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春七夏 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

《三春七夏》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

作者:巫山 字数:3729 书籍:三春七夏

  又是一个雨夜,徐稚柳站在窗边,看那落败的芭蕉叶,想到前不久还临窗对描过它的生机,心下不知悲喜。

  知县夫人娘家在江西有点来头,娘舅调至户部谋差,里面少不得也有安十九的走动,几家人依附着可直达天听的权阉,算是在江西扎稳了根。

  原先设计阿南时,浮梁知县虽没有亲身参与,但多少晓得内情,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替贵人办事。如今贵人得偿所愿,徐大才子业已成为权阉面前的红人,送来的《雨夜芭蕉图》更得舅父青睐,县令脑筋一转,也想好好笼络才子一番,于是翻查前知县留下的旧案,在里面摸查线索,通过对户籍的追踪,查到当年人证的下落。

  一开始,城南锣鼓巷有名女子在家中自缢身亡,其母发现后立刻向县衙报案。仵作验尸后,得出结论女子生前曾被人玷污,恐不受其辱才自杀身亡,于是排查周边线索,有一人证说,曾亲眼看到徐父慌慌张张提着裤子从遇害女子家中走出。

  同一时间,女子父母正好外出访亲,家中只有女子一人,符合犯案时机,于是,奸淫罪的罪名就扣到了徐父头上。任其百般自证与女子素不相识,县令始终当他死不悔改,后判处斩刑。

  一桩冤假错案,令徐父含辱屈死,当了真凶的替罪羔羊。当时徐稚柳年纪还小,所做有限,亦听从母亲教诲,决意考学为父报仇,谁料家道中落,被迫走上从商之路,到如今满目疮痍,唯有一腔恨意,在少年心中肆意疯长。

  徐稚柳恨极那遮天蔽日的权势,亦对其渴望至极。如今有了翻案的机会,他势必要抓住时机,可一问才知,当年的人证——打更人四六,如今竟在安庆窑当差。

  四六是王瑜身边的长随,颇得信重,进出都有一帮人伴随左右,少有独身露面的时候。加之近日安庆窑出了倒窑事故,与湖田窑的关系日渐紧张,四六更是行事小心,除了为王瑜处理窑务,几乎足不出户。

  徐稚柳派人盯了两日,始终没找到机会接近四六。更何况他当年作伪证,一定是受人指使,绝对不会轻易翻供,要找到恰如其分的机会和他聊一聊,眼下最好的时机就是——梁佩秋生辰。

  这一夜,雨一直到天明时分才将将止住。徐稚柳彻夜未眠,天一放亮就出了门。

  门房先生将檀木盒子转交给梁佩秋时,他整个人都傻了,一再追问:“是谁让你送给我?”随即又问,“来人可还在?”

  “在的,或是在等赏钱吧。”门房先生见他激动,仔细回忆来人的长相,并无特殊之处,“就是一个车夫。”

  梁佩秋忙随门房先生见车夫,车夫拿了赏钱,说道:“我也不知那人是谁,但他指名说要给今天的寿星,另祝你长命百岁,岁岁和乐。”

  车夫走后,梁佩秋回到房内,悄悄打开檀木盒子,一时又惊又喜。他想得没错,是那人,只有那人会赠他翠缨和瓷兔。

  可他为何突然示好?难不成是对当初那只五福盘扣的回赠?否则以今日之处境,他怎会送他生辰礼?

  想到这里,他又落寞起来。

  按照清律,年满十六就是成年男子,纵使今年里外都不太平,可王瑜还是为他置办了几桌酒席,列席的多是安庆窑烧做两行的工人,另有常年合作的瓷商、船行等主事,看的还多是小神爷自个的面子,谁叫他年纪轻轻就有这等本事,席间当然免不了推杯换盏,一醉方休。

  梁佩秋也想大醉一场,来者不拒,到最后几乎站也站不住。王瑜令小厮送他回房,给他打水净面。梁佩秋一睁眼,看到面前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女子,吓得魂飞魄散,酒气也去了大半。

  他立刻跑出房门,一口气到外墙桂花树下,三两下就爬了上去。他这爬树的功夫,少不得练了好几年,即便醉醺醺不辨东西,也还是本能使然地找到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就在他抚着胸口打出一个酒嗝时,忽而视线一定,看到狮子弄石板路上一道颀长身影。

  那身影一袭翠青布衣,腰间配丝绦盘扣,面目白净,月夜下自有一股摄人夺魂的气质。

  他喝红了脸,眼神迷离,定定一看,那身影并未消失,无奈又揉了揉眼睛,身影依旧在。梁佩秋心里不由地一跳,整个人发烫起来。

  就在此时,他听到那身影唤道:“小梁,生辰快乐。”

  梁佩秋再顾不得许多,一个飞扑,顺着墙头跳了下去。他脚步虚浮,这一跳摔得狠了点,却是丝毫没觉得痛。他第一时间扑到身影面前,上下打量一阵,小心翼翼地碰到对方衣袖,却似烫手般收回。

  好一会儿,他才开口道:“柳哥,我没有在做梦?”

  徐稚柳微微一笑。

  梁佩秋当真醉得不愿醒来。

  次日,梁佩秋睁开眼睛,已在熟悉的床帏间。他揉揉脑袋,对昨夜之事几乎忘得一干二净。喉咙间火烧一般,燎得他生疼。

  他勉力起身,披上外衣,拿起昨夜凉透的茶一口饮尽。就在这时,小厮疾步匆匆走来,至窗边看到他已起身,忙上前低声道:“不好了,四六不见了。”

  梁佩秋拧眉:“四六?他去了哪里?”

  他当然知道四六是谁,只一时间没转过弯来,不知小厮突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昨夜有人看到四六背着行囊偷偷出了窑厂,在那之前,听说有人请他出去喝夜茶,还拿了你的腰牌。”

  梁佩秋一震,忙四下搜索自己的腰牌。

  这是安庆窑自家的规矩,凡出入窑厂、做坯间等贵重地方都要拿腰牌通行,以防谁里外串通,泄露陶瓷的款式和手艺等。

  梁佩秋在身上没找到腰牌,又去床上翻找了一阵,还是没有。他忽而想起什么,匆匆往外走去,小厮紧随其后,至外墙附近,果真在桂花树下找到他遗失的腰牌。

  只腰牌遗失了一整夜,这一夜府内上下还都醉得醉,没什么戒备,不知到底出了什么事,竟令忠心耿耿的四六,一声招呼也没有匆匆潜逃,岂不奇怪?

  王瑜与梁佩秋商量,先在城内找一找,等两天,若一直没有四六的消息,就上县衙报案,左右不管是什么情况,都要登记造册,免得将来出了什么事,反倒找他们头上来。也幸得王瑜有此打算,就在他们去报案时,河中打捞起四六的尸体。

  仵作验尸后,得出死亡时间,就在梁佩秋生辰当夜。观其生前没有任何挣扎痕迹和伤痕,身边又有重金行囊,想是窃财潜逃,尔后胆战心惊,跳河自缢。

  看着泡发的四六尸体,梁佩秋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忍不住呕吐起来。他反应极大,像是要将那一夜的酒水全都吐出来,更让那无形的算计,也从记忆里消失。

  可惜没能如愿。

  梁佩秋找上门时,徐稚柳正在三窑九会办事处,核对今年端午龙舟节的礼瓷名单,不想迎面正中一拳,左右都没反应过来,徐稚柳也愣在原地。

  看清来人后,他拦住跳脚的时年和一众管事,向梁佩秋招招手:“有话我们去屋里说。”

  “就在这里说!为什么要去屋里?你不敢吗?”那一拳头像是蓄力已久,既将徐稚柳打出了血,也抽干了梁佩秋的力气。

  他抚着颤抖的拳头,大声问道:“你到底做了什么?四六的死究竟和你有没有关系?”

  徐稚柳静默片刻,给时年一个眼神,时年会意,朝诸位管事一拢手,相继退出。门合上后,风火神的神像前,就剩他们二人。

  “那天早上醒来时,对于前一夜种种我只剩残存记忆,可即便那些记忆七零八落,也让我珍重万分,我多么希望那不是一场美梦,多么希望能拼凑出它的全貌,多么希望柳哥你能幡然醒悟,可我想错了。你赠我生辰礼,又在院墙后等待,是料准我会去那里,对吗?所以你就趁我不备,偷走我的腰牌,将四六骗了出去?你同他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不辞而别?又突然跳河?”

  他以为将腰牌不动声色地扔回桂花树下,就可以逃脱罪责吗?衙门的人当真不会追查四六的死因吗?一个人怎会无缘无故跳河自杀?那一晚有人看到四六出去,只要顺着腰牌的线索追查下去,不难牵扯到他。

  到时候,他又要如何替他隐瞒?难道他要替一个杀人凶手遮掩吗?梁佩秋恼极怒极,亦是失望透顶,怒吼道:“你说话呀,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不自辩?难道真是你做的?”

  徐稚柳看着面前的少年,几度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又觉无力,事实摆在面前,自辩又有何用?于是,他果真一刀挥断所有可能:“我父亲当年冤死,就是因他做了伪证,而今我劝他翻供,为我父亲洗清罪名,他恐其当年真凶有权有势,怕被报复,死也不肯同意,更是吓得连夜逃跑,我料到他做贼心虚会出此下策,于是一路跟着他,后来叫他发现了我,我再次上前相劝,不料他精神紧张,竟失足掉落河中。当夜河流湍急,又是黑天,他一掉下去就没了踪影,我不是没有想过救他,只时也命也,他死了也是罪有应得。”

  他语气冰冷,麻木地评判着一个人的生死。

  梁佩秋想到当年在湖田窑,为黑子之死,为一群从乞丐窝里爬出来靠双手成为窑工的人,他与徐忠辩驳,为他们正名,那是何等高义?其侠骨柔肠,令他很长一段时间回想起来,都会不自觉感叹,柳哥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人。

  可如今呢?那很好的人,一张嘴就定了他人生死,什么叫罪有应得?便是四六当真该死,他就能自行判决了吗?纵使他不再相信官衙,也该青天下求个明明白白,怎么能稀里糊涂就断了一个人的后路?

  他与杀死黑子践踏窑工的权阉有何不同!

  如今再看他腰间那寓意“吉祥安泰、万事顺意”的五福扣子,梁佩秋只觉讽刺:“你究竟……还要错到什么时候?”

  徐稚柳亦心间震颤,闭目轻叹:“若县衙查到你处,你自实话实话,不必为难。”

  “呵,实话实说,不必为难?在你眼中,我就是这种出了事惯会明哲保身之人?”

  到如今,当真应了说书先生那一句,少时一遇,误终生。

  “柳哥,你知道吗?当我在茶馆第一次听到先生们将我和你的名字摆在一处比较时,我差点高兴哭了。这么多年我从未想过和你相比,我所求不过是能与你同行,若无法同行,但与你同在一片月色下,亦是欢欣。”

  那日他对他说,“年幼无知,才会因为某种光芒而追随某个人的脚步。如今你长大了,该明白曾经仰望的不过是一种你心中认定为正确的、明亮的光彩,但那个光彩并不是我。”

  是呀,他追随某一种他认定为正确的、明亮的光彩,将其视作终生信仰,是多么甘愿成为他脚下的影子啊。

  可他,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你怎么可以利用我杀人无形,你怎么可以这么卑鄙?”想到那个才刚有了孩子就死于黑手的加表工,想到多年以来在王瑜身边沉默寡言的四六,想到那具泡发的尸体,死也没有闭上的双眼,梁佩秋退后一步,声音渐弱,“你太卑鄙了。”

  徐稚柳不置一词。

  梁佩秋跌跌撞撞朝外走去,他知道这一走意味着什么。以今日安十九之权势,四六之死定也是一桩无头冤案,不了了之。可他能如何做?还能如何做?

  他不断地想着,脑子仿佛打结一般,越是用力想法子,越是什么都想不出来。就在他即要拉开门的瞬间,他忽而驻足,回首看向那尊神情肃穆的风火神——童宾。

  “再过不久就要筹备万寿瓷,这一次,我们堂堂正正比一次吧。”

  徐稚柳抬头,只见那少年目光不错地盯着风火神,自也移目过去。当年为打造童宾神像,官府倾尽民力,以铸铜塑造金身,经多年风吹日晒,金身已然有了磨损痕迹,可即便如此,其双目仍炯炯有神,似阎王判官,审视着人间。

  他忽而心下一跳,看向双手。

  当夜徐稚柳不停地洗手,不停地洗手,血水往外面倒了一盆接一盆,可不管怎么洗,手上的鲜血好似怎么也洗不净,他气急败坏地摔翻铜盆,俯视双手,血仍在一滴滴坠落,落在脚边,泅出朵朵血红的花。

  他蓦然惊叫一声,从梦中惊醒。

  原来只是一场梦。

  可是,当真只是一场梦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