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国诡闻实录 第五百三十七章:巫神文明

《民国诡闻实录》第五百三十七章:巫神文明

作者:漆奥峤 字数:1433 书籍:民国诡闻实录

  语毕,她抬头看向头顶的巨门:“如果我们没猜错的话,这个地方很可能是那群古楚先民的高媒母庙,我们见到的鬼门其实是母庙大门,众多族人就聚居在母庙外的洞窟,这样一分析,就有了三种不同的猜测!”

  其一,古楚先民镇守这里,是为了守护鬼门中的某些东西,以保护为目的。

  其二,古楚先民监视这里,是为了关押远古时代犯错的古人,以关押为目的。

  其三,古楚先民定居这里,以高媒母庙为中心,带领着族人生活,只是随着后代环境的改变,他们逐渐搬离这里,这个地方就被废弃下来,关于幽都鬼门的神话,所描述的,很可能是古楚先民在这里穴居繁衍的故事。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至少说明古楚先民曾经在这里建立过完整的部落,甚至他们的时代比先秦时代还早,很可能追溯至夏商周以前的洪水时代,那么,古楚先民的称呼就完全错误了,应该是先有巫祭后有古楚,古楚文化继承于巫祭文化。

  宋思媛心中关于巫祭文化的这根铉不断绷紧,脑中有些年头越来越清晰:

  上古时期,巫神不分,先民以山川河流树木等自然物为神,善则为神,恶则为鬼,以祈祷和巫祝来祭祀鬼神,以祈求鬼神用神力帮助他们,以此形成了巫神文明,用巫祭文化来指导生产。

  而后夏商周时代来临,原始社会向着奴隶社会转变。

  到了夏商时期,巫祭信仰也演化为宗教和王权共同治世,这一时期,夏朝和殷商崇尚活人祭祀,龟甲占卜,虽有王权,但凡大事小事都要占卜问天,对神灵的祭祀从指导生产转向了祈求神示,留下了数不清的祭祀礼仪、巫祭秘法。

  周朝以后,周天子断绝野神鬼祭,以六畜替代人殉,同时只以祖先为神,号称敬天法祖,从此以后,巫神文明被神祇文明取代,仅仅在八百里水泽的三楚蛮夷之地有所保留。

  在这里,巫神文明和楚人的信仰结合,形成了古楚文化,这些人也就是古楚先民。

  再到以后,秦朝统一诸国,尊齐鲁八大神,视起源于巫神文明的古楚文化为淫祠野祭,他们对古楚文化的打压,也使得古楚文化迅速消失,仅有的文化流动到各地,以各种原始文化生存下来。

  “我们一直都以为这是古楚先民,实际上,他们应该是巫神先民,是数千年前乃至于万年前拥有巫神信仰的远古先民。”

  岳观潮听着她说的话,脑瓜子已经转不过来,皱起眉头:“宋千金,这越说越离谱了,你的意思洞里的这些先民,其实是来躲灾的!”

  “对!”

  宋思媛对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坚定,看向众人肯定了粗鄙武夫的看法:“对,就是来躲灾的,我们去巫棺镇时听阿萤的父母说起过他们的族群历史。”

  肃慎人的祖先很早就来到大兴安岭,如果肃慎文化来自本土,就没必要用来这些字眼,以来这个字眼来解释根源,说明肃慎先民的发源地也不在本土——他们当初是以客人的身份进入的大兴安岭,然后跟当地的原始信仰融合,才产生出了肃慎巫族文化!

  这样一来,就很好解释,为何他们在巫棺镇能见到山鬼、少司命、大司命、河神这种神祇形象,无论是古楚文化的十神,还是肃慎文化的十二神,又或者是西南三省的巫蛊文化,其实都是远古巫神文明自然神崇拜的残留痕迹,是他们被正统文明打散后,流落各地形成的变体文化!

  宋思媛和他们一起商量到现在,思路越来越清晰:“从这一点来说,巫神文明确实都在躲避神祇文明的围剿,以至于东到沿海、北到森林,西到川湘都有他们的影子,我们如果把这些地点都标识出,就会发现这些带有巫神色彩的文化,大多被排斥在中原地带以外。”

  她眼中闪着光芒,越来越感觉自己接近了真相:“中原,就是古人所说的九州天下,在九州之外是什么,是蛮夷戎狄,是不沐教化的野蛮人异族,可以说,巫神文明从夏商结束后,就处于被围剿的状态,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远古巫民才要在这种地方躲避灾难。”

  “幺妹,为啥子巫神文明会被围剿?难道就因为喜欢活殉?”

  任孔雀的祖先,说不定就被神祇文明围剿过,她对这些东西好奇起来。

  宋思媛可不觉得,活殉是什么大事,她解释道:“与活殉无关,周朝只是废除了人殉,仍然要活殉大量的牲畜,再说了,此后的朝代让后妃将臣殉葬的皇帝多得是,如果只是活殉,那神祇文明该缴灭自己。”

  “他们怕的,其实是神权取代王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