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浒之祝家庄逆袭 第二百七十八章 招安的条件

《水浒之祝家庄逆袭》第二百七十八章 招安的条件

作者:巫师的黑猫 字数:2281 书籍:水浒之祝家庄逆袭

  “赵良嗣?他是何许人也?”祝龙问道。

  “此人是从辽国投靠过来的,是童贯的心腹!”许贯忠虽然身在江湖,却悉知天下大事。

  “光禄大夫,秘书丞……官位有点低啊!”祝龙暗自嘀咕,原著中,可是太尉级别的人物负责招安啊,难道自己还不如宋江受朝廷重视?

  “通知各军主将,这几日务必要肃正军纪,注意军容军貌,不可让赵钦差小觑我等!”

  “是!属下马上通知下去!”

  ……

  济州城中。

  一大队人马热热闹闹的进城了,吸引了满城的老百姓来观看。

  鸣锣开道,十几个大牌高高举起,前后金甲骑士随行,赵良嗣坐在大轿里,从帘子缝里看那满街围观的百姓,心里颇感诧异。

  这济州城就在祝家庄之侧,这些百信却个个气定神闲,不见慌乱之色,街上也是一片繁荣热闹,看来这祝家庄真是秋毫无犯啊!

  他又想起临行前,童贯对他说的话。

  “祝龙,枭雄也,若不收服,就是大宋的掘墓人。只要祝龙归附,其他三贼不足为虑,到时你我才能挥师北上,收复燕云,功成名就!汝此行,只可成功,不能失败!”

  童贯的话了他很大的压力,让赵良嗣心里没有底。

  他叹了口气,心里生出一股前途未卜的彷徨之感。

  本在大辽为官,眼见辽国这艘巨舰将要沉没,便及时脱身,跳上大宋这艘看似坚固豪华的游轮。

  却不料大宋也是内忧外患,可笑君臣尚不自知,还在纸醉金迷,内斗虚耗。

  在辽国生长,为官多年,他见识过辽国的军队有多么强大,不说战斗力,单单是那勇武自信的心气,大宋的军队那是无法相比的。

  说实话,他对收复燕云,已经没有丝毫的信心。

  但是,收复燕云是自己提出的政治主张,是自己能在朝堂有一席之地的根本,也是道君皇帝重要自己的原因。

  所以,哪怕是错误的,哪怕没有希望,自己也要坚持下去,没有退路可言。

  大宋的政治生态已经呈现末路王朝的疯狂了,政治斗争都是你死我活,不给对方留活路。

  当年新党旧党相争,一般只是流放。

  而现在,都是往死里整,失去权势,便是身败名裂!

  “大人,前面到了!”

  轿子帘外传来随从的提醒,让赵良嗣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已经到了济州衙门口,轿子已经落地了。

  侍从掀开帘子,他从弯腰跨出轿子,只见张叔夜身穿朱红官袍,带着府衙大大小小的官员在迎候他。

  张叔夜是官场老前辈,学林名士,赵良嗣没有端钦差的架子,连忙上前,拱手道:“有劳张大人久侯,折煞在下也!”

  “赵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老夫已经摆下几杯薄酒,为赵大人接风洗尘!”张叔夜也上前寒暄。

  他五十多岁,胡子花白,但腰板挺直,面容刚毅,不怒自威。

  赵良嗣没有宣读圣旨,因为皇上根本没有给张叔夜下达圣旨,所以张叔夜也不用焚香下跪,两人寒暄着进入府衙后堂,设宴招待。

  济州大小官员作陪,席间丝竹悦耳,歌舞升平,披着轻纱,身姿妙曼的美艳舞姬长袖起舞,令人赏心悦目。

  所谓文人风流,高雅逸趣,陶冶情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都酒意上涌,不再拘谨,开始放浪起来。

  不过毕竟是知州大人的舞姬,没有人敢动手动脚,只是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然后发出猥琐的笑声。

  “哼,都是鄙俗之辈!”张叔夜心中冷哼一声,眼见属下官僚只知道欣赏粗俗的身体之美,不懂歌舞艺术的玄妙,十分鄙视。

  “退下!”他挥挥手,让这群舞姬退出去。

  不舍的看着妙曼美女的离去,人群中齐齐发出一阵惋惜的叹息。

  张叔夜脸色更难看了,目光转向坐在主宾位置的赵良嗣。

  正好赵良嗣也看过来,两人颔首微笑,举杯示意。

  “预祝赵大人此行马到成功!”

  “还需张大人相助!”

  “老夫一定略尽绵力!”

  又饮了几杯,张叔夜便罢席了,他和赵良嗣还有正事要说,不能喝醉。

  他请赵良嗣来到一座雅致的小暖阁,相对而坐。中间的黄梨木矮案上,放着两杯惹茶,白雾般的热气腾起,看对方都有些不真切,只有满屋的清香。

  寒暄几句,赵良嗣首先开口,道:“良嗣此行身负皇命,诚惶诚恐,唯恐有负圣上所托,还请张大人提点!”

  张叔夜大义凛然道:“赵大人放心,都是为了圣上和江山社稷,但凡有用得着老夫之处,自当从命!”

  赵良嗣松了一口气,这张叔夜果然如传闻中一样,是位一心为公的正直之人。

  他试探道:“皇命在身,在下不敢耽搁,打算明日便动身前往祝家庄,不知张大人有何指点?”

  “赵大人明日亲自去祝家庄?”张叔夜面露惊讶,沉默片刻后,迟疑道:“赵大人不先派人跟祝龙谈一谈?”

  “在下从东京而来,手下没有合适的人啊!”

  听到赵良嗣诉苦,张叔夜笑了,他知道赵良嗣的意思。

  但他一心为国,只盼早日招安祝龙,其他的倒也不计较。何况他有心让时文彬戴罪立功,此时正是良机。

  他抚须笑道:“老夫这里倒是有一个人,是适合此事!”

  “哦?不知此人是谁,还请张大人引荐!”赵良嗣面露喜色。

  “此人正是郓城县知县时文彬!他城破之时,怡然不惧,怒斥祝龙,这祝龙虽然出身草莽,倒也见贤思齐,心慕忠义,礼送他出城,十分敬重他。”

  “前些时日,方腊之侄方杰前来与祝龙结盟,便是时文彬深入虎穴,劝阻祝龙!”

  “此次若是请他出面与祝龙谈判,必然事成!”

  张叔夜被时文彬忽悠,对他的鬼话,信以为真。

  赵良嗣闻言大喜,连忙道:“请张大人请时知县出来一见!”

  片刻后,时文彬施施然前来,对两位大佬躬身行礼。

  张叔夜将情况说了一遍后,时文彬心中叫苦不迭,硬着头皮道:“下官自当尽心竭力,促成招安!那祝龙对下官还算敬重,下官定当好言相劝,务必让他接受招安!只是……不知朝廷许他什么官?又有什么条件?”

  赵良嗣犹豫了一下道:“我来之前,陛下交代,可封祝龙为江南招讨使,征伐方腊。最要紧的恢复漕运通行,命他不得再行截断漕运!”

  闻到此言,时文彬一愣,张叔夜也是皱眉。

  大宋的官衔十分复杂, 有阶官、职官。

  阶官都是平定官阶品阶的,代表这个官员的级别和地位。而职官是官员的职位和差事。

  比如赵良嗣,“光禄大夫”就是阶官,代表他是正三品的大官,也就决定了他俸禄、福利待遇,和朝堂上的地位。

  “秘书丞”则是职官,是他平时的工作内容,给皇帝当秘书。

  而招安使则是临时头衔,没有品级,甚至连俸禄都没有,只有一些出差补助可拿。

  所谓“江南招讨使”就是这样的一个临时头衔,没有品阶的,也没有俸禄,就是让他去打仗。

  朝廷怎么会开出这样的条件,似乎没有诚意啊!

  “怕人心不服啊!”赵良嗣无奈道。

  张叔夜立即明白了朝廷的良苦用心。

  若是给一个造反的盗首封官,这让那些在边关拼死搏杀的将士军官情何以堪。

  为国奉献,升官还不如一个强盗这么快,这会导致人心道德的丧失,也会让更多的人效仿祝龙去造反。

  倒不如给一个临时头衔,金银布帛奖赏到位,等到祝龙平贼立功,再行封赏,所有人便无话可说。

  若是不能立功,那只能怪自己无能。

  更好的结果是,祝龙和其他反贼两败俱伤,朝廷坐收渔翁之利,省却许多麻烦。

  算计是好算计,只是祝龙和他的军师吴用就看不清这其中的玄机吗?

  张叔夜觉得不太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