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周文圣 第九章 白角鹰王

《大周文圣》第九章 白角鹰王

作者:书墨飘香 字数:1984 书籍:大周文圣

  “哈哈哈哈!”

  “先生快快请起!”

  长笑声中,朱武将吴用从雪地里扶起。心中畅快之处,实在难以言说。

  这次三顾茅庐,他不但收服了吴用。事情传出去后,他的礼贤下士之名,也会传遍江湖。

  可以说,在三顾茅庐的事情上,两人虽然是相互成就。朱武在这件事情中,却明显收益更大。

  而且更妙的是,三顾茅庐的主角中,朱武是作为明主出现。吴用但凡还想点身后名,就不可能背叛朱武。甚至要学习诸葛亮,为朱武奉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就是吴用受我三顾后,必须付出的代价。”

  “诸葛亮的道路,就是他的未来!”

  对吴用完全信任,丝毫不担心他背叛。朱武挽起吴用,就在吴用的草庐中,谈论天下形势:

  “当今天下之中,虽有西夏、大理等小国,其实却主要是宋、辽之争,更类似于南北朝。”

  “宋朝兵力孱弱,人口、物资丰盛。辽国兵强马壮,人口、物资却不足。”

  “故而双方大战后,谁也奈何不了谁。澶渊之盟以后,维持了百年和平。”

  向吴用阐述自己的看法,朱武道:

  “但是到了现在,事情已有了变化。”

  “辽国东北地区,女真族建立金国。”

  “今年正月初一,完颜阿骨打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金,立年号为收国。”

  “金辽之间的战争,已经如火如荼!”

  吴用闻言大惊,万万没想到辽国的背后已崛起了金国。尤其是听朱武将金国和辽国相提并论,甚至将金国放在辽国之前后,吴用向朱武道:

  “主公胸怀天下,吴用愧不能及。”

  “只是金国初立,如何打败辽国?”

  “莫非金国那边,还有什么秘密?”

  朱武向吴用道:

  “金国虽然初立,却是宛如朝阳。辽国虽然强大,却是腐朽不堪。”

  “更何况金国建立后,已经和大宋有联系。辽国在受到金国和大宋南北夹击后,安能长久生存?”

  将童贯四年前出使辽国时,将马植带回的事情,向吴用一一诉说。提到童贯将他的姓名改为李良嗣,又被皇帝赐姓改名为赵良嗣,朱武道:

  “马植归宋之后,便献策结好女真、与约攻辽。”

  “皇帝听了大喜,甚至赐他赵姓,可见心意已决,即将兴兵北伐。”

  “一旦北伐开始,就是我们的良机!”

  吴用听了大惊,继而又是一喜,向朱武道:

  “主公所言极是,前朝为了边事,在绿林中招安十节度。”

  “如今朝廷想收服燕云十六州,一定还会招安。”

  “主公逢此良机,定能成为节度使!”

  为朱武能碰到这件事,感到欣喜不已。

  朱武却没有想到吴用会提到招安,闻言摇了摇头,向吴用道:

  “先生欢喜糊涂了,竟能说出这样话?”

  “休说朝廷北伐,这次能否取胜。我若受了招安,岂非为童贯卖命?”

  “以童贯的禀性,即使我立下功劳,也会被他昧下。让他用士卒的鲜血,谋求封王之赏。”

  “故而北伐之事,我是不会参与的。”

  早知道北伐会失败,又想在那时起事。朱武在听到吴用招安的想法后,毫不犹豫驳斥。

  吴用却有些不解,不知朱武为何有这样的想法。他不认为用士卒性命换官位有什么不对,向朱武道:

  “辽国在南北两面受夹击,已是必死之局。”

  “北伐眼看能取胜,主公何不参与?”

  劝朱武和童贯虚与委蛇,首先谋求招安,再去谋求官位。

  见吴用一心谋求招安,对金国的认识也不够深。朱武叹了口气,将一些未来方略,咽到肚子里去——

  此时他真切地感受到,不是自己在三顾茅庐后,吴用就能够变成诸葛亮。论起对天下大势的了解,他远不如自己!

  故而,朱武造反的想法,没有向吴用直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略,也换了种说法。首先向吴用道:

  “先生有没有想过,辽国被灭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哪一国所有?”

  “金国崛起之后,会像辽国一样,和大宋和平相处?”

  吴用闻言变色,顿时想到了金国在战胜辽国后,实力会迎来剧变。这样一个新诞生的国家,扩张几乎是本能,他们不可能也不愿,与大宋和平相处。

  如此一来,大宋和金国的战争,几乎难以避免。以河北禁军百年承平下的废弛,吴用毫不怀疑,只要金兵南下,就能长驱直入:

  “如此一来,大宋就危险了!”

  “朝廷衮衮诸公,难道都看不到?”

  对于未来之事,开始感到忧心。

  见吴用能接受这一点,朱武松了口气,见自己的设想,继续说了下去:

  “所以北伐的时候,一是要和辽国硬拼。二是在北伐结束后,随时要小心金兵。”

  “这两者风险都很大,几乎是拿命去拼。所以在北伐前,我是不打算受招安,只求安安稳稳,等到北伐来临。”

  “到了北伐开始,朝廷能机动的兵力云集燕云,我们在那时候起事,就不用担心会遭到朝廷大军打击。”

  “甚至为了让我们不影响到北伐,朝廷还必须要招安,让我们安安分分。”

  “利用这段时间,我们就能将山东整合,到时或进或退,都能从容应对。”

  “故而我的策略,便是‘高筑墙,广积粮,缓招安’。等到朝廷北伐时,举旗谋求招安。”

  向吴用阐述清楚这件事,免得他擅自做主,坏了自己大计。

  吴用听到这点,早已拍案叫绝,向朱武道:

  “而且那时候受招安,还不用担心受清算。”

  “朝廷北伐若胜,还需要面对金国,需要依赖我们。”

  “若是北伐失败,就更需要依赖我们了。”

  “寨主在朝廷北伐时受招安,果真是个妙计!”

  同时也想到了,朱武为何向自己提起方略,明确提出要缓招安:

  “既然主公不想在北伐前受招安,就不想在北伐前引起朝廷注意。”

  “否则随朝廷注意过来的,一定是朝廷大军。”

  “蔡京是当朝宰相,劫了他的生辰纲,一定会引来他的注意。朝堂派出的兵马,肯定会随之而来。”

  “看来生辰纲的事情,的确是需要缓一缓!”

  以为朱武是从三阮那里得知生辰纲的事情,吴用立刻向朱武请罪,说自己不该打生辰纲的念头,险些为山寨带来大祸、坏了寨主谋划。

  朱武装作是只听到了风声,向吴用详细了解这件事。听他将事情和盘托出后,终于松了口气——

  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吴用在上山后不安分,迫切想搞出大动静,引来朝廷注意。

  故而在吴用认同缓招安后,朱武顿时感到放心许多。同时对吴用的能力,有了更多期待。期望在他身上,能够收获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