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蚀骨火神 第三百一十章 散谣之计

《蚀骨火神》第三百一十章 散谣之计

作者:叁玖烨少 字数:2864 书籍:蚀骨火神

  升凡三年七月十八,江烈与文三变的狮炎乙军会合,一同驻守在了一片大城区中。

  由于江烈没死的事已经公开,所以他也不必再掩盖自己的身份。然而自己原来的盔甲早已被毁得面目全非,所幸鳞玉镯里有备用的非战时穿戴的轻甲。穿轻甲也正好不会在炎炎夏日过于闷热。

  这天下午,江烈正与文三变在驻地的作战室内研究着地图,段彪兴冲冲地跑了进来,行了军礼:“禀告大帅,虎啸军大将军侯威斓求见!”

  江烈连忙欣喜地站起身来:“侯威斓?好家伙,快快有请!”

  “虎啸军大将军侯威斓参见江大帅!”侯威斓一进来便兴高采烈地朗声道。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江烈回了军礼,将侯威斓打量了一番,只见他保持着魁梧的体格,身着统一的段啸冬赞助的义军盔甲,满面意气风发。

  侯威斓微笑道:“江爷,自上回在晋山一别,虎啸军对江爷是日思夜想啊!”

  “先坐吧,少扯那些有的没的。”江烈说着便请侯威斓入座,“大家都是战友,别叫什么爷啊奶啊的,你这刚进来的时候不是叫江大帅叫好端端的吗?”

  侯威斓摘下头盔,挠了挠头:“江爷,这不是习惯成自然嘛,我也知道你是大帅,但我还是更愿意称呼你为江爷啊。”

  江烈摆了摆手:“随你吧,好了,这些都不是重点,我看地图上你们虎啸军的驻地离此还挺远的。你千里迢迢赶过来,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有什么情况?”

  侯威斓正色道:“江爷,事情是这样的,晋山派严掌门他们那一路人马发现了敌军的总部所在。他们每天都密切地监视着那个地方,敌军的主帅和嫡系部队都在那里。那里就是敌军的头脑,只要拿下了这个头脑,那么整场战争大概就大局已定了。刚好我们虎啸军离晋山军近,严掌门说我们虎啸军腿脚比较快,就让我们来找江爷,给江爷报个信儿。”

  江烈向侯威斓指了指桌上的地图,并递给了他一根细长的木棍:“总部在哪儿,你给我在地图上圈出来。”

  侯威斓点了点头,接过那木棍,用那木棍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就是这儿——戍驿郡。戍驿郡总共有五个县城,就是像这样呈五角星的形状分布。”

  “戍驿郡?”文三变注视着地图上戍驿郡的位置,恍然大悟道,“戍驿郡原本就是东疆边军的驻地,汪总兵他们以前就是总在那里练兵。东疆边军撤走后,对于象军而言,那就是一个现成的军事基地。象军把总部设在戍驿郡,颇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思。要是象军的总部真在戍驿郡,那就得请来汪总兵好好商量商量了。”

  江烈端详着地图,思忖片刻,正色道:“戍驿郡的地儿可不小啊,不是一个小据点,也不是一个小县城,这是一个大郡,而且是一个军事基地,四面八方都还是敌占区。这也不是说打就能打的,他既然敢把总部放在那儿,就足以说明那儿易守难攻,而且肯定有能够顺利撤离的安全出口。包括粮草辎重啥的也都是必须要考虑的,毕竟咱们离戍驿郡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就目前来看的话,现在就着手要攻打戍驿郡,可以,但没必要,不是一个足够明智的选择。”

  文三变思索着点了点头:“大帅,你又有什么主意了?”

  江烈一本正经道:“最高效的作战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我寻思着,该到时候了。散谣惑敌,不攻自破。到敌占区散播谣言,让敌人军心大乱,那就没有什么仗是咱们打不赢的。”

  散谣是《兵法》中记载的奇谋妙策,通过在敌人内部散布谣言,导致敌军的军心不稳,士气大挫,一旦一支军队没有了军心,没有了士气,那就无异于一群毫无战斗力的行尸走肉。

  之所以直到现在,江烈才搬出散谣的战略,是因为散谣需要在适当的时机方能发挥出最高的效益,倘若时机不当,只会是自讨苦吃,反而会对自己产生负面效果,反而可能长了他人的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

  既然要散布谣言,那么就要散布合情合理的能够迷惑人心的较为贴近现实的谣言。连小孩子都骗不了的谣言是毫无任何作用的。

  当象军当初势如破竹地占了虬誓国半壁江山的时候,倘若汪落印散谣说象湄皇帝要投降撤军,哪怕是个乳臭未干的孩童都能识别出这是无稽之谈。然而此时象军早已不再像当初那般威风八面,丢盔弃甲跑路的象军将士也不在少数,倘若此时散谣说象湄皇帝预备要投降了,那么这个谣言就更具欺骗性。

  一旦这个谣言发挥了奇效,那么这个谣言就不再是谣言,而会成为事实。换言之,名为谣言,实为预言。

  文三变问道:“散谣该是怎么样的一个散法?”

  江烈应道:“很简单,就说狮军虬军有天神相助,所以江大帅能够起死回生,所以所向披靡。象湄皇帝遥知象军的兵力与士气日渐式微,所以决定就此收手,准备撰写投降文书,向狮炎军江大帅缴械投降,然后撤出所有军队,滚回老家。只要这个谣言散布成功,只要敌人越多人相信,那就会有越多人觉得继续战斗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他们就不会继续抵抗。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文三变若有所思道:“此计若成,定然是妙计,会有高效。不过,咱们真能把敌人当傻子一样骗吗?”

  江烈摇了摇头:“此言差矣,我不是把他们当傻子一样骗,我向来把他们都当成聪明人。我若把他们当傻子,刚来虬誓国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散谣了。为什么我不早用散谣之计?因为他们不是傻子,早点散谣的话,甚至反而会被敌人当成傻子。此时正是散谣的极佳时机,因为敌军的士气是肉眼可见的大不如前。就最近的交战而言,你应该有发现吧。”

  文三变点了点头:“敌人是一如既往地不甘受俘,但他们的军人风骨着实大不如前了。以前他们一般都是除非实在打不过才会选择撤退,然而近些日子以来,他们却经常好像闻风丧胆,经常还没开打或者稍微打一会儿就跑掉了。”

  “这就对了!”江烈接过侯威斓手中的木棍,在桌上的地图上划出了敌占区的范围,“虬誓国的国土固定就是这么多,敌占区的面积是越来越少,而且少的速度越来越快,跟他们的士气也有很大的关系。多少敌人弃城而逃,多少敌人丢盔弃甲,多少敌人见人就跑。说难听点,他们甚至可能宁愿相信咱们散布的谣言,恨不得早点结束战争,早点回家去。”

  文三变微笑道:“言之有理,大帅,散谣之事就交给末将吧。末将这就安排人去敌占区散布谣言,一定将敌军的军心搅得一塌糊涂!”

  “稍安勿躁。”江烈的眼珠子骨碌碌地转了转,“谣言的内容大概就是那么回事,但是或许咱们应该让这个谣言言简意赅一点,容易传播一点,也更容易让人记住一点。比如说,把这个谣言编成一首童谣,朗朗上口,老少咸宜。”

  《水浒传》中便有一首关于宋江的经典童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

  家木为宋,水工为江,播乱就是造反。这首童谣就是说宋江今年三十六岁,准备要在山东造反。这童谣虽然经典,但并不是江烈理想中的效果。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识别出其中的文字游戏,并不是所有人都知晓宋江二字是怎样的写法。

  江烈想要的童谣是通俗易懂的,类似于“凌帅妙计安天下,赔了粮草又折兵”这种足以令凌雕飞一听就听懂,一懂就吐血的。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过后,江烈咧开了嘴:“文将军,取纸笔来。”

  江烈接过文三变递来的纸笔,摊开了白纸,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

  段彪伸着脑袋,望着那张纸念道:“狮子大开口,大象扭头跑。江烈化厉鬼,四处把债讨。飞烟不潇洒,象棚无寸草。大象遇狮炎,如鼠看见猫。郑帅烟无货,陛下食不饱。陛下欲收兵,郑帅愿还朝。将帅无担忧,士卒没烦恼。返乡叩父母,回家敬兄嫂。狼烟不再起,一切皆安好。”

  这是江烈的即兴创作,他听了段彪念过一遍之后,心满意足,虽然没有什么文采,但是听起来朗朗上口,该押韵的都有押韵,而且也都不是为了押韵而押韵,特别容易记忆。

  文三变拍手称赞道:“大帅还是文采斐然啊,这种五个字五个字的童谣,有现成的曲调可以套用,套上一个曲调,这就是一首简单的歌曲,用歌唱出来,就更容易传播,更容易让人记住了。来人,取我琴来!”

  两名士兵立马便将文三变的瑶琴抬了进来。

  文三变摆放好瑶琴,端正坐好,试了试音,微笑道:“段校尉,你把那张纸拿到我面前,我看着词儿,边弹边唱。”

  段彪便小心翼翼地双手拈着那张纸,蹲在了文三变的面前,让文三变能够清清楚楚地看见纸上写的每一个字。

  文三变弹起了琴,朗声唱道:“狮子大开口,大象扭头跑。江烈化厉鬼,四处把债讨。飞烟不潇洒,象棚无寸草。大象遇狮炎,如鼠看见猫。郑帅烟无货,陛下食不饱。陛下欲收兵,郑帅愿还朝。将帅无担忧,士卒没烦恼。返乡叩父母,回家敬兄嫂。狼烟不再起,一切皆——安——好——”

  笔趣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