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袭太子妃:高冷男神桀骜妻 第3章 开个银器铺

《逆袭太子妃:高冷男神桀骜妻》第3章 开个银器铺

作者:梁弓 字数:1807 书籍:逆袭太子妃:高冷男神桀骜妻

  年英转过头:“王大姐。”

  在那边逗孩子的王大姐走了过来:“厂长,怎么了?”

  “我记得你是工会的,你能联系一下工会那边吗?”年英简单的把这件事情说了。

  “我日他仙人板板!”脾气最火爆的王大姐忍不住骂了一句。

  这还是人吗?这还是人吗?

  大家都是中国人,熬过战争,熬走了日本鬼子,好不容易可以安安稳稳地生活,这狗东西居然这样对待自己的同胞!

  其它几个人一听这动静,过来问了什么情况,结果一听这事,都忍不住骂了起来。

  “这黑心肝的!”

  “这种人就该吃枪子儿!”

  年轻的姑娘们则安慰了起来——

  “女同志你别担心,工会那边不会不管,再说了,现在你在我们这里,他要是敢来,我们厂人不比他们少!”

  “我们女工宿舍还有位置,你先住下。”年英也说道。

  李嫂子愣了一下,这些年来太难了,她原本是走投无路了才会想起年厂长的那句话,过来也是碰碰运气,最好的结果是对方愿意帮她逃出去。

  她万万没有想到对方居然是这样的反应,她更没有想到的是其他的人的反应。

  年英继续安慰道:“放心吧,他们人多,我们人更多呢,不会有事。”

  实际上,年英晚上完全睡不着觉,这段时间运输站的事情在她脑海里来回的浮现。

  最后一个碎片终于凑齐了,这下子,年英弄清楚了整个事情。

  国营运输站的定价是没有问题的,汽车公司为了把国营运输站挤出去,一直往下降价格。

  可是汽车公司那边又不愿意亏本,于是就只能用超载,夜间行驶,压榨司机的方式来填这个亏损。

  年英之前还在想,他们这样干就不怕亏本吗?原来这背后还有这样的事情。

  年英又想到了运输站,还是得靠运输站。

  运输站现在头都大了,汽车队队长本来就因为私营汽车公司弄得头疼。

  结果今天早上一起床,他们就收到了消息。

  西方控制了石油出口。

  平城的交通运输可以说是先天弱,当初反对派跑的时候打砸了很多汽车,导致留下来能用的汽车就不多,修修补补好不容易组成了一个小型的汽车队,专门用于省外运输,结果反对派逃跑的时候把枪支卖给了土匪,省外国道上,他们的小汽车队在土匪手里又损失了大半。

  好不容易土匪被打完了,西南总部派了一个汽车队过来,终于可以安下心来搞运输了。

  结果西方控制石油出口了,石油价格一路飙升。

  雪上加霜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私营运输的价格还在往下降。

  他们莫不是疯了?

  作者有话说:

  这一部分几乎都是有历史原型,私营运输为了把国营挤出市场,拼命压价,然后剥削司机,导致事故频发。也是在这个时期西方控制了石油出口,建国初期真的各个方面都很艰难。

  今天发现我居然涨了二十几个收藏,今日份快乐!

  今天有点来不及了,我明天会加更感谢各位大天使们,正好把运输这部分剧情写完。

  第21章 国营运输站(三)

  平城里的运输风波对雨兰镇这个偏远小镇影响几乎为零。

  平城的运输风波主要是针对公路, 他们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货车,雨兰镇没有公路, 运输靠的是人力畜力, 这是两个不相干的方向, 这一次的石油封锁同样也影响不到雨兰镇,于是雨兰镇依旧专心准备着这一次的城乡交流大会。

  “咱们雨兰镇本来就偏远, 乡亲们对于能不能真的做到城乡交流肯定会有一定的顾虑, 大家去宣传的时候, 如果没有得到支持也不要丧气,要认真的给乡亲们解释。”

  这一次城乡交流大会的负责人来,让他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因为过去的日子里, 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咱们这么多年的历史,还没有人能够真正打破城乡壁垒。”

  胡寡妇在下面听着, 她想起了过去的岁月,那个时候就真的应了那句话“天高皇帝远”。

  胡寡妇仔细回忆了一下, 试图想回忆一下那个时候有没有什么政策。

  结果一片空白,还真的是什么都想不起来,那个时候, 她们不在乎朝廷上是谁, 朝廷也不在乎她们在哪儿吃苦受罪。

  “咱们有很多同胞的思想还是停留在旧社会, 觉得主要任务是搞好农业生产,这种大会跟他们没有关系, 还会耽搁生产。”主任觉得这种情况是有的。

  如果是以前, 胡寡妇可能也会这样想, 现在有田了, 安心种田种地就很好了,现在看到的更多了,知道的更多了,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主任接着说道:“你们出去宣传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这一次的城乡交流大会不只是对城市好的市场经济好,也是对我们农村好,尤其是建立 起了这种物资交流的渠道之后,农村经济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如果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 ,那我们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

  “你们要让乡亲们明白在主要农作物之外也要去种植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收益,要让她们明白这种物资交流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当然,这一次的打稻机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只有开始带动农村经济往前走,农村才能更大程度地吃到工业化的甜头。”

  大家都在记这些要点。

  这又是一次全员上山下乡的动员行动。

  主任其实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一方面是因为这是第1次的物资交流,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摆在大家面前,更多的是来自于未来的好处。

  她们去收土特产,但粮仓拿不出钱,于是就只能是走登记路线,先登记,运出去卖了,然后再回来把钱给人。

  另一方面是主任并不是本地人,对于本地的经济作物土特产情况着实不太了解。

  胡寡妇和李振花这种活动永远都是一组,他们是一个村一个村的,先跟村长宣传,由村长下去给其他人宣传。

  北亚村村长一听说这些,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我们村都没有这些经济作物。”

  “棉花芝麻花生,桐油,反正能够卖钱的都可以。”李振花道。

  “我跟大家说说。”

  等到他们走了,北亚村村长叫来了众人,说了这个交流大会的事情。

  “我听我姐说,现在西方在封锁经济,城里那边难得很。”黄春花的妹妹开口说道。

  “可不是啊,还不允许我们国家买他们的石油了。”

  和以前开大会不一样,这一次大家都很安静。

  村长也知道城里的情况不是很好,说道:“这一次城乡交流大会需要棉花,花生,芝麻这些经济作物,你们家里如果有的就送到粮仓去。”

  “现在国家正是困难的时候,也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大家要积极参与这一次的城乡大会。”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怎么参与进去。

  李振花和胡寡妇心里对于这一次的土特产也大概有个预算。

  众人宣传了两天,然后就把粮店旁边的仓库改造了一下,搬了两个大桌子过来,又在前面竖了一个大大的牌子。

  收土特产

  棉花。

  桐油。

  葛根粉。

  咸鱼。

  蚕丝。

  李振华和胡寡妇就坐在大桌子后面。

  她们两便是这一次收购土特产的负责人。

  主任当初开完会,立马把两个人搭配好了。

  “李振花同志是读书人,有文化,能登记能算账。”

  “唐丽娟同志懂土特产,看得出来各种特产的质量品质。”

  “你们两个肯定没问题。”

  胡寡妇坐在大桌子后面,眼睛看着外面,等人来。

  另一边,主任正在跟运输队商量如何把这一次收到的土特产送去城里。

  “平城来了电报,说是城南中心成立了运输站,到时候你们只需要把土特产运到香金镇,运输站的汽车队会到香金镇来接。”

  香金镇以后才有公路。

  黄春花问道:“这一次土特产多吗?”

  “应该不多。”主任心说,毕竟是第一次,而且他们又没有办法直接购买,还需要先送出去卖了才有钱,自然就不多了。

  主任刚说完,就听到李振花的声音——

  “主任,你出来看看!”

  主任有些奇怪:“怎么了?”

  李振花有些高兴地说道:“来登记特产的人很多,外面排着队呢。”

  “这不是好事吗?”

  主任走了过去,就看到了挑着东西提着东西排着队过来的人们。

  主任稍微看了一下。

  他们挑着的东西里面有棉花,有花生,有绿豆,还有一些挑着的是桐子。

  可是更多的是玉米,红薯,土豆……

  主任愣了一下。

  其实玉米红薯土豆这些是不收的。

  主任想要上前说明这个事情。

  他走到前面的时候,正好就有人挑着两袋子玉米到了胡寡妇和李振花面前。

  李振花说道:“大叔,对不起,这个玉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