师,官至正一品。”

  群臣听到这里时,面色都很平静,毕竟楚昊早有亲赴金华县拜请高人入朝为官的例子在。

  楚昊道:“此人名叫徐福,亦有化名为帝释天,在一千七百年前曾是大离太医院的院使,后用五百年的时间加入大离的不同门派,尽得天下武学之长。”

  “更改头换面去学习了各行各业的知识,除治国、治军、兵法、吏治、民生、政令、典制、律法之外,更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阴阳五行、奇门遁甲,且擅长望气、星相、经商、机关、建造,诸般学术无一不精。”

  文武群臣听到这些内容后,全都面露惊愕之色。

  他们不惊讶徐福能活一千七百年,他们惊讶的是徐福竟然开千古未有之例,利用延绵无边的寿元去精研这么多的学术和知识。

  楚昊继续道:“朕之所以拜请徐福为太师,除了他本人学究天人之外,更因为他用数百年的时间培养了无数人才,期望着有朝一日颠覆大离。”

  “而随着大离的覆灭,这些人才都会随着他,加入大干!”

  文武群臣听到这里后,更是双眼发亮。

  这岂不是说,大干很快就会有很多人才出现?

  端坐龙椅的楚昊看着下方群臣的神情,开口道:“为了向此人表达大干的求贤若渴,朕开未有之例,为太师之位赐下实权!”

  “当他加入大干之后,将有执掌邦治,重立典制,肃清吏治,整顿民生之权,但其任期只有三年。”

  “在此三年间,希望列位能够予以便利,用心配合太师,使大干变得更加强盛!”

  当他说完这段话后,文武群臣皆俯身下拜,异口同声地恭声道:“臣等谨遵圣命!”

  楚昊侧头看了一眼左子雄,并轻轻点头。

  早已领命的左子雄,立刻向前一步,开口道:“廷议开始,有本者,上奏。”

  在他话落的下一刻,诸葛亮从袖子里取出奏折,上前一步拜道:“臣,户部尚书诸葛亮有本奏。”

  左子雄从御台一侧走下,将诸葛亮手中的奏折接下,捧着回到御台上交给楚昊。

  楚昊翻开奏折的时候,诸葛亮也开口禀道:“臣之奏,有三,其一,户部、兵部、工部、刑部、礼部等五部二十八科大考共有一百零三万六千人参加。”

  “科考项分别是木工、石匠、矿工、窑工、蚕工、渔工、厨工、盐工、土木建筑、铁匠、铸印、酿酒、纺织、律法、刑罚、武道、军务、算学、经商、农田、医疗、运输、水产、养殖、仪制、祭祀、教育等二十七科。”

  “因算学科一科两考,一为工部,一为户部,因而共计二十八科。”

  “此二十八科共选人四百八十,选魁首四人,余者才华略次此四人。”

  “兵部军务项魁首为王守仁,岁17,其父王华乃是隆景十六年的状元,官至吏部尚书。”

  “兵部武道项魁首为李嗣业,岁40,其人此前为大离之臣,创建陌刀队镇守大离边疆,本人境界为武道先天境。”

  “户部医疗项魁首为张仲景,岁35,其族为豫州医家大族,后家道中落。”

  “刑部律法项魁首为杜如晦,岁29,其父杜咤,乃句容县县令。”

  诸葛亮说到这里后,声音一沉,道:“臣之奏,其二,我朝四十府六十八县,人口共计一千六百六十一万一千零四十六人,经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敖庚统计,五浊之劫中,六十八县共有七万四千九百六十五人死亡,所遗儿女,五岁之下共一千六百四十二人,五岁之上十岁以下,共八百七十六人,十岁之上,十五岁之下,共有一百二十七人。”

  “所遗老人,六十岁之上八万五千四百五十五人,六十岁之上,七十岁之下,一千零三十二人,七十岁之上,八十岁之下,二十四人。”

  “臣斗胆请问陛下,及列位同僚,这些人该如何处理?”

  楚昊闻言后看向文武群臣,问道:“诸位可有解决之法?”

  在楚昊问出这句话后,吏部尚书黄裳立刻对自己的弟子房玄龄传音道:“此时不奏,更待何时?”

  几位尚书早已得知了这件事情,并共同探讨过。

  站在人群最后方的房玄龄得到黄裳的传音后,立刻深吸一口气,从人群后迈步走出,来到人群最前方,躬身下拜道:“草民斗胆,腹有一策。”

  黄裳在他话落后,立刻站了出来,训斥道:“你无官无职,奉天殿上岂有你说话之处?”

  话落后连忙向着楚昊拱手一礼,道:“臣惶恐,此为臣弟子,是臣平日疏于管教,才使得他如此胆大。”

  站在武将群中的程知节见状,差点没忍住笑出来,他一眼就看出来黄裳这是为了捧自己的弟子上位。

  一旁的秦叔宝顿时瞪了他一眼,使得他连忙捂住了嘴。

  端坐龙椅上的楚昊自然也清楚眼下这一幕的缘由,心中发笑的同时,开口道:“既是朝议,凡入朝之人,不论品级皆可发言上奏。”

  黄裳躬身道:“谢陛下。”

  说罢,回到列中。

  楚昊看向房玄龄,故作不知地问道:“你姓甚名谁,有何良策?”

  房玄龄躬身道:“回禀陛下,草民房玄龄,曾祖房冀,曾为镇远将军,后随太祖陪葬乾陵,祖父房熊为六合县县丞。”

  楚昊缓缓点头,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原来是忠良之后,你有何良策,不妨说出来,念你无品无职,不论你说什么,朕都赦你无罪。”

  “草民谢恩。”

  房玄龄躬身下拜,接着道:“草民斗胆,敢问诸葛大人,我朝国库存银几何?”

  诸葛亮闻言时眉头一挑,下意识看了一眼楚昊,见他微微点头后,才开口道:“国库存银九千三百三十五万一千两百余两,另有四十亿两黄金,四百亿两白银因数额巨大,未曾入库。”

  房玄龄原本想着大干国库能有个几百万两白银就够了,不曾想诸葛亮一句话就将他吓得面色惊变。

  不止是他,满朝文武都在这句话下目瞪口呆。

  “彼其娘之!”

  程知节更是瞠目结舌的惊愕骂出一句话来。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后,面朝楚昊躬身下拜,道:“草民斗胆建议户部另开一司,名养济司,各县都因建立衙门,凡六十岁以上,或老疾孤穷、或膝下无子,或无人奉养的老人,都由朝廷奉养,除免徭役之外,免除一切看病所需,另派当地皂吏四时送瓜果菜肉,使其终有所葬。”

  “若其儿女之中有服刑犯罪之人,送其返家赡养父母,待其亡故后再继续服刑,且可根据其赡养父母期间的态度,来适当减免刑期。”

  “另建巡查司,不定时去各县巡查当地官员、皂吏是否有贪污之举,是否有欺辱老人之举。”

  黄裳闻言时缓缓点头。

  其余文武官员则在心中思索起他所说的办法,是否可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