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 第一百六十三章星星之火燃太原

《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第一百六十三章星星之火燃太原

作者:SSD 字数:2554 书籍: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

  原来,和珅的这份请功折子,除了将刘安的名字,放在了请功折子的第二名之外,更是把他刘安大大的夸赞了一遍…

  而且,和珅还向乾隆皇帝建议将他调到京中任职,升官嘉奖以为表率,以激励天下众多的官员。

  刘安如今已是正五品知府,已是到了一府的知府,如果再官升一等,那岂不是要成为从四品,甚至正四品的朝廷大员…

  在清朝,六品升五品是一个坎,五品升四品,又是另一个坎。

  特别是五品升四品,五品官在州府还算是一把手,可是放在省里面就只能算是不错了,放在京城更是什么都不是。

  可是四品官完全不一样,官员的品级,一旦升到四品以上,不管在哪里,都不是什幺小人物了。

  这个坎,如果一直都迈不过去,就永远没升官的指望,只有等着六十多岁,告老还乡了。

  而和珅如果能帮助刘安迈过这一个大高坎,对刘安而言,那简直与恩同再造,没有任何区别。

  “下官……下官在此,拜谢大人!!”

  将这份奏疏读完后,刘安砰的一声,跪在和珅面前,颤声说道。

  说实话,年近五十岁的刘安,本身的资历已经足够了,只是没有什么强大后台,所以已然是在各地知府的位置上呆了十年…

  近五十岁的刘安,一直处于可以升迁,却又无法升迁的尴尬地位之中。

  而这也是和珅如此看重刘安的原因之一…

  提拔刘安官升一级,对于和珅并不困难,投入不大,但是,收获却多…

  和珅这么做,不仅能收刘安为己用,有一个好帮手,而且,还能得到刘安在地方这么多年的人脉,可谓是一举双得…

  既然刘安如此的识趣,那么和珅也不介意,拉他一把。

  看到刘安那感激不尽的样子,和珅微微一笑,说道:“本官估摸着,等你把太原府的事办完,皇上给你的旨意估计也要会到了…”

  “到那个时候,你官升一级,至少也是朝廷从四品的高官,也就不用再在知府这个位置,一直不上不下的乱转悠…”

  刘安这边,闻言,连忙说道:“大人,不管下官担任何职,都一定会以大人马首是瞻,以报大人的知遇之恩。。”

  刘安的这种言语,在官场之中,已然是在明确的表示要投靠和珅的意思了。

  和珅满意的拍了拍刘安的肩膀,笑着说道:“不用这般客套了,起身吧,你也知道,本官不喜欢这些虚礼的…”

  “不过,待日后你到了京中为官,一定要记住你现在说的这些话…”

  “………………”

  “下官明白,今后必不会让大人您失望的。”

  刘安看过这个请功折子的之后,对和珅的态度,就更加恭敬了。

  见刘安的这个样子,和珅摆了摆手,说道:“罢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吧,你先去办事吧。”

  刘安微微一愣,但还是躬身道:“那下官告辞了。”

  “……………………”

  邸报传抄,一场扑灭蝗灾的大手笔,天下皆知,这也让人记住了一个叫和珅的年轻高官!

  此人的能力,恐怖如斯,性子绝绝,更可怕的是,此人,竟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少年。

  如此惊艳绝绝的天骄官员,足以让天下臣民,倒吸一口凉气。

  此人将来在官场上的前途,几乎是不可想象啊…

  “……………”

  太原府…

  和珅要动身了,他将回到京城,接受乾隆皇帝的召见。

  夜晚。

  太原府的百官们,几乎是一更时分,便已经起来,沐浴更衣,收拾打扮一番。

  太原府知府刘安这边,起的更早,因为他压根就一宿未睡,显然,他一直在这边等着…

  其他太原府的百官们,也是同样如此!

  百姓们也是早早就准备好…

  “……………”

  人心都是肉长的啊…

  解决了太原地区旱灾、蝗灾的和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救活了太原所有人的救命恩人。

  “……………”

  凌晨。

  天空晦暗无比,丝毫曙光不见,乌云连绵成了一片,将天穹染上了黑幕,月亮、星星都看不见了…

  北风呼啸,狂风卷地,犹如下刀子雨一般,寒风刺骨…

  刘安今晚,穿着的是一件吏部赐的麒麟服。

  刘安做为一任知府,出任地方,镇守一府之地,为了显示他所代表的朝延权力,往往都会钦赐朝延御制官服…

  平时这朝延御制麒麟服,刘安都舍不得穿,今日却是穿的整整齐齐。

  他从他的府邸出来,狂风便似要将他的朝延御制麒麟服,鼓了起来,衣袖卷起…

  顶着狂风,和珅带着诸多官差,已到了太原府的城门口…

  在太原府的城门口,早已点了许多盏灯笼。

  太原府的各衙、各司的人,竟然都来了…

  那灯笼上,书着“知府”、”府丞’、“兵马司”’等等的字样。

  太原府的百官们,冒着呼啸的狂风,聚集于此,刘安心里感慨万千…

  突然,太原城的中城门大开,众人来不及多想,便见和珅的车架,缓缓至辕门而出,一下子,所有的心思,都无影无踪。

  上下文武百家数十人,纷纷上前,对着和珅行礼…

  和珅见状,沉默好久,心中五味杂陈,良久之后,这才弯下腰,郑重的回了一礼。

  “…………”

  和珅仪仗的马车,缓缓而行,在漆黑色的夜里面,走过了熟悉的镇子、村子…

  本来,官道的两边,尽是田地,没有人家,黑夜之中应该是一片漆黑才对。

  但是,和珅通过车窗,却看到了星星之火,燃烧在平原之上。

  这火光虽然很小,但是,绝不是近处的灯笼之火,而是真有微微火星,在向京城方向,那一片漆黑的田野之中闪现。

  远处田地,那火点忽然跳动了一下,随后变成了数个火点,再然后是几十个火点,上百个火点,甚至是上千个,上万个火点…

  “…………………”

  密密麻麻的火点,连成了一片,无数的火点,延长蜿蜒,连接成了繁复而漫长的火线。

  一整条无边无际的火龙,出现在了官道之中,并因为火光本身的折叠、重影的特性,劲风微微一动,顿时就形成了一片火海。

  远远望去,这整条官道,似乎都如火光铸就。

  一个火点,就是一个人,无数个火点,就是无数个人…

  浩浩荡荡的百姓们,竟是越来越多,汇聚在一起,形成人海、火海…

  晦暗无星、无月的天空下,狂风卷着风云,模糊的官道两侧,竟是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影…

  这些人影,立在太原的官道两侧,看不清面容,但是,这些人都是太原府的百姓们…

  很多很多的百姓,都想尽力想要靠前几步,想要再见一见他们心中的救命恩人,和珅和大人…

  可是,他们却又显得极为的理智,生怕堵住了和珅的去路,耽误和珅的事情。

  于是,他们进退维谷,进不是,退也不是…

  官道的旁边,是数不尽的百姓们…

  和珅拉开了马车的车窗,看着官道旁边,那乌压压的人群,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容。

  他知道,这些都是曾经和自己一起,在蝗灾之中,共同患难过的百姓们…

  有百姓,低声说道:“和大人您慢走啊。”

  “和大人千秋万代,永世流传。”

  人海人潮的人群之中,总会有无法克制的嘱咐之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

  官道旁边的百姓们,越来越多,人海一般的百姓们,安却分的没有逾越雷池半步…

  他们既悲痛于这位大恩人的离去,同时,又为了和珅的恩情而感动…

  百姓们的要求其实一直很简单,他们只是想要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可笑的是,就这么朴素的愿望,在封建时代,却根本无法实现。

  第二日!

  清晨,太阳出来了!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四方,身边的草坪上露珠在闪闪发光,微风吹来阵阵泥土的芳香…

  随着临京城越来越近,和珅他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的心情,也越来越复杂了。

  紧张是因为,京城与太原府的情况不同,在太原府境内,和珅身为钦差,代乾隆皇帝巡视地方,几乎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威胁到他…

  唯一可以借助蝗灾,针对他的蝗神庙等人,也被他给早早的提前除掉了。

  “………”

  但是,京城不同,那里有着封建时期,掌握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有无数的政敌…

  每一个政敌,都能对和珅造成极大的威胁,每一个政敌,都不是和珅能轻易对付的…

  甚至,就连京城之生活的普通百姓,因为久居京城中枢之地,见多识广,也不像太原府的百姓们,那样好糊弄。

  对于这些威胁,虽然和珅心中有数,但也必须要谨慎小心,如缕薄冰…

  面对京城之中,那错综复杂,牛鬼蛇神并行的一潭混水,还有盘根错节,罗网连织的势力…

  即使是和珅是魔祖杨戬的分魂所化,也只能是步步为营,万般小心,稍有不慎,或许就会万劫不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