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刀碎星河 第3122章 吾从未曾听过

《刀碎星河》第3122章 吾从未曾听过

作者:猪小小 字数:1735 书籍:刀碎星河

  若果事情真是如此的话,那简单超乎想像之外,难怪阿水要被人当成疯子了。

  陶启泉有点挑战的意味:“你不能接受?”

  我吸了一口气,又喝了一大口酒:“单是接受这个故事,并无不可接受的理由,但是说到头,还是未曾说明白,你何以肯定那是成吉思汗墓──是那个壮妇对你说的?”

  我最后一句话,是望定了阿水说的。阿水的回答,出乎意料之外,他道:“没有人对我说过,我也不知道甚么成吉思汗墓,是陶老板说的。”

  我立时又向陶启泉望去,陶启泉向阿水道:“把那幅你画下来的战争图给卫先生看。”

  我没有再问甚么,阿水又找出了一幅画来,这幅画比较大,陶启泉在我看画的时候,负责旁白:“这是那水底宏伟建筑物前,广场上那幅大墙上的浮雕,阿水曾说过,上面的浮雕是一场战争,他凭记忆,把其中的一些场面画了下来,请留意中间部份。”

  我看着那幅画──即使阿水颇有绘画的天分,这画也画得极其潦草,不过,也还可以看出,那是一场攻城战。在中间部份,有很奇特的画面。

  在城池正门,有许多士兵,地上有士兵倒伏著,看来已死。城上的守军,箭如雨下,还有巨大的石头向下砸去。城门紧闭,有不少攻门的巨木弃在地上,看来城门坚固,攻不进去。

  这些都只是一幅普通的攻城图,并不足为奇。特别的是,在离城门不远处,有两株巨树,在巨树上,被绑了绳索之类的物事,把两棵树连了起来,那些绳索,由许多人向后拉,把两株巨树都拉得弯了,在绳索中间,是另一株巨树的树干。

  两株巨树相距约有十公尺,这样一来,等于把两株巨树组成了一个其大无比的弹弓,而另一株巨树,成了巨大的“箭”。

  从巨树被拉至弯曲的程度来看,那些拉紧绳索的人,只要一起松手,那直径几乎有一公尺的大树干,必然带着着雷霆万钧之力,向前射撞出去。

  那巨树树干,正对准了城门。

  一看就可以知道,攻城的一方,要以这个匪夷所思,但是现成之极的方法攻城,那一定也是极其有效有力的一掌。

  我盯着这虽然草率,但却很传神的画看,好一会不出声,在这段时间之中,我思念电转,想起了许多事,也紊乱得可以。

  陶启泉道:“你看这画,有甚么特别的意义?”

  我吸了一口气:“毫无疑问,这是歌颂成吉思汗用兵如神的煌煌战绩的。”

  阿水大是佩服:“卫先生,你真了不起,一看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我伸手在脸上扶了一下:“我有一个时期,特别对成吉思汗的战功有兴趣,看了不少正史、野史和小说家言。我对各种传说,尤其有兴趣,甚至也相信了,成吉思汗麾下,真有一员大将,叫金刀驸马郭靖。”

  陶启泉指著画:“我问了专家,几个专家都说出了这场攻城战。”

  我道:“是的,这场攻城战,很是有名──”

  那是一场有名的攻城战,成吉思汗攻西夏的中兴府,由于城池坚固,守军又顽强,久攻不下,成吉思汗无计可施时,看到城外有三棵大树,并列著,相隔不远,他灵机一动,砍下了中间的那棵大树,在那两株树上,绑上了坚韧的牛筋,再令军中气力大的将士,拽牵牛筋,把大树当作攻城的利器,果然一击之下,把城门攻破,攻下了中兴府。

  这一次战役,也成了西夏这个神秘国度的灭亡之战。

  (说西夏是“神秘的国度”,并不夸张,这个在中国边陲地建立的国家,甚至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有关它的记载却极少,至今不过八百年左右,西夏文字已无人能识,当时在那个国度里,究竟发生过甚么事,也烟没无闻了。)

  陶启泉又道:“这场战役,化为浮雕,竖在那建筑物之前,这是不是足以说明那建筑物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我点了点了头:“有这个可能──至少,那建筑物一定是为了纪念他的功勋而设的,若是旁人,如此僭越,早已诛灭九族了。”

  陶启泉大是兴奋,击桌而起:“这就是成吉思汗墓,我要把它发掘出来。”

  我的思绪甚乱,望定了他,一时之间,出不了声。

  我需要好好地把事情再想一遍。

  因为一切来自阿水的奇遇,阿水的奇遇,不但和成吉思汗陵墓有关,而且,也关连到了许多生活在海底岩洞中的人。

  假设那些生活在暗无天日岩洞中的人,全是当年陵墓建造者的后人,或是奉命守墓者的后人,一直在海底岩洞中生活,这件事的本身,已足够震古烁今,骇人听闻的了,再加上成吉思汗墓的发掘,说它是本世纪中人类最大的大事,也不为过。

  然而,却要有甚么样的力量,才能把这件事办成功呢?

  不错,陶启泉可以动用的人力和财力,都极其雄厚,但当然不够,所以才他想到要找大亨合作。

  但,即使是陶启泉加大亨,难道就够了吗?

  或许,大亨连用他的关系,可以令有关的各国政府,或有兴趣参加的国家,也参加进来,那或者可以有成功的希望──一定要把这件事,看作是全人类合作才能成功的大事。

  陶启泉见我一直不出声,就问:“你在想甚么?”

  我叹道:“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想起。”

  陶启泉倒乐观:“自然得先把那个会移动的海子找出来,通道就在那个海子之中。”

  我扬眉:“是海子,不是湖?”

  在那一带的湖泊,有咸水淡水之分,一般把淡水的叫为湖,把咸水的叫作海子。

  阿水道:“是海子,水还极咸。”

  我吸了一口气,正在等寻思那一带有多少个大大小小的不同的海子,陶启泉已道:“一共有五百七十一个。”

  一听就知道,陶启泉在来找我之前,已经做了不少功夫,由此也可知他是早已下了决心。

  我道:“会移动的有几个?”

  陶启泉一字一顿:“有移动记录的,只有三十六个,近几年来移动过的,只有三个。”

  我吸了一口气,三个,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就算只是一个,也不知如何下手才好。

  陶启泉如数家珍:“这三个海子,一个是巴颜泊,一个是都鲁泊,还有一个是鄂伊贡泊。第三个不必考虑,因为距离太远。”

  那两个海子都名不见经传,我根本没有听说过。陶启泉拿出了地图来,指给我看,它们的面积,大约是二三十平方公里大小。

  陶启泉指着地图:“你看,在这两个海子附近是乌布沙泊,巴颜泊距离乌布沙泊,只有一百公里,若说地下有水道相通,大有可能。”

  我注视着地图,那乌布沙泊很大,面积至少有两千平方公里,那是一个很大的内海。

  我有点想不通:“如果说,阿水生活了几年的所在,是在乌布沙泊下面,为甚么不能直接从那里下水去,而要通过其他的海子?”

  陶启泉道:“我没有说不可以,我只是假定阿水出入的通道,是通过会移动的小海子进行的。”

  我又徐徐地喝了一口酒:“如果有先进的潜水设备,可以直接由乌布沙泊下水?”

  陶启泉道:“如果我们的目的地,真是在乌布沙泊下面的话。”

  我再吸了一口气:“你可知道,探测一个两千平方公里的湖底,要多少财力?”

  陶启泉居然回答:“我找人估计过了,采用先进的声纳探测摄影,平均每平方公里的费用,约一千五百万美元。当然,实际可能不止此数。”

  我第三次吸气:“老兄,这就是说,单是探测,就要大约三百亿美元。”

  阿花猛然咕哝了一句:“那是多少?”

  当然没有人搭腔,陶启泉一摊手:“这笔探测费,我可以负责筹措。”

  我道:“你说得太客气了,我知道你一手就可以拿得出来,但是你要知道,这三百亿美金,加上至少五年时间,可能完全白费。”

  陶启泉道:“时间是一年──特种人造卫星的热测摄影,也可以帮助探测工作的进行。”

  我道:“先假定了真有那宏伟的陵墓存在,但在乌布沙泊下面的可能性,也只是几千分之一。”

  陶启泉道:“所以,在进行之前,还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一切可能找到的资料之中,去求证它在甚么地方的可能性。”

  我没出声,因为我知道这一方面的工作,历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做过,但个个都是白费心机。

  我想了一会:“我可以拉拢你和大亨,还有一个人,你应该找一找。”

  陶启泉一举手:“我知道,那人是盗墓圣手齐白。”

  我道:“是,是齐白。”

  不单是因为齐白是“盗墓高手”,而是这样的大事,若是我不设法让他知道,他会发疯自杀,甚么都做得出来。

  这时,我已九成九相信了阿水的想法,因为像攻打中兴府的成吉思汗奇计,决不可能出自他的妄想,他是绝对想不出来的。

  陶启泉道:“齐白这个人……如今在哪里?”

  他只知道齐白其人,神出鬼没,绝不是说找就可以找得到的,却不知齐白大有奇遇,已经和阴间使者李宣宣在一起,连他的生命形式,也有了改变。详细的情形如何,根本无法用人类的文字来说明。只好说他已脱离了“人”的境地,进入了“鬼”“仙”交结的境界,要找他,更加难了。

  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成吉思汗的陵墓,不论他的生命形式是甚么,他必然仍有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