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狱医的仕途笔记 第71章:极好的机会啊

《狱医的仕途笔记》第71章:极好的机会啊

作者:刀的温柔 字数:1780 书籍:狱医的仕途笔记

  第二日,祝家庄许多人家,都从合作社中,得到这个消息。

  “每户分配二十亩,永久使用,不得出租、转让或买卖。”

  “我们每家每户,以后都能拥有二十亩土地了!”

  消息传开,祝家庄许多人家,都是欢喜不已。唯有那些租种土地超过二十亩的人家,开始对此忧心。

  到了后来,了解到申请自耕地的人家,必须把私人土地交给合作社后。一些自己拥有几亩地、又在合作社租种土地的,同样开始忧心:

  “我自己的地,为何要交给合作社?”

  “不把地交上去,是不是以后不让我租地?”

  在一些人的撺掇下,竟然对分配土地的政策,开始有了抗拒。

  见到势头不妙,合作社主事的人,急忙汇报上去。听到祝家庄的人不但对此不感激自己把土地分配下去,反而为自己的几亩地担心,陈达顿时大怒,道:

  “这些人不识好歹!”

  “干脆不分算了!”

  对这些人不识自己好意,感到恼怒不已。

  朱武虽然也没有料到这件事,但他知道任何涉及土地的事情,变动都不简单。心平气和地询问前来汇报的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到是那些租种土地超过二十亩的人家、还有拥有私人土地的人在抗拒后,朱武道:

  “看来,租种土地二十亩以下的雇农,没抗拒我们的政策。”

  “抗拒政策的人,首先是租种二十亩以上土地的雇农。”

  将合作社的账目列出来,林冲、陈达、杜迁、还有赶回来的扈三娘等人都看到,这样的人家并不多。大多数雇农租种土地的面积,都没有达到二十亩。

  “大多数雇农,会在我们的政策下会受益。”

  “他们虽然没声音,但是毫无疑问,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做出这个论断,众人心里一定,知道这个政策,至少是有人支持的。只是因为他们没地位,没发出自己的声音。

  然后,朱武在听说那些家里有几亩地的贫农,在人撺掇下抗拒后,开始皱着眉头,思考这件事情:

  “只要不是纯雇农,许多人家里都有几亩地。”

  “这部分人基数大,不能轻易忽视。”

  “我的土地政策,要照顾他们的利益。”

  仔细考量之后,朱武决定对不在合作社名下的一万四千亩土地,做个详细调查。带领陈达等人,去祝家庄认真调研。

  听到梁山泊的朱大王,亲自来到祝家庄。那些闹腾的人,顿时就不敢再闹了——

  许多人对朱武这个贼首,仍旧心存畏惧!

  见到这个情景,朱武一方面感到梁山泊威名远播,已经让人开始“畏之”;一方面又觉得太过脱离群众,和他们有了距离。

  故而他一边让陈达带人统计数据,一边在祝家庄里面,宣扬土地政策。

  渐渐地,祝家庄的百姓,对朱武越来越了解。对他所制定的土地政策,也是越来越拥护。毕竟朱武的政策,明显照顾贫雇农,只要不是别有用心的,都能明显看出来。

  故而那些雇农积极支持朱武不说,那些有几亩地的贫农,也开始去了抗拒之心。反而询问朱武,自己的土地加入合作社后怎么办。

  朱武不断安抚,在看到陈达粗略统计到,祝家庄大部分人家,拥有的土地都在十亩以下后,决定把这些加入合作社的私人土地,另外划分为自有地。

  “拥有自有地的,不能申请自耕地。”

  “但是把自有地卖给合作社后,就能分配到二十亩自耕地。”

  “自有地在二十亩以下的,加入合作社后就能继续申请租种土地,让自己种植的土地,至少达到二十亩。”

  “自有地超过百亩的,只要把超过的部分卖给合作社,同样能加入合作社。”

  因为是自带的土地,朱武又根据自耕地的政策,对自有地做出优惠。除了规定自有地可以卖给合作社、向信用社抵押贷款外,还规定自有地不用交租子,总租税只有自耕地的一半。让那些拥有自有地的,更是感到满意。

  最终,大部分祝家庄的农户,都被安抚下来。纵然有一些想要闹事的,在没有人支持的情况下,也不得不闭上嘴。

  就这样,在不断的交流中,朱武对贫下中农的诉求,越来越是了解。制定的土地政策,也让大部分农户,感到十分满意。

  亲自主持祝家庄土地分配,规定这一季收获后,下一季就按新划分的土地耕种,朱武获得了祝家庄大多数农户拥戴。许多没有地的人家,在分配到自耕地后,都是热泪盈眶,把朱武当做神佛来拜。

  陈达也趁着这种情况,乘机统计户籍,拆分宗族大户。最终,祝家庄统计出两千二百户,若非许多人家带着自有地加入合作社,能分配的耕地,险些不够数目。

  意识到这个情况后,朱武深刻感觉到,大宋的人地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如果不调整收入分配,农民起义很快会接连不断。

  “按照历史记载,接下来的一二十年,会接连发生宋江起义、方腊起义、宣和北方大暴动、钟相杨么起义这四场大的起义。”

  “即使没有金兵入寇,宋朝也到了临界点。”

  “金兵入寇的事情,反而让民族矛盾压过阶级矛盾,让宋朝在剔除一些腐肉后,继续延续下去。”

  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朱武对自己取大宋而代之,更加有了信心。只是想到这几场农民起义历史上都没能要了大宋的命,朱武又觉得不能率先出头,免得遭到针对。

  “实力可以增长,却不能太惹人注意。”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真是至理名言!”

  体会到这个方针的精妙,朱武又告诫陈达,让他不要再冒然行事,注意隐藏实力。

  陈达冒然扩充合作社,惹得朱武不得不亲自留下收尾,本就十分惭愧。听到朱武的告诫,更少了几分急躁,以后办起事情,更加稳妥起来。

  然后,朱武在见到祝家庄执行顺利,继续趁热打铁,向扈三娘提到扈家庄的事情。扈三娘对他已经表明心意,又听林冲娘子说朱武打算回山后向她提亲,对这件事不但没有丝毫反对,还写信劝扈太公,把自家土地献出来。

  扈太公一辈子的心血都在田地上,接到信自然不愿意。只是自家女儿一颗心放在朱武身上,扈成如今也是在朱武麾下当头领。最终在扈成的劝说下,扈太公答应把扈家庄的土地献出来,交给合作社分配。

  李应看到这点后,同样把李家庄土地献出来,让朱武做主分配。

  对这两人的识趣,朱武极为满意。仿照祝家庄的政策,对扈家庄、李家庄进行改革。除了一些顽固的地主和富农外,大多都加入了合作社。

  “这几个田地在百亩以上的地主、富农,抗拒着不加入合作社。”

  “不如把他们的田地买过来,逼他们加入合作社。”

  对三个庄子的土地重新分配,看着仅剩的几家地主富农,陈达越看越感到不顺眼。向朱武提议把他们的地强制赎买,逼他们加入合作社。

  朱武闻言摇头,不愿意开赎买的先例。否则梁山泊以后地盘扩大了,推行合作化时财政压力会很大。不过他同样知道独龙冈地位重要,不能在这里留下隐患。最终在看到这几家都有许多人丁后,找到他们的错处,逼他们分了田地,分户加入合作社。

  独龙冈三个村庄,被梁山泊完全掌握。

  “不过这么多的合作社,种类实在太多,它们在各自领域分头施政,实在是有些不方便。”

  “不如成立村公所,统管村庄事务。”

  “还可以在独龙冈设立乡镇,培养施政人才。”

  在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成立了村公所,监管各个合作社。朱武又在独龙冈设立独龙镇,让陈达、杜迁等人,统管三个村庄。

  在这样一番调整后,梁山泊在独龙冈的体系,完全建立起来。对独龙冈的管辖,达到当前极限。

  依靠这个体系,朱武又做了一番布置,把独龙冈伪装成豪强割据,免得被人关注后,惹来朝廷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