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靠种田重振侯门 第十章 各人心思

《我靠种田重振侯门》第十章 各人心思

作者:嘉遇清 字数:2849 书籍:我靠种田重振侯门

  只是这事情实在是有些棘手,齐老爷绕着房间踱行了一会儿,还是对着李氏说道:

  “把老大和老二都叫进来吧,这种事情也不是瞒他们的时候,再说总得这些年轻人出出主意才行。”

  李氏闻言恭谨行了一礼,低声应道:

  “是的,父亲,儿媳这就去,只是三弟那里,也不通知了吗?”

  听到李氏的话,齐老爷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摇着头说道:

  “老三便罢了,他这些日子虽然安生了不少,可是他不比老大和老二,即未曾掌管着侯府事物,也不曾在朝廷任官,叫他来除了多增一个人忧愁,还有什么作用呢?还是算了吧。”

  李氏应声退下,她正要拉着齐蓁蓁的手离开,却见这齐老爷对着她摆了摆手说道:

  “蓁蓁便留下吧,她素来聪明,更何况她今日与你一同见到了柔妃娘娘,便留下她旁听一下吧。”

  听到齐老爷的话,李氏倒是有些许的惊诧,她没想到齐老爷居然这么看重齐蓁蓁,不过这不管是对三房还是对姚氏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李氏自然也由衷的为她们高兴,于是便应声离开了。

  李氏稍一离开,齐老爷便牵着齐蓁蓁坐在他方才练字的椅子上,齐蓁蓁低头一看,只见桌子上满满写的都是“静”字。

  齐老爷在一旁低头研磨,然后示意齐蓁蓁写几个字来给他看看,前世的齐蓁蓁倒是练过几年的毛笔字,不过如今她刚被姚氏教着读书练字,虽是也粗粗练过一段时间,可是却并不精通。

  齐蓁蓁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写了几个大字,只是在行文落笔时藏了几分拙,齐老爷一边纠正着她写字的姿势,一边低着声音问道:

  “这些日子和你二伯母与母亲忙着做什么呢?也不来祖父这里。”

  其老爷并未注意打探瑶是三防的事情,只是他素来耳聪目明,很多事情只是他不想查探罢了。

  齐蓁蓁本来也没想着要瞒齐老爷,更何况他们这个卖糕点的想法如果想做到明道,最终还是需要齐老爷的支持,于是她柔声和对方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齐老爷也不回应,只是低着头细细地听齐蓁蓁一点一点描述自己的畅想,小小的人儿声音稚嫩可是语气却颇为坚定,更难得的是她说话条理清晰,可见虽年纪尚处稚龄,却是个明白的人。

  “不错,难得你一个小姑娘都尚有如此敢于拼搏的念头,可笑这无数的大人倒是过着坐吃山空的日子,可见年纪的增长并不能提高人的毅力。

  这件事情祖父同意了,你不必担心别人有什么不满之处,有什么想法都好好做,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来和祖父说。”

  “谢谢祖父啦!”

  听到齐老爷这话,齐蓁蓁笑的小眼一圆,脸上也露出了两个可爱的小梨涡。

  比起和李氏与姚氏偷偷摸摸的去做要受许多掣肘相比,如齐老爷说的这般过明路实在是要快捷很多,更何况他们的人手本来也不怎么够,多几个人帮助自然是极好的。

  时间过了不一会儿,李氏便带着齐大爷和齐二爷进了齐老爷的房间里。

  一路上齐氏只是说齐老爷要见他们,语气当中还有些许的着急,可是却未言明有什么事情,齐大爷和齐二爷颇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等到见了齐老爷之后,还没略微缓一口气,便听对方平静的面容下说出一条令人极为震惊的消息。

  “李氏和蓁蓁在路上遇到了柔妃娘娘,只是她如今却成了拥翠楼的馨姑娘,柔妃娘娘在我们府上养过一段日子里,李氏与她颇为熟悉,想必不会有错,今天把你们叫过来,是想听你们说说,我们是该去见还是不见呢?”

  在短暂的惊诧之后,听到齐老爷的问询,齐大爷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自然是要见的,如今新帝初初登基,便流放了我们齐氏一族,可我们又有什么罪过呢?不过是因为是皇后母族罢了,都说成王败寇,我倒是没什么不甘心的。

  只是如今既然二弟妹说见到了柔妃娘娘,她得先帝宠爱多年又身居高位,更是与皇后娘娘极为亲近,当初新帝出手突然其中诸多内情我们都不甚明白。

  不比柔妃娘娘身处深宫当中,又与皇后娘娘颇为亲近,如此时机如果不尽快把握住的话,总不能总是顶着一个罪臣的名号吧,不管如何我们都要牢牢抓住,看看有无扭转时机的可能。”

  齐二爷也应着齐大爷的话接着说道:

  “大哥说的甚是有理,当初新帝登基是有些突然,可是柔妃娘娘又怎么能从深宫当中脱身而出的,要知道后宫当中重重守卫森严,而且又如何从京中流落到南定镇当中。

  若是夫人所见无错的话,我只觉得这其中或许有更大的秘密需要我们去探知,就算这一切都姑且不谈,若真是柔妃娘娘在此,也可问问当初皇后娘娘到底有什么打算。”

  听着齐大爷和齐二爷的话,齐老爷点了点头,然后从行李当中启出一个匣子,等到打开的时候,众人只见到里面是满满的一盒子银票,而且数值都不小。

  齐老爷取出几张递给齐二爷,对着他说道:

  “老二一贯在朝堂上,对着这些事情总是多了几分圆滑,便由你去接近看看有没有机会见到柔妃娘娘,她必然是认得你的,然后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再约一个时间见面。”

  齐二爷应了一声,他知道这屋子里的人现在都颇为急切,于是也没多耽误时间,拿着银票便出去了。

  很快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只是显而易见大家都没什么心思,齐老爷略略动了几筷子便又拉着齐蓁蓁去书房练字去了。

  而齐大夫人看着自己正低头吃饭,无忧无虑的一双儿女,心中略略有些不满。

  她本想找丈夫说几句话,却见对方此时正心不在焉,对着她说的话置若罔闻,齐大夫人一生气,便又起身去了外面。

  只是她刚下楼梯,就见到齐二爷急匆匆的走了上来,对着自己只是匆忙喊了一声大嫂,便疾步到了齐老爷的房间当中。

  “也不知是怎么的了,一个个都神秘兮兮的,不知道在忙着什么。”齐大夫人暗自嘀咕了一会儿。

  而此时的书房当中……

  “父亲,真的是柔妃娘娘,柔妃娘娘看着儿子一瞬间便也同时认出来了,只是我们都知道那处人声嘈杂,往来众多,并不是和议事地地方。

  于是我们约定了在这个地方再见,等到晚上的时候柔妃娘娘会乔装过来。”

  “好,快去把这消息告诉你大哥,顺便让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你大嫂,她身为掌家宗妇,这些事情总不好再瞒她。

  还有李氏那边,让她瞧瞧告诉姚氏,记得不要再声张了。”

  “是,父亲。”

  是夜,齐家众人都齐齐聚在书房当中,齐老爷带着齐蓁蓁在书桌练字,齐蓁蓁总不好表现的太过拙笨,于是写的字稍微用心了几分。

  齐老爷看着如此聪慧的孙女倒是十分惊喜,还起了几分惜才的心思,教导起来更加的用心了。

  齐大爷、齐二爷以及齐大夫人与李氏则是面面相觑地坐着,桌子上摆的茶点谁也没心思动,只是两两相忘发呆罢了。

  姚氏则是坐在一旁绣着女儿的衣服,听到李氏说的话,姚氏当时倒又几分吃惊的心思。

  不过现在她已然明白,齐老爷把她叫过来并不是为了商讨些什么,只是为了表达一种态度。

  虽然齐三爷不成器,可是他对于齐蓁蓁和姚氏都很是看重,不准别的人轻视了她们。

  齐三爷并未前来,甚至没收到消息,齐老爷觉得他还是有一点不靠谱,这么要紧的事儿怕他再说漏了嘴,所以干脆不叫齐三爷过来。

  对于齐蓁蓁在这儿,齐大夫人倒是想把自己的儿子玉晟一起带过来,别的都不说,玉晟好歹是齐家的嫡长子,如今齐蓁蓁这个三房的闺女都能在这,她大房的嫡长子又怎么被排除在外呢?

  只是这话齐大夫人还没说出口便被齐大爷拉住,他自然知道妻子的小心思,齐大爷倒是对此没什么意见,三弟的女儿蓁蓁确实是聪慧,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而且父亲的心思他总能猜透几分。

  如今齐家正遭贬黜,孩子们斗尚且年幼,父亲的想法没什么错,都是一大家子兄妹,自然得相互扶持才能越走越远了。

  看到丈夫隐带警告的目光,齐大夫人纠结了片刻,还是放弃了再开口,她虽然有点小心思,可大局上总是没错处的,不然齐老爷也不会这么看重她。

  此后,几个人都没心思去讨论什么,尤其是齐大夫人,今天午后骤然听着自己丈夫说了这么个惊人的消息,她整个人心里都慌地不行,连晚饭都没吃几口就放下了。

  她不比齐大爷这种男人不能入宫,对于宫里女人之间的关系都一知半解,齐大夫人身为明远侯府的世子夫人,又是皇后娘娘的母族。

  进宫的机会当然是很多很多,自然是看到过皇后娘娘和柔妃娘娘亲近的关系,所以她才会这么惊慌。

  就在众人心烦意乱之时,只听见房门咔嚓一响,一个身着粗布衣的女子便侧身走了进来。

  众人精神顿时一振,只是那女子却只低着头,并看不到面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