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吞天道主 第一百一十五章 故旧 下

《吞天道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故旧 下

作者:遥看远山 字数:1811 书籍:吞天道主

  神武四年四月中旬

  大周神都之中热闹非凡,近几日来,从各地赶来的巡抚将军们的车驾塞满了神都的街道,就连就藩各地的宗室王们也纷纷驾车从各地赶了回来,只因再过两日就是寒食节了。

  寒食节对历朝历代来说都是个大日子,在这一天不论是天潢贵胄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去祭扫祖墓。

  寒食节的来历可以说十分的悠久,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先民们只能钻木取火,火种可以说来之不易,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就成了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大事情。

  三月正是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只能食以冷食,是以又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只有皇宫大内可以,而皇宫之中点燃薪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这些贵戚重臣家才能举火,“改火”往往都有仪式,而且很是讲究,而在古代往往是越讲究的节日就越重大。

  到了大周朝开国太祖时,每到寒食节便会命人钻木取火,将新火种分赐给臣僚,以表示皇恩浩荡,后历代皇帝效仿之延续至今

  在寒食节当天,皇帝还要亲率皇室宗亲、文武勋贵们前往太庙告祭先祖。

  所以各地手握重兵、牧守一方的诸侯、宗室勋贵们都要在这一天赶回神都。

  祭祖完毕后皇帝还要召开盛大的朝会,此次朝会是与万寿节大朝会、冬至大朝会并称为“三大朝仪”,是大周朝每年最盛大的三次朝会之一。

  古有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军移之。”可见这种“大朝会”不仅是一种礼制,也是一种对于诸侯的约束。

  尤其是大周这种有许多宗室就藩地方的国家,藩王们手握地方大权,就更加不好节制,是以大朝会也是君王试探藩王及各大臣的忠心的时候。

  不管是对皇帝,还是王公贵戚们而言,寒食节都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大时刻。

  ……

  今日马晋已经是日到三杆了还未曾起床,小囡囡一大早就跑到凤鸣宫来见马晋说要等着马晋听故事,听到周蔷儿说马晋还在睡觉,小嘴便撅的老高,嘴里嘟囔着,马晋真懒,比囡囡还懒,睡到这个时候还不起来……

  李妃雅见状对周蔷儿报以无奈的苦笑,周娥皇到是不太以为意,她知道马晋到底有多宠这个妹妹,自然不会说什么。

  要知道这一段时间马晋纬确实很累,西北战事、扬州盐改、重造鱼鳞黄册那一样都让他必须倾注万分的精神,不敢丝毫的懈怠,每天都要忙到深夜,真真正正的日理万机。

  明日便是寒食节,朝廷休沐两天,马晋多睡一会儿也没什么,见马晋这么劳累周娥皇没忍心叫醒他……。周蔷儿命人端出一些果子、糕点来给囡囡垫一垫肚子。

  “你皇兄还在睡,等睡醒了咱们就用早膳。”

  “好吧……”囡囡转了转乌溜溜的大眼睛,便伸手去抓果盘上的糕点吃,李妃雅轻轻在她肉乎乎的手背上拍了一下,于是囡囡就有些委屈:“我洗过手了……”说着可怜兮兮的伸出手给李妃雅看,“不信你看,可干净了……”

  “哈哈,小孩子嘛,让她多吃一些也没什么。”正这时马晋从寝殿内转了出来,笑呵呵的说道。

  “今日是个重要日子,陛下应该穿的郑重一点儿才是!”周蔷儿无奈的看着一身便袍的马晋说道。

  “这有什么?宴请诸王不是在晚上吗?到时候又得换一次衣服,多麻烦?”马晋不以为意的撇了撇嘴说道。

  “上膳吧……”马晋在自己的座位前坐下,便吩咐旁边伺候的宫女道。

  “母后那边怎么说?”马晋待周蔷儿和小囡囡坐下后,忽然对周娥皇问道。

  周蔷儿自然明白马晋问的什么,忙说道说:“母后自然是高兴万分,囡囡可是先帝唯一的女嗣……”说着摸了摸小囡囡的头,让小囡囡一脸的迷糊,到是侍立一旁的李妃雅猜到了马晋的意思,有些惊喜万分,只要太后没有意见,小囡囡和她姨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

  天慢慢的黑了,因寒食节的禁火令,百姓官员们都不能点灯生火做饭,是以整个神都之中都是黑压压的一片,除了点点星光之外再无一丝的光亮。

  到是皇宫大内之中则是灯火通明,无数的宫女太监们在管事太监的呼喝下忙碌碌的准备着宫廷夜宴的一切所需。

  到了更晚一些的时候,宣武门便缓缓打开了,门外等候多时的宗室们的车架经过千牛卫们的层层检查,纷纷驶进了宫门之内

  宴会定在太极宫甘露殿中举行,这是马氏皇族的一次家宴,所有的在京宗室及家眷们都要出席。

  待马晋和太后及后宫嫔妃们都到了后,宗亲们先是跪着对马晋山呼万岁,又对太后山呼千岁。

  只见马晋的脸上笑意晏晏,和煦的让这些宗室亲王们平身入座,然后宣布开席!

  这时一队队霓裳羽衣的宫女们自大殿外翩翩而入,赤着脚露出一对对玉足,在殿中翩跹起舞,只见红菱飞舞间,恍若神人下凡,藕臂轻抬,纤腰盈盈一握,看上去十分的赏心悦目……

  一曲舞毕,马晋笑吟吟的站起身来道:“朕今天还有一件喜事要宣布……”说着看了一眼坐在他身侧的太后萧氏,见太后萧氏笑着微微颔首,便笑道:“那就是前几天朕终于寻回了已失散多年的妹妹,先皇唯一的女儿,太淑妃李氏之女马依然”

  马晋话音一落,殿内众人除了愕然皇帝会在宗宴的时候郑重宣布先皇之女回归外,到是没别的想法,毕竟宫外早已经传开了,太淑妃的过往及这先皇唯一的公主是怎么来的已是人尽皆知。

  马晋环视殿内诸人一眼,笑容一收,威严的说道。

  “王承恩!”

  站在一侧的王承恩忙手捧圣旨走到阶前向马晋行了一礼,转身面视众宗室徐徐打开圣旨宣读道:

  “马依然上前接旨!”

  早已等候多时的小囡囡,此时身着盛装脸上努力的维持着严肃的表情,也没有左顾右盼,而是规规矩矩地走向殿中,双膝跪下,眸子低垂,安安静静的候在那里,见小囡囡如此的懂事,马晋的唇角不由掀起了一丝微笑

  只听王承恩朗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王者敦睦九族,协和万邦,厚人伦于国风,考归妹于易象,皇妹依然居质,婉嫕有仪;动遵图史之规,步中珩璜之节。六珈备物,百两有期。,爰稽妫汭之封。用锡长乐之号。启疆析木,叶咏秾华。勉膺汤邑之封。赐封马氏依然为大周长乐长公主,赐之金册,谦以持盈,益笃兴门之枯,贵而能俭,永垂宜室之声,勿替令仪,尚缓厚禄,钦此!

  “臣妹领旨谢恩,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小囡囡像模像样的用脆生生的小声音叩首说道。

  见礼完毕,马晋连忙将小囡囡招到身前,让她向太后见礼,太后见小囡囡长的如此可爱自然是很是欢喜,忙将其拉到身边嘘寒问暖。

  马晋见一大一小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中一定,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意,眼光转向殿内的诸宗室藩王们,到了马晋这一代,他就只有两个弟弟马周、马瑛其年岁尚小还未到封王的年纪,说起来大周朝对女性宗嗣还是很宽松的,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什么时候都可以册封。

  但男性宗嗣就不行了,必须要冠礼之后才能册封爵位,而且也不一定会册封为王爵,因为大周的王爵可是实打实的实力派,这跟大周奉行宗族策略有关即:

  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卫国家,下安民生,镇抚四方,薪火不断。

  是以大周的亲王郡王们大的可以掌一州之地如前晋王马琳,小的也可治一郡或数郡之地,因都就藩于边镇险要之地,所以也握有一定的军事力量。

  至神武四年,大周在册的亲王有五人、郡王有一十一人,藩土已达二十四郡之多。

  所以历代帝王都甚少册封王爵,也就是先帝在位时间太短,为稳固朝局不得已才一口气册封了三位亲王,成了历代册封王位最多的一个皇帝。

  所以为了安置皇家子嗣当年太祖专为皇族特设了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镇国中尉、奉节中尉、中尉五等爵位,位在超品诸贵爵之上,除特旨外皆不可世袭,只能降等袭爵至爵除。

  就是说你虽然是皇室中人,但如果你不是亲王郡王或特旨世袭的,那么从你开始五代以后就是平民了,什么特权就都没有了。

  说道这里就要说一下大周的爵位制度了,在大周只有亲王和郡王爵是世袭的,而五等中尉、公爵、侯爵、伯爵都是降等袭爵的,当然了特旨除外。

  而这十等爵位中,后八等爵位只给予食邑不予藩土,至于亲王、郡王嘛!在藩土中就如国中之国一般,除了不能任免官吏外,几乎可以为所欲为,就是想行使什么初夜权啊什么的都是小菜一碟。

  当然了这些宗室诸王也就是在藩地里做做威福,在马晋面前是万万不敢炸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