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宝可梦:我打造了精灵盛世 第337章 冲动的感觉

《宝可梦:我打造了精灵盛世》第337章 冲动的感觉

作者:子俊先生 字数:1804 书籍:宝可梦:我打造了精灵盛世

  “一万两黄金。”

  “咦,你以前一向都是意思意思,这一次怎么突然狮子大开口?”

  “以前是钓鱼,现在是做生意嫌贵可以不买,咱们还是好朋友。”

  “不贵,我决定要买,只是眼前没有这许多金子。”

  “没有关系,凑足了以后再买也不迟,反正只有你一个买主,不会有人跟你争的。”

  “那不一定,我的仇家可能也同样有兴趣。”

  “放心,在三个月之内,我不会另觅买主。再见!”

  方待起身离去,上官巧云在暗中潜伏已久,猛的冒了出来,道:

  慢着,把东西给我留下来,黄金一万两,请到我上官堡去拿。”

  其实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完全凭着一份赤诚的爱,想为她心爱的人,买下他想要买的东西,如此而已。

  钟雪娥耳闻目见,却酸溜溜的怪不是味儿,道:

  “哼,你凭什么替他买?现金交易,概不赊欠,你们上官堡名头虽大,还奈何不了我钟雪娥。”

  这话口气太大,不禁激起了上官巧云的万丈怒火,咬牙切齿的道:

  “我看你是不吃敬酒吃罚酒,不卖休怪姑娘我要硬抢。”

  说抢真抢,拔剑挺身而去,岂料,钟雪娥根本不屑一战,冷哼声中,人去如风,上官巧云甫攻至她立身之处,霎眼间,钟雪娥便消失在嶙峋乱石中。

  血剑屠龙

  第 八 章 陈年旧帐

  血剑屠龙

  第 八 章 陈年旧帐

  定襄县的芳兰镇是个好地方,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男耕女织,民风淳朴,尤其文风鼎盛,家无白丁,琅琅读书声,处处可闻。

  镇中心,有一栋深宅大院,门外的牌坊上,书有‘状元及第’四个大金字,门口的一对大石狮,雄踞左右,雕工精巧,显系出自名家之手。狮旁各竖一支旗杆,上悬七斗,这是只有状元才能享有的殊荣。

  门楣之上,御书‘文魁’二字,大可盈尺,益增无限光荣。正是宣德状元常恒甫的府第,也就是常小琬的家。

  常恒甫乃鄂国公之后,原非三晋人氏,因深受此地山水之胜,民情淳厚,从常小琬的祖父起始迁来定居。

  这日,状元府外!来了一顶血红色的轿子,二老八骏,还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礼物,都是大同府的名产名点。

  徐不凡步下血轿,登门而入,早有门房通报进去,常恒甫夫妇直从内室迎出来,无限亲切的将他迎入厅内。

  常、徐两家乃世交,又是儿女亲家,劫后重逢,感触良多,常夫人兴奋得直掉眼泪。寒喧数语,略叙一下近年琐事后,徐不凡左右一望,道:

  “小琬呢?”

  不提小琬还好,一提起小琬来,常夫人再也忍俊不住,眼泪象断了线的珍珠,簌簌而下,哽咽着想说话,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徐不凡心头不由一沉,情知上官巧云与钟雪娥的话,十九不假,忙道:

  “世伯,小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

  常恒甫啜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慨然叹道:

  “实不相瞒,小琬早在五年多以前就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

  “你们徐家惨遭灭门之祸后,我们夫妇俩曾带着小琬,跑了一趟保定与归化城,亦曾派人四处打探,结果并未发现一个生还的人,小琬悲痛欲绝,回到家里后,当天晚上便发生事故。”

  “她怎么了?”徐不凡血脉贲张,翘首以待。

  常夫人从内室取来一包东西,打开来是一大束长发,及一把利剪,含泪说道:

  “当天晚上,她不但剪了头发,而且毁了自己的容貌,留书出走,声言从此削发为尼,常伴古佛青灯,终生不再谈婚姻二字,看来你们即使能再相见,小琬只怕不答应,也配不上你了。”

  徐不凡心思沉痛,连声说道:

  “不!无论天涯海角,我一定要找到她;无论她多丑多难看,我也一定要娶她。敢问世伯、伯母,小琬现在何处!”

  常恒甫又是一声长叹,道:

  “要是晓得她的去处就好了。”

  “莫非不知她出家的地点?”

  “小琬原在镇东高山上的‘静心庵’修行,我与你伯母还上山去看过她一次,可是当我返回京城任所,再干了一年京官,发现奸佞当道,朝纲不振,在我辞官返乡之前,便从家人口中得知小琬失踪的消息。”

  徐不凡的心象绷紧了的弓弦,道:

  “怎么会失踪呢?”

  “说失踪可能并不正确,应该说是自杀,她在庵后悬崖之上,留下一双鞋子,一封遗书,投入滹陀河中。”

  “遗书上说什么?”

  “除了对我们二老说些安慰不孝的话外,主要是因为你的死讯,对她打击太大,字里行间,了无生趣,说要到阴曹地府去找你。”

  常夫人早已哭得象个泪人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道:

  “这孩子实在太痴了,自从得到你的不幸消息后,整个人都变了,这也难怪,从小你们的感情就一直很好,又有婚约,是人羡人慕的一对小夫妻,现在可好,你活了,琬儿却失踪了,命!这全是命!”

  徐不凡道:

  “伯父、伯母,有一件事侄儿还不明白,既然是自杀,为什么又说是失踪?”

  常恒甫道:

  “事情是这样的,在琬儿跳崖自杀的当时,附近还有一个比她更小的女尼,亲眼看见有一只梅花鹿飞过,小琬有可能被梅花鹿救走。”

  “如此说来,小琬应该尚在人间才对?”

  “不凡,梅花鹿会飞,已属千古奇事,不可思议,又是出自一个十一二岁的稚童之口,更加无稽,任何人皆不敢寄予太高的期望。”

  “事后有没有派人去河里打捞过?”

  “有,曾雇用十余位潜水好手,在现场打捞甚久,然后又沿河而下,在沿河七村展开访查打捞的工作,前后费时半月,找遍了每一个可疑的角落,结果却没有发现琬儿的遗体。”

  徐不凡闻言又兴起一线希望,道:

  “依侄儿看,小琬健在的可能性绝对存在,梅花鹿会飞亦不是不可能之事。”

  常恒甫摇头说道:

  “不可能,不可能,琬儿是个孝顺的孩子,如果她真的还在人间,为何五年多来音讯全无?”

  “我想,凡是不寻常的事,一定有不寻常的理由。”

  “不凡,你真的认为琬儿还有可能没有死?”

  “侄儿说过,可能性绝对存在,我想上山去静心庵看一看,亲自问一问那一位小尼,以及了解一下小琬跳河现场的环境。”

  常恒甫夫妇生了一个痴情的女儿,见徐不凡同是情有独钟,心下自然甚为欣慰,立即满口答应下来。问明了静心庵的详细所在,知悉山路险阻,血轿难行,命二老八骏留在状元府休息[奇+书+网],在常家匆匆用过午饭,便独自一人上去了。

  山路果然崎岖难行,好不容易到达山顶,立为壮丽的山景迷住了。

  目力所及之处,密密麻麻的植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果实累累,果香四溢,山女一面穿梭采摘,一面放声高歌,群山回响,声若莺啼,听得人的愁闷全消,心旷神怡。

  徐不凡找来一位山姑,问清楚路径,穿过一大片核桃树林,前路为断崖所阻,但闻水声潺潺,视线悉被云雾遮盖,深不见底。

  河道并不算宽,仅二丈有余,一条长长的山木横跨其上,交通两岸,果农负重而过,晃晃悠悠的惊险万状。

  徐不凡纵身而过,顺着崖边往东行,约莫顿饭功夫,再往北面一转,林木深处,红砖绿瓦辉映,有一座小小的寺庙,正是‘静心庵’。

  表明身份来意,见过主持了因师太,开门见山的说道:

  “在下贸然造访,扰了师太的清修,尚祈海涵,晚生今日此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小琬发生意外时的详细情形。”

  了因师太双掌合十,朗朗的宣了一声佛号,道:

  “阿弥陀佛,善哉,小琬尘缘未了,情孽太重,整日困坐愁城,以泪洗面,来此半年不到,终于多情而殉身,实在令人扼腕。”

  徐不凡一怔,道:

  “老师太的意思是说,小琬已经死了!”

  了因师太手握念珠,双目半睁半闭,声调缓慢而有力道:

  “断崖高险,水流湍急,跳崖投河,百无生理,施主勿作生还之想,以免庸人自扰。”

  “老师太,听人说,小琬投河后,曾四处打捞,并未寻获尸体,生存的机会应该还是有的。”

  “滹陀河河水甚急,打捞时早已失去时效,如果贫尼猜想不错,小琬必是顺流而下,葬身大海了。”

  “贵庵有一位小尼,据说当年曾见一只会飞的梅花鹿经过……”

  了因的双目陡然睁大了,面露不悦之色,道:

  “童雅之言不足采信,无知雏儿的话,如何作得了准。”

  这无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但徐不凡仍不死心,道:

  “可否请这一位小尼出来一见?”

  了因师太起先断然拒绝,禁不起徐不凡的苦苦哀求,最后终于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叫出一位十七八岁,眉清目秀的女尼来。

  又费了一番口舌,征得了因师太的勉强同意后,徐不凡在女尼的引导下,来到昔日常小琬跳崖的现场。

  断崖下雾气迷蒙,风大水急,徐不凡朝下面望了一眼,目注女尼,正容说道:

  “小琬投崖的地方就是这儿?”

  女尼指着一处平坦的地面,以肯定的语气说:

  “是的,鞋子就放在此地,遗书压在鞋子下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