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爹爹快来!沙雕娘亲在逃荒路上又掉马了 第140章 罔顾人伦

  九月的中旬, 已经是出发的时候,带着从京城购买的大批器物,赵士程一家踏上了回家的路。

  临走的时候, 种氏和赵老爹把儿子女儿都叫到身边, 一一耳提面命了一番, 几个庶子庶女表现得比大哥五哥还要伤心,话里话外,都是诉说孤独,担心未来,想要陪伴在父亲母亲身边,以尽孝心。

  但让她们去密州, 却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庶女们, 在京城, 她们的选婿范围非常大,而一旦去了密州, 她们基本不可能再回到京城了。

  按理来说,种氏应该在京城主持中馈,不该陪着相公去北方——这是大部分外官的生活状态,夫人在老家打理家业,男人在外边找个偏房侍妾陪伴,两不耽误。

  不过种氏很冷漠地把他们打发了,她担心不看着自家夫君,对方真的会出海去打珊瑚,万一落水里喂了王八, 当寡妇不要紧, 失去了一个有爵位的父亲, 儿女们的前程肯定是会被耽误的。

  就这样,在一番抱头痛哭后,赵士程一家上了大船,而张择端也在赵士从的安排下,得到了一间河船上的小房间。

  碧波荡漾,赵士程坐在船尾,看着房屋街道在两岸游走,沿途孩童嬉闹,行人忙碌,船来船往,心中有一丝怅然。

  这是同一个时代,所有文明之中,最庞大,最热闹,最文明,最富饶的城市。

  但在最后璀璨后,就会在战乱和天灾里,被淹没在黄土之下。

  他能挡住,能改变吗?

  这里,身后有脚步声传来,在他身边停下。

  “小公子,可是舍不得这热闹的京城?”旁边传来张择端温和的嗓音。

  赵士程点点头:“这么热闹的地方,若是以后看不到,就太可惜了。”

  旁边的青年微笑道:“小公子放心,等在下再磨练一些时日,必定给你画上一张这京城上的河图之景。”

  赵士程转头看他一点,认真点头:“当然,这是你的命运!”

  张择端不禁莞尔:“小公子才多大,就已经信了命途之说了么?”

  赵士程将头转过去:“信啊,我信命是可以改的。”

  张择端觉得有趣,干脆坐到他身旁,和他一起观看那错身而过的河船,给他讲解那些是货船,哪些是客船,哪些是漕船,哪些是渡船。

  他这些年居住在京城,对汴京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赵家的给的财物够他很长一段时间的笔墨耗费,没有生活压力,张大画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观摩,自然讲得上头。

  赵士程突然道:“张画师,你知道什么是数术之画么?”

  张择端顿时来了兴趣:“公子可以细说。”

  赵士程让他找来炭笔和白纸,用两根炭笔绑成一个简易圆规,用尺规做图,现场给他讲了黄金分割与数学的关系。

  张择端对其中深刻的数学原理直接忽略,只是记住了这个比例,不由得赞叹道:“这倒是一针见血,许多书画的留白绘图之处,都是放在近似的地方,只是从未有人将它总结出来。”

  你明明线条感那么好,居然对数术没兴趣么?

  赵士程有些失望,但也不气馁,他还记得的画画技法不多,不能一次性全交出来,要一点点丢出去,才能把这位吸引到自己这方来。

  倒是张择端好奇道:“小公子似乎很精于数术之道?”

  赵士程点头道:“数理之中,蕴含天地之理,学起来自然快乐。”

  张择端笑道:“那小公子为何没有去算科找些士子学习,那里的士子最喜数术,你若前去,必然能学到不少。”

  赵士程懒懒道:“没兴趣,他们还不一定有我厉害。”

  张择端摇头道:“小公子此言差矣,算科虽然比不过贡举,但其中也是能人无数,旁的不说,户部每年百万军需、天下千万人钱粮口赋,都在他们的算盘心口之间,若非天赋奇绝,没有多少人会去学算科。”

  赵士程困惑道:“如此么,可我听说,是那些学不好书文的人,才会去学杂课啊?”

  张择端顿时感觉膝盖中了一枪,脸皮瞬间就烫了起来,好在面前只是一个小孩子,倒让他没有太过丢脸,轻咳了一声,他才整理思绪,道:“小公子,您这样说,便太看轻数术了,数术之难,远在书文之上,当年我、我有一友,县试多次不中后,也想改学杂科,第一个选的便是算科,一开始还好,后来学习市易、利息一课时,便力不从心,只能再改,去学画技,才略见了些起色。”

  赵士程小嘴微张:“好像,有些道理。”

  对哦,数学这玩意,要学好不比学书文容易呢,以如今大宋科举的内卷程度,那能考上算科的士子们,放到后世,不说国际奥数,至少在中国奥数圈算冠军吧?

  他忍不住拍了大腿,失策失策,在京城里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如今都已经起程了,他总不能游回去,只能到密州后写信给大哥,让他帮忙找一些牛逼的算科士子,到时再来研究数学的事情了。

  张择端看这小孩子懊恼的神情,有些好笑,便安慰道:“小公子不必遗憾,若是你真的想学数术,我听说算科每年都有师长告老还乡,我看您兄长对您很是宠爱,可以让他为你寻些师长,来密州任教就是。”

  赵士程点头道:“你说对,回头我便给兄长去信,多谢了。”

  “小公子客气了,你刚刚不也给我讲了这黄金分割之技么。”张择端经过几日交谈,他已经很喜欢这聪慧又知礼的小孩,可惜身份悬殊,也当不了什么忘年交了。

  赵士程于是又和他聊起画画方面的问题,拉关系嘛,他如今可会了。

  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感觉有点怪怪地,他一个天坑狗,怎么感觉像是在做销售一样。

  -

  大船顺着运河东去,行船在开封府的水道里一路平安,只是顺着济水到了梁山泊这个大湖时,遇到了流民惊扰,随船的护卫一打听,原来今年七月时,冀州黄河段决堤,这些流民都向南逃荒,很大一部分被安置在了这梁山泊,不少人隐匿在荷泽芦苇之中,以打渔采藕为生。

  “为何那些流民不听朝廷安置,却要躲起来呢?”赵士程在一边听着,疑惑地问母亲。

  种氏淡然道:“这我哪知道,想是有什么人从中盘剥,放心,抢不到你头上。”

  赵士程跑到船窗边,看着这号称八百里梁山的巨大湖泊,忍不住思考那宋江如今是不是就藏在这里边的哪丛芦苇里。

  他记得当时方腊和宋江起义,一南一北,几乎把大宋最精华的部分都给打得残破不堪,回头得早做准备,乱世之时,富裕的地方肯定是第一个被瞄准的。

  种氏看儿子眼睛骨碌碌地转,伸手就在他额头一戳,把儿子一把抱起来:“又在想什么坏事?”

  赵士程天真地笑道:“娘亲的生辰快到了,虎头在想送娘亲什么贺礼。”

  种氏轻哼一声:“还有好几个月呢,就你嘴甜——”

  她把儿子放下,又在他头上比了比:“你这长得可真快,都到娘腰上了,这怕四十斤了吧,长得真快。”

  赵士程心中一喜,噔噔跑到房里,拿出一把女工用的软皮尺:“真的么,娘亲快给我量量,看我长了多少?”

  不枉他天天喝牛奶羊奶,甚至行船路上都带好了煮干的奶粉,他这辈子一定要长到一米八去!

  种氏翻了个白眼,召来一个婢女,帮着扯直了软尺,看了看刻度:“差半寸四尺。”

  赵士程换算了一下,那就是一百一十七厘米,不错不错,他才五岁,很有前途了!

  欣喜之下,他哼着歌,为了感谢母亲,专门去隔壁拿了琴过来,弹了个曲子做为感谢。

  种母被哄的眉开眼笑,旁边玩珊瑚的赵老爹摇摇头,心说这算什么感谢,也就那老妻耳根软,就是那么容易哄骗。

  没过几日,一行人换了马车,又从青州一路颠簸回到密州,赵士程提议下次可以直接走海路回密州,那样可近了,被种母严厉拒绝,大海太危险了,河水还能救一下,掉进大海里,骨头都找不回来。

  就这样,在小小的争吵中,赵士程完成了自己的京城之行,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

  到了密州境内后,张择端先告别,他要回乡祭拜父母,等办完了,再去城里寻赵士程。

  赵士程当然满口答应。

  他现在就很期待,不知道他离开的这小半年里,山水他们把自己新镇建成什么样了。

  然而,在靠近密州的官道上,赵士程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同——这官道宽敞了好多,很多大坑都已经平整过,沿途的车马茶棚比前几个月感觉要多上很多。

  秋老虎猛烈,他们在城外数十里的茶棚里暂时歇了歇,便听到周围的客商,都在商量这次要从密州买多少线卷,还有人聊起了几前天那新镇的大海战。

  赵士程本能地竖起耳朵。

  “听说那时,海上来了七八艘大船,有数百人乘着涨潮,在夜里从海边攻来,当时那战火,可猛烈了……”

  “当时灯塔上火光冲天,喊杀声遍地,我啊,还在街头吃烤蛤蜊呢,吓得我啊,差点没有噎死。”

  “然后呢,然后呢?”

  “嘿,也是巧了,那新镇的都头韩七,刚刚从西北回来,带回几千陕北的汉子姨婆,正连日连夜地在镇上盖房子呢等过冬呢,那场面,你是没见过啊!那些汉子,拿着锤头木棍,放下木头就聚了起来,喝!那可都是西北的团练过,最差,都在打西夏时送过军粮的。”

  “打了大半夜,那些冲过来的人,硬是一个也没跑掉,几条大船看着不妙啊,转头就想趁着退潮跑了,可是那镇上的人不依不饶,架着小船就去追上了人去,他们拿了好多罐子,对着船就丢油啊!”

  “什么,丢油?”旁边的人听着都惊呆了。

  “对啊!”讲的人猛拍大腿,“那油简直是神油,那大船哪快得过小船,好几条船怕了,有几个船干脆投降,就跑到的港口里,让人帮着灭火,就这么生生把这一波海贼都全歼了!”

  “这也太厉害了!”

  “何止啊,那镇上也不怎么的,居然连几个趁乱抢劫的都没有!”当事人感慨,“我看这城主,将来定是个大才!”

  赵士程的听完了,却皱起眉头,居然出了这种大事,也不知伤亡如何了,得去看看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