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刀碎星河 请假一天

《刀碎星河》请假一天

作者:猪小小 字数:55 书籍:刀碎星河

  两日后,刘子岳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兴宁县。

  原本只需要两天的行程,因为灵猴寨这些土匪,硬是多用了十几天。而且这些天都歇在野外,吃没吃好,睡没睡好,还要饱受蚊虫之苦,大家都非常疲惫。

  所以到了兴宁县后,队伍只得停了下来,休整两天,让大家好好休息的同时补充一些物资。也野外发那十几天,物资已经快消耗殆尽了。

  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兴宁县会这幺小。

  整个县城没有城墙,只有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主干道延伸出几条小一些的街道就完了,跟刘子岳上辈子见过的西部小镇差不多。

  县城中的房子大多都是低矮的瓦房,县城边缘还有不少茅草屋,估计这个县城总共也就只有几千人,而且多是本地人,自给自足。

  这也就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整个兴宁县城只有两家客栈,一南一北,隔了两里地不说,而且规模都非常小。两层的木屋,一层十几间客房,一个客栈也就三十来间客房,加起来也不过六七十间客房,他们可是有四百多人,几十辆马车,上百匹马。

  两个客栈也容纳不下他们这么多人马,但若打散分开向家中空房间比较多的当地居民借宿,那么多银子又怎么安排?

  客栈老板见鲍全一脸愁容,轻轻拨着算盘主子,滴溜溜的眼睛里闪着精光:“客官打哪儿来?是做买卖还是准备移居啊?兴许小老儿可以帮些忙。”

  照理来说,应该不会有人千里迢迢移居到南越这种穷乡僻壤。

  可若说是做买卖吧,这支队伍里又还有不少老弱妇孺,真是让人看不透。

  不过这么多人,若能将他们的生意做成了,必然是一个大买卖。

  鲍全没搭理掌柜的打听,敷衍了两句,出了客栈将情况汇报给刘子岳:“殿下……如今只能打散分开住,或者在城外住帐篷。”

  大家都被这个消息打击得有点沮丧。

  知道南越落后偏僻,可万万没想到,一个县城竟还不如京城周边一个繁华些的小镇。难怪京城人提起南越就色变呢。

  经过商议,他们打消了在兴宁县休整的想法,只是包下了两间客栈,大家轮流洗了个澡,吃了一顿新鲜热腾腾的饭菜,又买了一些路上必备的食物、药品之类的,次日就启程了,继续前往连州。

  一路往南,人烟越来越稀少,有时候走半天都看不到任何的炊烟,入目都是无尽的绿色,树林、沼泽、湖泊密布,无边无际。

  刘子岳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原始丛林中在野外求生。

  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想想后世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上亿的人,现在却只有两百来万,如此稀疏的人口密度,到处一片荒凉也是正常的。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目前南越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百姓很多应该是抱团而居,多在府县附近,或是村落同族聚居,这就导致更广大的区域是荒无人烟的。

  接下来数日,他们的行程又拖慢了许多。因为路越来越难走,而且经常十里都见不到一个人,想找个问路的都不容易。

  从兴宁县到连州,总共两百多里的距离,他们硬是走了五天。

  看到连州巍峨高大的城墙后,队伍里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自从进入封州境内后,这几百里真是险象环生,太难了。

  连州城比封州城略小一些,不过在见识了兴宁县的规模后,大家对连州已经很满意了。

  包下了两间大客栈,家眷、奴仆住小一点的客栈,其余人马和行礼安置在大一些的客栈,大家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

  次日清晨刚用过早膳,刘子岳就接到了通报,连州知府陈怀义到访。

  听了冉文清的话,刘子岳早就对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陈大人好奇了,连忙道:“请他进来,再安排一个人去请冉长史过来一趟。”

  不一会儿陈怀义就到了。

  陈怀义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穿着一袭天青色的长衫,身形瘦削修长,脸上没什么肉,颧骨都凸了出来,肤色很不好,暗沉无光看起来就不健康,只有那双矍铄的眼睛炯炯有神。

  刘子岳在打量陈怀义的时候,陈怀义也在不动声色地观察刘子岳。

  他已经接到了于子林的信,信中对这位平王殿下多有赞誉。

  今日一见,这位年轻的平王身姿挺拔,眼神清澈,既无上位者的傲慢,也没有流放到南越的丧气绝望,神情轻松平和,后一点尤为难得。

  别说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人了,就是他们这些老家伙被发配到南越不也心情烦闷,郁郁不得志吗?

  “臣连州知府陈怀义见过平王殿下!”陈怀义收回目光,行礼。

  刘子岳连忙双手扶他:“陈大人免礼,大人请坐。”

  双方刚落座,冉文清就来了,行完礼后,激动地看着陈怀义,宛如迷弟看到了偶像。

  刘子岳笑着介绍:“陈大人,这位是王府的长史冉文清,冉长史非常推崇大人。”

  冉文清连忙拱手向陈怀义致礼:“下官见过陈大人。”

  陈怀义赶紧起身还礼:“使不得,使不得,我与大人同阶,互称名号即可……咳……”

  说了没两句他就开始咳嗽起来,冉文清连忙上前扶他坐下:“那……我听陈大人的,陈大人莫要激动,先喝点水!”

  陈怀义坐下,喝了一口清茶压下喉咙里的痒意,摆手道:“老毛病,没什么大碍,让殿下和冉长史见笑了。”

  刘子岳道:“我们队伍里有从京城来的大夫,不若让他给大人看看?”

  陈怀义含笑婉拒:“多谢殿下的好意,我这都是老毛病,看过很多大夫了,没什么效,还是不要浪费那些药材了。”

  “好,若是大人改变了心意,可随时派人来说一声就是。”刘子岳说完这个,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感激地道,“多谢大人派于大人等率兵前来支援。若没有大人派的这八百人马,这次我们要吃大亏了。”

  刘子岳是真心感谢陈怀义,若非连州出兵,哪怕知道事情是章晶明他们勾结土匪做的,他也奈何不了对方。至于上奏朝廷,等信送到京城,寇漠这些土匪早不知道逃到何处去了,没有人证、物证,朝廷不可能仅凭他一句话就治章晶明的罪。

  别说银子找不回来,恐怕还得看着章晶明受表彰升官发财,光想就恶心。

  这件事也提醒了刘子岳,哪怕他是亲王,地位比较高,但在地方上也要与这些地方势力打好关系,以后的日子才会过得更舒坦。

  “殿下言重了,这本就是臣的职责,实不敢当。”陈怀义连忙推辞。

  刘子岳没逮着这个事继续说,而是问道:“于大人应该向陈大人说明了案子的经过,大人不去封州吗?”

  陈怀义咳了一声轻轻摇头:“我这身子骨不中用,什么都没做,此事是殿下和于大人的功劳,我已写了信上奏朝廷。”

  刘子岳跟冉文清对视了一眼,果然,依陈怀义的性格是不可能夺手底下人的功劳的,哪怕是对方心甘情愿主动送他的。

  “陈大人和于大人高风亮节,实在令人佩服。”刘子岳由衷地说。

  名利前途这种挤破头的东西,还彼此相让,实属难得。

  陈怀义轻轻一笑说:“殿下有所不知,于……子林,他算是我的学生,延平十六年,我曾做过定州的主考官。”

  原来还有这层渊源,难怪于子林会甘愿将功劳都让给陈怀义。

  刘子岳点头,正欲说话,就见陶余进来禀告:“殿下,袁大人来了,在外面求见。”

  “请他进来。”刘子岳有些诧异,这个袁高不是应该在于子林身边吗?

  不多时,袁高就跑了进来,给众人见过礼后,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恭敬地递给了陈怀义。

  陈怀义一见到信就脸色大变:“怎么回事?这封信为何会在你手中?”

  袁高缩了缩脖子,结结巴巴地说:“这……是于大人让下官捎给您的。他还让下官转告您,案子已破,他已经写信上奏朝廷,将案件的相关证据也一并呈了上去,请陛下定夺!”

  咳咳咳……

  陈怀义捏着信,脸色难看地指着他:“你……你们糊涂,这事,这事若是被发现……”

  刘子岳已经看到了信封上的字。

  这封信应该就是陈怀义口中那封上奏朝廷的折子。

  现在这封折子却被袁高带了回来,只怕最后怎么上报朝廷都由不得陈怀义了。

  刘子岳比较意外的是袁高的举动。

  明知他和冉文清在,袁高竟还当着他们的面把这事说了,就不怕他向朝廷参他们一本?抓捕审讯都是于子林一手操办的,陈怀义就下了一道命令,于子林却将功劳都扣到了陈怀义身上,若是上头要追究,严肃处理,他们这行为都称得上是欺君。

  别说功劳了,不继续把他们往南贬都是延平帝仁慈。

  估计这也是陈怀义脸色大变的原因。

  “陈大人,您别急,您若是气出个好歹,于大人肯定治下官的罪,您消消气,听下官说。”袁高连忙伸手轻抚陈怀义的背,又将水递了过去。

  陈怀义先是看了刘子岳一眼,然后闭上眼睛,将茶杯放到桌子上,有些泄气地道:“说吧!”

  左右都被平王殿下听了去,这时候再藏着掖着也没有意义。

  袁高笑嘻嘻地说:“陈大人,于大人在奏折中说的都是实情,是您下令让于大人去剿匪支援平王殿下的,审理的过程也都是经过您的授意,此案您居功至伟。”

  刘子岳明白,这话是于子林说给他听的。

  他本来就同意了于子林的提议,只要他们做得让人挑不出毛病,刘子岳也不会多说什么。

  陈怀义面色稍缓,侧头看向刘子岳叹道:“他们俩是担心臣的身体,一门心思想让臣回京,殿下莫怪。”

  刘子岳笑着说:“几位大人的深厚情谊,实在是令人动容。于大人思虑得是,陈大人身体不好,早日回京,与家人团聚也好。”

  陈怀义明白了刘子岳的态度,感动之余又有些惭愧,苦笑着说:“多谢殿下,想我陈怀义无能,还要抢占属下的功劳,让他们替我操心。”

  “大人您别这么说,若非您那么快派兵,咱们哪赶得上啊,你但凡迟疑片刻,就让那群贼子跑了。”袁高宽慰了他一句,目光投向刘子岳道,“殿下,林大人让臣转告殿下一件事,章晶明在狱中畏罪自杀了,还留了一封遗书,或称为认罪书更合适。他在信中承认了自己勾结土匪所犯下的罪行,很后悔自己因为一时的贪恋走上了这条不归路,还将这些年抢劫所得悉数招了出来。”

  刘子岳气笑了:“就这些?”

  章晶明这个老匹夫,分明是故意的。他用死来掩藏了所有的真相,也将舒家摘了出去,舒家念在他这么忠心的份上,多少会对他的妻儿照顾一些。

  而陛下说不定会看在他自杀又“如实”招供的份上,对他的家人从轻发落。

  反正他左右都是个死,自己死在牢房中可比秋后问斩体面轻松许多,还能换来对妻儿的庇护。

  真是好算计!

  见刘子岳脸色不悦,袁高连忙说:“于大人自是不信,提审了魏鹏程,据魏鹏程交代当初他是不同意要对平王殿下您的队伍下手的,但章晶明非常坚持,还说殿下您带了巨额的银两,做完这票就可金盆洗手了。魏鹏程觉得很奇怪,他是如何知道殿下携带了这么银两,又怎么敢对殿下的队伍动手的,便探了探章晶明的口风。章晶明怕他不答应,不得已透露,这是京城贵人的意思,他们只管办就是,办好了,回头不但能分得一笔不菲的银子,还能得到上面的提拔。”

  “不过这个贵人是谁,魏鹏程也不知。于大人便盘查了章晶明的关系,搜查了其书房,审问了章府的仆从及其家眷,将这些也一并送去了京城,请陛下定夺!”

  刘子岳笑了,难怪于子林敢大剌剌地让袁高当着他的面说先前那事呢,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就于子林送他的这份大礼,他也会对他们怎么上报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明白了,于大人有心了,他日等于大人回了连州,我请他喝酒。”刘子岳爽朗地笑道。

  ***

  同一时间,舒耀接到了章晶明递来的信。

  看到信上说已经得手,弄到了七万多两银子,舒耀拍手称快,这可比五万两多多了。虽然要分那些土匪、章晶明他们一些,但落到自己手里怎么也还能剩个一半左右吧?

  关键是还出了一口恶气。

  平王不过是舒妃娘娘膝下养的一条狗罢了,不思感恩,竟还反咬他们一口。退婚闹得沸沸扬扬的,让他们舒家颜面无存不说,这几年舒家女的婚事恐怕也要受一些影响。

  他将信收了起来,高兴地让人悄悄给宫里的舒妃递了个信过去,让她也跟着高兴高兴。

  果然,舒妃听到这消息,晚饭都多用了一晚。

  整个舒家就在这种欢乐洋溢的气氛中过完了春节。

  节后重新上朝,舒耀站在队伍中低垂着头发呆。随着舒家的落败,他在朝堂上也没多少话语权,站的位置也偏后,很多时候连朝堂说在讨论什么都听不清楚,所以上朝对他来过更多的像是走个过场。

  今日,舒耀像往常那样想着一会儿下朝回了家吃什么时,忽然感觉屁股被后面的人踢了一下,他回头恼怒地瞪了对方一眼,对方使劲儿地冲他眨眼睛。

  舒耀感觉不对。

  站他后面的是他的酒肉朋友,同为没落勋贵的健安伯。

  健安伯虽然性子有些不着调,但这可是在朝堂上,应该不至于这样恶作剧才对,他张嘴想问就瞧健安伯使劲儿地冲他摇脑袋。

  舒耀这才发现朝堂上寂静得落针可闻,就连前面大臣们的议论声都中止了。

  莫非出什么事了?

  他赶紧规规矩矩地转回头,还悄悄往上面瞧了一眼。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延平帝竟然在瞪他。

  舒耀马上诚惶诚恐地跪了下去。

  看他这副才回过神来的模样,延平帝气笑了:“征远侯做什么去了?朝堂之上打盹,朕叫了你好几声你都不应?”

  舒耀艰难地咽了咽口水,连忙认罪:“微臣昨日失眠,今日精神不济,请陛下责罚。”

  延平帝没接这话,而是看了看手里的奏折,问道:“上前回话,征远侯可认识章晶明?”

  舒耀下意识地否认:“回陛下,微臣不认识!”

  “好个不认识!”延平帝将奏折率在龙椅的扶手上,冷笑连连,“他妻子与你夫人可是不出五服的堂妹,年年还往你府上送礼,你不认识?”

  舒耀听出延平帝语气的不悦,心下直打鼓。怎么回事,年前章晶明派人紧急送回来的信不是很顺利吗?

  他不知道的是,这封信送出去当天就出了事。当时事发突然,有太多事要处理,章晶明就忘了这封信的事,至于后来嘛,章晶明也没机会派人回京说明情况了。

  最后,舒耀决定还是一问三不知,免得说出什么不好的话。

  “回陛下,家中人情往来皆是贱内负责,尤其是她的娘家那边微臣更是不知。”

  “好,好个不知!”延平帝愤怒到了极点,直接将一封信摔到了地上,“你不认识他,那这封信是从何而来?”

  舒耀头瞥了一眼摔在面前的信,当即认出了自己的字迹,登时浑身一软,差点瘫在地上,心底只有一个念头:暴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