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塞狼烟 第四十三章 大战鹰嘴口

《西塞狼烟》第四十三章 大战鹰嘴口

作者:草原菩提 字数:5954 书籍:西塞狼烟

  第二天的晌午时分,气势汹汹的海古拉第一军团,兵分两路,来到了哈尔莫墩。

  他的第一骑兵师,直接扑向了已经空无一人的土尔扈特部落老王府——呼青衙门。不到半个时辰,雕梁画栋的呼青衙门,便燃起了百里可见的冲天大火。昔日的议事公堂、繁华闹市,瞬间化为了灰烬……

  海古拉带着第二、第三骑兵师,冲到了开都河边。费了很大劲,才重新架起了已经被拆毁的开都河浮桥。

  他带着人马过了浮桥,来到已经被克达克尔第四军团炮火摧毁一半的土尔扈特部落大营,立刻下达了纵火的命令。

  满目疮痍的部落大营,再一次遭到了侵略者的荼毒,完全成为了一片废墟……大营中央位置巍然屹立的那块巨石,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怒视着这群丧尽天良的强盗,心里再次默默记下了这笔将来必定清算的旧债!

  海古拉凝望着这块似乎拥有无限生命力的巨石,心里瞬间有种异样的感觉……恍惚之中,他觉得这像是一面铁壁、一种象征、一种精神,靠自己的军队是无法摧毁的……

  每年七月的盛夏,库尔勒和焉耆两地,都让人感到酷热难耐。

  当海古拉带着他第一军团的三个骑兵师,浩浩荡荡地开进到巴伦台大峡谷山口,在山口前的戈壁滩上实地查看时,才发现这戈壁滩上的气温比库尔勒、焉耆的气温还要高。

  如果在这里建大营,就好比把他的第一军团大营,架在了烤肉炉子上烘烤一样,这让他根本无法忍受。而一进到山谷内,马上就开始感觉凉爽起来。

  海古拉进到山谷内考察了地形,在远处观察了土尔扈特部落设防的第一道天险——鹰嘴口隘口。

  衡量了一番利弊得失后,他决定将他的第一军团大营和军火库,建在进山谷两公里多,一片宽阔干涸的古河床上。因为紧靠河边,这里取水、饮马,倒是十分的方便。

  为了拱卫大营和军火库的安全,他命令第一骑兵师,沿山谷再向内推进三公里扎营。这里与土尔扈特部落设防的鹰嘴口隘口,仅有不到两公里的距离了……

  通过几天的努力,敌军在巴伦台大峡谷建立的这个前进基地——第一军团大营,就正式开始运转了。敌第一骑兵师扎营的营盘、防御工事及哨所阵地,也同时构筑完成了。

  敌军的前沿哨所,距离鹰嘴口相当接近,只有一箭之地。从鹰嘴口的山顶,不但可以看清敌军哨兵的面部轮廓,还能直接望见敌军第一骑兵师营盘的一举一动。

  海古拉认为:这样设置的呈掎角之势的两处军营,虽然稍显拥挤;但布局紧凑、力量集中、效率更高。对鹰嘴口的守军,甚至它后面的每个隘口的守军,都有震慑、压迫的作用;极有可能迫使对方,主动放弃隘口和山脊上的守卫阵地,向山谷内收缩……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有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就会再次充分显露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重新得到他父汗的夸赞和赏识。

  浩罕军队推进到鹰嘴口前方不远处扎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距离鹰嘴口不到四十公里的巴伦台要塞。这时候的金花哈敦和巴特尔、赵铁锋、桑吉梅仁这些主要军事将领,都在巴伦台要塞。

  大家对敌军进驻山口扎营和部落大营、老王府被焚毁的消息都没有感到惊恐和意外;因为这是预料之中、早晚要发生的事。相反,大家为浩罕军队没有把哈尔莫墩的部落大营、老王府,建成他们的前进基地,用来对付土尔扈特部落,而感到庆幸——宁可毁于战火,日后重建,也不愿让侵略者糟蹋了两处宝地的风水。

  金花哈敦守在巴伦台要塞的最主要目的,除了要在最前沿应对浩罕军队的再次进攻以外;就是要在这里等待汗王的消息,随时准备接应自己远道归来的丈夫。巴伦台要塞是汗王回返大草原的必经之地,也是接应汗王最近的出发地,守在这里,心里才能够安稳、踏实……

  巴特尔和赵铁锋带领的一队人马,已经从巴伦台要塞赶到了鹰嘴口隘口,驰援守在这里的李杰昆都。

  两人从山顶望着前面不远处的敌军连环大营,思索着破敌之策。显然,这次浩罕军队吸取了在霍拉山各个隘口冒险前进,遭受重大损失的教训;采取了步步为营、稳步推进的战术。敌军准备对巴伦台大峡谷中的各处隘口堡垒,实施“个个击破”的意图,十分明显!

  巴特尔没见到李杰昆都,就问阵地上的守卫军士,军士说他又沿着山脊往前探查去了。

  过了半个时辰,李杰昆都和一个军士,沿着山脊匆匆回来了。

  李杰昆都是在哈尔莫墩部落大营和老王府,被浩罕军队纵火的时候,就开始接到警信的。当海古拉的第一军团从山口进山的时候,他们就隐藏在山口一侧的山脊上,把敌军进山军队的人马数量、火炮数量和军需物资的数量,观察得一清二楚。这次又沿鹰嘴口一线的山脊往山口方向,悄悄仔细探寻了一番,观察了浩罕军队扎营的布置情况。

  一回到鹰嘴口阵地,李杰昆都就急忙向巴特尔和赵铁锋报告说:

  “看来浩罕人是想势在必得了!他们出动了海古拉第一军团的全部骑兵。扎在咱们前面的是他的一个骑兵师,另外两个骑兵师驻扎在后面的军团大营,步兵不多。他们的第一军团大营就建在干河床上,足足有四五里长,延伸到了山口。草料场已经建好了,马厩建了一半……

  “有十几门山炮摆在了军团大营的中央。前面这个骑兵师的六门火炮的炮口,已经瞄向了我们阵地方向。不过,看这个架势,好像浩罕人没有马上就要攻击我们下面隘口通道的样子。反而有不少军官模样的人,在反复四处查看两侧山脊的地形,好像在寻找上山的通道。”

  巴特尔和赵铁锋都觉得:既然浩罕军队来势汹汹、势在必得,而现在,在这个小小的鹰嘴口隘口止步不前;肯定还是顾忌两侧山脊和鹰嘴口隘口顶上的“擂石”“滚石”,担心对他们的行进队伍造成威胁,害怕再次遭受重大伤亡!可能是想试着向两侧山脊先发起进攻,占领制高点、控制山顶后,再稳步朝山谷内推进。

  说话间,炮声响起,几发炮弹从阵地上空呼啸划过,落在了后方百米开外的山腰上爆炸了。

  赵铁锋说道:“这是浩罕人的炮兵在试射了。”

  话没说完,又有炮声响起,这次的炮弹落在了对面一侧的山顶上。

  李杰昆都说道:“浩罕人觉得我们在这两边肯定埋伏有人,可不知道我们的具体位置。乱打炮呢!”

  巴特尔警觉地说道:“他们不可能这样一直没有目标地试下去。看样子,是他们接受了霍拉山的教训,不敢冒进了。可能会先对有威胁的隘口顶部和两侧山脊动手,清除障碍、解除威胁后,大队人马才向前推进。”

  他叮嘱李杰昆都让守卫隘口的这些军士提高警惕,防备敌军突袭隘口山顶和山脊上的阵地;给对面山脊阵地上的军士,也发出信号注意警戒。

  巴特尔和赵铁锋准备前往前面的山脊,也去悄悄探查一番。刚一迈步,就见一个军士从前面山脊跑了过来。

  这个军士气喘吁吁地报告说:“浩罕人准备开始攻山了!……他们的一队人正在前方三里多的地方,开始向我们这一侧的山脊下集结,准备登山;另一队人也在朝对面山脊下集结。他们每一队的身后都有掩护支援的长枪队,在山下举着枪朝山上寻找目标瞄准呢……”

  “嗯!终于开始了……”巴特尔自语道。

  他转身命令一个军士说:“你去天桥口,通知等在那里的两个骑兵小队过来增援。把马留在山下,装备带齐,一队上山支援对面阵地,一队随你到这里行动。”

  军士领命,快速下山,朝天桥口方向去了……

  前来从两侧攻山的,是英国雇佣军“山地连”的两个排。

  这是根据海古拉的命令,让“山地连”试着攻击、占领两侧山脊,为大部队行进提供两翼保障。

  海古拉认为:只要占领两侧山脊,沿山脊向前推进到鹰嘴口的山顶两侧,在暗处守卫在这里的土尔扈特人,就会无法遁形。占领了两侧山脊和隘口顶部,自己的大部队从山谷行进就会“万无一失”,自然就不会重演大批骑兵队伍,被山上的石头砸死砸伤的惨剧。这样的稳步推进,能够发现和有效清除土尔扈特的抵抗力量,而且己方不会产生大的伤亡。

  另外,他还想用这个办法,试一下这个雇佣军“山地连”的作战能力。看看被他的父汗寄予厚望的这支特种部队,是否真有那么神奇?而一旦成功,攻击下一个隘口的方式就能如法炮制,梯次推进。

  为了保证这次行动的成功,海古拉命令在“山地连”攻山的同时,山脚下配置大队装备步枪的骑兵、半山腰上配置部分步兵,保持对山顶上的警戒,发现目标立即射杀,为“山地连”顺利登顶提供掩护和火力支援。炮兵队也将炮口对准山顶,一旦需要,可随时仰射开火。

  这些“山地连”雇佣兵的装备确实不错:步枪、手枪、特种军刀、登山靴、登山索、挠钩、护目镜……应有尽有。

  接近晌午时分,“山地连”的两个排,开始在两个领队头目的指挥下,分别向鹰嘴口前面的两侧山脊,发起了登山进攻行动。不过,这时间,他们还没发现这里的守军到底在哪里?

  这些“山地连”雇佣兵,虽然受过山地作战的特种训练,凶悍异常、体力超强;但人的体能毕竟有限,加上夏日太阳的炙烤,登到半山腰的这些士兵,就已经汗流浃背、腿脚发软了。

  稍事休息,敌兵开始从半山腰往山顶继续攀爬。

  登山的敌兵这时已经提高了警惕,步枪、手枪子弹全部上膛,一边艰难攀爬,一边紧张地向上方观望……

  眼看就要接近山顶的时候,突然从顶上呼呼啦啦滚下来几块石头,这些石头带起山上的蓬松石块,一起滚落下来……此时的攻山敌兵一旦松手脱开登山绳,就会立马滚落悬崖!可是已经没有了躲避的空间,无法移动躲闪;眼看着这些石头朝自己和同伴的脑袋上砸了下来……首先被砸中的敌兵,坠落时又把下面的同伴砸下山来,瞬间被砸死砸伤十几个。

  半山腰负责掩护支援的敌兵,也有躲避不及的,被砸伤了好几个。

  等滚落的石头全部落地,山脚下和半山腰的大队敌兵,赶紧举着枪、晃着脑袋到处寻找目标。可距离太远看不清晰,就朝疑似目标的山顶石头胡乱开枪,其实连山顶上的一个人影都没见着,只掉下来了一些碎石块……

  在休息准备了半个时辰后,雇佣兵“山地连”再次从半山腰往上攻击攀爬,这次是重新选择了登山进攻路线。可也是在即将登顶的时候,被乱石砸了下来,又死伤了好几个……

  向两侧山脊分别攻山的“山地连”两个排都遭遇了同样的情况,都死伤近半,无奈之下,被迫暂时终止了这次攻山行动。

  傍晚,库布里也从库尔勒来到了海古拉的第一军团大营。

  军帐里,库布里和海古拉,望着这刚上战场,还没见到敌人影子,就被山上的石头砸死砸伤近一半的“山地连”三个头目,哭笑不得。

  他们瞬间觉得,这让他们的主帅阿古柏十分看重的特种兵“山地连”,实在是不堪一击、徒有虚名!……可一时也想不出,既有把握不发生重大伤亡,又能快速推进的好办法。

  “山地连”的头目辩解说:“这和我们进行训练的所有大山都不一样。这里的山体十分陡峭,而且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植被,山上的土石非常松软;即便山顶没有人,蓬松的乱石,也随时都有可能滑落,登山装备基本用不上,登顶极为困难!……”

  海古拉立刻问道:“那你们的特种训练,都是在什么样的山上进行的?”

  “我们的主要训练场地,是西姆拉的库佛悬崖,那里是英国陆军在印度唯一的山地特种兵训练基地……”

  库布里心里一惊!接着摇了摇头说道:“西姆拉是英国总督和陆军司令办公的地方,也是休闲避暑的场所。虽然离新疆最近,但是这两处的气候条件有天壤之别!这里的降雨量,只有西姆拉降雨量的三十分之一。如果你们训练、熟悉的是那里的山体结构,那肯定在这里是用不上的……你们先去休整待命吧!”

  这几个特种兵头目点了点头,怏怏而去。

  海古拉摇了摇头,愤愤说道:“父汗还把他们当做宝贝,这就是一群废物!”

  库布里轻轻点了点头,突然问道:“不是计划在山口外建大营吗?怎么进山了?”

  海古拉笑了笑,“你不是路过山口的戈壁滩吗?没感觉吗?”

  “是有点热。但是,改变了建营的地点,还建在了干河床上,我担心你父汗不太满意!”

  “那好!明天中午,你到戈壁滩上坐一会儿。如果你能坚持一个小时,我马上就把大营迁出去……”

  库布里一时无语。

  海古拉继续说道:“在山口戈壁滩上建大营,军人和战马根本受不了;如果那样,不出三天,这几千匹战马,起码要被烤死一半!……说到安全?你刚才不是说了吗?这里的降雨量,只有人家西姆拉的三十分之一!一年当中,下不了几场小雨,这宽阔的古河床,绝对安全!”

  库布里见木已成舟,无法再改变现状;况且,也看不出当前将军团大营和军火库建在山谷内的现实威胁,便无奈地点了点头。他转而又忧心地对海古拉说道:

  “你父汗对你的负面看法和累积的怨气,还没消除。你必须尽快找到击溃土尔扈特人的办法前进,还要保证大军不遭受重大损失才行;否则,在你父汗的眼里,你很难翻身啊!”

  海古拉斜了一眼库布里,摊开手说道:“你以为我游山玩水来了?我也在努力想办法,尽快击败土尔扈特!可是,在霍拉山的教训不能忘记、不能不防!……现在,想先清除来自两侧山顶上的威胁,再向前推进。可这英国人的特种兵不争气!发挥不了作用。连蒙古人的面还没见着,就弄了个七零八落狼狈不堪!……不过,我让参谋处,正在设计另外一套进攻方案,今晚确定!”

  库布里又装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故作诡秘地说道:“你现在这里的状况,确实两难。可这样僵持下去,很难速战速决;加上这次‘山地连’的损失,我担心你父汗,会再给你记上一笔帐。那可就更麻烦了!”

  海古拉看出来了,库布里到这里,又是自己的父汗派来督战的。现在,自己已经没有了选择。既然没有两全的方案,只有把还没完全成型、也存在一定风险的行动方案,再冒险一试了!

  他思索了一阵,就将库布里拉到了作战地图前,“我先跟你介绍一下!我计划明天早上开始,命令骑兵第二师放弃战马,分成五十个战斗小队,沿着能够上山的、所有可以攀登的小道,共同开始,徒步搜索攻山。尽量夺取隘口顶上的守卫阵地和两侧山脊,即便不能迅速拿下那些阵地,也要尽全力牵制住土尔扈特在山顶上的主要守卫力量。

  “在第二师、第三师与土尔扈特人保持全面接触、有效牵制的情况下,炮兵负责炮击他们的隘口阵地,尤其是破坏掉鹰嘴口上方的‘擂石阵’。同时命令骑兵第一师派出一个团,在工兵清除落在鹰嘴口下方的障碍物、打通道路后,快速冲过鹰嘴口隘口!隘口的后面是比较宽阔的山谷,再往前,就是他们设防的第二个隘口——天桥口。如果成功,这个骑兵团一面在山谷内扎营,一面可以从鹰嘴口隘口的后方,对他们的阵地实施夹击,同时对天桥口隘口布置警戒……”

  库布里听了,精神一振!但同时又有些担心,说道:

  “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我看可以一试!……不过,这一个骑兵团冲过隘口后,面对的是来自鹰嘴口和天桥口两面的夹击,是不是孤军深入,有些冒险啊?”

  “对这条峡谷的侦查一直在秘密进行。土尔扈特人转移进山后,他们的防御重点,放在了离这里三十多公里的巴伦台要塞,想在那里同我们决战……我们现在遇到的,都是在山顶上进行阻击、骚扰的零星队伍。目的是在我们进兵的途中,对我们的行进队伍造成有效杀伤,迟滞我们的进攻速度。

  “所以,对这些隘口天险,我们即便不计代价、竭尽全力进攻,也只能伤及他们的皮毛。他们的主力就在不远处以逸待劳呢!……那么,既然这些零散力量都被牵制在山顶上,我们在山谷中的人马就相对安全,一个骑兵团的力量就足够应付……另外,按最坏的情况考虑:假如土尔扈特倾巢出动,来这里冒死一战!即使一个骑兵师,也很难招架;那样的话,我们损失一个骑兵团的代价,就相对划算很多……”

  库布里听了,觉得这个计划,也确实是唯一有效的作战实施方案,同样是无奈之举!

  很显然!霍拉山的阻击战和七个星山口战役,给浩罕侵略者的内心深处,造成了无法弥合的伤痛。使他们在决策时,步步如临深渊;进攻时,也是处处胆战心惊,不敢冒进了。这给土尔扈特部落今后的抗击行动,倒是会提供不少有利战机。

  第二天一早,海古拉第一军团的骑兵第二师开始集结。他们分成了几十个小队,准备开始徒步搜索攻山。骑兵第三师的人马和炮兵队在山下负责掩护和火力支援。骑兵第一师的一个团,也接到了命令,带足了辎重军火,做好了向鹰嘴口攻击前进、从底部跨过鹰嘴口隘口的准备。

  太阳还没从山顶冒尖,海古拉便下达了开始进攻的命令。

  一时间,几十队敌军嚎叫着,冲向每一个有可能通达山顶的小道,拼着命朝山顶攻击前进。

  下面负责掩护的敌第三骑兵师的长枪兵,排成两列一字长队,举着枪朝山上找寻目标;只要见到山上有可疑的目标,就乱枪齐射……可他们无论从哪条山路进攻,都无一例外地,被山上的石头给砸了下来。其中有些松散石块,都是被进行掩护的敌军长枪兵,射中击落的。

  那些被砸下山来的敌兵,休息片刻后,就再次嚎叫着向山上冲击……

  巴特尔和赵铁锋、李杰昆都带领的这两百多人的守卫队伍,虽经受住了敌军不断的轮番进攻,但伤亡不小。

  到了晌午过后,敌军仍没能攻上两侧的山脊。被砸死砸伤的敌军,已经超过了三四百人,但仍然不断向山上发起冲击。

  海古拉见全面牵制对方山顶守卫队伍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向炮兵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敌军炮兵开始向鹰嘴口隘口顶部发炮了,大量炮弹倾泻在了我方在鹰嘴口上方的阵地上。

  敌军的炮击,虽然未对我方人员造成大的损失,可几处“擂石堆”被炮弹击中,大量的石块提前呼呼啦啦地落了下来,填在了鹰嘴口的底部。

  这时间,敌军的一个工兵连,抵近了鹰嘴口下方,开始清理落下来的石块,准备打开通道。

  在这个敌军工兵连的身后,紧跟着敌第一骑兵师的一个骑兵团,已经做好了快速跨过鹰嘴口底部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