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龙族:从战锤退休回来的路明非 第三百五十七章投名状

《龙族:从战锤退休回来的路明非》第三百五十七章投名状

作者:有酒L 字数:1917 书籍:龙族:从战锤退休回来的路明非

  “清-雍正-白色料器磨花香插……”

  拍卖师用高亢的语调,介绍这件宫廷器。

  胡云霞看到大屏幕上的图片,立刻认出了这件古玩,面色古怪的看向沈瑜。

  “这是不是---?”

  沈瑜点了点头:“就是我买的那件。”

  张鞠听到里面有故事,好奇的问道:“怎么啦?这件也是你的。”

  胡云霞看到沈瑜不反对,就把他在文物商店捡漏的事情说了一下。

  张鞠拍了沈瑜一下:“你小子可以呀,在文物商店捡漏。”

  胡云霞突然低下头,躲避着什么:“我们店里的何师傅,正往后看呢,估计是在找你。”

  沈瑜抬头往前排看去。

  果然,何年正面无表情的看向这个方向。沈瑜抬头,他就注意到了。

  两人目光一对,何年没有说话,转回头去。

  王问也在这个时候看向了沈瑜的方向。他笑了笑,算是打了声招呼。

  “十万元起拍...”

  之前拍卖的几件瓷器,大多数都是民窑或者清中晚期的官窑。

  康雍乾时期的官窑精品,在本场拍卖第一次出现。因此,拍卖师话音刚落,就有人举牌竞价。

  “十万一千...”

  “……”

  竞价的声音连续不断。几百人的会场中,不同位置都有人举牌。

  两侧的提示员很快忙碌起来。

  普通拍品竞价时,很多提示员根本派不上用场,可是,这一件香插,让每一个提示员都动了起来。

  价格很快攀升到十七万。

  胡云霞看着沈玉说:“你可赚大了。我记得,店里是当做清末民国的东西卖给你的,怎么会变成雍正时期的?”

  沈瑜给她解释了香插的特点,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价格到了二十万。

  场中的藏家议论的更热闹了。

  张鞠无意中向后看了一眼,立刻说道:“哎,你们看,滨海电视台的人来了。”

  沈瑜闻声回头,发现在会场的角落里,已经出现了一组举着摄像机等仪器的拍摄人员,还有一位记者正在对着镜头说着什么。

  沈瑜想了想,又把墨镜带上,免得被镜头无意中录下来,自己可不想抛头露面。

  “二十八万六千元。恭喜3976号藏家,拍到清-雍正-料器香插。”

  “哗----”

  场中同时响起了哗然声与热烈的掌声。

  “清嘉庆粉彩皮球花...”

  “光绪青花赏瓶...”

  拍卖师陆续拍出了六件瓷器之后,瓷器的拍卖结束。

  沈瑜看到常涌拍到了一件道光粉彩大盘。

  刘壁云拍到了同治粉彩盘。

  瓷器结束之后,就是珐琅彩铜器和法器。

  沈瑜坐了一会儿,觉得酒劲儿有点儿上涌,后面的拍卖,有他的三样古董,有必要提提神。他跑出去抽了支烟,活动一番,回来后觉得精神许多。

  前一个拍品结束。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鼻烟壶的高清图片。

  拍卖师介绍:“清--同治--金胎画珐琅彩鼻烟壶……”

  胡云霞越看越觉得这图片的东西眼熟,没敢大声说话,靠在椅背上,向沈瑜询问:“我看这个鼻烟壶眼熟,不会也是你买的那只吧?”

  沈瑜点了点头。

  胡云霞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拍卖师喊道:“...起拍价格,十五万元...”

  场中有人举牌。

  “2328号...”

  “...”

  胡云霞说问道:“商店卖的时候,是铜胎画珐琅彩,怎么会变成金胎画珐琅彩?”

  沈瑜眼睛关注场中变化,同时小声的说道:“我悄悄告诉你。”

  张鞠说道:“干嘛说悄悄话,我也要听听。”

  沈瑜又把发现这珐琅彩鼻烟壶是金胎的理由说了一遍。

  几个人聊天儿的时候,场上的竞拍价格,已经到了十七万。

  张鞠说:“太激烈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鼻烟壶,就算是金胎的,也不该这么贵!”

  沈瑜说:“我想,有这么几种可能,第一,这件藏品制作精美,存世数量少。

  第二,很多藏家对于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官窑瓷器望而却步,但是,他们买十几万、几十万的同类古玩没有压力。于是,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出价。买不起上千万的,花少量的钱,买一个同样是精品的古玩,也算是一个心理平衡吧。”

  胡云霞说:“我觉得,你说的最后一个理由很对。我在商店里看到,很多贵重的东西,卖不出去,同类型古玩,价格便宜的古玩,销售的特别快。

  其实,这个所谓的便宜并不是真的便宜。便宜无好货的道理,所有人都懂。可是真到了实际操作,很多人都抱着退而求其次的态度。觉得花少量钱,能拥有同类的物品是一种便宜。”

  张鞠说:“也有另外的原因,咱们国人其实还是很追捧所谓的官窑,也就是皇家风范。尽管一些东西已经被扫到历史的尘埃里面去,但是你看场上的拍品,官窑就比民窑的价格高。内务府造办处的又比普通官窑的更贵。”

  几人聊天的时候,沈瑜一直在关注场上的情形。

  他熟悉的好多人都加入了竞价。包括陈尚,刘壁云,董明等人都已经举过牌。

  由于举牌的人多,致使鼻烟壶的价格一路攀升。

  到了三十六万,大部分的藏家退出了竞价,还有两个人在竞价。

  “三十六万八千元,第三次。恭喜...”

  胡云霞和张鞠举起一只手。

  沈瑜与她们击掌庆贺。

  他平静下来,在心里悄悄计算了价格,期待后面两个重器。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支金刚杵的图片。图片从三个角度拍摄。

  这个图片一出,现场中立刻安静下来。

  “明朝-永乐-铁鋄金银独股杵……”

  沈瑜正在听着拍卖师的介绍,眼睛余光感觉到有人走近会场。

  侧头一看,居然是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其中一个还对自己摆了摆手。

  沈瑜看了一会儿,想起来了,这是买了自己香水喷雾器的那个布朗家族的人。

  几个人打过招呼,走到了前排就座。

  沈瑜不明白对方为什么来得晚,但是拍卖师已经宣布开始竞价。

  起拍价格定在六万元。

  沈瑜预估六万起拍,能超过十万,就算成功。如果更高,那就超乎预料了。

  结果真的出乎预料。

  这件金刚杵的每一次竞价,增加两千元。

  举牌儿的人络绎不绝,沈瑜看到有两个人几乎同时举牌,拍卖师刚刚喊出的价格,立刻就被刷新。

  纪磊的家人,还有常涌等人连续举牌儿,刘壁云还有其他的一些藏家也跟着参与进来。

  张局对沈瑜说:“金刚杵这种法器对人的吸引力这么大?拍卖师说,这是宫廷法器,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沈瑜想了想,说道:“这要通过细节比对,与现有的标准器对比,才能得出结论。”

  张鞠沉吟着说:“宫廷法器和明代宫廷赏赐重要人物的法器,应该有很大差别,我记不清有没有进出口限制。”

  沈瑜问道:“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了?”

  张鞠说:“你看,扶桑藏家也出价了。”

  沈瑜看过去,果然,在激烈的竞价中,扶桑商人也开始参与。他们依旧是用老办法,不搞内部竞争,使用接力的办法,一个人觉得实力不够了,其他人接替。

  张鞠说:“你看这帮人,连续出价,好像势在必得。”

  胡云霞也看到了:“这是明代的东西,不是他们的文物,这帮人居然也想抢。”

  沈瑜说:“没那么容易,你没看国内的藏家们,把价格追的很近吗?估计都想买个法器,保佑自己吧。”

  张鞠用手一指:“你看那个人,是不是买你的砚箱的人?”

  沈瑜看到买自己浮世绘的那个日本商人,已经开始举牌了。他思索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来着?想了几次,都记不起来。

  沈瑜用手指轻敲额头,说道:“那个人买过我的东西,但是我记不起他叫什么名字了。”

  金刚杵的价格很快推升到六十万,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出沈瑜的预计。国内的藏家陆续退出,伏桑的几个藏家先后接力,坚定的参与竞价。

  沈瑜既高兴又担心东西被伏桑商人买走。

  就在他愣神儿的功夫,张鞠从桌上拿起竞拍牌,猛的举了起来。

  拍卖师:“2021号藏家,出价六十五八千元。”

  沈瑜愣了,搞什么?!

  会场边缘的彭经理也愣了,这可是违反规定的?!

  有新藏家参与竞价,几个竞争者纷纷回头探寻。

  沈瑜急忙去抢牌子,按住了张鞠的手,可是已经晚了。

  他有些着急的问道:“你,你怎么举牌了?”

  张鞠说:“明代的宫廷法器,又是特殊物品。国内的藏家已经陆续退出,不能让外人买走,干脆,你把它买下来。”

  沈瑜一边按住张鞠手腕,一边说:“哎呦,我的张姐,这东西太贵了,我买不起。”

  拍卖师喊了一声:“…六十六万。”

  张鞠说道:“你看那个伏桑商人又出价了。”

  她猛地抽出手,就要再次举牌儿。

  沈瑜哪敢让她再举,拍卖砸在自己手里,说出去成了天大的笑话。

  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手上不自觉的使出了牛舌掌,手臂用出柔劲,手掌缠住了张鞠的手腕,既不会伤到她,又让其手臂抬不起来。

  张鞠没能举牌,愣了一下,惊讶地看着沈瑜。

  两个人的动作有些过于亲近。

  沈瑜避开张鞠的目光,看向扶桑商人,果然还是那个人举起了牌子。

  他心理暗骂,这人就是来给自己添堵的。

  骂完了这一句,沈瑜猛的记起来,这个伏桑人的名字是什么。

  这人叫田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