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第285章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第285章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

作者:安静l 字数:1921 书籍: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就在赵普与赵匡胤两人谈话后不久,赵匡胤突然得知自己的老父亲生了重病,但他此时又不能离开军营,心里很是烦恼。

  赵普得知后便主动请缨去代其服侍老太爷,并且尽心尽力服侍了三个月。

  老太爷很感激赵普,临终遗命认赵普为干儿子。

  这下子,赵匡胤与赵普两人之间又有了一层家族关系,从此赵普便顺理成章成为了赵匡胤集团的重要成员。】

  【显德五年(公元959年)底,地处晋地的后汉出兵来侵,柴荣率十万大军迎战。

  但柴荣刚走出开封不远,军中就出现了一块神秘的木牌,上写“点检做”,众人都认为是点检要做皇帝的意思。

  柴荣认为是不祥之兆,就班师回朝了,结果回去后就一病不起。

  柴荣还是担心时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对皇位不利,于是就将其撤职,并改由自己最信任的都指挥使、宋州节度使赵匡胤接任。

  不久柴荣病死,其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接任,史称周恭帝。】

  “我靠,柴荣打死都想不到,就是因为换赵匡胤上来才导致自家的皇位丢了啊!”

  “妥妥的引狼入室”

  “可怜柴荣把老赵当兄弟,老赵却把兄弟儿子的皇位给抢了。”

  “这事儿吧,做的确实有些不太仗义了.”

  “.”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边境又传来入侵的警报,乃是契丹勾结北汉入侵宋朝边境。

  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天已傍晚,赵匡胤下令宿营。

  这时,军中又传开了“皇帝年幼,立了功没人知道,不如先立都检点做皇帝,然后上阵杀敌”的议论。

  看到这儿,大家想必已经猜到了,这“点检做”的流言,其实就是赵普、赵光义等人伙同赵匡胤本人炮制出来的。】

  【赵普等人为赵匡胤谋策,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

  史传第二天赵匡胤醒来一看,营房内人声鼎沸,全体将士荷刀侍立,一片肃杀之气。

  赵普进来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并将他推到椅子上坐定,然后率将士齐刷刷跪下,并三呼万岁!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桥兵变”!

  至于赵匡胤是真醉还是假醉,恐怕就只有他本人知晓了。】

  赵匡胤成为宋太祖,建立北宋后,因赵普策划兵变有功,官拜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成为北宋的第一任宰相。】

  【宋太祖赵匡胤在代周立宋之后,在内,依旧有五代十国以来武臣弄权的传统局面,同时还有各种叛乱;在外,北边有劲敌辽朝和在辽朝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可以说形势极为严峻。】

  【陈桥兵变,大宋开国后,昭义节度使李筠旗帜鲜明地反对新政权。

  李筠乃是后周的一员悍将,他先后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诸政权。

  郭威称帝后,提拔李筠为昭义节度使,坐镇潞州,李筠担任昭义节度使的时间很长,地位相当稳固,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地方诸侯。

  赵匡胤政变夺权后,积极拉拢诸地方势力。

  在这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里,许多地方势力纷纷向新的中央政权表示效忠,可昭义节度使李筠却没有丝毫的动静。

  宋太祖心知李筠的实力雄厚,于是便主动拉拢,许以高官厚爵,派使节抵潞州,加封李筠为中书令。】

  【可在开封的使节抵达后,李筠却出人意料地在招待宴会上,令人请出了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画像。

  李筠命人将画悬挂于厅壁之上,而后对着郭威的画像号啕大哭起来。

  此举表明李筠不愿归顺新朝廷,究其原因,并非他仅仅忠于后周,而是他认为赵匡胤乃是后辈,现在居然就这样爬到自己脑袋上,心中有甚是不满。

  况且赵匡胤授予他中书令之职,表面上是升官,实际是要削夺其兵权,这一点,李筠又岂有不知之理。】

  “呵呵.朕当时咋没想到。”赵匡胤尴尬的笑了笑。

  【在得知李筠抗拒北宋的态度后,北汉皇帝刘钧便秘密派使节会见李筠,并邀请他共同起兵,对抗新成立的大宋政权。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与赵匡胤的战争,爆发了!】

  【赵普看到形势严峻,于是力劝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同时自己也随同前往。

  赵匡胤从其议,御驾亲征,命赵普留守京师,但赵普依旧请求随军出征,赵匡胤只好答应。

  而李筠这边,仗着有北汉政权的支持,他显得信心十足。

  同时,在他看来“吾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兄弟,禁卫之士,皆吾旧人。”他认为只要自己扛起郭威、柴荣的大旗为号召,后周旧将以及禁军官兵势必会倒戈,推翻赵匡胤的政权。

  可是李筠的判断完全错了。

  赵匡胤对后周旧将恩威并施,官照当甚至还获得提拔,俸禄照领,有几个人还会想着为后周效忠呢?

  对于李筠的叛乱,赵匡胤是有充分准备的,当战火燃起时,他马上便派出大将石守信、高怀德率部进讨。】

  【李筠虽然得到北汉的援助,可是他与北汉的矛盾很快便暴露出来。

  北汉与后周原本是世仇,而李筠又口口声声自称后周遗臣,这就令北汉皇帝刘钧大为不满。

  同时,刘钧又派了一名监军到李筠军中,这也引起李筠了的不满。

  基于这种互不信任的态势,双方联合作战的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

  赵匡胤派出石守信与高怀德后,他俩人很快便取得了进展。

  石守信与高怀德的军队,在泽州南大破李筠及北汉联军三万余人,生擒北汉将领范守图,并击杀了监军卢赞。

  连吃败仗后,李筠只得龟缩在泽州,撄城固守。

  然而六月,宋太祖赵匡胤抵达泽州,亲自坐镇前线,指挥攻城。

  皇帝亲临令士卒士气暴增,宋军派出一支敢死队攻城登上城墙,泽州陷落。

  李筠不愿成为宋军的俘虏,在城池陷落后,他选择了自焚身亡,这位昭义节度使从起兵到败亡,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其实北宋军队一开始的战力还是很强的,要不然也不能做到南征北战连战连胜。”

  “只可惜,杯酒释兵权后,北宋又定下了抑武尊文的国策,这才导致宋朝百年积弱。”

  “希望宋太祖看到视频直播后能够做出改变,也希望‘靖康之耻’永远不再重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