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吞天道主 第六十七章 观天地大道 上

《吞天道主》第六十七章 观天地大道 上

作者:遥看远山 字数:1845 书籍:吞天道主

  “活佛”的“寝宫”,喇嘛的住宅,和若干只供喇嘛礼佛的神殿则是列为禁地的。不过由于来到布达拉宫的香客都是知所避忌,是以虽然被列为“禁地”的地方,也只是门户关闭而已,并不特别设有禁卫。

  老爷爷倚着回廊的栏杆望下去,果然看见一座本来是关了大门的宫殿刚刚打开,香客很有秩序的迅即排成两行,似乎是在等待宣召。

  另一个老藏人在孟华背后挤上前来,向孩子的祖父打了一个招呼,说道:“机会难逢,你去不去领受大喇嘛的祝福?”老祖父恍然大悟,说道:“哦,原来是大喇嘛替佛祖赐福信士。但不知可有福气礼拜活佛么?”

  那老汉道:“活佛听说今年不露面,四大喇嘛替他主持摩顶赐福,与众生结缘。”原来每年布达拉宫开放那天,达赖活佛照例会公开露面一次,让信徒跪在他的面前礼拜,他抚摩信徒的头顶洒以“法水”,据说这就是代表佛祖祝福此人了。

  那老汉说了四个大喇嘛的名字,孟华竖起耳朵来听,却没弄赞法师在内。孟华忍不住用生硬的藏语问那老汉,不知弄赞法师会不会出来。

  那老汉盯了他一眼,似乎有点诧异,说道:“你是外地来的吧。”

  孟华道:“我是青海来的。我们那里,除了知道活佛之外,就只知道拉萨有个弄赞法师。”

  那老汉对孟华的答复颇感满意,和他的老朋友,那孩子的祖父笑道:“怪不得大家尊称法师为弥罗觉苏,远方的人果然也都知道他的名字。”

  孟华问道:“弥罗觉苏是什么意思?”那老汉道:“弥罗的意思是广及四方,觉苏的意思是恩泽,弄赞的意思则是辅润,布达拉宫封赏给他的法号是弄赞,但远在他得到这个法号之前,大家已经尊称他为弥罗觉苏了。”孟华心想:看来这位大法师在西藏倒是颇得人心,怪不得爹爹也高兴和他结交。

  那老汉接着说道:“你问得很在行,本来按照往来规矩,活佛不出来‘结缘’,就该由首席护法喇嘛替代他的。但不知何事,我刚才听说弄赞法师也因临时有事不出来了。小兄弟,你来的可真是不巧啦!”

  孟华好生失望:“这不是白来了一趟布达拉宫吗?”

  心念未已,忽听得鸣钟击磐,摇管吹萧,老祖父诧道:“这不是迎宾的梵乐吗,不知来的是哪位贵客。”

  过了一会,人群起了一阵波动,消息传了开来,那老汉告诉孟华:“原来这位贵客乃是朝廷派驻拉萨的宣抚使赵廷禄大人,听说也是一来随喜,二来则是专诚求见广慧法师的。”

  孟华道:“广慧法师又是谁。他在布达拉宫的地位比弄赞法师还高吗?”

  那老汉笑道:“广慧法师和弄赞法师就是同一个人,‘广慧’是封给他的封号。”

  杨华一想弄赞法师的藏名尊称是“弥罗觉苏”,释义是“恩泽广慧“觉苏”,想必就是“广慧”这个封号的由来了,暗暗好笑自己的糊涂,心中燃起了一线希望。

  那小孩道:“爷爷,咱们出去瞧热闹吧,我的肚子也实在饿了。”

  老祖父爱怜的抚摸他道:“好,好,要是见得着弄赞法师,那就胜于去礼拜帕巴鲁库赞的舍利于啦。”

  孟华急于见着弄赞法师,赶紧在人丛中挤出去,到了外面,那个“宣抚使”赵廷禄带领三个军官刚好在他们这一群人的面前走过。三个军官,孟华倒是认识两个。

  这两个人就是曾经在柴达木途中和孟华交过手的那两个军官,一个名叫做叶谷浑,一个名叫做刘挺之。

  孟华心里想道:“听丁兆鸣那厮所说,在宣抚使赵廷禄之下,有个参赞武官,名叫卫托平,是大内卫士外调拉萨的,武功十分厉害,想必就是这第三个军官了。叶谷浑、刘挺之、卫托平并称大内三大高手,而以卫托平居首,他们三人同在一起,我倒是要特别小心了。”

  赵廷禄一行四众在两个知客喇嘛带引之下,走向一条通向一座宫殿的长廊,看热闹的人群挤在长廊两边。孟华正在思量如何见得着弄赞法师,忽见叶谷浑睁大眼睛,两道锋利的目光向着自己扫来,好像在人群之中找寻什么相识的人似的。孟华吃了一惊,只道已经给他发现。

  此时孟华业已挤到前列,倘若躲躲藏藏,恐怕更会引起对方思疑,唯作镇定,顺着眼光瞧去,就在这一眨眼,隐约看见两个背影隐没人丛之中,有点儿像江上云和金碧峰。孟华颇感诧异,心里想道:“金碧峰也是曾经和叶、刘二人交过手的,他为什么要冒这个危险,和江上云都来布达拉宫,难道他们也是受了义军之托了。”

  人群忽又起了波动,嘈嘈杂杂的声音像煮沸了一锅水似的:“瞧见了没有,弥罗觉苏露面啦!”“在哪里,在哪里?”“啊,他不是走出来给信徒摩顶祝福,他是在自内迎接贵宾。”

  孟华挤上一个石台,定晴看去,只见那座宫殿打开大门,隐约可以见到一个披着大红袈裟的喇嘛降阶迎接贵宾,不过一会儿,宫殿的大门又关闭了。孟华心里想道:“虽然没有机会靠近弄赞法师,总算有了一点收获。”要知布达拉宫的建筑,将近一万间房舍之多,要不是赵廷禄拜访弄赞法师,孟华如何能够知道他的所在。

  不知不觉,日己西沉,悬挂在第十三层楼上的大钟响铛铛的敲了起来,这是叫人们必须在大黑之前离开布达拉宫的钟声。不过一会,在宫内各处观光礼佛的人都走了出来,像潮水一样从东西南北八个打开了的大门“流”走。

  布达拉宫每年开放一次,从未发现过有不守规矩的香客,是以宫中的执事喇嘛也从来没有搜查过可能有人匿伏宫中,不出去的。——广厦万间,观光礼佛的人们数目亦以万计,要搜也无从搜起。但想不到今年却有一个人故意“犯例”了,这个人就是孟华。

  那座宫殿后面,有几棵高大的相树,孟华偷偷爬上一棵相树,俯瞰宫中情景。

  宫中攀歌细细,人语喧哗,当中一间客厅灯火通明,隐约可以看见正在举行宴会,宾主尽欢的情景。

  夜幕降临,天已黑了。观光礼佛的人们,此时都已走得干干净净。除了这座宫殿有喧闹的声音传出之外,周围一片寂静。大概那些小喇嘛都忙着去打扫去了。

  孟华暗自想道:“弄赞法师的住处虽然并不开放,那只是不许外人进去而已,和宫中什么圣殿的‘禁地’到底不同,爹爹是他的老朋友,我代爹爹进去拜访他,应该不算是亵渎神灵。”

  由于没有别的法子见到弄赞法师,孟华只好冒个风险,不管大内的三大高手都在里面,大着胆子,在相树上一个鹞子翻身,越过宫墙,偷进宫内。

  他不断径自奔赶客打,心想:我且先找个地方躲藏起来,待赵廷禄这厮走了,我再出去找弄赞法师。

  宫中大部分的小喇嘛在吝打问候“贵人”,也还有小部分的小喇嘛在外面穿梭巡夜,好在宫中屋宇宽阔,阶梯很多,孟华借物障形,神不知鬼不觉的瞒过巡夜的喇嘛耳目,躲上了一座楼房。

  忽听得脚步声响,原来宴会已告终结,弄赞法师正在带领四个宾客走上楼来,正是朝着他躲藏的方向。

  孟华暗自咒道:“讨厌,酒醉饭饱,还不肯走。”孟华情知对方都是耳聪目明的高手,稍一不慎,就会给他们发觉,急切间无暇思索,躲进一间空房。

  他是留神听过房间里毫无声息的,踏进去忽见一个人迎面而立,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他,把他吓了一跳。那个人动也不动,孟华看清楚了,原来是个钢铸的佛像。

  藉着瞻角挂的风灯,房间里的景物依稀可见。两旁墙壁上绘有许多壁画,这种壁画是孟华从来没有见过的。作画的藏族艺术家先用臼调粘在墙上,再在绸上涂上酥油,待十后才作画,这样作上的画,色泽历久不变。孟华看的一幅壁画正是一幅活佛宴会藏王盛宴。孟中心中一动,想道:“这恐怕不是普通的喇嘛的房间!”

  心念未已,脚步声已经走近,弄赞法师的声音说道:“赵大人请!”随即轻轻推开房门。原来孟华误打误撞,这间房间正是弄赞法师的静室。

  孟华无暇思索,只能躲在佛像后面,缩作一团。

  赵廷禄等人踏进房间,并不就座,却在佛像之前停下脚步。孟华吃了一惊,手按剑柄,只道他们已经瞧出了什么破绽。

  半晌不见动静,孟华从金莲佛座的缝隙偷偷张望,只见赵廷禄矮了半截身子,原来他是跪在佛前礼拜。

  礼拜过后,赵廷禄站了起来,问道:“请问法师,这位尊神是……”弄赞法师恭恭敬敬地道:“是敝教的护法大神帕巴鲁库菩萨。”

  孟华听得菩萨的名字好熟,想了起来,老吉里日间曾经和他观光过布达拉宫最古老的一座佛殿,据说是松赞干布时期穆建的,那座佛殿就叫做帕巴鲁库学佛殿,殿中供奉的就是这个菩萨。“怪不得我似曾相识。”孟华心想。

  “怪不得我似曾相识,”赵廷禄说道:“敢情就是我在前面那座佛殿礼拜过的那位菩萨。可是为什么看起来又像不同。”

  弄赞法师说道:“前面佛殿供奉的神像,是中年时期的帕巴鲁库菩萨。这座神像是成道之后老年的帕巴鲁库菩萨。菩萨据说是天竺日则王的武士,后来笃信佛教,仗剑四方,扫荡一众邪魔外道,从少年直到老年,立功无算,八十四岁肉身成佛。前面那座佛像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带来,这座佛像则是敝教祖师宗喀巴从天竺请来的匠人铸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