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请夫君献上和离书 第一卷 初逢事 第三十八章 询问

《请夫君献上和离书》第一卷 初逢事 第三十八章 询问

作者:青旗沽酒 字数:2646 书籍:请夫君献上和离书

  春山居中。

  大受刺激的李娇儿抱膝坐在床上,并不点灯,只垂泪发呆。

  云团被她支使去了仁心堂与机巧阁打招呼,说今日她有事情,暂不回家。

  云团担心她,想要打发别的仆妇去,但李娇儿坚持让她亲自到仁心堂,务必将母亲的手札藏在日用物中,拿回来给她。

  “云团,别人我不放心。”她哽咽说。

  她本想自己回去的,奈何她眼睛早已经哭肿,心绪更是烦乱,回去了,也只是让父亲家人们担心而已。

  云团无奈,只得应声去了,临走前嘱咐了院子里翠字的二等丫鬟,与一应管事妈妈们,千万看好了小姐。

  可云团刚一离开,李娇儿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许人进来。

  到了傍晚时分,她已经是想哭时欲哭无泪,头昏沉沉又睡不着。

  她院中那些的陪嫁仆妇们都吓坏了。

  上午时她们就听说世子和夫人前后脚回家,紧接着大吵一架,但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没人不敢问,更不敢随意进门,只能时时贴在门上床上,听着屋中的动静,生怕李娇儿想不开,再出些事情。

  直到上灯时候,云团终于领了人,带了不少东西回来,才终于打开了李娇儿的房门。

  李娇儿依旧摸黑呆坐在床上,目光呆滞地看着前面,脑海中想的,依旧是那些诛心的真相。

  云团将藏在李娇儿妆奁中的唐瑛手札取出来,给了李娇儿,又安慰道:“小姐,老爷和老祖宗都担心小姐呢,小姐总要先保重自己。”

  李娇儿没有立刻答话,而是抱着母亲的手札,又呆了片刻。

  以往抚摸着母亲的东西,总能让她委屈的心情平复很多;可今天抱着母亲的手札,她却觉得像是置身在那场京城人耳熟能详又讳莫如深的爆炸案之中,仿佛随时会粉身碎骨。

  娘亲,世子说的话,都是真的吗?她在心中默默地问,再次堕下泪来。

  许久,她才擦了擦眼泪,开口道:“云团,掌灯,我要喝水。”

  声音又干又哑的。

  云团心焦得厉害,忽然听她开口了,当下松了口气,慌忙点了灯,又端了冷热刚好的茶水,递给了李娇儿。

  “小姐,”她顿了顿,到底是下定决心道,“奴觉得,夫人不是世子口中的那样人。”

  屋中因为灯烛而亮了起来,摇曳着,晃得李娇儿眨了眨眼睛,才适应了过来。

  她没有回答云团的话,而是低下头,就着烛火翻阅母亲留下的手札,想要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证据痕迹。

  证明母亲是冤枉的,亦或是……证明母亲确如薛镇所言,是罪大恶极之辈。

  一册、两册……五册手札细细翻完,依旧如她记忆中的那样,什么也没有。

  其实,这三年在安阳侯府独守空闺的日子,李娇儿为了打发时间,早就将母亲的手札反反复复看了多次,可谓倒背如流。

  但哪儿有半点儿勾结外国的事情呢?

  那是一份除了各类巧思、木工、火器、制造等心得之外,从没提及它物它事分毫的普通手札而已。

  可李娇儿内心,仍没有半分安宁。

  到最后,她这大半日什么东西都没吃,便抱着母亲的手札,囫囵睡了一觉,天未亮便起身,才在云团的劝慰下,勉强吃了半碗粳米粥,以及一碟小菜。

  而后,她便将母亲的手札再次藏在了床头墙上的暗格中,又收拾妥当后,便与云团,再次回到了仁心堂去。

  *

  仁心堂中,因担心李娇儿而一夜少眠的李赋,乍然看见脸色极差,眼下隐有青色的李娇儿,也吓了一跳,忙拉着她坐下,听着她的脉息,问道:

  “娇娇,这是出了什么事情?”

  李娇儿强打精神,笑着安慰父亲道:“爹,我没事儿,只是昨夜没太睡好。”

  李赋把着她的脉,沉默地看着她,片刻后才问道:“娇娇,你与为父说实话,可是你与世子又起了争执?”

  李娇儿忙摇摇头,勉强笑道:“并没有,只是他就要离京了……”

  李赋面色更有不虞。

  他精于医道,而人说假话的时候,总是和平时不大一样的。

  更何况李娇儿压根不是个会说谎的人。

  李娇儿看着父亲的脸色,微顿后转了话题,道:“爹常同我说,娘不喜交友,只爱钻研技艺,那娘打理机巧阁的时候,难道也不同人来往吗?”

  本还怀疑的李赋,听见她此时问起了唐瑛,神色更古怪,问她:“怎么想起问这话来了?”

  “我昨夜做梦,梦见娘了。”李娇儿忙道,“梦见娘的很多事情,醒来了,却又忘了。”

  这是实话啊,李赋心想,许是女儿真的又与世子起了争执,难道是因为她总在娘家住着?

  毕竟侯门公府,媳妇总不在婆家必然招人怀疑,薛镇面上不好看了,因此又来欺负女儿吧。

  所以啊,他的娇娇儿才会又思念娘亲了。

  他想着,叹了口气,放开李娇儿的手,柔声道:“唉,你娘在机巧阁的时候,也多只爱与那些老师傅钻研罢了。她年轻的时候爱和我出门,有了你之后便很少出去了。她也的确不爱同人结交,从来都是你外祖父与外祖母在外。你那秦师姐倒随了你母亲的性子,与人际上不通,只爱钻研技艺。”

  李娇儿听父亲不再问她这几日在家的事情,暗中松了口气,继续勉强笑着,又和父亲聊了半天母亲唐瑛的趣事。

  李赋心疼女儿,自然说了许多。

  但没有一样,与那陈国有关系。

  李娇儿便不再多问了,只陪着父亲在药铺待了半头午,直到有病患家属上门,请李赋去看,她才说侯府中有些事情,今夜仍不回来。

  李赋又是担心担忧又是猜疑地,看着女儿的身影消失在巷子口,叹了口气,便领着郑小西,背着药箱,去了客人家中。

  *

  李娇儿离开了仁心堂,到了机巧阁。

  刚走到门前,就见秦乐扶着张老太太出来,要回家歇中觉。

  瞧见她来了,那娘俩儿都喜笑颜开的,并没有看出李娇儿有何不妥。

  全因方才在仁心堂和李赋说了半天话,让李娇儿的心绪平和多了。

  “我还当你今儿不来了,”张老太太拉着她笑道,“走罢,今日铺子里的活计让他们忙去,咱们先家去。”

  李娇儿撑着笑,同张老太太和秦乐回了家,吃了些饭,不多,只推说苦夏。

  “这孩子,哪儿有这早晚就苦夏的?”一贯心疼孩子的张老太太虽然笑她,但没逼着她吃,只准备了点心,让李娇儿等下晌饿了再吃。

  吃罢饭,秦乐便先回去了,李娇儿又打发了云团下去休息,自己则陪着外祖母午歇。

  祖孙二人躺在了床上,她才又借口昨夜做梦的事情,问起了母亲的事情。

  张老太太听说,疼惜地抱着外孙女,絮叨起女儿的过往来:

  “你娘啊,自幼就喜欢跟着你外祖,钻研那些技艺。不过啊,她在家可待不住,喜欢出门,只是她和别的娘子不一样,她不喜欢出门耍,认识你爹之前,她总去山里寻好木头,认识你爹之后,就一边陪着你爹寻药材,一边寻好木头。”

  “可是咱们京城附近的山上,哪儿有什么好木头呢?”李娇儿听着,问道。

  “所以你那爹娘才爱往别的地方跑,天南海北的,我也拦不住。那时候京畿之外还乱着呢,战乱,流寇,外敌,”张老太太感慨道,“不然怎么会救了老侯爷?才让你有了这段好姻缘。”

  她如今仍不知道李娇儿要与薛镇和离的事情,提起薛镇,仍觉那是自己的好外孙女婿。

  李娇儿略一默然,靠在张老太太怀中,轻声道:“可从我记事起,不记得母亲爱往外走,便是带着我,也不过就在京城附近转转而已。”

  张老太太笑了,摩挲着她道:“那时候你还小,不记事。你刚出生的时候,比一般孩子都小,身体并不好,总是生病,尤其是两岁那年生病,人险些救不过来。那之后啊,你爹娘为了你,就不再四处走了,便是出门,也只在京城附近。”

  李娇儿笑了笑:“我好像有些印象,但的确记不清了。”

  “两岁的娃娃,能记得清什么?”张老太太爽朗地笑着,轻轻拍着孙女,“不过好在你如今身子很是康健,长得竟然比寻常小娘子略高些,好看呢。好了,大热天的,别凑着这么近,怪热的。”

  张老太太说着话,还假意嫌弃地推李娇儿。

  李娇儿抱着她的胳膊不肯放手,撒娇道:“不,我偏要抱着。”

  虽然是这么说,但她撒了会儿娇,便放开张老太太,道:“外祖母,家中如今有冰的,都说今年会热,您别不舍得用。若没了,便让人拿了我的名帖,去冰属买了就是。”

  “你这次送回来的还在后院地窖里放着呢,我一个老人家,也不敢贪凉。”张老太太慈爱地对她道。

  李娇儿嗯声,又陪着张老太太躺了一会儿,便听见了老人家的鼾声。

  李娇儿却始终没有睡着,只躺在床上,看着床顶的缠枝花纹,思索着今日从父亲和外祖母处问到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