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周文圣 第二百九十二章 愿意

《大周文圣》第二百九十二章 愿意

作者:书墨飘香 字数:1782 书籍:大周文圣

  忆君睁大眼睛,得了一个师父自己很满足,虽然师父马上就死去了,可是他心中仍觉得够了,可是想不到那美丽的姑姑也要收他为徒弟。

  凤霞从怀中也摸出两本纲册,递给亿君,又在地上写道:“薄者是‘天阴正气’之练法,厚者是‘灵蛇鞭法’与‘凌霄步法’我先传你‘凌霄步法’其余你自带回练习,如果你在练了‘天开神功’而感觉不能练‘天气正气’,就无须练它。”坐前地面已被她写完了.凤霞换了个地方继续写下去。

  “等你功力有一天达到能掀开此场中巨石时,自会发现其下之小白玉盒,得到内中阴阳秘发,参照上载‘导阴辅阳,以柔驳刚’之法,再重行练习。”

  忆君不自觉地接过绢册,充满怀疑地看完凤霞所写,说道:“‘天阴正气’不可与’开天神功’同练吗?姑姑要到那里去?”

  凤霞摇摇头,牵起亿君,突然她拂袖而起,飘飘裙下,盈盈无足妙曼起舞。只见她左三右四,两足连连瞎踩,粗看似杂乱无章,然其中包含了千变万化,迷离难测,刚才她被凌云逼得团团乱转,正是靠着这步法才保持不败。

  忆君看得眼花缀乱,赶紧默默记住凤霞出足部位,和上身摆动的方向。

  凤霞把‘凌霄步法’从头至尾连施三遍,忆君才完全记住,也学着凤霞,翩翩起舞。

  ‘凌霄步法’虽较‘伏魔三十六封式’更多细微动作,然在亿君来说,并不太难练,舞过三、四遍,凤霞已大为满意。如果回去再参照一下绢册中所载,则不难使得随心所欲,奇幻难测。

  本来如此艰深技艺,以记君毫无基础可言的幼童,实不会一时间练得上手,正因为他受到凤霞打通全身奇经八脉,陡有二十年功力,再加上他无资绝世,所以才能得心应手地使得头头是道。

  凤霞在亿君自个练习时,默默调息一阵,功力已回复不少,略显红光的面庞上,挂着一丝得意笑容。不知她是得意于自己的毅然决定,还是欣喜于自己收了一个这样好佳徒,或者两者都有吧。

  待忆君练完后,将忆君招至身边,继续用手在地上写道:“吾名石凤霞,即属玄机子门下北派‘神行无踪’传人,吾师即‘白发婆婆’。”

  忆君问道:“为什么玄机子门下要分成两派呢?一派相传不是很好吗产凤霞摇摇头表示她也不知,随即又在地上划着,虽弱指纤纤,仍划得碎石翻飞,歪歪斜斜地字体,显示出她并没有读多少书。

  “那巨石下,理得有一白玉盒,你回家学习‘开天神功’与‘天阴正气’,但是绝不可逞强硬要使两种力道揉和,必须直到有朝一日,你能抬起此巨石,就可获得内中‘阴阳秘老’,由上面所载‘导阴辅阳,以柔驳刚’篇,自然即能将二者融而为一。”

  记君望望那稳坐场中的沉然盘石,脑中浮起有一天,他巍巍站在石分,双手平托,“嘿!”一声这万千巨石就被他轻易地举起,然后一个晶莹白玉盒,被握在他手,于是他就成为了……

  记君幻想着,美丽幻梦,使他孩子气脸上挂上满足的笑容。

  凤霞又继续写首:“当你练成了‘阴阳秘友’上所载绝学,那么你即成为世上第一高手,那时你愿为姑姑办一件事吗?”

  记君当然满口答应,乖巧问道:“姑姑要君儿做啥事?君儿一定好好办到。”

  凤霞微微一笑,从颈项上取下一块汉玉佩交到亿君手中写着:“将这玉佩送到蒙古乌拉族酋长石威,或是‘回春手’杨守德处,并且告诉他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记住,石威,杨守德。”

  记君将玉佩移至月光下,只见上面刻着‘祥云瑞霞’四字,雕塑甚为精巧,想是初生婴儿所配压惊饰物。

  凤霞头扬起,一双美目中显出茫然神色,她原来就极其平淡的生涯,实在无甚值得留恋,除非是远在漠北的父母,还有就是可亲可叹的杨凌云了。在往后一年中,与其在充满愧恨哀怨里过活,还不如此刻一死以谢凌云好些,凤霞心内如此想着,凄凉笑靥上挂着两行晶晶泪珠,在闪闪发亮。

  忆君瞧着她似悲似喜变化万千的表情,童稚心胸中也冒出一股无名不祥之思绪。

  “姑姑,怎么啦?同君儿一道下山吧,我父亲一定会替你将事情办妥的。”忆君悄悄说道。

  凤霞摇摇头,在今后一生中她已不愿再见任何人,只见她在地上写道:“君儿,答应姑姑,在十年以内你一定要好好练功,达到返尘还虚之境界,并且十年后亲自将这玉佩带去蒙古,答应我!”

  “姑姑相信我,君儿一定遵照姑姑所说,十年内决不出家门,练成两位师父传给我的武功,并且要亲身将玉佩送至蒙古,不过姑姑将来要到哪里去呢?跟君儿一齐回家,亲自教我不是更好吗?父亲一定会答应的。”

  凤霞也被他深情感动,喜爱地抚摸忆君头顶,她想以君儿超人天资,十年内当可将秘友所载功夫大致练就,那么挟绝技跋涉大漠,即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摹然她发觉已时过子时,凌云失去生命之躯体躺得过久。于是她倏然起立,幽幽目光中射出依恋光辉,瞧了君儿一会。

  君儿只觉她目光中有一种特有气质,在以前他从未领略过,包含有勉励,企望,还有女人天怀的母爱光辉,这在他是从未感受过。

  凤霞提起地上遗落的‘青霞剑’,缓缓踱至巨石旁,突然掌剑兼施了个方围一丈之深坑,然后走回凌云身旁,轻轻剥下凌云身上黑色天池宝衫。

  凤霞自己也将宝衫脱下,连同‘青霞剑’‘金蛇灵鞭’一并交至记君手中。写道:“此两件衣衫不畏任何宝刃暗器,名为‘天地黑白二宝衫’剑名‘青霞’鞭名‘灵蛇’,你要好生保管,不可失去了。”

  凤霞待忆君点头知晓后,一旋身将地上凌云抱起,转脸往忆君挥挥手要他离开。

  忆君顿觉事态不妙,急呼道:“姑姑你要干什么?不要丢下君儿啊!”

  凤霞为这黯然神伤,知道这事是瞒不过虽尚十分幼小的君儿,蹲下又在地下写道:“君儿!别了,记着好生努力练功,那么姑姑就喜欢你,千万不要辞苦怕劳,要有恒心地练下去。”

  “今日之事不要任意告诉别人,只当作是一回梦境,梦境原是虚无飘缈的不足记忆的。”

  凤霞写完一转身,足尖微垫,一拱身形挟着凌云,从上投入所掘坑穴中。

  忆君连忙向洞奔去,尚未来得及见他们最后一面,突然一股怪风从穴中发出,两旁陇起碎石,像遇着千斤吸力,都不由自主投向坑中,一会凤霞,凌云身上堆起莹然坟墓。想是她自尽殉身,临终时使出‘天阴正气’将碎石啄得盖上。

  忆君看到这怪现象,不禁哑然失色,好久好久才惊醒过来,立刻奔至坟旁,放声大哭,哀哀地哭声,使本已甚寒之山巅更加上一层悲愁。

  这时一片马云不知从何而来,将灿烂明月掩去,大地上,立刻黑暗沉沉,记君在恍惚中好似听得凤霞与凌云合声说道:“君儿!好孩子别哭了,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任谁也不能预料,努力吧!君儿!我俩在天之灵将随时在你身侧,保护你,帮助你,君儿!练成绝世神功,去完成我们未曾作到的除暴安安良,行侠济世的工作,成为武林玄机之第二……”

  忆君擦干泪水,心中默默发誓道:“两位恩师放心吧!君儿一定竭力达成你们愿望,尽到仗义除奸,济世安良的责任,姑姑,安息吧!”

  忆君虽仅与他们相处一夜,然而凌云清俊威武,凤霞柔媚多情的面容已深深印在他无邪的心中,永远永远再也不会磨灭。

  忆君目注着两位陌生人,两位思师,两位可爱的人坟墓,似乎还隐隐听得到他们朗朗笑语,尤其是那美丽的姑姑,清秀绝俗的姿态更是如在目前。

  露霜轻阵,忆君蓦然觉到了身上寒冷异常,腹中已早已空空如也,想起家人围桌而坐,盘中热气腾腾,恨不得插翅飞回,尽情享受一番,如不是心中仍愁思未泯,他一定会冲动得大叫起来。

  淡淡的月光洒在地上,刚发牙的树枝籁籁随着夜风恍动,忆君拖着斜斜的影子走向归途,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第一次感到异样的空虚,如水月光下,他细小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山坡转角处。

  在蒙古西南部,拜达克里河沿岸,分布了许多族落,各族都有一个酋长,掌管部族大事,然而因部落过杂,时常因地盘,利益而起纠纷,以至后来形成各部落间,相互仇视,杀戮天算,流血事件层出不穷。

  正当各部落即将展开仇杀之际。适有一位汉人名叫杨守德,介守其中,以其大公无私,仁义为先的精神,化解了一场莫须有的争斗。

  杨守德一个局外之汉人,凭什么能令骠悍的游牧民族,受其感化,说服,这当然也有一番道理。

  杨守德祖籍河南,家传医术异常精良,然而杨守德认为真正济世救民,就要深人穷乡僻壤。救治那些恋荒夷地,知识文化落后的人民。

  于是他抛弃了偌大家业,携妻远走他乡,悬壶济世。有一次杨守德巡游到蒙古,正值当地疫疾盛行,土民病死无数,到处可见暴尸野外,一片冷清凄凉,已快到殆尽之地步。

  杨守德仁慈为怀,眼看这浩大流役,不禁大为悲痛,立刻着手救人消疫。

  杨守德医术十分到家,不出半年,当地居民竟告痊愈,使整个大地又回复生机。

  当地居民自然对杨守德感恩图报,凡是他的事物,莫不争先与之办好,关于他的一切言行,也莫不视为法谕,遵行笃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