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第五十五章 内阁制度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第五十五章 内阁制度

作者:拳破万法 字数:1769 书籍: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不知不觉间,宫女已经换了三次蜡烛。

  李瑁也感觉到了疲惫,干脆斜躺在龙椅上。

  他是这座皇宫的主人,自然能随意行事。

  但李林甫和萧嵩二人就不敢如此了,他们可不敢君前失仪,这只能端坐在凳子上,不敢乱动。

  李瑁看着两人的样子摇了摇头,转头对赵高吩咐道:“给两位宰相准备一份笔墨纸砚。”

  李林甫和萧嵩二人不明所以,皆是一脸疑惑的望过来。

  李瑁也没急着解释。

  而是等赵高把东西都准备好之后,才缓缓开口。

  “朕决定改革大唐官制,撤销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此言一出。

  李林甫和萧嵩二人顿时慌了。

  他们的官职都在这三个省,要是撤销之后,岂不是官位不保?

  李瑁没给他们询问的机会,继续开口说道。

  “三省撤销之后,在中央设立内阁。”

  “内阁大臣一般有七到九人,设内阁首辅之职,总揽内阁事务:再设立内阁次辅之职,协助首辅处理内阁事务,并在首辅无法理事之时,暂代其责。”

  “内阁大臣任期为五年,可以连任一届,最长不得超过十年。”

  听到这里。

  李林甫和萧嵩二人顿时松了口气。

  他们都认为改制是换汤不换药,无非是换一个名头罢了。

  可李瑁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心都沉到了谷底。

  “朕计划在内廷设立司礼监,设掌印太监、禀笔太监、提督太监各一名。”

  “今后,六部与地方上的奏折,先交到内阁,形成处理意见。”

  “然后交代司礼监由禀笔太监批红,再由掌印太监用印。”

  “如果针对某件事,内阁和司礼监不能达成一致,就交过来由朕亲自处理。”

  这样改革。

  李瑁几乎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不要再每天翻阅奏折,被鸡毛蒜皮的事情折磨。

  李林甫和萧嵩两人都是人精,哪里会不知道这是李瑁为了偷懒而想出来的改革。

  但是,如果真按照李瑁的改革实行下去,那今后内廷的势力将膨胀到无以复加。

  司礼监的那几个太监将会和内阁辅臣拥有差不多的权力。

  而且宰相变为阁臣后,也不再拥有行政事务的指挥权,仅仅只剩下了决策参与权。

  纵使李林甫是奸臣,萧嵩是庸臣,也无法接受自己手中的权力变小。

  “陛下,三思啊!”

  两人同时跪伏在地上。

  “陛下莫不是忘了十常侍之祸?忘了党锢之争?”李林甫痛心疾首地说道。

  李瑁要不是早知道他是奸臣,多半也会被他这幅样子骗了。

  内阁制度就是从三省六部制度演变而来,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所改进。

  李瑁选择这项制度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要摆脱烦琐而又无意义的政务。

  “朕不是跟你们商量,而是通知你们!”

  李瑁的语气带着森冷的寒意,仿佛只要李林甫再出言反对,就会立刻把他赶出皇宫。

  李林甫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知道现在不能和皇帝作对了,立刻说,“臣遵旨!”

  萧嵩见比自己官位高的李林甫都认怂了,也就闭紧嘴巴,不敢开口。

  李瑁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次来到地图旁边。

  “朕准备改道为省,常设省一级的行政机构。”

  “撤销关内道和京畿道,在关中不设省一级行政机构。”

  “改河南道为河南省和山东省;改河东道为山西省;改河北道为河北省;改山南道为四川省;改陇右道为甘肃省;改淮南道为安徽、江苏省两省;改江南道为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改剑南道为云南省;改黔中道为贵州省;改岭南道为两广省和越南省。”

  整幅地图被李瑁划分为十六块区域。

  大唐也在此刻形成了十六省的格局。

  在南方,有些地方还没有开发出来,所以李瑁也没有完全按照后世的行政区域划分。

  “省一级的行政机构,朕打算设立三个衙门。”

  “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省内由承宣布政使司掌管一省政务,有提刑按察使司掌管省内的邢狱知识,由都指挥使司负责省内的兵事。”

  “布政使定为从三品官职,按察使定为正四品官职,都指挥使也是一样,定为正四品官职。”

  李林甫手速飞快。

  毛笔上下翻飞。

  他在听到这里的时候,突然顿住了。

  李瑁也发现了他的异常,开口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李林甫起身回答,“陛下,现在的上州刺史就是从三品官职,如果布政使也是从三品,那他们岂不是分不清主次?”

  这倒是一个问题。

  李瑁之前没有在意。

  毕竟他也才接管政务不久,而且还一直在外行军打仗。

  “那就把布政使的品级定为正三品,和六部尚书同品级。”

  后世也是这样,封疆大吏和朝廷部长同品级。

  李林甫紧接着又问,“陛下,那各省主官任命何人担任?”

  “是臣先草拟一个名单,还是由陛下您直接指定?”

  李瑁摇了摇头,轻笑道,“都不用!”

  “朕打算让有志当布政使的人毛遂自荐,如果省内各州都没有较大的反对意见,你们内阁直接拟制任命诏书就行了。”

  此言一出。

  李林甫和萧嵩二人顿时傻眼了。

  都在心中大骂道,昏君!

  “陛下三思啊!”

  就算他们两人一个是奸臣,一个是庸臣,也知道这条诏书一下,天下顿时就会生起大乱。

  就像东汉末年一样,各州的豪杰之士为了争夺布政使之位,绝对会起兵互相攻伐。

  李瑁当然也知道,自己的这封诏书,很可能会把大唐拖入内战的泥潭。

  可是,不怎样又能怎么办?

  如果顺其自然发展,要不了两个月,李隆基就能凑起来几十万大军。

  到时候仅仅靠着无法自给自足的关中,如何能挡住这几十万大军?

  但是,这道诏书如果抵达州郡,就会不一样了。

  肯定会有不甘于现在地位的人,起兵宣布支持李瑁的长安朝廷,反对李隆基的洛阳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