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春七夏 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谷雨

《三春七夏》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谷雨

作者:巫山 字数:3404 书籍:三春七夏

  转眼到了四月,时年大病一场,将养完好,整日避居云水间无所事事,便叫人移植了各色花种,将云水间打理得蓬勃鲜艳,叫人一看就欢喜。

  四月下旬阿鹞回镇上探亲,到云水间同他们见了一面。当时三人面对面坐着,各自相看一眼,面上笑着,心底却都陷入失落。

  阿鹞绾妇人髻,妆点合宜。罗裙繁琐,她安然坐着,不偏不倚,像书里描写的女子,可她却说:“我嫁过去不过半年,他们就说我生不出孩子,要以七出之罪将我休弃。我知道,他们是听说了湖田窑的情况,怕惹上官非。我不怪他们,我想和离。”

  时年一愣,才要说话,阿鹞就哭了:“若阿谦哥哥还在,他们怎敢如此羞辱我?”

  梁佩秋就说:“倘若你想好了,我可以帮你去办此事。”

  “当真?”

  “我不会骗你的。”

  阿鹞眼睛不眨地与他对视了一会儿,笑了:“我回来这几日,爹爹天天酗酒,我同他说话他也不理,只一概让我走,我趁他睡着时拿起酒壶喝了一口,原来里面不是酒,是水。原来爹爹在装醉,你也不是坏人。”

  梁佩秋不说话。

  约是王瑜死后,徐忠就再没喝过一滴酒了。

  阿鹞还是少女心思,梁佩秋碰上她自也样样都好,倒是时年想得深远一些:“你若是和离,必要回镇上来,镇上现如今的情况你也晓得,徐大东家一定不会同意。”

  “和离的女儿回家来,总归名声不好听,我爹爹最好面子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阿鹞双手合抱,作未出阁时撒娇的姿态,“时年,我知道你为我好,只是我在夫家很不开心,每一日早上、中午和晚上,我都在想念你们。回来这里,光是见到你们,我就觉得开心。你们替我说说,让爹爹同意我回家,好不好?”

  时年同梁佩秋商量,这事不好办,他才接手湖田窑没有多久,外有安十九虎视眈眈,内有大小主簿两面三刀,他既要安定窑内,又要兼顾窑外,分身乏术,如何再以少年身保护一个妇人?再者说,当初徐忠着急忙慌把阿鹞嫁出去,为的就是让她远离是非之地,如今怎会让她回来?

  梁佩秋就问他,“倘若今日柳哥还在,他会不会不管阿鹞?”

  时年气恼了问他:“你以为我不想管她?我与阿鹞自小玩在一起,说句大不敬的,在我心里她也是妹妹,我怎会不管她?”

  梁佩秋说:“那同样的话你就不要说了。”

  时年一震。

  他这才觉察出什么不同,梁佩秋似乎每一日都在变化。

  后来他们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将阿鹞送回瑶里徐氏,那里还有徐忠族内一干兄弟。虽说面子上不好看,但徐忠花了重金请托族老们代为相看,族老们都应承了。只是阿鹞不舍他们,原以为和离会回到镇上,回到熟悉的环境,何曾想又去往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梁佩秋就安慰她:“你先在这里住一阵子,等镇上太平些,就叫时年接你回去。”

  阿鹞左右看看,又不确定地问时年:“镇上是不是很不太平?”

  其实安十九当政这些年,景德镇何时太平过?只他们要与天斗,总归漂泊如浮萍。无根的花叶,自然顾虑多一些。

  辞别阿鹞后,梁佩秋顺势取道,去看望同在乡里隔着一条河的阿南。

  阿南日日在窗下苦读,少年人肩平背阔,眼神平淡坚定。

  梁佩秋没有打扰,车驾一转,便又连夜赶回景德镇。他如今的身份,说是安十九的傀儡并不为过,一言一行都在他眼皮子底下,日常还有人监视。此次要不是借口回乡祭祖,安十九不会放他离开。光是为了躲避眼线,他们就煞费思量。

  梁佩秋同时年商量,此次回到云水间,恐安十九会往他宅子里安插眼线,或许需要时年到外面躲一躲。

  时年说他早已有了想法,最好还是躲回窑厂去。里头天天烧窑,窑炕上就有睡觉的地方,湖田窑上下一心,若知晓他的处境,别说处心积虑瞒过安十九了,怕是他这个新掌门人,想从窑厂里找到他都得费点功夫。

  梁佩秋想了想,这正是湖田窑团结一致的妙处。只要时年能得管事们照顾,这个看似危险的地方,的确是安全的地方。

  不过,这个安全有前提,前提是湖田窑当真如肉眼所见般坚固,轻易不会被打散。

  “另外,云水间曾是柳哥别业,安十九原先不知情,不代表不会疑心,我若说是王叔送我的,在王叔死后还常住这里,也会令他不快。安十九原提议让我住到他府里去,我拒绝了,或许想到这样会落人口舌,最近他在绣球弄附近另找了一处房子……”

  三窑九会的办事处在绣球弄,离安十九的私人宅邸只有半盏茶的功夫,梁佩秋估摸着那新宅子是专门为他挑选的,以便就近监视。

  “若他此次再提,我恐怕不好拒绝。”

  “那云水间……”

  “锁上吧。”

  他终究等不到那夏日的莲蓬相近,满池荷花。

  时年也觉得遗憾,满园春色才刚刚复苏,就又要落灰了。云水间所得片刻的安宁,就像梁上的日光,一寸寸偏移,终究灰暗。

  后来回程的路上,梁佩秋一直闭目不言。偶尔几个蹙眉回眸,时年在他身上看到徐稚柳的影子,于是越发地恭谨起来。

  五月里,为贺梁佩秋乔迁新禧,安十九为他大办一场筵席。年方十七的少年头首,圣上还御瓷了官位,景德镇几十年罕见的人才,各路人马纷纷赶来祝贺,席间觥筹交错,宾客尽欢。

  梁佩秋喝得半醉,由人扶回屋内,乍然闻到一股脂粉香。那香味浓郁刺鼻,他差点吐出一地酸水,头也不回地指着门口方向低喝道:“出去。”

  身后的女子附身上来,他猛一甩手,声音微颤:“我让你出去你没听到?”

  “公子,是安大人叫奴家来服侍您的。”

  “我不需要,你出去。”

  “可是安大人……”

  梁佩秋抬起头,再次说道:“出去。”

  女子见他一身酒气,面色潮红,似是醉得不轻,可要说醉了,那双眼睛清冷幽深,隐隐含有威势,一看就是不能招惹的主,忙捡起外衫退了出去。

  门合上后,梁佩秋踉跄着回到榻边,身子一软,滑坐在地。

  安十九其人疑心太重,又或是曾遭背叛,如今用他不假,亦处处提防他,试探更是常有的事。就说武昌会馆同江南会馆因建筑施工地址而械斗一事吧,前前后后掰扯半年余,后找到症结所在,江南会馆立刻重新申办了相关文书,亦请托三窑九会的同仁帮忙走动,希望安十九高抬贵手。

  安十九面子上过不去,就把糟心事交由他处理,他晓得安十九容忍不了江南会馆,便挑对方建筑上的错,流程上的错。

  双方协商到最后,江南会馆愿退一步,割地赔款,以达诚意。武昌会馆为求长远友好,当然同意,这桩官司总算有了了结,谁知报到安十九那里,他却开始不满。

  安十九能有什么不满?不过是怕他公器私用,以此教训江南会馆过河拆桥罢了。老实说,他心里的确为徐稚柳不值,当初为那样的人东奔西走,如今那人为求自保,就将昔日之恩尽弃,这样的人,根本不配成为一馆之主。

  他挑对方的错,不过小以惩戒。

  安十九疑心他已不是第一次,总归他做什么都会惹他猜疑。既如此,还不如由着自己心意来,好比今晚支走了那女子,不用想,安十九明日一定会来找他麻烦。他这么想着,强撑着起身走到窗边,将架子上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那就装病好了。

  反正他身子孱弱,本就不比寻常男子。凉水打湿了脸庞,他一手抹去水珠,黑夜里一双眼睛清凉逼人。

  正要叫小童再打两盆冷水进来,外面忽然传来一阵疾呼。

  “不好了,走水了!”

  “湖田窑走水了!”

  他忙忙起身,奔到门前。在看到天边浓烟后,他眼前一阵天旋地转,险些栽倒在地。湖田窑的管事来报说,今晚为贺他乔迁,有一事没来得及汇报。

  他盯着管事,双目冷然,问道:“何事?”

  “前一阵您为船行作保,运送一批上等瓷前往江南。安十九在市井偶然听闻此事,曾绕过您到窑厂里头问询并查账,还去船帮查了船行的资料。”

  当时,江南会馆械斗一事尚未尘埃落定,安十九对“江南”的字眼敏感不算什么,只他为船行作保一事,只有几个管事知道,怎会传到外面去?

  管事也晓得他在想什么,只那个已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就在安十九离开的时候,时年从窑蓬上走过。

  “当时他们离得很远,时年又是窑工打扮,背着他,他肯定认不出,我自是没放在心上。只今晚饮宴时,忽然有几人闯进窑厂大肆翻找,揪人就问有没有见过时年,是不是在窑厂里藏了人。我心惊不已,本想立刻来报,不过在门前遭到护卫阻拦。护卫说,今日梁宅大喜,谁也不能擅闯,我只好回去。”

  本以为此事过了就没了,毕竟那帮人找了一圈没找到时年,也只是愤愤不平地发了通火就走了,谁知就在半柱香前,窑厂突然起火,偏偏就是时年藏身的匣窑。

  匣窑是平时用来烧匣钵的,地处偏僻,极少开火。这火起得突然,又不偏不倚,加上此前一回的巧合,管事立刻联想到什么,再不敢耽搁,第一时间安排人救火,并火速赶往梁宅汇报。

  梁佩秋出门时,安十九的护卫仍寸步不离。

  他看了眼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管事,怒而斥道:“这是梁宅!”

  护卫们平日跟着安十九走进走出嚣张惯了,以为梁佩秋是只软柿子,不曾想他发起火来,竟有如此慑人的一面,先是一愣,再要说什么,梁佩秋开口了:“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湖田窑是民窑之首,不是随便给人玩弄的斗兽场。我既做了它的当家,它就是我的窑,谁也不能在里面撒野。就是安大人,也要遵纪守法,不可罔顾人命,否则我会以三窑九会头首的身份,上告朝廷,以求正法。”

  护卫们不敢大意,速速跑了。

  梁佩秋赶到湖田窑时,匣窑的火已灭了,大小窑工们坐在晒场,一个个灰头土脸。梁佩秋绷着脸一言不发,及至窑厂里头,两人抬着一副担架匆匆从他旁边经过。

  他心头一惊,赶忙叫停。

  担架上的人已被燎得面无全非,浑身都是火泡。

  前前后后的窑工们都站了起来,生怕梁佩秋做些什么,而他确实想做些什么。他放平拐杖,单膝跪在地面,双手捧住那人只余一寸完好的臂弯,轻声道:“时年……”

  时年知道此时的他血肉模糊,已是难以辨别了,可梁佩秋居然一眼就能认出自己,他很高兴。他想要发出声音,然而喉咙全是血,疼得他张不开嘴,可他还是用尽全力,拼凑出一句话:“小东家,若我还能活下来,今后让我跟随你,可好?这回他一定认不出来了吧?”

  梁佩秋静静看着他,似一汪深潭。

  一个背影,安十九怎可能认出他?分明是出了内鬼。即是徐稚柳一个个亲眼见过选进窑里的人又如何?人心分明如此难测。

  梁佩秋的伤口无法抵受奔驰而来的颠簸,眼下正在阵痛,正在流血,可他没有表露分毫。他再未像以前一样优柔,一样软弱,一样不堪承受,而是定定看着时年良久,说了声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