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雄 第十四章 蔡京诉苦 其苦也悲

《宋雄》第十四章 蔡京诉苦 其苦也悲

作者:曹家大叔 字数:3038 书籍:宋雄

  次日从皇城司当班回来,刚在府衙内用膳完毕,还没有来得及打嗝,便见春香来报,蔡太师求见。这个老家伙,挑选的真不是时候,虽然心里抱怨着,但是还是起身情不自禁向正殿大堂走去,边走也边在琢磨着,这战争最后打的还是钱,蔡京不知今晚来有何事,但是不管如何还是乘机向这个大宋的华尔街之狼请教下对于我朝经济的看法。

  来到大堂简单的行礼客套后,便请蔡京入座让下人奉上新茶,我便微笑对蔡京说道:蔡太师近来身体可好,不知今晚来本府有何赐教,本太子愿闻其教。只见蔡京哈哈一笑回答道:老臣托太子爷的福,近来老臣身体还算硬朗,赐教老臣真不敢当,今晚老臣前来是想跟太子汇报下皇上的近况。我便微微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蔡京便接着说到:皇上前日跟老臣突然提及南方之事,说东南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园林遍地、气候适宜、书香之地也等,老臣感觉皇上有移驾江南之意,事后老臣回去仔细琢磨这事,除了深感意外之外突然想到要是皇上去了江南,那京师之事是不是该有太子来主持呢?因为事关太子,所以今晚特来跟太子汇报下。

  我听完也深感意外便问蔡京道:以蔡太师之见,父皇为何突然想去南方呢?蔡京略加思索便说道:对于这个问题,老臣也是思索良久,据老臣分析无非有几个原因,其一是皇上心愿已了,也就是自太祖以来大宋历代君主的梦想就是要收复的燕京等传统失地,皇上已经完成了。其二是在这个收复的过程中,跟金人的数次外交谈判,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已经让皇上感到身心疲惫,皇上本是高雅之人,跟金人这种野蛮民族沟通确实有时会产生诸多在礼制、语言等方面的障碍,而金人也是经常指责皇上及我朝不守信用、没有契约精神,出尔反尔等也让皇上非常的无奈。其三是兄弟国辽国的天祚帝,如今落得一个亡国之祸的历史骂名,只身逃亡夹山之中,可谓是悲惨至极,这给了皇上很大的思想震动,毕竟对于皇上来说,其名节要大于天下也。

  其四便是上次在平定方腊的起义期间,童贯在江南用御笔书写的皇上罪己诏,虽不是皇上亲笔所书,但也是以皇上的名义而发布,根军惯例只有三种情况下皇上才下罪己诏,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皇上乃是天生之子,万事皆无错,在这样一个朝廷无君臣错位,天下无大的天灾及没有任何势力危及大宋政权之际下罪己诏,是对皇上皇权的权威和信誉是一次重大打击。其五便是目前朝廷“三冗”问题越发严重,导致经济压力持续加大,加上刚修缮不久的皇家园林-艮岳等在民间的招来大量的非议,从而导致朝廷入不敷出的状况更加严重,皇上甚至动用内库为朝廷解困,但是也是杯水车薪也。这也是让皇上忧心忡忡之事。

  以上种种为主要原因,加上东北上次收复燕京之战,大宋集结了全国近半的军中精锐,包括西北边军、京师禁军精锐、东北边军近五十万人,连辽国的一万多残兵败将都抵抗不了,最后还是金人的到来,逼迫辽国投降献城,这对于皇上的打击也是很大。老臣感觉皇上最近对政务的兴趣大减,越来越只专注于雅集之事。根据这几十年来老臣对皇上的了解,皇上要南迁休假,但是朝廷不可一日无主,老臣斗胆请太子做好继大位的准备。说完便跪拜在地,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虽然我不否认蔡京对父皇的判断,但是还是感觉有点突然和意外,稍微平复了心情便对蔡京说道:蔡太师请起,关于刚才蔡太师所说之事,本太子已经知晓,至于后续的事,本太子认为还需从长计议为妥,毕竟兹事体大也。蔡京此时也稍微回过神来,心情稍微平复了些,便赶忙起身曲身拱手说道:老臣惭愧,一时心情过于激动,还望太子多多包涵,太子爷说的很对,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刚才老臣唐突了,请太子恕罪。

  我便微笑安慰道:蔡太师刚才啥也没有说,何罪之有乎?听我这么一说,蔡京顿时呆住了,片刻一想便哈哈大笑道:对对对,太子爷说的对,刚才老臣啥也没有说,看来是老糊涂了,哈哈。像这种非常敏感的话题,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还是尽量不要正面面对的好,要是有个万一,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聪明人只需要一点就透,蔡京就是这样的人精。

  突然想起来之前的事,我便趁势对蔡京说道:对了,本太子最近也想去请教蔡太师一些问题,刚好今晚蔡太师来了,那本太子就乘此机会请教一二。蔡京赶忙低头曲身拱手行礼道:太子言重了,老臣非常愿意为太子效劳,只是怕是老臣能力有限,希望不要让太子失望。我便直接说道:蔡太师执掌我朝经济几十年,又是父皇非常看中的敛财能手,外邦都说我大宋富足天下,不知蔡太师对此有何看法乎?

  说起经济之事蔡京便饶有兴致的随口就道:启禀太子,我朝经济自太祖开国以来便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朝历代都是经过大规模的战火最后形成一个全新的政权,虽然在地理上完成了大一统,但是战争必然带来百姓流离失所、百业萧条、经济跌入谷底,加上开朝初期一般都是民心未稳,社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便是休养生息。大宋帝国开国没有上述干扰,在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上顺利完成的大一统,各地都未经历严重破坏,加上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才有了今天之繁华富庶的大宋帝国,所以老臣以为,外邦人所说我大宋王朝富足天下可信也是事实,不知太子如何认为乎?

  见蔡京如何说,我便微微一笑回复道:蔡太师之言,本太子只认可一半,本太子认为目前我大宋的经济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我朝胜于开朝之稳定局面,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朝开局的优待武将、兵员等政策也是导致目前我朝越发严重的“三冗”问题日益突出,也可以说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首先是冗兵的问题,募兵制的实现导致我朝背负了沉重的兵员费用负担,从二十岁普通年轻入武到六十岁退休,一个兵员不管其作战能力如何,朝廷都得负责养其一辈子,还包括其家眷。这其中不乏有传统的将门世家等,另外我朝历来重文轻武,提倡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冗官问题,这又让朝廷背负了太多的费用,二者相加便是最后的冗费问题,不管其经济如何改制,无非也就是财富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提早支取,现在核心的问题是“三冗”问题的日益严重已经远远超过本朝经济发展的速度,那必然会导致如今的入不敷出的局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朝廷的财政困局,还得从源头的“三冗”问题开始解决,而蔡太师的很多经济政策本太子也是认为有可取之处,比如发行纸币交子等,但是这无非也是饮鸩止渴也,还是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就涉及到国本问题,从军事改革到全方位的经济改革及行政体制的改制,而这一切又是蔡太师能力所不及的事情,所以这就陷入的恶性循环,拆东墙补西墙,不断的加赋税从而导致民间频出问题,而民间的大小起义朝廷又是以招安的政策为主,其将起义农民和普通的手工业者纳入国防军队体系,从而进一步造成的三冗问题,这就是一个严重的恶性循环,最后无解直到大宋帝国被这沉重的包袱拖下水。

  蔡京听完,当场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只待半晌后才反应过来,便直接跪拜在地颤抖着说道:太子爷圣明,老臣总算遇到了懂老臣的圣君了,太子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朝的核心问题之所在,也是最能懂老臣的心,朝廷很多大臣都认为老臣在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老臣也是没有办法,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也,面对日益增加的三冗费用和皇城大量建筑的支出,老臣是想尽办法拆东墙补西墙,以尽力维持住整体的局面,而提前的财政透支和挪用必然损害不同阶层的利益,最后导致老臣得罪了这些京师的权贵阶层、各地的地主阶层及底层的农民阶层等,老臣已经做好没有善终的思想,但是今日万万没有想到,太子爷竟然能如此理解老臣的难处,太子爷真的是老臣的人生知己也。说罢并痛哭不止,同时头不断的磕向地面。

  见状我也是完全没有想到,只是针对目前的朝廷问题向蔡京点明了而已,哪知道蔡京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看其状态不是装的,因为很多细节是装不出来的。正是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你很难想象的到一个让后世骂了近千年的所谓的大奸臣,此时竟然跪在我面前痛苦流泪不止的磕头。

  我便也是真诚的安慰道:蔡太师快快请起,如此这般看的本太子也是非常难受,毕竟蔡太师为朝廷、为父皇兢兢业业了几十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蔡太师都是行万般艰难之事,别人可能不理解,本太子理解就是。蔡太师还是保重身体要紧,本太子以后还有诸多事务要劳烦蔡太师去处理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