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领主:开局自投巨蟒口中 023 还我贤弟!

  卖字鬻画为生,听着不失文雅,实则窘涩难言。

  卢英书法学自“褚体”,只是资质平平,又学不得法,褚遂良的力、美、骨、韵,他是一样没学会。

  至于绘画,就如后世的王冕一样,卢英是自学成才。当然了,也似书法,囿于资质、成就不高。

  既是成就不高,又名声不显,这卖字画的行情不言而喻。

  俩人于市坊一角枯坐半天,只卖出去一卷手抄的《孝经》。

  几十个铜板,勉强够两匹马来回的草料。

  卢英心情低落,都没了座谈的兴致,收拾东西要出城回家。

  李渔赶忙拦住。

  可不兴出城啊,您这一走,剧情可就不走了。

  李渔劝道:“兄长再等等,总有识货之人。”卢英却说,再迟些,指不定就误了行程。要走夜路,怕不安生。

  李渔说,若如此就在这城中寻一间旅舍住下。

  卢英苦笑:“阮囊羞涩,行止两难。这旅舍,咱们可住不起。”

  李渔哑然。

  三天时限,所剩无几。李渔眼下获得的,只是与卢英谈天论地而增加的[智力]经验。

  他入[卢生],所求的可不是这点经验。

  《枕中记》有两个主人公,卢生、道士吕翁。

  卢生没什么好说的,这吕翁十有八九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但凡李渔能从他身上薅到一丝好处,那就不虚此行。

  修仙悟道的真诀最好,锻体炼气的法门亦可。最不济,也得弄个类似“复者秘录”的玄异法术。

  吕翁是个宝山,李渔自信绝对不会“入宝山而空回”。

  毕竟他的“人物面板”上可是有“仙缘+10”的附加状态。

  仙人不都喜欢讲究个缘法嘛,总不好叫他空手而归吧?

  只是,李渔算盘打得啪啪响,却没预料到眼前的处境——

  没钱!

  住不了店!

  遇不上吕翁!

  难道他第一次的“月光之旅”,就夭折在这阿堵物上?

  咋办!

  李渔左思右想着应对之策,卢英收拾布囊他都没去帮忙。

  视线在卢英书法作品上来回打转,李渔琢磨,怎么才能卖出去这些东西。

  嗯,平头百姓看不懂,商贾富户看不上,文人雅士连看都不看……

  看看看……

  李渔忽然灵光一闪,大声对卢英道:“笔来!”

  卢英一愣,看向李渔:“贤弟?”

  李渔也不解释,笑着道:“兄长且予我纸笔。”

  卢英不再问,点头应下,重新将布囊打开,取出文房四宝递过来。

  李渔铺开宣纸,蘸墨掭笔,做足架势。在卢英怪异的目光中,龙飞凤舞地写下“勤能补拙”四个大字。

  李渔动静颇大,举止又显得浮夸,登时就引得三个路人的注意。待他写完,三个路人中,有两个摇头嗤笑着走开,另一个却歇了脚。

  “贤弟,你……你这……”卢英皱眉看着那字,欲言又止。

  贤弟胸有丘壑、才学甚佳,只这字……

  竟一塌糊涂!

  执笔、运腕、用笔、使墨,错误不堪;结构、章法、气韵,更没眼看。

  卢英甚至觉得,村里的学童来了,落上几笔,都比这强。

  但是,就是如此“一塌糊涂”的字,那歇脚的过路人见了,竟连声说好!

  甚至从怀里摸出十几个[开元通宝]将字买下。

  卢英目瞪口呆。

  再然后,李渔又写了几幅,也都被人买了去。

  卢英甚是不解,便又去看李渔的字。

  长短、粗细、浓淡……

  还是一塌糊涂!

  有些字,说是顽童乱涂都不为过。

  比如写“龙”,缠来绕去,涂上龙头、画出龙尾;写“马”,则四蹄腾空,昂首嘶鸣;还有“佛”、“禅”,往往也是一纸大字,再画上一个小和尚双腿跏趺、两掌合十。

  非字非画,俗不可耐。

  但偏偏就是这些“俗物”,竟得了许多人欢喜,花了通宝买去。

  还引得好些个人围观,有屠夫、有农户、有儒生、有商贾,指指点点、评价不一。

  农户说那字上的鸟儿极肥,屠夫说看着就爽利,商贾们若有所思,儒生嗤之以鼻。

  “[系统]:居‘[卢生]界’时限:1时59分。”

  李渔收起纸笔。

  围观的人问:“书生,怎不写了?”

  “我这书势,是旁门左道,登不得大雅之堂。”李渔朝四周拱手作辑,“在下穷困潦倒、饔飧不饱,实在难以为继才借此书势,哗众取宠、挣些花销。而今银钱够用,自然不敢再污诸位长者的眼。”

  人群中几位儒生本要斥责一番,见他自认为是“左道”,便就此作罢。

  众人各自散去。

  卢英和李渔收拾妥当,牵马往市坊外走。

  卢英好奇他这“左道书法”的来历,李渔说是他流落江湖时所得,名之“江湖体”。

  其实这“江湖体”,就是后世书法界许多人痛恨一种书法字体。

  此体不临古帖、不讲笔法,只自己闷头练字,一味地追求视觉冲击。

  江湖体最令人诟病的,是其缺乏基本的章法和笔墨素养。

  也是卢英评价“一塌糊涂”的缘由所在。

  卢英苦笑着说:“左道都有人喜欢,偏我这循规蹈矩的不受待见。”

  李渔安慰道:“时事如此,非兄长之过。只是可惜了兄长的才学,不得经世致用。”

  卢英闻言,心中受用,更将李渔视作“平生第一知己”。

  两人且走且聊,来到一间旅舍。

  此舍卢英住过多次,说是便宜实惠。

  店家迎上来,笑着问:“卢郎君可要住店?”

  见卢英点头,他唤来小厮,将马匹、行头送至后院,又领着二人走进客舍。

  店家拿出[店薄]登记信息,虽然好奇李渔怎背乡离井、来到甘阝单阝,但有卢英作保,也没横生波折。

  登记完毕,店家问“可用过饭”,两人摇头。

  店家便将他们安排在大堂中,与另外几个旅客一起,静候晡食。

  李渔环视一圈,在一个收起帽子、解松衣带、靠着袋子坐着的道士身上停了一停,然后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

  “[系统]:居‘[卢生]界’时限:23分。”

  李渔捏了捏眉心。

  卢英见状,关心问道:“贤弟,可有不适?”

  “只头有些痛,此小事尔,兄长勿忧。”李渔道。

  又过了一会,店家又引着五人进入大堂。人有些多,其他席位坐不开。

  店家走过来,向李渔两人作揖道:“两位郎君,行个方便。”

  他想请两人与另一席拼座,好腾出空给新来的五人。

  卢英记挂着李渔的头痛,不想过去。但李渔从善如流,立刻起身。卢英也只得一起过去,与道士拼作一席。

  席中,卢生又问李渔可好些,李渔感动,连道“不妨事”。

  “我观小郎君身体康健、神足气完,应无大事,这位郎君不必担忧。”一旁的道士突然插进话来。

  前一个小郎君说的是李渔,后一个郎君是卢英。

  李渔心里一紧,说道:“我困顿、紧张时多有头痛,不知是何缘故。道长若通医术,可否为我瞧上一瞧?”

  “疗病非我长,否则定为郎君解忧。”道士扫了一眼李渔的左手,直接拒绝了。

  李渔神情一滞。

  道士转头对卢英道,“郎君,我看你神情郁郁、愁眉暗结,似是有心结。我善占凶卜吉,为人解忧。四方游历数十载,还从未有不灵验的。可否让贫道为你起上一卦?”

  “多谢道长关心,我没什么心结。”卢英却不搭他这话茬,反而对李渔道,“道长既无疗病的法门,那我兄弟二人便早些用饭,去一趟医馆。”

  卢英不上路,李渔很苦恼。

  吕道长似乎对[仙缘+10]无感,如之奈何?

  罢了,先走剧情,静观其变吧。

  李渔劝卢英道:“兄长,我这头痛是经年宿疾,急不来的。现在坐等饭熟,左右无事,就让这位道长为你看看又何妨。”

  “贤弟,我与你一见如故,相交莫逆。若真有什么心结,岂能不告知于你?”卢英不以为然,接着皱眉对这老道士道,“道长若是缺少盘缠,那就是寻错人了。我们兄弟没甚钱财的。”

  得,卢英是把老道士当成江湖骗子了。

  道士吕翁心头发闷。

  他是得道的高士,只要显露身份,在哪儿都会被当做活神仙供奉着。便是不显,也是人人敬重,怎么轮到卢英就这么不招待见?

  还有这个李郎君,有缘法、身怀异宝、根底卜算不清,偏偏是个浊骨凡胎。

  横竖都是蹊跷。

  道士心中疑惑丛生。

  他半月前占了一卦,卦象提示有缘法的人是舍中卢生。若得点化,可收入山门。

  今早心血来潮,再起卦,已然大不同。

  人多了一个且不说,今次的点化之旅也已模糊不清。

  李渔看这剧情走势,也是无语。

  不是应该“道士来相问,书生诉衷肠,接着一枕黄粱”的吗?

  哥……你怎不按套路来啊!

  “咳咳!”道士清了清嗓门,问卢英道,“敢问郎君是否姓卢?”

  卢英一愣:“是姓卢,你怎知道的?哦,方才听店家说起的吧?”

  “卜算算出来的。”道士捋了捋颌下的山羊须,缓声说道,“我不单算出你姓卢,还知你科场失意、仕途无门,已然碌碌了大半生。”

  “咦!”

  卢英讶然,这老道士竟是个有真本事的。

  一旁的李渔也作惊讶状:“道长真神算,我兄长胸中自有丘壑,却奈何功名不就、困于畎亩。道长所说心结,应是指此吧。”

  道士瞟了李渔一眼,心里琢磨,此人虽是凡胎浊骨,却也有缘法。若此行顺利,便赠他个点石成金的法门,保他一生富足、衣食无忧。

  经李渔从中转圜,卢英的态度好了些,半信半疑地对道士说:“道长既知我这心结,可有什解法?”

  道士从身后的囊中取出一枚青瓷枕头,递给卢英,道:“用此枕,可实现你出将入相、列鼎而食的志向。”

  卢生将信将疑地接过青瓷枕头,又问道士:“当真?”

  道士:“尽可一试。”

  卢英还在犹豫,李渔已经等不及了。

  “[系统]:居‘[卢生]界’时限:12分。”

  李渔对卢英道:“兄长,你我二人无财无宝,没什么值得道长诓骗的。就试一试这解法又何妨?”

  道士瞧李渔更顺眼了些,不过,他在听李渔说起“无宝”时摇了摇头。这娃儿虽怀异宝,却识不得、用不得,忒可惜。

  罢了,他身怀缘法,不如一并将其收入门下。就算是做不成弟子,也可以做一个扇风点火的炼丹童子嘛。

  这边的卢英终于被李渔说动。在道士微笑着注视下,两人去了订好的房舍。

  进门后,李渔不停地捏着眉间。

  真诀没了,法门没了,法术也飞了。

  咋办?

  折腾这一趟,能不能给个[玄品]的称谓?

  总不至于就那么点[智力]经验吧?

  “贤弟,难道是头痛病又犯了?”卢英关切地问道。

  李渔点了点头,卢英道:“为这老道士耽误了恁多时候,也罢,这枕头也不用试了。贤弟,咱们现在就去医馆。”

  “这头痛是打阵子发作,过个一时半会儿就好些。”李渔心念一动,忽然对卢生道,“兄长,我看这老道长也是个得道的高人,不知道枕头对不对我的病症?我能否一试?”

  “试一试当然可以,不过老道士不是说他自己不会疗病的吗?”

  “我只是一试。”

  “好,给你。”

  客舍外,道士心有所感,总觉得若有所失。掐指,也没算出个所以然来。

  ……

  片刻之后,房舍里突然传来嚎叫声!

  “贤弟!!”

  道士一愣,又怎么了?

  我就收个弟子,容易吗我!

  还没感叹完呢,就看到卢英双眼通红、满脸狰狞地从房舍里跑出来,一把揪住老道士的衣领,哭喊道:“妖道!还我贤弟!!!”

  “还我的好贤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