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北风 第217章 我叫程江河

《西北风》第217章 我叫程江河

作者:方方土 字数:2863 书籍:西北风

  星光点点,凉风幽幽。

  一场欢迎宴在久违的温馨中落下了帷幕,程江水和何亦安告辞出来,推着自行车默默地行走在大街上。良久,想到何亦安在饭桌上的那番哀怨丛生的话语,程江水幽幽地说道。

  “你就不该说那些话的。”

  何亦安皱了皱眉头,闷闷地道:“什么话?我说错什么了吗?”

  程江水抿了抿嘴唇,小心翼翼地说道:“江河还不知道你的情况呢,我没告诉他。”

  何亦安自嘲地苦笑了一下,眼神中带着几分落寞,凄然垂下头道:“有什么不可以说的,总归会知道的,我是没给他做好榜样啊!”

  程江水蹙着眉梢,柔声劝慰道:“亦安,你别这样了,咱慢慢来,妈的病会有起色的,你的工作也会好转的,我相信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的好。”

  “但愿如此吧。”

  何亦安萧瑟的声音传来,就如深夜下沉寂冰冷的空气一般,让程江水无言以对。

  这一夜,程家兄弟俩又回到了当年蜗居在上下铺的状态。一夜过去,二人没有去交谈什么,或许程江河一时间还做不到全然放下对程江海的怨念,仰卧在床铺上想着自己的心事。

  而程江海更是心怀着忐忑,不敢主动挑起话头,甚至连翻身的动作都不敢频繁。于是,寂静的夜里彼此的呼吸都能清晰可闻,上下铺间像隔着一层伸手可及的薄膜。

  放下需要时间,冰释需要契机。

  第二天,程江河收拾整齐行头,装好自己的随身材料,信心满怀地来到了市教育局,眼看着诸多的应届毕业生都已经来到这里,三五成群地扎堆议论着。

  “你怎么样,有把握分到市里吗?”

  “估计够呛,我听说今年的名额很少。”

  “照这么看,能分到下面的县城里都算是不错了,最糟糕的就是别给整到农村去了,那就彻底玩完了。”

  “可不是吗,我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啊,我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再给打回原形,这算什么事啊。”

  “到了农村的乡镇学校,你这辈子就别想跳出来了。”

  “可不是嘛,就算是改行也比到农村教书的要强。”

  不用竖起耳朵也能完完整整地听到这些令人惆怅的牢骚,程江河低头看看自己的简历,这里面可没啥太过骄人的光环,大学四年,在学业和家教中疲于奔命,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去获取什么拿得出手的资本,这或许就是寒门的现实。

  程江河苦笑地摇了摇头,对于未来的分配,他早已做好了最现实的思想准备,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给予自己一个最底层的定位,一步一个脚印即可。

  更何况,教育是自己选择并忠爱的事业,既然是事业就不能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更不会因为朝前的奢望带来滞后的失望,心态摆得很端正。

  来到接洽处,程江河将手上的简历递给了办事员:“同志这是我的资料。”

  “哦,交给我吧。”

  “同志,分配方案什么时候能出来?”程江河随口问了问。

  “哦,应该很快吧,你的资料先放这里,外面等一会,回头教育局的领导要给你们专门开个会。”

  “哦,好的。”

  听完办事员的交待,程江河这才明白为什么外面滞留了一大群的应届毕业生。程江河走了出来等候在一旁,不急不躁,无波无澜,亦如他沉稳宁静的性子。

  没过多少工夫,办事员出来召集众人来到教育局的一个小会场里,此刻主席台上一些领导已经提前就座。尤其中间位置的那位中年男性,穿着一件简朴的蓝色夹克衫,领口拉链打开着,露出里面洁白的衬衫,显得亲和随意。宽阔的脸颊带着稍许的皱纹,头上的发丝略显斑驳,笑意盈然地望着台下缓缓入场的人群,嘴唇微微抿在一起,和蔼之余又显得极为沉稳。

  待众人陆续坐好后,他微微扫视了一下全场,带着一丝平易近人的微笑,侃侃而谈。

  “呵呵,好了,大家都来了,我们就开个简短的会吧。同学们,不,现在应该叫同志们了。看到你们,就像看到我当初走出大学校门的样子,风华正茂、朝气蓬勃、蓄势待发啊。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贺玉良,是咱们甘泉市教育局局长。”

  台下的众人一听是局长当面,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摆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刚才那种随意随性的懈怠顷刻间消失不见。

  “呵呵!”

  贺玉良轻笑了一声,面色更加和蔼起来,语重心长地说道:“多年前我也曾和你们一样,从梦幻般的象牙塔里走出来,就投身到教育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当中,我的爱人迄今为止还是一名在职的教育工作者,可以说的上是树人无数、桃李天下。”

  “同志们啊,步入了90年代,我们的教育事业尤为关键,它是现代化进程中继往开来的一步,也是面临着现代化建设严峻挑战的一步。我们甘泉更是这样,教育体系已经从城市向乡镇全面铺开,很多的乡镇学校严重缺乏老师。所以今年教育局决定,绝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都需要调配到这些地方去。”

  “同志们,国家需要人才,学生需要老师啊,我们不能让那些哦哦待哺的孩子因为没有老师而耽误了学业,乃至耽误了人生。”

  话音刚落,台下的人群便交头接耳地议论了起来,发出一阵嘤嘤的混响,大部分人的脸色都阴郁了下来,充满着忧虑。

  贺玉良顿了顿,对大家的反应了然于胸,接着说道:“有些同学可能就想了,乡镇的学校缺老师,凭什么就要我去啊!我想说的是,既然选择了老师一神圣的职业,我们就应该懂得春蚕化生,万世可风,蜡炬成灰,鞠泪始干的含义,这是一种德操,也是一种信仰。”

  “我希望大家明白教育和工作的关系。教育不单单是为了工作、为了谋生。工作是谋业,而非助人;教育是利他,而非善己。我也希望同志们能主动提出申请,去相对艰苦的乡镇学校,我们也会提供一些优惠的扶持政策,共同为我们甘泉乃至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啊……”

  一番话滔滔不绝,却又字字珠玑。

  不管其他人作何感想,这些话却让程江河产生出了共鸣,似乎又一次点燃了他心中渴望的火焰。

  作为一个新出炉的大学生,能把喜欢的工作与理想的事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实属寥寥无几。

  会议散后,大多数缓缓退场的人面色灰暗,都在为个人渺茫的前途沮丧不已。情绪稍稍平复的程江河却来到了办事处,找到刚才递交材料的那位办事员。

  “同志您好!”

  办事员抬头疑惑地问道:“咦,不都散会了么,你怎么没走啊?”

  “嗯,我听局长会上说可以主动申请去乡镇学校。”

  办事员楞了楞,随即点头道:“是啊,局里面对于主动申请去乡镇的,还提供优惠的政策,可以优先选择学校,通告都已经贴出去了。”

  “那太好了!”程江河欣喜地询问道:“我现在就申请可以吗?”

  “呃,当然可以啊!你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程江河不假思索地说道:“没啥特别的要求,就是希望能离甘泉近一点的地方,方便我照顾家就成。”

  “哦,那成吧,我先给你做个登记吧,你叫……”

  “我叫程江河!”

  这就是程江河的抉择了,这并非是被贺局长一番慷慨之词所激荡后头脑发热的冲动行为,而是遵从着本心,换句话说,贺玉良的话也正是自己的座右铭。

  程江河在教育局备好案后,心中对未来充满着期许,连带着脚步也轻快了起来。距离市政府不远的地方,就是他曾经的母校甘泉中学,恍惚间,他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这里。

  走在依稀熟悉的道路上,看着那些如数家珍的翠柳柏杨。仰头望去,璀璨的骄阳透过繁茂的枝叶,照耀在倚红掩绿间的古亭楼阁上。他顿住了脚步,凝望间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荡回了高中年代,那个幽怨的身影就这样悄然地浮现在了脑海。

  记忆像是攥在手心里的沙,无论你用劲或是不用劲,它都会从你的指缝里丝丝滑落,然后每一粒晶莹的沙砾上都雕刻着一段岁月,和一个难忘的名字……

  徐冬梅!

  程江河心儿发着颤,手指不由地攥紧了起来。

  生命中,总有一些精致的琉璃会在身边跌落,然后带着岁月的伤痕度过支离破碎的流年。很多情感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得不去选择拒绝,因为无法承诺也无法承受。即使多年以后能够想通,也能够接受,但还是会难过。

  人生最大的困难是认识自己,最大的悲哀却是太认清了自己,极端的理智、偏激的自控,却忽略了太多擦肩而过的风景。

  “……程江河,为什么呢?你知不知道这样拒绝一个女生,会让人很难堪的……”

  “……这不是简单一份饭!你不懂吗?”

  当年一幕幕的情景在程江河脑海里如电影胶片闪现而过,上面写满了令人悸动的青春故事。那些刻录着记忆的胶片上,循环往复地倒带,充满了遗憾,充满的亏欠,也充满了酸楚。

  看着弥久如新的校园,程江河叹了口气,似乎在为那段流逝难返的时光黯然神伤,一切的一切恍如隔世,再难追溯。

  程江河来到教研室,轻轻地推开门,看着办公桌前夏月玲那个熟悉的身影,露出了温馨的笑容,然后微微地鞠了一个躬,声音穿透了岁月的长河。

  “夏老师!我回来了!”

  “程江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