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刀碎星河 发闷,请假一天

《刀碎星河》发闷,请假一天

作者:猪小小 字数:57 书籍:刀碎星河

  镇北侯对此满心的忧虑, 对于陛下要插手武将这边的事情,没有了之前的轻松和期盼。

  他觉得现在陛下让李慎带着驻军去城外重修路桥这事,就是为了让驻军们和城外已经大多加入了协同会的农户们相互交流, 作为先期准备。

  这对于镇北侯来说并不是一个好讯号。

  但若是换一个角度去想,也说明了陛下心里是知道这样情况的, 现在是在徐徐图之, 而不是像是当初承天门口直接简单粗暴地解决, 短时间内镇北侯并不需要担心兵变问题。

  想明白这点后还是让镇北侯放下了不少心。

  镇北侯不是不希望自己理想的军队成为大邵的常态, 他知道扬威将军带领出来的那支队伍非常的好, 即便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西都府大将军在给镇北侯的书信里,都忍不住来回对着镇北侯夸耀着自己手里有这么一只利刃。

  军队本就是国家的武器,扬威将军这个手底下的队伍是利刃,自然是可以有自己的特权,对于这只军队西都府大将军自然是不会吝啬还会给予维护, 但若不只是一只队伍, 而是所有军队那西都府大将军肯定不会是这样的态度。

  这样一支于国于军都十分有利的模式,陛下想要全军推广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这让镇北侯觉得这个世间整个都变得荒谬起来。

  不过若是陛下的话,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吧。

  镇北侯回想了下, 现在陛下已经登基一年有余了, 他做到的那些事, 若是在一年前刚登基时候和镇北侯说,镇北侯也会觉得这些事情是不可思议, 不能完成的。

  毕竟陛下可是上天之子!

  从来不信奉神佛的镇北侯想起邵奕的身份,情绪彻底放松了下来。

  但在深宫之中的邵奕却完全没有想任何和军队有关的事情, 他提出那个对牺牲者增加的抚恤后, 就彻底把西都府那边的事情给抛在脑后了。

  既然是常态就代表着没有问题!邵奕对此很坚定。

  而城外那边的驻军情况, 邵奕也十分的满意。

  李慎那次杀人立军纪的事情确实是让大家都记住,在他手下欺负他人是会受到惩罚的,可这事记住的不仅仅是不可以欺负百姓,那些被警告的官兵们也记住了有冤屈不公的事情是有渠道可以反馈的。

  他们作为驻军士兵,通常情况下肯定是不能随意乱走的,那些犯事的不是一些小军士,就是和上头关系好,出来也不是真帮忙修造路桥,就纯粹休闲放松。

  出去外面他们欺负百姓,在军营里这些人自然也是没少欺负普通士兵,对于这些人被处决,他们不会感觉到恐惧,而是会去想,这京都城外的百姓可以让自己最顶上的头头出面做主,那他们是不是也有机会?

  邵奕当时在协同会会客室看到的那个场景,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一部分士兵们别有心思才造成的。

  被人拜托了,大多数人也都不会介意帮点举手之劳,尤其不少士兵还很狡猾地实现观察了周围百姓有谁需要帮助,被帮助了的百姓那就更加抹不开面子拒绝。

  不管最开始抱有的是什么样的想法,人相互帮助之后关系总是会更进一步的,更何况还有从众心理的影响在。

  ——当周围的士兵们都在做好事的时候,其他没什么相关想法的士兵们也会不由为了合群一类的原因,同样参与了其中。

  最终结果就是需求换来好意,好意换来真心,现在城外驻军隐隐约约是真的有了点军民一家亲的感觉了。

  当然,邵奕满意的不是这个,他满意的这些源源不断的诉冤,可算是把李慎忙得不可开交,甚至因此发落了好几个驻军的将领,重新提拔的小将又需要重新教,短时间内李慎这个人是不可能给他搞事了。

  至于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之后,城外这被洗礼了一遍驻军战力会有很大提升这点,在邵奕看来这无所谓。他看重的是这事情也同样提升了李慎在城外驻军的掌控力。

  过去李慎当上了骠骑将军,理论上执掌了京都府内所有将士,但实际上李慎作为空降上官,是对城外驻军是没有多少掌控力的。

  以后这些驻军就是李慎的铁杆力量,给他篡位的更多底气!

  这东西在外人看来,李慎越强那邵奕这个皇帝手里权势就是越来越大,但实际上准备亡国的邵奕,十分自信地觉得自己可以分分钟不是。

  邵奕留恋地看着系统显示的那些城外驻军们情况的信息,好半天才重新回到那个真实给他重创的讯息面前。

  大贞国变成南贞郡后,津东码头那边没有过太长时间,就把先前那艘造好的海船再次开了出去。

  这消息并没有任何文书传到京都城这里过来,但不妨碍还有个尽职尽责盯梢的世界意志给他汇报情况。

  有了前次经验,他们已经能够判断出来自己现在大概的方位了,哪怕邵奕按死了没有让世界意志再给船吹吹风,这海船也很顺利准确的到达了南贞郡那边码头。

  这次海船在当地停留的时间就比较久,再当地待了快一个月才缓慢的返航。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带回来了一箱箱棉花以及一匹匹棉布,协同会那边是几乎把船上剩余能放的地方,都把这些棉花及其制品全都给摆满了。

  他们津东码头的成员们是不缺过冬物资了,但京都城的同伴们还很需要呢!他们当然不是自己过得好,就不管京都城里头的小伙伴们的家伙。

  京都城那边听说是还来了很多千里迢迢从外地过来的流民们,慕名加入了他们之中。

  这点他们也熟。

  他们离开津东码头之前,叶共谦正在准备弄津东郡协同会分部的事情,这个消息出来,很多津东郡那边的流民就在和他们这些人打听,一个个都很心动。

  这些外来的新同伴肯定人数不少,即便有些来了南贞郡这边,也还会有后续再去的。

  再加上本身从京都城里出来的人也就只是没有找工作那些,留在京都城之中继续务工的才是绝大多数,可不得给京都城里头准备越多的物资越好。

  这一大批给北方过冬用的物资就这么飞速地从南贞郡那边运了过来。

  这艘船回到津东码头之后,才听说了京都城周边发生了很大地龙翻身事件。

  大家伙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满脸懵逼的——地龙翻身是什么?

  很多人能理解干旱能理解洪灾也知道蝗害,也从祖祖辈辈里头听到一些传奇事情,比如天狗食日什么的,但地龙翻身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甚至很多人祖辈都没有经历过,自然很多人都很茫然。

  书生们倒是因为游学的关系知道一些,不知道的也有各种史料记载,当即就给科普了下。

  感受着津东码头这边和南贞郡那完全不同的烈烈寒风,再听到消息里京都城似乎在这次地龙翻身之中倒塌了很多房屋……

  协同会的成员们都是穷苦出身,谁还能不知道这入冬的时节没了屋子有多难熬啊,自然是快马加鞭的把这船上的棉花和其制品飞速运到京都城这边过来。

  谁都知道这批货物对京都城的重要性,运送这个物资的人几乎除了睡觉时间之外都是在赶路,吃饭都是在路上拿饼解决,天没有黑到看不清楚的情况,都会继续往前走,一蒙蒙亮就飞速起来赶路,比以往运输时间少了整整三天就来到了京都城。

  这些护送过来的人到达京都城后还以为会看到很多惨烈的景象,结果就瞧见了官道两边穿着明显是官兵打扮的家伙们热火朝天地在……修路修桥?

  而周围百姓们送水的送水,帮忙递东西的递东西,对着这些过去瞧见就吓得拔腿就跑的官兵们有说有笑地说着话。

  悲惨的场景没见着,倒是前所未闻的魔幻景象是给见着了,护送人员进京都城大门的时候觉得自己脚步都是飘着的。

  而协同会里没有去过津东码头那边的人,感受到手里棉花带来的温暖,也一样觉得魔幻极了。

  协同会的人立即就安排把运送过来的这些棉花和布匹缝制成褥子,而后把消息放出去,让有需求的协同会成员按照一户一条褥子的限额进行购买。

  这些棉花和制品都不会是免费的,毕竟这东西协同会也是付出了金钱代价才送到这里,并不是无本的事物。即便是津东码头那边第一批有新衣服褥子的成员,也是花费了金钱购买的,只不过定价上协同会这边是几乎以成本来弄的,完全没有谈什么利润。

  这种生活基本需求的东西,协同会还是坚持是让大家不必付出多少代价,就能够拥有的。

  京都城内外的大家伙也不知道协同会喊着一户一条的棉花褥子是个什么东西,一条两百文钱说贵不贵说便宜也绝对称不上便宜,反正他们素日里盖得草褥子算成本也就十几文钱。

  这事协同会里头的人也知道,所以他们还以为第一批愿意来掏钱的并不会很多,结果第二天大门一打开,人潮涌动,整个巷子里都挤满了带钱来的百姓们。

  ——甚至其中还有一些不是协同会成员的人,都满脸焦急地提着钱过来。

  他们当然不是知道棉花褥子有多好,这个价格能获得这么厚实保暖的褥子是血赚,这些人纯粹就是以为协同会出事情了,需要钱,所以他们就带来了。

  过去协同会除了新入会的让交几文钱意思意思,其他时候可从来没有对外面要过钱。

  现在突然张口,他们就很害怕协同会这是要倒闭了,所以慌里慌张地把这段时间过好日子之后辛苦攒下来的钱全都带了过来。

  了解到情况后卖棉花褥子的人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只得让这些人排队按照一户一条的方案购买。

  原本在协同会的预案之中,他们担心的是成员们看到这好事,一户偷摸买了几条回去这样的事。

  若是未来不缺棉花褥子的时候自然是无所谓的,但现在京都城内外这么大,这么多人,一船的物资肯定没有办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就只能进来先去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生存方面的需求。

  甚至有些人若是没钱买不起棉花褥子的,在预案之中商定也是说允许对方核实无误之后赊欠,先把褥子给带走这样的。

  但协同会这些书生和成员上下全都没有想到,实际开门之后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怎么把这些觉得协同会马上要倒闭的人多给他们塞的钱给这些人塞回去。

  真的只要两百文就可以了!谁再偷偷给他三百文四百文甚至还偷偷混进去银子的,全都停手啊!

  他们协同会真的不穷!你们可以看看他们公开的账目,都摆着呢!为什么要觉得他们协同会马上缺钱倒闭了啊!

  不要说自己不认识字,协同会一直以来扫盲的班子都有办,看不懂的都来学啊!为什么回答已经让孩子学了,你们也来学啊!

  协同会这些人费尽口舌和这些人说明了半天,都没有让这群固执己见的家伙相信他们说的是真话,最终还是里头的人把仓库里准备好的褥子硬塞到这些人手里,感受到这软和又暖和的被褥,才意识到原来协同会真的不是缺钱,而是又是在做给大家做好事了。

  面对这些人因为真相脸上露出很明显的难以抑制的失望情绪,协同会这边忙活着卖褥子的人完全是哭笑不得,后面甚至是哄着这些人说,以后有困难肯定会和他们求助的之类的话,才让他们把自己多带来的钱重新了带回去。

  就算是这样,这天准备好的褥子卖完之后,协同会清点金额准备入账之后,还是发现实际收入的银钱,比应该收入的银钱多出来了一千多文。

  要知道,正常来说应该是要少于应收入的金钱才是,因为有些人带过来的积蓄总共也没有两百文钱,协同会这边硬让人办了没有利息的赊欠款把褥子带走。

  这种情况的例子也并不少,这能多出这么多钱来,绝对是有人趁着协同会的人不注意,偷偷往着他们收款的箱子里面投钱了。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混在其中的碎银子!

  他们一直都收铜钱的,在售卖过程中就没有收过一次银子!!

  这些银子是哪里来的!!

  当然,这个故事或者事故也不是邵奕在皇宫里不愿面对的事情,他不愿面对的是为什么这一艘海运带回来的有那么多的布匹!!

  没有加工过的棉花还是很好理解的,反正种下去了总是会长出来,上次大邵的海船过来之后,了解到协同会要这玩意后,那些苦力们就开始有意识收集了起来。

  虽然不值钱,但也是个收入。

  毕竟理论上奴隶所有的东西都是主人的,所以苦力们辛苦做活,也是没有任何收入的。

  而采集棉花悄悄卖给那些大邵人,对于他们来说也能悄悄给自己攒下来点东西,过年的时候也可以给孩子买个头绳或者给老婆买个绢花。

  但是布匹这东西是没有的。

  之前邵奕收到的讯息,这棉制粗布在先前大贞国只有最底层的奴隶会穿,奴隶没有资产就不可能给商人带来利润,那么毫无疑问在大贞国是不存在大量可以售卖的布匹。

  这类粗布都是奴隶们自行编织使用的,也就是需要多少做多少,不会有余量。

  自用的东西,也没必要准备什么余量。

  所以第一次海运协同会带回来的,就是只有种子和棉花,没有棉布这东西,津东码头那边的人换的棉布衣都是他们自己纺织后缝制的。

  但这一次……有很多棉布。

  理论上南贞郡那边刚经历过战乱,现在应该在做教化和民族融合的工作,当地的人民不管是大邵过去的还是南贞本地的人,都不会有心思去纺织布匹。

  这些棉布是怎么来的呢……

  邵奕表情痛苦地看着系统显示出来,那协同会的文书内容。

  协同会那些家伙们,里应外合把大纺车在南贞郡那边搞出来了!!!

  百姓们没有心思搞纺织没有关系,机器解决一切问题!!

  当然大邵的优化版本纺织机也都没有落下,协同会没有少开设机械制造的内容,改进什么的难不倒这些协同会的成员们。

  这次海运之所以会在当地停留这么久,是因为在等待这布匹出货。

  船到南贞郡码头的时候,协同会那边跟着官员来南贞郡这边做教化工作的辅助书生们也没有在这个地方待多久,没有人看到这南贞的棉花不心动,这能做多少衣服啊!

  满满等着人手工去纺织编制这些人可等不及,谁又没在京都府那个北方过过冬天?这不得赶紧做出衣服来,让大家过个好年吗?

  抱着这样的心思,先一步到了大贞的书生们带着人鼓捣着,把大纺车这些东西给造了出来,后期如果按照明辉先生所言,其他人其他地方有意见非要他们把这大纺车砸了就到时候再砸嘛,现在这么多棉花先给他解决了在谈以后的事。

  考虑以后失去工作的劳工就业问题,在这些书生们心中,当然是没有更多百姓有了衣服和褥子之后,不会被冻死这点来的重要。

  两害相加自然是取其轻的,相信大邵的百姓们也是一样会赞同这一点。

  而这布匹不仅是协同会的人要买,那些随船的商人也很感兴趣,他们也订购了很大批量准备在津东郡售卖,所以这次海运才一起等了这么长时间才返程。

  邵奕说大纺车不适合在京都城内弄,因为京都城内搞这些会造成很多劳工们失业,但南贞郡那边不一样,南贞郡那里之前是其他国家,当地的人即便是对大纺车有意见,也不会有胆量表达抗议。

  更何况当地人还完全没有意见,在知道大邵这边的‘傻子’花钱收他们不要的棉花后,一个个开心得不得了,飞速就填满了协同会那边搞出来的纺织工坊,还有不少曾经的努力就直接进入了这工坊工作,拿到了让其他人都羡慕不已的酬劳。

  于是这个东西在南贞郡那边适应的很好,甚至于其他地方知道这份种田之外额外收入的南贞本地人,都操着自己新学的磕磕巴巴大邵官话对着那边官员们问,他们这里为什么不弄这个工坊出来什么的。

  曾经被那些主人谩骂着,完全是懒惰废物代名词的奴隶们仿佛一夜骤变,焕发出来前所未有的劳作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