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我全都要 第四十一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红楼之我全都要》第四十一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者:去病弃疾克难 字数:2390 书籍:红楼之我全都要

  “李伯,恩师在吧。”

  两人下的车来,贾珠面上露出那一如既往的笑容,看着老者轻笑着问道:

  看着这个面色红润但又略显得有些苍老的老人,平日总是和蔼可亲,宛如邻家爷爷一样。

  这是老师的族人,也是李守忠的管家,从金陵一直跟到了神京。

  李守忠平常非常节俭,也不贪污,最多收些束脩。

  家中除了这位李伯之外,也就还有一个粗使婆子,一个厨娘,外加李纨的两个丫鬟,再无其他人。

  “在的,在的,你们两个小家伙,今日来的有些晚了啊。刚刚那个沈小子倒先来了呢。”

  老者笑呵呵的看着两人说着,又向后看了看另外一辆马车。

  眼神示意了一下,面上露出了询问的意思,问道:“带人来的?”

  “嗯呢,今日家中妹妹得知我要来恩师处,便央求我带着过来。

  想着师姐平日一人独自在家也无事,遂就带着妹妹来见见师姐,如此师姐不至于闺中无聊,多一两手帕之交也是好的。”

  虽然还是面带微笑,但是看到老者面上意味深长的笑容,贾珠面上还是不由自主的红润了一些。

  老者看着贾珠平素稳重的面上露出一丝羞涩,也不由抚须大笑。

  “哈哈哈,好了,你们两个小子快进去吧,正好沈家那小子,今日也带他家姐过来了。

  也说陪小姐说话聊天,不至于孤单。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贾琼看着被老人调笑的贾珠,也是面上带着笑意,很少见贾珠这窘迫的样子。

  便拉着贾珠一起与李伯言语了两句,就随即让贾珠的两个小厮听风闻雪一起架着马车,进入院子。

  书房,靠窗的书桌,桌上三五本书,桌角立一袖珍铜鹤香炉,内里一盘篆香,炉盖处飘起几缕青烟,一股如麝如兰的味道从中飘出,优雅而清淡,颇有些提神醒脑之功效。

  李守忠与沈自征相对而坐,一问一答。

  两人刚至门外,李守忠便已发现,遂眼神示意他们进内坐下,又接着考较沈自征。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何篇,何解!”

  端坐身体的沈自征闻言,不假思索的说道:

  “此乃论语为政篇,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

  “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自征认为‘每人皆有天性,若常为杂事烦,或有心情不佳之时。

  于此时见父母,情绪不佳或影响父母。此虽非是不孝,然必也让孝心有所折减,未有应有之效果。

  所以圣人言,若真心孝顺父母,不仅需对父母心存敬爱,态度恭敬,还需注意自己的言行。

  此点,于性格急躁、反复多变之人尤为重要。

  若父母见子或不安或烦躁,或以为子对其不敬,心中自不会高乐。

  若其深知其子,知晓其子纯孝,则必认子与祸事,自会忧其子,而不乐己。

  因此,圣人言,子不悦时不宜见其父母,若不可避免,当收己之情绪,以轻松之态见之父母,其等才会愉悦。”

  话毕,沈自征不由看向李守忠,见李守忠面上露出一丝赞许笑,方松下紧绷之身。

  仿佛也是看出了沈自征的紧张,其中又带了几分期待。

  李守忠也是露出一丝笑意,仿佛回忆到自己年轻时也是这般。遂出言道:

  “自征说的不错,已入三味,然还需更加努力。”

  在沈自征答是之后,随即又看向贾珠与贾琼:

  “今日缘何晚了些?”

  贾珠又将门口之言与李守忠又叙述了一遍,又恭敬说道:

  “方才见老师与沈师弟问答,不便打扰,徒便让其直接找师姐去了,失礼之处,还望老师海涵。”

  看着面前这个做事稳重,又风流倜傥的少年,既是自己给女儿挑的夫婿,也是自己的弟子,如何又能不满意。

  嘴角刚刚露出丝丝微笑,随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笑意完全敛去。

  沉声道:“你两这两日倒闯出了不小的名声啊,少年英才,名满神京,一首诗逼得次辅之孙,刑部侍郎之子弃笔投降,好大的能耐啊!”

  由于刚刚两人皆是低头行礼,也未注意到李守忠面上具体是何表情,然现在之表情却有些阴沉,眉目紧锁,不苟言笑。

  沉默半晌,遂对两人言: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何篇,何解?”

  贾珠贾琼两人对视一眼,知道老师这是要教导二人,谁都逃不掉,谁先上都一样,最后则是长兄作为示范了。

  贾珠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

  “此篇为论语、述而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看了一眼仍旧默不作声的李守忠,也只得言道:

  “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

  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子路说:“如果让您率领三军,您愿找谁一起共事呢?”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大河,即使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

  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颜回公秉持用舍行藏的处世态度,深受圣人赞赏。

  用舍行藏是说如果能为当世所用,就施展才华,在天下大力推行仁道;

  若是不为当世所用,当隐藏才能,韬光养晦,退而隐居起来。

  依天下之情而决定进退,洒脱自如,堪称大智慧,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李守忠看着对答如流的贾珠,还要出口述说,遂打断道:

  “好了,珠儿。琼儿,后面你来答。”

  闻言贾琼亦是上前一步,向李守忠躬身行礼,又出口道:

  “圣人以此教子路,不懂智谋之人,如人路遇老虎,明知不敌老虎,却仍要赤手上阵;

  明知自己不识水性,却仍要涉水过河一样,这种行为是无知的鲁莽,会白白牺牲自己的性命,无异于自取灭亡。

  此乃有勇无谋之人,虽四肢发达,但头脑简单,根本不值一提。

  遂圣人于子路说,“吾不与也”,意思为坚决不与有勇无谋之人合作。”

  听着小徒弟的解释,李守忠心中终归有些欣慰,至少其面上终归没有露出不悦之色,于尊师重道而言,其做的还算不错。

  想了想又问道:“然结果呢?”

  贾琼默然了片刻,他知道李守忠是什么意思了。

  之前行事时,他也有这种担心,但是形势逼人啊。

  心中不禁想到,老师你不是我,又如何知道我之难处啊。

  不过也未多言,继续开口说道:

  “子路未听其师之言,仍保持着刚勇之性,以至于因此而送命。

  其为了阻止卫国政变,而找蒯聩说理,而蒯聩却命人攻击子路,子路帽子被打落,仍坚持“君子死,而冠不免”,在系帽缨时被杀。”

  贾琼愣了一下又说道:

  “其若机敏灵活,或可避免一死。

  勇敢固没有错,但不能一味刚勇,应行之以勇,施之以谋。

  方可自保,亦可任事。”

  李守忠看了眼面上有些不忿的贾琼,说道:

  “你尚年轻,不知人间险恶,如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日后少不得吃些苦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你可明白。”

  贾琼看着谆谆教导的李守忠,有些摸不清头脑,其话语中的意思说自己无父兄依靠,更无家族支撑。

  然恩师与贾家相熟,贾珠又是其女婿。

  自己现在依靠的也是贾家,承贾珠之情,日后必定要回报贾珠,他有些不明白老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看着一脸迷茫的贾琼,李守忠也只能叹道:

  “无知幼子,毕竟还有些年少。

  算了,你们三个师兄弟一起攻读,互相讨论,为师先去歇息了。

  午后有不会之处再询我。”

  说罢,李守忠也不再理会三人,径直离开了书房。

  ps:我感觉这章教育意义很重要,但是我估计很多人看不懂,也看不下去,日后这类的教育文就不写了。作者纯手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