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请夫君献上和离书 第一卷 初逢事 第三十一章 千秋宴

《请夫君献上和离书》第一卷 初逢事 第三十一章 千秋宴

作者:青旗沽酒 字数:2684 书籍:请夫君献上和离书

  李娇儿嫁入安阳侯府三年,见到的孝惠公主总是慈和,大度,能说爱笑,深得周围人的敬重。

  即便是脾气火爆,但孝惠公主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更不会动辄打骂人,御下也颇为宽和,手也松,时常赏赐。

  并不像个出身尊贵的郡主。

  李娇儿是第一次,看见起了杀心的孝惠郡主。

  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善良,她对着孝惠郡主脱口而出:“郡主,那孩子毕竟是世子的……”

  她是打定主意要与薛镇和离的,便是郡主也不能让她改变主意。

  纵然她感动于孝惠郡主的种种,但稚子无辜。

  薛镇做错的事情,为什么要怪在个襁褓婴儿的身上?她也不忍让孝惠郡主的手沾了这样一个婴孩的血。

  孝惠郡主却打断了她的话,看着她,笑得如往常一样慈和,感慨道:“可真是个傻丫头。”

  李娇儿知道自己将话说急了,许惹了她生气,便不说话,只抿着嘴,坚持地看着她,目光里流出了恳求。

  “你啊,打扮得太素了,我还记得你初嫁过来的时候,穿的那身红嫁衣,盖头掀起来的时候,可真好看,连娘都说,你是她见过的,京城里最好看的姑娘。到今天,是平安对不起。”孝惠郡主抬手,理顺李娇儿耳边的碎发,柔声说着无关的话。

  平安,是薛镇的乳名。

  李娇儿坚持又不安地坐着。

  “他的父兄是我的丈夫儿子,我怎么会不心疼他落下的心病?只是我见过有人在不公中,怎样活得性情大变,变得人憎狗嫌。可是娇娇,你没有。这三年我看在眼里,看得清楚。瞧瞧,都受了那妇人如此的委屈,你还在意那孩子的生死呢。”

  “所以娇娇,他的心病,不该委屈了你。因此我活着一天,就不会容许他纳妾收人,没有子嗣又如何?薛家又不是死绝了人口,大不了过继。”

  “但娇娇你需知道,我不喜欢陈娘子、不接受那个孩子,也并非单纯为了你。而是安阳侯世子的长子,决不能有个罪人,甚或是别国探子的母亲。”

  李娇儿心猛得一颤,不可思议地看向孝惠郡主。

  孝惠郡主看她的目光,却更柔和了。

  “娇娇,你要记住,就算男人三妻四妾寻常,就算男人比女子处世轻松,但总有不许他跨的一条死线,跨过去了,安阳侯府,亲家,你我,都可能万劫不复。”

  “媳妇,夫妻二人同气连枝,他若真的犯了该死的罪,不论他平时怎么对你,刑场之上你都要和他一同承受,那多划不来?所以不该心软的时候,心软不得,你可明白?”

  孝惠郡主平和地,将这点儿道理掰开,揉碎,说给他听。

  李娇儿赧然垂首。

  她瞒着孝惠郡主陈娘子的事情,但她却以一个长辈的姿态,认真地教她道理。

  以前,她总觉得郡主婆婆能活得这般快乐,是因为有强势的母亲,有爱她的丈夫,有出息的儿子,所以即便是中年遭遇丧夫、丧子之痛,她也能走出阴影,无忧无虑。

  可在眼前这一刻,李娇儿真切感受到了眼前的中年妇人,是皇室养出来的郡主,是经历过先帝时明争明抢,尸山血海中求生的郡主,纵然面上平静,心中也已经根据种种古怪,把事情想明白了。

  而她啊,只想着和离,就没想过陈娘子的身份、那孩子的身份,会不会让她受牵连之类的事。

  她可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李娇儿轻声道:“是,媳妇明白了。”

  孝惠郡主看着她,这方道:“只是你放心,我也知道稚子无辜,以前看……放心吧,待世子那边事定,我会给孩子找个好人家,让他永永远远地离了京城,务农经商,平安一世。”

  李娇儿心立刻一松快,偷偷舒了口气,抬头看着孝惠郡主:“是,媳妇都听郡主的。”

  这声“是”,是真的发自内心所言。

  孝惠郡主被她逗乐了,无奈又慈爱地拧了一下她的脸:

  “可真是心善的傻子。我让人给咱娘儿俩赶做了新的吉服,先吃了饭,然后试试衣服,明日是咱们皇后娘娘的好日子,那些晦气的事情,都忘了。”

  “好。”

  *

  次日,六月初七,穿了簇新的吉服,按品阶大妆的李娇儿跟着孝惠郡主,很早便往城外的御仙园去了。

  待到了御仙园前,每人的丫鬟仆役照例是不能跟着进去的,都在外面另有搭了棚子,停放马车,并让各家的仆役丫鬟等候。

  而李娇儿跟着孝惠郡主,查了牌子,一起进了御仙园中。

  早有宫女、内侍过来拜见、引路、随侍前后。

  孝惠郡主一见那宫女,喜道:“竟然是姑姑,皇后有心,姑姑辛苦了。”

  李娇儿也认识随侍孝惠郡主的宫女,名叫芳草,是皇后宫中的管掌灯的姑姑,而跟着自己的宫女叫紫燕,是皇后宫中的奉茶宫女。

  而芳草进宫的时候长公主还未嫁,她被分在大长公主宫中做洒扫宫女;待长公主出嫁后,她服侍过太妃;后来当今皇帝登基封后,芳草就去了皇后宫中,服侍至今。

  因为有着这样一段的渊源,身为长公主女儿的孝惠郡主,便识得了她。

  芳草是个圆脸,容貌平平的宫女,但看着很喜庆,施礼道:“郡主安,能随侍郡主一日,怎算辛苦?”

  孝惠郡主微笑着颔首,再不多言。

  李娇儿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垂首无言,在心中数着一路上走来,走过了几块砖,地上又有几个图案。

  她这三年里,没少跟着孝惠郡主出入宫禁,深知入了皇家的地方,没长嘴,不长眼,只带着耳朵才是最好的,最好胳膊腿也别长出来,免得乱跑乱碰,一个不好,被人耻笑事小,冒犯了天家才是大事。

  宴会的地方安排在御仙园中的朝晖阁,地方宽敞,临着园内的揽月湖,湖中间还有个极精致的戏台,借着水音听戏,是最好的。

  外命妇已经都到了,按着品阶站好,只偶尔窃窃私语,却很快就停住,安静得仿佛无人似的。

  而隔着道幔子的另一侧,则是百官,以及各国使节。

  再一会儿,后妃至。

  有一刻,帝后齐至。

  众人伏地,山呼万岁、千岁之声。

  建隆帝称平身,入席。

  而后,鼓乐响,歌舞起,珍馐美馔,流水般摆上桌,安静终于变成了热闹。

  李娇儿依着规矩,随众人,贺、跪、拜、饮酒,直到吃饭的时候,才趁人不备,偷偷按了按僵硬的脖子,揉了揉酸痛的胳膊。

  纵然李娇儿才十八岁,就是二品的诰命夫人,但依旧是个无足轻重的外命妇,宴席上坐在她前面的,有皇室贵胄们、多位一品夫人,因此她藏在人群中的小动作,并不显眼。

  说是宴饮,可在她看来,就是受罪。

  不过,那高高在上坐着的帝后,却似乎都很开心。

  李娇儿虽然看不真切建隆帝的神情,但是她仍能从那如在云中的御音中,听出他情绪不错,甚至对太子说话时,都和风细雨。

  待到各国使臣献宝时,轮到陈国呈上掌中珍的时候,在场众人纷纷赞叹其中凤舞之美,巧思可赞,建隆帝则笑着称赞,还轻易点评了两句机关之诀窍,得了陈国使臣的几句奉承。

  建隆帝看起来更高兴了,吩咐赐下回赠之物,而后还唤来太子,让他为皇后赋诗一首。

  太子做了首精巧但平平无奇的应制诗,李娇儿于诗文上着实不通,只见建隆帝的神色,该是很满意的。

  李娇儿觉得可叹又可笑。

  即使建隆帝的后宫之中如今隐有血雨腥风,陛下看太子也横竖都不顺眼,但深爱爱面子的建隆帝在这等有外国使节在的地方,却哪怕演出个父慈子孝,也不肯将家丑外扬。

  既然陛下也认为轻易废立太子是家丑,又何必呢?

  太子在民间颇有名声,传闻中的性格也不像会杀父弑君的人啊。

  李娇儿觉得,人心果然是最奇怪的。

  宴席完毕,湖中心的戏台上,便开锣唱戏了。

  而下面坐着的外命妇们终于松泛起来,左右的人凑着脑袋,低声说着无关大碍的闲话。

  李娇儿也与周围的人说了几句话,只是她旁边的夫人最年轻也有三十岁了,和她个小丫头,着实无话可说。

  李娇儿只得安静看戏。

  却在这时,紫燕借给她倒茶的机会,在她耳边低声道:“世子夫人,有人想要见你。”

  李娇儿意外地看向她,在她的目光中,便知是谁要见她了。

  这还是第一次呢。

  她有些踌躇。

  这是皇家的地方,只凭个宫女的话,她可不敢乱走动。

  紫燕见她这般慌张,心中明白,便走到了孝惠郡主身侧,对芳草耳语两句。

  芳草也弯下腰,同孝惠郡主说了两句话。

  孝惠郡主听说,扭头看向她,一笑,微微点头。

  李娇儿这方定了定心,并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又略坐片刻,喝了半盏茶后,方才借口更衣,起身往外走去。

  刚走到外面,紫燕对着李娇儿更为恭敬了,施礼道:“世子夫人别担心,皇后娘娘就在前面清风小院旁的亭中,等着夫人呢。”

  “好,烦请女官带小妇人去吧。”李娇儿回了半礼,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