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六十五章 马上三件套的诞生!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第六十五章 马上三件套的诞生!

作者:三月啦 字数:2122 书籍: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被东胡和月氏打疼了,却忘了大秦的兵威!”蒙毅脸上带着笑容。

  “发符遣兵!”始皇帝摆了摆手作出决定。

  秦朝律法严格规定,凡超过五十人的军事行动,必须要有虎符和始皇帝的旨意方可调兵。

  当然,如果匈奴南下,只是防守作战的情况下并不需要。

  但现在,匈奴在春夏牛羊发情之际南下,摆明了就是急了。

  秦国要的自然不仅仅是防守,而是要趁此机会主动进攻,把匈奴打疼,削弱匈奴有生力量。

  如此一来,东西南进无可进,北边又是一片荒芜,匈奴就会被锁死在阴山地区,倒向大秦只是时间问题。

  赐发兵符,开始拟诏。

  匈奴打不赢大秦是必然的,老秦人和胡人马背作战的传统艺能并没有丢,秦国的骑兵本就数一数二。

  只不过中原争霸赛骑兵发挥的空间太过有限罢了。

  接下来,就是看蒙恬能够收获多少斩获。

  赢是必然,赢多赢少才是问题,打赢匈奴也不值得骄傲,一战把匈奴打的倒向大秦,为大秦所用才是始皇帝的最终目的。

  “琅琊盐池现在营建如何?”始皇帝又开口问道。

  “已经拓出大小共百亩盐池,按照赵泗的方法正在制盐,大约十天左右,第一批盐就能出产。”蒙毅回答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意。

  赵泗的归来确实带来了不少好消息,这晒盐法算是最大的几个惊喜之一。

  胡人少盐,按照原本的既定计划,锁死匈奴以后,东胡和月氏都养不起匈奴这条狗,唯有大秦养的起。

  只不过大秦盐产量虽然比东胡月氏多得多,但实际上自己也不怎么够用,如今有了晒盐之法,反倒是可以轻轻松松腾出来圈养匈奴为大秦打生打死。

  恩威并施,兼并融合,互贸,经济控制,大秦在从边陲之地崛起的过程中早已经玩的滚瓜烂熟。

  要知道,大秦争霸天下的入场券,本就是靠着把整个西戎不知道多少部落吃干抹净才获得的。

  曾经的名声煊赫一时的义渠,如今也早不知西戎为何了。

  只要蒙恬取得足够的战果,秦国可以有一百种方式将匈奴化为己用,并趁机强势插手草原生态。

  当然,其中自然少不了大量的民夫征发,征钱征粮。

  ……

  而另一边的蓝田大营。

  事实上赵泗高估了马上三件套的生产时间。

  也就是大半天时间……马上三件套连带着躺椅和轮椅一块新鲜出炉。

  马蹬马蹄铁皆用铁制而成。

  嗯……实际上这个时代铁的产能还行,主要是质量真的跟不上。

  天下的铁矿比铜矿多得多,铁又没有广泛应用于军事武器铠甲装备,因为太脆的原因,只能用于农具制作,故而产量一直上不来,除了民间,秦国对铁器的需求还是太小了。

  但马蹬和马蹄铁并不承载格挡或者直接进攻的属性,再怎么样铁也是金属。

  马鞍则是高桥马鞍,即两头高中间低的金元宝造型,以木头上面钉皮的方式制作而成。

  “我方才试了一下,马鞍设计成如此造型,比以往的马鞍好用多了,就是还有些不习惯。”王离兴奋的开口说道。

  “还有这马蹬,亦是如此!有此二物,一时间我竟不知苦练许久的骑术有何意义。”

  赵泗凑了过去接过马鞍和马蹬。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并非没有马鞍和马蹬。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马鞍是两头平直,上面垫有皮具,主要是为了防止骑手的身体直接和战马的脊椎骨发生过度摩擦。

  这个时代的马蹬是单边马蹬,是方便骑手上马的。

  上马以后,脚也不能落在马蹬里面,单边的结构导致踩进去反而会影响平衡感。

  而现代普遍认为的的马蹬和马鞍,是高桥马鞍和双边马蹬。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春秋战国人的传统服侍,下面是空军的。

  骑马的时候不垫个东西,不仅会磨大腿,还硌蛋。

  赵泗将马蹬马鞍重新装备好,轻轻一跃,翻身上马。

  嗯……这种感觉比裸骑舒服太多了。

  甚至赵泗这种仅仅上一辈子在马术俱乐部玩过马的人,都敢一手持缰挺直身子。

  “好!马蹄铁呢?”赵泗跑了一圈感觉体验良好,找回了上一辈子的感觉,翻身下马开口问道。

  “钉好了!”王离刚刚开口回答,赵泗就听见了熟悉的马掌叩击地面的声音。

  马蹄铁敲在地面上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

  “此三器虽简单,但意义非凡,我遣士卒浅试一二,报于陛下!如无意外,你恐怕又要升爵了!”王离拍了拍赵泗的肩膀兴致冲冲的挑选士卒准备开始测试。

  “召集匠人连夜赶制百副!”王离意气风发的发号施令。

  毕竟是军功世家,王离的资质平庸也仅仅是相对于顶层军功贵族子弟而言,仅仅是浅试一二就意识到马上三件套的重要性。

  马蹬马鞍马蹄铁!对于骑兵战斗力提升的绝不仅仅是一星半点。

  “好家伙,都开始做数据汇报了。”赵泗咋舌,并没有阻拦王离。

  光吹他好不行,具体有多好那得有实际数据表明。

  百副载具,由士卒分批尝试,作出总结,是最直观的汇总报告。

  汇报给皇帝的东西,肯定要靠实际对比来说明,强,强在哪里,强了多少,都要一清二楚。

  “若是昔年大秦有此巧具,一统天下,不知少费多少功夫。”王离脸上带着感慨。

  “瞎说,这些东西太简单了,看一眼就能仿制出来,六国最多也就吃那么一次亏。”赵泗持反对意见。

  马上三件套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六国的生产技术比不上大秦,但是仿制出来马上三件套也没有任何难度。

  如果战国时期出现马上三件套,恐怕也并不会加速多少大秦一统天下的速度,相反随着骑兵战斗力指数性上涨,恐怕战争烈度反而会大规模上升。

  要知道,拥有了马上三件套的骑兵,摆脱了战车的束缚,可是最容易制造奇迹的兵种。

  “非也!非也!”

  王离摇了摇头。

  骑兵,在战国时期一直是辅助兵种,战车才是主流。

  王离敏锐的意识到马上三件套的意义,也意识到马上三件套对于骑兵这个兵种的加强。

  机动性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骑兵太容易创造奇迹了,然而……如果大秦本身就有一个这样的奇迹呢?

  那个人对于骑兵这个兵种的造诣,可是连自己的大父都啧啧称奇。

  (战国时期骑兵是战车的陪衬。中原战场上以战车步卒为主,骑兵为辅。没有马上三件套的时候骑兵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汉朝时期对内战争转为对外战争,战车才逐渐淘汰。骑兵战术开始逐渐发扬光大,至汉朝后期马蹬诞生,战车彻底成为历史长河的一部分。最早出土的双边马蹬是晋朝。另外,战国时期对外战争确是用骑兵,燕,赵,秦,都是如此。但是当时中原地区争霸才是主流战争。骑兵玩得好没用,中原争霸赛该挨揍还是挨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