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豪宿命 第75章:两坊合一与两条路

《文豪宿命》第75章:两坊合一与两条路

作者:蜉蝣朝闻道 字数:1876 书籍:文豪宿命

  方佑宁见到杨斌这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很是高兴,热情地招待杨斌到他家一聚。由此可见,两人私交不差。

  公是公,私是私,一谈到买卖交易,方佑宁属于商人的神经一动,出版青云路可是个能赚钱的好买卖。

  “禁书令让大家伙都不好过。”方佑宁先是开始卖惨。

  “再不好过,能有我们报社不好过?京都的报社都没了五家。”杨斌也不差,卖惨谁不会。

  “此言差矣,应该说京都只没了五家。天子脚下,最肃穆的的地方,到了十万八千里外,也就没什么影响了。”方佑宁反驳道。

  “承您吉言,报社要是能挺过这轮风暴真是再好不过。你我如鱼水,相辅相成。”杨斌的言外之意就是,报社没什么事儿,你个造纸印刷的有个什么难处。

  “有远见的还是少数,指不定多少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最终承受不住自己关门。这对你们办报社是大大的利好。”对他们造纸印刷的就没什么好处了。方佑宁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的模样换个不懂的人来都能把人唬住。面对杨斌还这么说,那就真的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真不愧是能把造纸印刷坊发扬光大的。

  “方兄,你我之间的关系就没必要这么拐弯抹角了吧。”杨斌无奈只能先行开口,这么绕下去方佑宁还能说个三天三夜,鄞县那边却是时间紧迫,等不得。只能说急的人是要吃亏的。

  “杨兄,正因你我是兄弟,才要明算账,我也是为了你我之间的情谊天长地久。杨兄第一个来找我就是信我。你放心,兄弟我绝不会让你太吃亏。”方佑宁是会说话的,他知道这是杨斌肯让步的意思,没有步步紧逼。

  虽然期间有过争执,但是方佑宁和杨斌最终达成了简单合意。

  杨斌离开方家又紧接着去拜访另一家造纸印刷坊。

  不同于鄞县造纸和印刷两坊分开,在平波府是造纸印刷坊两坊合一。这是因为特殊的背景原因与历史教训才形成的奇景。

  杨斌也慢慢发掘出其中妙处了,他暗自下定决心,回去就搞一个三合一。坊不在大,在于五脏俱全,关键时刻不受他人控制。

  杨斌的谈判之路充满了波折。经过多次的谈判之后,方佑宁竟然还真是给了他情面,至少方佑宁看出他急用也没往死里压价。

  双方都不肯让步,接下来的洽谈并不算顺利,但是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平波府足够大,容得下多家造纸印刷坊,这家苛刻,换下一家就是了。

  杨斌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又谈下了第二家。

  观海社的成本大大增加,想要赚钱有两条路,一是提高青云路单本售价,向读者均摊成本,二是是把摊子铺大,售卖更多本,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提高单本售价实在是诱人,拥有粉丝买单。好在杨斌还是克制住了欲望。不能消耗幼麟的名气,幼麟可不是什么一次性消耗品,克制住才能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杨斌最终选择了再多谈几家书店。谈成的造纸印刷坊那边是有常年合作的书店,但还不够。

  一本书都销量除了作品本身的质量跟作者的名气外,销售渠道也是重要因素。更何况姜陵本身的名气还没有达到那种可以将外在因素几乎忽略不计的程度。

  杨斌带着姜陵的稿子开始一家又一家地拜访,偏生平波府书店的布局可以说是王不见王,一片区域一般只有一家书店,可以说是把杨斌累坏了。

  杨斌走出一家书店,直了直腰板,又一边走一边说:“姜千里,我可真是欠了你的,下一本你要是敢给我写得判若两人,我定要上门与令堂好生说道。”

  杨斌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海棠书店,这是第七家。接着就是见掌柜,谈合作。

  同样的话说了七遍,杨斌都觉得有点反胃了。

  海棠书店的掌柜两鬓斑白,但人很精神,是一个不惑之年的干练之人。

  “幼麟女士的书我也是读过的,确实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出版后相信会是一本脍炙人口的好书,但是……”

  杨斌听到海棠书店的掌柜开口就大夸特夸只觉要完。走过这么多家,杨斌也是有了经验,凡事夸得天花乱坠的,最后大多不会成,先谈缺点,贬低一番的,往往大多能成。果然海棠书店的掌柜后面又接了个但是,但是后面的内容,杨斌甚至能猜个七七八八。

  “张叔,我跟你说过的那本《农家子青云路》你有没有去看,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前景的小说,我们应该抓住机会。”郑朱衣人未至声先到,推开门后发现有人先是一愣神,然后爽朗一笑,向其道歉,“原来张叔正在待客,是我鲁莽了,还请见谅。我算是海棠书店的未来主人,海棠书店是母亲赠我的嫁妆,不知客人有何要事?”

  张掌柜一听郑朱衣的声音就知道要坏,这个小祖宗这些日子净磨他了,为的就是出版《农家子青云路》这本书。他一再推托,要是郑朱衣知道他面前的正是来谈出版《农家子青云路》合作的,肯定会直接拍板同意。他只是个掌柜,书店到底还是郑朱衣的。

  但张掌柜一再推托就是不喜青云路,他看到的全是青云路的缺点。

  张掌柜原是一家人供出来读书的,他也是屡试屡败,给其他人当绿叶的存在,但读了书,明了理哪里还愿意在地里刨食,最终还是他父亲当机立断,断掉供给,又托人情把他塞给人当学徒,最终才有今天的张掌柜。

  张掌柜并不感激自己的父亲,他总觉得自己的青云路是被父亲一手掐断的。

  青云路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他压抑,他觉得青云路就是在嘲讽他。他还嫉妒故事中那个顾安,不就是遇到一个白秀才嘛。后面又曝出写青云路的幼麟是位女士,张掌柜的不喜更是达到顶峰。

  与张掌柜正相反,杨斌可是心里乐开了花,还能谈。他笑容满面地向郑朱衣介绍自己:“我是观海社的主编杨斌,此次前来是为和贵店谈合作出版《农家子青云路》一事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