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 第644章高兴的少年们《求支持,求月票,求推荐票》

《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第644章高兴的少年们《求支持,求月票,求推荐票》

作者:仟仟梦梦 字数:1925 书籍: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

  只疼得觉愚脸上汗水滚滚而下,陶玉想不到这“佛穴错骨手法”,竟是这等厉害,不觉呆了一呆。

  目睹觉愚痛苦神态,陡然触动了陶玉杀机。心中暗道:现在我如把面前的老和尚杀了,天下会“佛穴错骨手法”的,只我一个,而且还可以得到三音神尼手绘拳谱,如果留他一条命在,他决不肯把这本拳谱送我,也可能再教个徒弟出来……

  陶玉心中风车般地打了几个转,也就不过是眨眼功夫,当下故作惶急,道:“弟子罪该万死,竟伤了师父左臂。”

  一面说话,一面捧起觉愚伤臂。

  觉愚本是十分生气,但听他口气中满是惶恐,认为他失手误伤,满腔怒火,登时消失,叹口气道:“这拂穴错骨法,当真厉害,你快些替我解开穴道,接上断骨。”

  陶玉左手托着觉愚伤臂,右手暗中运集功力,口中却答道:“师父,你要……”

  要字刚刚出口,左手陡然加力,觉愚时间关节已断,如何还受得住陶玉加劲一捏,只觉伤处筋骨碎裂,疼得脸上汗若雨淋,大叫一声,不自主向后一仰。

  陶玉右手早已蓄势相待,觉愚向后一仰,立时随势一掌直击过去。

  这一掌,是他全身功力所聚。伤疼正烈,又毫无防备的觉愚,如何能当受得住,但听一声闷哼,耳。目,口、鼻间同时涌出鲜血。

  只见觉愚身子摇了两摇,长发无风自拂,惨笑一声,喝道:“孽徒……你好啊!你比你三位师兄更阴毒。更狠辣了!”

  说完,全身跃起,一头向陶玉撞去。

  金环二郎见他连受重创后,仍能跃起撞击,不觉心头一震,知他这一头,力道必然不轻,急急向旁一闪,顺手一招,‘拨云见日’,把觉愚撞来力道,用滑字诀,向旁一拨。

  觉愚急痛交加,神志早已不清,哪里还知道收住冲势,这一头撞在石壁上。

  但听轰然巨响,碎石和脑浆齐飞,惨叫声中,只见觉愚身子抽动一阵后,气绝死去。

  陶玉细看觉愚尸体,脑袋已片片碎裂,散飞满洞,琵琶骨间仍被铁炼穿着,死状凄惨至极。

  他望着觉愚尸体,摸着怀中拳谱,心中暗自忖道:我如再以数年苦练,当今武林上,能和陶玉对手之人,恐怕很难找得出来

  突然,他脑际中闪起自己遭人打伤的种种经过,登时心头怒火涌起,咬牙切齿地想道:暗中伤我之人,必是那昆仑三子,此仇不报,何以立足在天地之间。

  这时候,已经是十月中旬天气,祁连山中早已开始降大雪,浅山峻岭,尽都被积雪复盖,触目琼瑶,茫茫无涯,变成了一片银白世界。

  这当儿的陶玉,身手武功,已非昔比,只听他仰脸上一声长啸,施展开“踏雪无痕”

  轻功,举步如飞,向左边峰上奔去。

  峰顶上山风更大,寒风贬骨,但金环二郎却丝毫不觉寒意,站在峰顶极处,四外张望,好一阵工夫,突然捏唇作啸,力发丹田,啸如龙吟。空谷传音,直达数里之外,一声甫落,一声接起,和远山回音混合,只听万山千谷中尽是啸声。

  一声声连续不绝,不到顿饭工夫,陶玉脸上已变了颜色。要知他这啸声,全由丹田内力发出,不管功力如何深厚的人,也不能长啸不停。

  突然间,那不绝啸声之中,夹杂一声马嘶传来,不过声音极小、非有很好内功的人,不易听得出来。

  陶玉脸上骤现喜色,啸声忽然一变,隐隐含着节奏,这正是他已往常招呼灵马的声音。

  果然,不大工夫,正西方遥现一点黑影,快似飞矢,只听嘶叫之声,已知是那赤云追风驹了。

  陶玉遥见宝驹无恙,而且守在此地,半年不肯离开,果是通灵之物,心中高兴至极,飞一般向宝驹迎去。马如电奔,人比流星,一来一迎之势,更是快速无伦,瞬息间之间,已经相近,陶玉纵身一掠,飞上马背,赤云追风驹,忽地一声长嘶,骤把急奔之势收住。

  金环二郎细看灵马,雄势依旧,鞍镫之物,无一不全,连马鞍上扣挂的金环剑,仍还斜垂鞍侧,只是雪打露浸,鞍镫剑身,都结了很多坚冰。

  陶玉翻身跃下,拂去挞镫上积冰,仰天大笑道:“我陶玉有此神驹相助,镖练好那拳谱上所载武功,当今之世,有谁还能和我一争长短!”说罢,狂笑不止。

  突然间,他停住笑声,两个娇艳无比的少女倩影,同时在他脑际闪过。

  这两个人都留给他无法磨灭的印象,一旦想起,不知先去寻见哪个才好。

  他扶鞍停立,仰面望天,心中暗自忖道:红师妹是从小和我一块儿长大,才智绝人,貌若春花,只是她那冷若冰霜的性格,却使人难以捉摸;沈霞琳才貌比红师妹不相上下,温柔和婉,却非李瑶红能及万一……但她一颗芳心,早已托寄梦寰。

  他付思良久,仍是难决行止,突然他又怀起昆仑三子伤害之仇,登时冲上心头一股怒火,不再犹豫,纵身跃上马背,径奔昆仑山去。

  陶玉纵马西进,兼程急赶。这一段僻处边睡的荒芜旅程,本极艰辛难走。但那赤云追风驹走起来,仍是快速若飞。

  陶玉虽然久走江湖,但多在江南一带,这次远行西域,只觉景物和江南大不相同,放眼尽都是无际沙漠,如非有着极好武功的人,别说那沙漠中还有风沙卷人之险,单就荒凉景象已非单人所敢涉足了。

  那赤云追风驹虽然是初走大漠,速度仍是惊人,只不过三天工夫,已横越柴达木盆地,进入了新疆境内。

  这天中午,陶玉已到了霍克甘镇。他在镇上休息了一夜,购足干粮,灌满水囊,第二天一早就动身赶路,这时,他不只是想寻昆仑三子报仇,而且还想早日见到霞琳。沈姑娘娇柔温顺的性格,如万缕绵绵情丝,缠紧了陶玉的心,她这几日中不停忖思,越想越觉霞琳比师妹可爱。

  一日紧赶,到太阳快落时候,已到了昆仑山下,抬头望去,但见奇峰拔地,排嶂入云,重重叠叠,高接天际。陶玉想道:人说游过昆仑不见山,当真非欺人之谈,这座名山,果然雄伟无比,当下纵马登山,爬上了一座高峰,流目四顾,只见前面一峰比一峰高,一山比一山奇,不禁心中发起愁来。

  他虽知昆仑三子住在金顶峰三清宫中,但却不知金顶峰在山中何处,如果盲目寻找,就是找上一年半载也是不易寻得,想到为难之处,不觉又恨起杨梦寰来,恨他在相处一段时日中,竟未把金顶峰在昆仑山什么地方告诉过他。

  夕阳照着林立蜂巅冰雪,幻化出彩丽无比的景色,可惜这美好的时刻太短促了,瞬息间日沉山下,暮色苍茫,千百奇峰,逐渐都隐入了夜色之中。

  陶玉低头看去,只见自己停身的峰下,是一个千丈断涧,阵阵阴寒,由洞底直冒上来,心中一动,暗暗想道:这等荒寒山区,也难寻得睡觉之所,何不借此机会,练习那太阴气功,也强似露宿一宵。心念一动,回身轻向马背拍了一掌,灵马低嘶一声转身向峰下奔去,陶玉却凝神提气,游下断涧。

  这深涧中,终年难见日光,是以特别阴寒。陶玉入涧后,亦觉那阴寒之气逼人难耐,赶忙调息真气,盘膝而坐,依觉愚所授口诀心法,开始练习起来,把涧中那阴寒之气,缓缓吸入腹中,用本身真气,把它逼入经脉,再由身体毛孔中慢慢散发出来,这是太阴气功初步的奠基功夫,先使练习人本身不畏阴寒浸袭,并能把阴寒之气,控制于体内任何一处,只待初基奠定,然后再真的吸收外界阴寒,以内功控制体内,对敌时再以本身真气逼出阴寒,击伤敌人。不过练习这门功夫必需要依一定的心法,才能有成,因为那阴寒之气要透过本身经脉要穴,一个不好,就会凝结成伤。

  陶玉初习此学,甚是担心,依照口诀心法,丝毫不敢马虎。连吸几口寒气后,渐觉身上冷了起来,赶紧停下,行功调息,待身上寒冷消失,又复重行练习。

  不过练习数次,天色已是大亮,他心中思念霞琳,跃起爬上峰顶,捏唇作啸,招来灵马,飞上马背,又向深山中寻去。

  第十五回不速之客

  太阳爬上山巅,金色的光芒照射着重叠的山峰,一层层连绵不绝,是那样深长无涯。

  陶玉纵骑在绝峰立壁之上,脑际飘浮着霞琳妖美的情影。这情影给了他无穷的渴望,鼓舞他盲目觅寻在万山千峰之中。

  不知翻越了多少峰巅,越渡过多少深壑,太阳又逐渐向西天沉下,一抹晚霞返照,天色又快近黄昏了。

  这时,陶玉正纵马缓行在一片松林旁侧的小径上,忽见右侧林角处,晚霞中闪起一片白光,陶玉久历江湖,一望即知有人在练剑,当下精神一振,翻身跃下马背,施展轻功,向右边林角奔去。

  绕过林角,隐身望去,果然见一个三旬左右的大汉,和一个妙龄道姑,各执一把长剑在对手过招。

  陶玉默查两人剑法,只见那大汉快中带稳,功力要比那道姑深厚得多,如是真的动手,那道姑恐怕早就败在那大汉剑下了。

  突然间,那道姑施出绝招,宝剑左刺右点,刷、刷,刷,疾攻三招。

  那大汉却不慌不忙,长剑舞起一圈银虹,把道姑三剑快攻封解开去,反手一剑,把道姑逼退一步,收剑笑道:“你的剑招,功力都已有很大进步,只要再下二年工夫,当可有极高成就,几位同门师妹,都无法和你抗衡。”

  那道姑笑道:“我再练习两年时间,又有甚么用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