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宋第一奸臣 第三百二十九章 冗官之患

《北宋第一奸臣》第三百二十九章 冗官之患

作者:码字小蜜蜂 字数:1933 书籍:北宋第一奸臣

  郭浩初在天牢中得知父亲过世后,痛骂了江辰几个时辰,留下一封自辩的血书,选择了上吊自尽。

  血书中对跟瑞王赵瑾和福王赵奕勾结老杆子韩虎之事供认不讳。

  但却否认了谋反之举,指出玉玺、皇袍和所谓的死士都是江辰栽赃嫁祸,希望宋徽宗能看在郭家祖上功绩的份上网开一面、饶过不知情的家人。

  不过很可惜,由于江辰、聂山、燕王赵俣和越王赵偲把枢密院等当朝重臣的子侄亲信涉案名单都给抹除撕毁了,留下的大多都是不受当权朝臣待见的旧有保守派。

  这使得当朝重臣们完全失去了后顾之忧。

  为了各自的利益算盘,为了进一步打压旧有保守势力,都想将此案做得越大越好,根本就不信所谓的血书,不仅如此,还当廷指出郭浩初乃是被人灭口。

  而杀人灭口的首要怀疑目标正是大宗正司琼王赵仲儡。

  琼王赵仲儡有十四位王爷兄弟,每人又生了十几二十个小侯爷、节度使,男丁几乎占了整个皇家成员的三分之一,可谓是宋徽宗最为忌惮的一股皇家势力。

  对此众人心知肚明,也明白这一切的背后推动者正是宋徽宗,不过打压皇族成员对百官和世家有百利而无一害,是以都积极配合。

  蔡京为了保住蒋之奇和魏伯邹,以及借此事打压保守派,几番争论之下便与何执中、郑居中等人达成了默契,否认了血书的真实性,一起将此事定性为了谋逆大案。

  除此之外,他和蔡攸还想保住新任户部侍郎宋运恒,只可惜,宋运恒人赃并获之时,蔡薿和御史邓玉、纪仲都亲眼所见,根本就保无可保。

  于是,蔡薿凭着私下进献账册的功劳,终于如愿以偿的坐上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蔡京和蔡攸并不知道蔡薿背后的小动作,以为宋徽宗是在安抚他们,心里还挺高兴,觉得这一波不算太亏,毕竟获取的权利远远大于失去的。

  聂山也很高兴,由于开封府尹大多是一年一换,甚至是半年几个月一换,所以他对开封府上下的掌控力度并不强。

  借此机会把邓伦邓推官和无数阴奉阳违的吏员拿下后,让他很有一种大权在握,政令畅通的舒爽感。

  抄家抄得手软的杨戬和顾鸿飞比他们还要高兴,因为家里的银子多得都要堆不下了。

  而在此事中最为开心的人则莫过于宋徽宗!

  在燕王赵俣和越王赵偲的暗示下,曹国公曹廓等勋贵虽然知道自己是被人给坑害了,但得知高俅已经成功掌控了西大营和步军司后,还是认命地找宋徽宗认罪,主动请求交出兵权,降爵罚罪。

  宋徽宗装模作样安抚了一番后,将这些人都发配去了南京,虽然收回了兵权也贬低了爵位,但对这些人的财产却秋毫无犯,也算是够意思了,毕竟那些人家的钱财花十辈子也花不完。

  不过琼王赵仲儡就没那么好说话了,无论燕王赵俣和越王赵偲如何暗示,只是装作听不懂,对于勾结老杆子造反之事更是一个字都不肯认。

  直到被圈禁在一处院落里饿了三天三夜,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这才意识到宋徽宗绝对不是跟他闹着玩的。

  惊恐之下,只能憋屈的表示愿意辞去大宗正司的职位,与曹国公等人一般前去南京养老。

  然而令琼王没想到的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宋徽宗并没有直接答应,反而在安抚一番后,委婉表示让他‘戴罪立功’帮忙清理皇族内的谋逆之辈。

  琼王这一下总算明白了宋徽宗的猜忌之心,知道要是不能让宋徽宗彻底安心,自家这一脉就算是走到头了。

  于是,他得到自由后,第一件事就是剥夺了十四位兄弟和自家百多名子侄的爵位,然后便对皇族的旁支成员祭起了屠刀。

  直接削爵被贬的皇族成员多达两百余人,瑞王赵瑾和福王赵奕更是被贬为庶人,抄没了家产。

  直到令宋徽宗满意了,将皇族上下得罪了个干净的琼王才得以辞去大宗正司的职务,交由燕王赵俣接手。

  至此,宋徽宗彻底完成了对老牌勋贵和皇族成员的大清洗,皇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除此之外,抄家小能手杨戬还为他奉上了七千余万贯的赃款,良田地契不计其数,比去岁北宋一年财政总和还要多出一千多万贯。

  这令宋徽宗很是兴奋,很是志得意满,加上江辰等人的吹嘘,他越发觉得自己是个中兴明主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江辰天选之臣的身份。

  毕竟江辰入朝以来,给他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可让他遗憾的是,想要借此事解决冗官冗员的美好愿望却落空了。

  搬回皇宫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宋徽宗看着枢密院递上来密密麻麻的举荐人员名单,只觉一阵眼花缭乱,脑瓜子嗡嗡的。

  他知道,冗官冗员问题起初是宋太祖为了加强皇权统治故意搞出来。

  本质目的是让百官争权夺利,互相监督猜忌,从而分化官员权利,让官员把主要精力浪费在内斗上,避免黄袍加身的历史重演。

  可这却是一个大坑,随着官员越来越多,官员不等高老,就有把各家子侄巧立名目,增设机构安排进了朝廷吃皇粮,使得官僚体系至今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他任由官家们栽赃嫁祸,大搞株连,所求的就是想把这个数字减少下去。

  可如今……

  宋徽宗一脸发愁的看着手中的名单,用商量的语气对蔡京等人道:

  “诸位爱卿,冗官冗员问题困扰我朝久矣,也是朝廷财政吃紧的一大主因。如今琼王和曹国公等人相继高老,正是我等继续推行变革的大好时机。

  何不趁机精简冗余,清明吏治?”

  宋徽宗的意思是,如今曹国公和琼王那帮人不在了,很多保守党也被你们抓到大牢里去了,那么负责监督分化他们的朝廷机构便没有必要存在了。

  蔡京等人听明白了宋徽宗的意思,都齐齐看向了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

  由于之前挂着吏部尚书虚衔的英国公被这次谋逆案搞下去了,所以兼任吏部侍郎的白时中便成为了吏部的主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