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靠种田重振侯门 第四十六章 她的想法

《我靠种田重振侯门》第四十六章 她的想法

作者:嘉遇清 字数:2858 书籍:我靠种田重振侯门

  柔妃闻言点了点头,没有过多的置喙,更没有多去指点些什么,蓁蓁有蓁蓁的想法,她们这些人自然不能把想法强加在她的身上。

  再说,难道他们这些人所谓的经验便真的有效吗?正所谓时移世易,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就像人的情谊一般,夫妻之间既有所谓的七年之痒,也有愈发的伉俪情深。

  其实很多时候,柔妃都有些恍然,曾经她以为入宫得宠登上高位是真,这一路上她斗倒了很多人,一步一步从一个六品的宝林位分爬到了正一品的妃位。

  她本来以为自己便会这样一直养尊处优下去,可接着新帝夺位,她逃离宫中,这一路颠沛流离,她见到太多,也意识到太多,以往自己的那些幽怨不甘,仿佛只是故作沉吟。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行加诸在别人的身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这是柔妃这一路最大的感悟,就像她自己就说服不了别人,也说服不了自己。

  故而柔妃只是摸了摸齐蓁蓁的头,眸子中闪过浅笑,她低声说道:

  “你既然有这个想法,便遵循着你的念头,坚持着这条你以为正确的道路,不要彷徨,不要为别人的言语所左右,最后不论结局如何,终归自己无悔了。”

  齐蓁蓁点头,然后马车当中便是久久的静谧。

  而此时客栈当中,齐蓁蓁随着柔妃离开,往常齐老爷在这个时候早已教导齐蓁蓁读书认字了,可今日却很是无聊,又因着蓁蓁不在此,姚氏和李氏都躲在自己的屋子里。

  齐老爷无聊之下跑来找李太傅,却见对方正怡然自得的自己和自己品茶,瞧着倒是云淡风轻的样子。

  “你倒是从容,只有我在这里想着蓁蓁的事情,不知道那淑太妃会如何对柔妃和蓁蓁,曾经地位相当时的感情,可如今一方居于高位,一方却颠沛流离,这悬殊的地位差异,不知感情能否如初?”

  “你呀,一贯是个多思多想的性子,若是情意如初自有情意如初的方法,若是情谊不再自有情谊不在的安排,难道我们还真能想着全然去依附一个人活着?你总得让别人看到你的价值,所以对方才能看重你,不然也只是高高在上的怜悯罢了。”

  “价值?让景王看重的价值?你是说让我们加入到景王那派去。”

  齐老爷瞪大的眼睛,似是有些惊诧李太傅的意思,却见对方悠然的点头道:

  “自然了,我特地命亲近的心腹去查探了一下如今的景王,他的势力确实不浅,最难得的是他不比吴王,昔日为恭顺候,此番又夺得是定王的封地。

  定王是个温和的性子,他治下百姓也多富足,所以还是颇受人拥戴的。

  可说起吴王呢?他为人严苛,封地之中百姓都多有抱怨,实在是有些不得人心。

  可景王走的却是一到如定王一般温和的道路,如今他城中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他很得人心,再加上景王身份有天然的优势,他乃是正统的皇子出身,不比吴王夺位到底名不正则言不顺。”

  “可景王到底还年幼,再说他背后亦无其他势力相支持,占的不过是个皇子的名分,不比吴王手中有权,新帝背后又有刘将军的势力相辅佐,纵然他如今跟皇后不睦,但到底夫妇一体,难道刘将军便真能全然抛弃了吗?”

  齐老爷说的话确实是颇有一些道理,只是李太傅却摇了摇头,对着他温言道:

  “你呀,不要因为景王年纪小便轻视他,如今景王不在城中,而是去了别处,若是此番他能说服那人前来的话,他手中便有了最大的依傍,到那时你再去投靠的话,只怕不得他看重了。

  有道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今景王势力尚弱时你能拥护他,他对你自然多了几分看重,而锦上添花得到的信任终究是浅,再说到底还有皇后娘娘的情谊在,不比吴王还有钟将军那边要方便的多?”

  眼看着齐老爷又要开口,李太傅遂摆了摆手,对着他说道:

  “好了,与其多说这些,倒不妨先看一看淑太妃那边态度如何,然后再做斟酌,现在一切还为时尚早呢。”

  “你这个人真是的,我开口不是为了反驳你,难道我不知道你说的有道理吗?我只是想表达赞同的意思,你又堵住我的嘴不让我说话,真的是霸道呀?”

  齐老爷惯是个沉稳的性子,眼下他难得的吐槽却引得李太傅哈哈大笑,他一边笑一边站起来拍着齐老爷肩膀道:

  “好啦,别生气啦,给你赔罪好不好?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你年轻的时候一贯是个不苟言笑的,到老了都有脾气了,真的跟我家的老婆子一模一样,真该带你去重重瞅瞅,你俩还是要以为知己了。”

  齐老爷重要反驳,却听到外面马车停下的声音,他一时也顾不得和李太傅回话了,他忙起身再提起衣角,然后朝门外走去。

  只见到柔妃正拉着齐蓁蓁的手,见着他们先是低头行了一礼,,然后对着齐老爷说道:

  “伯父,马车里还有一些东西是太妃娘娘特地命人带来的,里面有分给齐家人的,还得请齐二爷取下来,礼物的上面都贴了签子,说是送给谁的。”

  齐老爷闻言点了点头,柔妃也知道他的心不在这外物上,于是拉着齐蓁蓁的手跟着齐老爷一行去了书房。

  而听到柔妃的回复之后,齐老爷和李太傅对视了一眼,李太傅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难得娘娘是个温和的性子,更难得的是能体察别人的心意,不因身在高位就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加诸到别人的身上,而不管别人是否愿意,如此看来,去景王那边确实是不错的。”

  而齐蓁蓁也从自己的荷包当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齐老爷和李太傅,只见那玉佩在光影的照耀下折射出细腻的光晕,瞧着就很是温润。

  “这玉佩是淑娘娘赐给蓁蓁的,瞧着便是上等的玉佩,更难得的是这玉佩背后的意思,淑娘娘说这是她进宫时便一直贴身带着的,见这玉佩便如她在此,她说蓁蓁以后可凭着这玉佩自由的进出景王府当中,而不必特地递了拜帖再等着她的召见了。”

  齐老爷打量了这个玉佩,又望了齐蓁蓁一眼,心中暗暗的想道:

  “淑太妃送出这个玉佩,便意味着一种看重和一种认同,主动将蓁蓁为代表的齐家纳入到她的羽翼下,这玉佩是淑太妃所赐的厚礼。

  如今在这里淑太妃自然地位超然,她的玉佩背后蕴含的意思,意味着以后他们自然不用再东躲西藏的隐瞒着之前的身份,而是可以堂堂正正的在这城中定居了,想必也不敢有人会因着过去的事情来威胁他们。

  可是既收了这玉佩,便代表和淑太妃一行过从亲密,那以后他们不管是投吴王还是投钟将军,此番事情一经人传出,对方便存了个怀疑的心思,怕是也并不能全然去信任他们,这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

  所以到底是该收下呢?还是应该坚定的拒绝呢?”

  “去把老二一家和老三媳妇儿他们都叫进来吧,如今明明远侯府不比以往,大家这一路不易,自然不是我一个人的一言堂,还是要看看大家的主意,然后再做决定吧。”

  不过是片刻的功夫,这些人便齐齐都进来了,齐老爷吩咐她们关好房门,然后又示意大家在桌子旁边坐下,这才拿着玉佩,并且把这背后的深意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说了一遍,语罢又用李太傅的话,对着众人言道:

  “事情便就是这样,这玉佩并不简单的只是一枚玉佩,它背后的深意更为重要,当初老大他们要留在南定镇当中,我亦没有强行要求他们与我一同往这边来,毕竟边陲势力相错结,不如南定镇般的安稳,如今我也如问他一样问你们,你们是如何打算的?景王?吴王?亦或是钟将军?尽可畅所欲言,我不会诸多怪罪。”

  柔妃毕竟亲自去了景王府,她和淑太妃又一贯是情谊深厚的,所以她先站起身对着齐老爷说道:

  “伯父,我不比你们从前与淑姐姐无甚交集,我在宫中便与她相识了,我们感情颇深,更何况我亲去见她,王府和府外人来人往的,想必早就有人知晓了,就是我要随你们去别的地方投靠,只怕对方也并不得见容,所以我想着就留在这城中生活吧,就算不入王府之中,自己做个小买卖,绣点东西去绣房,也可以平平淡淡的生活。”

  回来这一路上柔妃想了很多,她不知道齐家人会有什么想法,可虽然不舍,她也知道自己不得不留下,一是舍不得淑太妃,二是因为齐家,她和淑太妃多年的情谊,一旦她随齐家一起投吴王或者钟将军,自己的身份,以及过往的经历于他们都是掣肘。

  所以她率先说了自己的意思,也省得让众人为难,毕竟这份情谊她是不会忘的。

  然后便是齐二爷也开口了,他望着齐老爷,又牵起李氏的手坚定地说道:

  “如今大哥和三弟都留在南定镇当中,父亲身边只独有我陪着,我岂能抛下父亲独自另寻他路,父亲想如何,儿子跟随便是?”

  李氏也跟着点了点头,随后也握紧了齐二爷的手,他们自然是要一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