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反派手挽手,八零抖一抖 【311】第九猜想

《反派手挽手,八零抖一抖》【311】第九猜想

作者:魅夜水草 字数:1831 书籍:反派手挽手,八零抖一抖

  考试开始,考试时间三个半小时。其中包含了五十道选择题,五十道填空题,以及十道大题,题量极大,难度都很高。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是双语考试卷,除了英文外,还有本国语备注卷,但答题统一要求用英文。

  第一道是数学题,第二道是国际政治,第三道是力学题……这题出的可以说是毫无规律,一直在上下左右的拉扯着人的思维,在原本的难度上又增加了一层难度。

  唐知深呼吸一口气,静下心来开始答题。

  六个多月的努力,两辈子的积累,先进于这个时代近四十年的学识,以及来自于系统的各种加持,如果还比不上其他人,她自己都得骂自己一句废物!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考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同时似乎也多了一点低迷与颓然。

  天才不是全才,全才未必心态就好,这样的一个考场,这样的一张考卷,这样的一场考试,实在是太考验人了。

  “还剩最后三分钟!”考试提醒也十分可恶,竟然在最后三分钟才开口。

  唐知揉了揉自己的手指和手腕,她提前十分钟完成了这场考试,目测其余人仍在答题,直到最后一分钟,才有两个人放下了手中的笔。

  “嘟!”考试结束的声音响起,监考老师一秒不差的开口,“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仍旧在答题的考生,将会取消比赛资格!”

  听了这话,没人敢再动笔,五名监考老师一起收卷。按照规则,将会有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七名老师一同负责批卷,每张卷子都保证有三名老师的批分。

  如果所得分数一样,自然毫无疑问;如果相差不超过三分,则取平均分;如果相差很大,则由其余四位老师复查批阅,取七位老师中成绩最为相近的三位的平均分。

  “感觉怎么样?”齐正看着面前有些疲惫的五名考生,语气沉沉的问道。

  唐知没说话,而是看向其余四人,那四人脸色还好,但疲惫也很明显,应该是成绩不错的样子。

  唐知突然就想到了后世的一个梗,但凡有国人参加的考试,一定都给你考得妥妥的!

  “还好,九成都会,剩下的那一成,就要看运气了。”战九考得头晕,但自我感觉不错。

  这半年来的训练,她觉得没有白费,她提高了很多。

  其余三人也纷纷报数,其中一个矮个子戴着厚重眼镜的男生,一脸疑惑的问道:“我能拿准八成的题目吧,大题太难了,尤其是那道数学题,一位数学大师的猜想题,我记得老师讲过,那是一道无解题,现在有答案了吗?”

  齐正哪里知道有没有答案,他看向唐知,一脸询问的表情。

  唐知想了想,突然一惊,那道题现在是没有答案,但是大概十多年后,就被人解开了……而她,从系统给出的书中,看到过解题公式!

  而有了公式的支持,她只用了十多分钟,就把那道大题答上了。

  “你这是什么表情?”齐正见唐知不说话,反而一脸的复杂,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是会,还是不会啊?

  “我推算过一次,得出了一个公式,套用了进去后……很有可能是答对了的。”而她,也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答对这道题的人。

  这般想来,出卷的人是真的很坑啊,竟然出了一道连正确答案都无法计算的数学题吗?

  而且这种题的难度,别说普通的大学生,就是专业为数学系的高材生,也未必能答得出来啊。

  坑,真是太坑了。

  “这是好事,你为什么不高兴?”齐正还是有点疑惑。

  唐知不是不高兴,而是在推算这件事可能会引起的种种反应,一道未解的猜想题,被她一个学生写了出来……

  呃,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十分有可能是去证明她的公式的正确性!

  甚至极有可能,对方直接将她的公式判定为错误,连证明的机会都不会给她!

  唐知的脑子飞速运转,考虑着种种可能的利弊得失,“教官,负责批卷的老师中有我国的人吗?”

  “有一位。”

  唐知问话的时候,是想让齐正教官和那位老师通个气,别让自己的试卷连见光的机会都没有。

  但她很快就否定了这个做法,而是看向了不远处正要离开的承办方负责人,那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白人。

  “麦肯齐先生请留步,我有件事想和您谈谈。”唐知避开人群,直直的走到了麦肯齐面前。

  麦肯齐比较和蔼,“你是参赛的考生吧?你有什么问题吗?”

  “关于试卷中第九猜想的那道题,我想和您说一下。”唐知声音提高了几分,让周围其余人都可以听到。

  “哦,你想说什么?”麦肯齐神色不变,心里却有所猜测,这个小姑娘大概是来抗议的吧,毕竟那是一道未解之题。

  当初出这道题的时候,就遭到了一些老师的反对,觉得没有答案的考题就是在耍流氓,浪费考试资源。

  但也有部分老师觉得可行,这道题虽然没有答案,但解题过程也是一种考核,不仅可以测试出考生的数学底蕴,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我解出了那道大题,但使用的是我自己推算出来的公式,希望批卷老师不要将之当成是错题。”唐知语气肯定,“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现场推算解题公式。”

  众所周知,公式就是一条捷径,而能够开辟出这条捷径的人,都可以被称之为大师。

  但当这条捷径还没有被认可的时候,总是需要第一批队去认证一番,有能力的人走了对的捷径,没有能力的人,半路上可能就已经拐了弯。

  “什么?你推测出了第九猜想的公式?不可能,你才多大的年纪!”有一个老教授,就站在不远处,他在听到唐知的话后,不可置信的叫喊声传遍了整个考场。

  那些还没有离开的媒体人士,像是闻到了腥味的鲨鱼,兴匆匆的就都围了过来!

  ……

  关于第九猜想,我考虑过使用现实数学难题的名字,但无论是出题者还是解题者,都应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名字,我就随便写了个数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