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二百二十九章 如今之大秦!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第二百二十九章 如今之大秦!

作者:三月啦 字数:3768 书籍: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现在箕子朝鲜的局势如何?”赵泗开口问道。

  “箕准已经对卫满心存疑虑,不过在箕平的帮助下,卫满逃回了封地,目前还在僵持阶段,但是臣已经和箕准签订盟约,倘若卫满反叛,秦国会出兵援助。”郦食其笑着开口。

  “一时半会撕破脸还不至于,箕准对我也不算太信任,但是卫满和箕准已经离心离德,卫氏寄人篱下又不得信任,早晚有一天会反叛。

  箕准如果赢了,那就是箕子朝鲜向大秦称臣纳贡……

  若是卫氏成功,那秦国刚好可以借此理由出兵帮助盟国平叛,这些都看殿下的意思。”郦食其开口说道。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算不上多么高深的计谋。

  说到底还是君臣不能相互取信。

  “真番和高夷这些地方呢?”赵泗开口问道。

  “藩属势力太多,大部分都愿意向大秦称臣纳贡,但恐怕不愿意接受大秦干涉他们内部的权政。”郦食其开口说道。

  “藩属之间有矛盾么?”赵泗开口问道。

  “矛盾很深,箕子朝鲜能够趁势扩张就是因为真番高夷各部意见不一,彼此之间互有争斗,他们虽然是同宗同种,但有些部落之间的仇怨甚至比……”

  “像以前秦国地方各村的关系?械斗?世仇?”赵泗开口问道。

  “殿下一语中的!不过彼时秦人虽然互有世仇械斗成风,但到底宗室压在上面,因此局面大多可以控制,真番和高夷没有能够服众的势力,因此彼此之间今日合作,明日侵吞,甚至是灭族也都是常有的事情。”郦食其开口说道。

  “称臣纳贡不够,箕子朝鲜也好,真番高夷也罢,早晚都要被大秦纳入版图之内的,箕准和卫氏的内斗早晚会发生,等他们争斗起来大秦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真番和高夷也是同理,既然有世仇,既然每天都要打,那就让他们打的更厉害一些,你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斗起来乱起来,让大秦出兵能够名正言顺!”赵泗认真地开口说道。

  “臣明白!”郦食其为之顿首。

  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大国对于小国的外交其实并不需要太多手段。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大秦现在内部还在蓬勃的建设当中,正是需要用人之际,以大秦目前的国力固然可以平推东夷,但付出和收益明显不成正比。

  至于名义这东西……怎么说呢?

  大秦总不可能把土著都屠杀干净,事实上适应了荒蛮之地生存的土著,每一个都算是珍贵资源。

  师出有名,可以大大降低统治难度……

  现在不想被大秦干涉内政,那是因为内斗的还不够激烈,等到内斗激烈到不进则死的地步,绝对不缺人来跪下来求着当大秦的狗。

  “东夷的事情交给你我放心,但是你记住,五年之内,大秦不可能派大军进攻东夷……

  甚至如果可以的话,孤希望不动用大军,就能够将东夷收入囊中。”赵泗开口说道。

  “臣明白殿下的意思,但总得有些人手,大秦虽强,但光用金银和嘴皮子,没有兵马威慑,哪怕名声再怎么强大也会浪费一些时间。”郦食其开口说道。

  “孤的封国兵马倒是可以调动,但只能给你调动三千!”赵泗笑着开口。

  “三千兵马够了!”郦食其笑了。

  听起来不多,但也得看对手是谁。

  以目前大秦的国力和装备优势,三千兵马,放在这些小国乃至于小部落的冲突中,已经是能够决定天平倾斜方向的力量了。

  不是赵泗扣搜,这只不过是赵泗做出来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尝试。

  秦国再强也抵不过地利,更抵不过出兵距离和后勤问题。

  实话实说,哪怕有了火枪火炮乃至于高产农作物,如果是远征的情况下想要打败孔雀帝国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成功了所花费的粮草金银也是不可预估。

  代理人战争!

  这是赵泗选择地方向!

  秦国不可能囊括整个地球,但是秦国的势力却可以辐射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能不流自己人的血就不流自己人的血,大秦的人口越多,赵泗关于未来的计划就越稳。

  再民族立场上,赵泗从来不是一个保守的人。

  郦食其回来了……

  郦食其又离开了……

  搞外交的就是这样,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风尘仆仆却甘之若饴,在这个通行基本靠骡马和腿脚的时代,国家的威严能够传播到哪里,全看他们能够走到哪里。

  好在,现如今的大秦够强!

  苦是苦了一点,但最起码心里是有底气的。

  如果非要对标的话,现在秦国的外交官对标的也应该是唐朝的外交官。

  意气风发颐气指使,不是在搞事情就是在搞事情的路上。

  郦食其走了以后,赵泗反而闲了下来。

  匠作局还要对火枪火炮以及火药继续改进,航贸军府那边战报倒是屡屡传来,从战报上来看,大秦一直处于绝对优势,立足于大海相当于立足不败之地,孔雀国的船已经被打的不敢出海,只能龟缩在海岸线之内。

  别看战报好看,大秦也没什么损失,实际上大秦的战略劣势依旧没有改变,而且客观意义上来说,就目前而言孔雀国损失的只是一些士卒和船只,以及一两座城池的短暂失陷,四万人马在敌人腹地能够造成的破坏力颇为有限,而且孔雀国家大业大,这么点损失也算不上什么,大秦看似没有太多人员伤亡和船只损毁,但实际上仅仅是后勤上的花销都已经超过了孔雀国的损失。

  但是战略上的劣势并非无可更改……打仗,从来都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赵泗并不急,因为他相信巨车王会急。

  当然,巨车王真当乌龟也无所谓,大不了等下一次战争罢了,届时大秦派出的海船可就装备上火炮了。

  赵泗从来不急功近利,仅从形势和未来走向来看,这一次对孔雀国战争反而是孔雀国最有希望胜利的一次。

  面对后勤的靡费,赵泗并没有给前线压力。

  所谓用人,本就要替对方承担压力。

  赵泗背锅的底气还是有的,况且就算不成功无非也就是浪费了一些金银粮草,孔雀国家大业大,现在的大秦更加家大业大,哪怕是远距离战争,耗费也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除了航贸军府之外就是五谷园和兽苑了。

  五谷园的农家学子在田辛的带领下还真弄出来了一些成果。

  最突出的成果是果树嫁接以及抗旱麦种的培育。

  最关键的是这些成果是建立在赵泗金手指没有干涉的条件之下,除此之外,五谷园那边还更新了沤肥技术。

  和匠作局一样,五谷园同样是一切皆有记录和备案,一切以数据说话。

  对照实验,务求精准。

  科学是一种思维模式,并不是一种学说。

  这种思维模式在匠作局和五谷园以及兽苑等技术部门最先应用,实际上目前将作少府也有一部分应用风潮,而且该说不说,将作少府确实培养出来了一批不仅仅局限于工匠的人才。

  至于兽苑嘛……成果其实大部分建立在赵泗的金手指之上。

  诸如猪牛羊鸡鸭鹅关乎于民生的牲口家禽都经过重点培育,表现出来了异于同类的优化。

  同理,和高产种子一样,这些特殊禽兽生育后代以后,后代的综合表现也比同类更好一些。

  比如鸡鸭鹅体型会更大一些,下蛋的速度更快,肉质更加紧嫩,而猪长膘更快,牛更加健壮,马耐力更强,等等特性并不相同,每一个都有可能表现出其他特异,但总体上来说算是增强,虽然这种增强比较微小,不过涉及民生,微小的提升也弥足珍贵。

  同样农家弟子在兽苑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譬如阉割技术的简化和改进,譬如饲养方式的更新,配种方式的更新……

  最新技术全部都是官方档案,不再是一家一户之学,因此饲养技术的更新迭代很快。

  只不过普及到民间太过于困难,毕竟这个时代黔首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摆在那里,不过官方的饲养培育机构都已经开始接受新的培训和学习。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兽苑的猎犬了……

  目前第一批猎犬已经投入军队以及官府充当警犬和军犬,进行初步尝试。

  这群经过金手指影响的猎犬远比正常狗更加聪明更加通人性,再加上生理优势,用起来竟然意外的好用。

  军方那边暂时看不出来端倪,但是衙门那边评价很高。

  主要是其特殊的嗅觉和追踪能力对破案追查以及识别的帮助太大了,各地官府在得知了这稀奇事以后,基本上写奏折的时候都会提上一嘴,希望咸阳这边能够分配一些猎犬过来。

  有的确实是想提升破案率,有的纯粹就是跟风想看个稀奇。

  可惜兽苑养的猎狗虽多,均摊下来,还真少的可怜,因此只有关中个别官府获得了一定的配额。

  总之警犬,算是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诸子百家学术的更新迭代以及新吏和旧吏之间的明争暗斗。

  新吏作为后起之秀趁着大势,可以说是痛打落水狗,但旧吏毕竟家大业大,一时半会也死不掉,诸子百家则暗戳戳跟在后面喝汤。

  目前来看所有人的预估都错了,太孙殿下虽然比始皇帝宽仁,但是宽仁的有限。

  如果说始皇帝是他们跪下也不给他们活路,那赵泗就是让他们跪下,然后赏他们一个狗洞。

  虽然很屈辱,但这样形容最为恰当,已经不止有一个人意识到,实际上对待诸子百家的态度,赵泗是完全继承了始皇帝的。

  或者说赵泗比始皇帝更甚!

  不过形势虽然更加复杂,但是社会风气肉眼可见的宽松了起来。

  评价一个国家是什么情况,看民生永远是最直截了当的。

  诸子百家忧心忡忡明争暗斗,时时刻刻担心生死存亡之祸。

  然而天下间的黔首伴随着新秦律的颁布,日子肉眼可见的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关中的老秦人甚至没有想过有一天束缚解开了该怎么过。

  至于关外……则有点报复性消费那味道。

  以前管的太严了,现在一下子松了,有些明明要罚款的小罪,他们居然敢于尝试了,以至于关外地区涌现出来了很多犯罪情况,但大部分都局限在于罚款的小罪。

  至于流放这样的大罪,没有人想去挑衅。

  看起来犯罪率忽然提高了,但总体上社会其实是更加安定和繁荣的,因为现在犯罪率的提高不过是把以前放在暗处的犯罪放在了明面上。

  大秦的政府真正意义上建立了一定的公信力,并且第一次获得了天下黔首的认可。

  不仅仅是靠着刀枪!

  这一点从各地郡县投递报案的飞速增长看出来。

  说明黔首已经不排斥甚至开始主动接纳大秦政府介入自己的生活当中,主动接受管控。

  各地的田地之争,口角之争,拳脚之争,水源之争……

  大秦官府从惩戒变成了调停的角色。

  正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反而真正意义上大幅度提升了秦国的公信力,提升了天下人的凝聚力。

  其短期带来的效果甚至远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重大国策的推行。

  赵泗能够感受到向心力的形成……

  时间飞速流逝……

  李斯一边忙着对新秦律进行微调和补充,一边忙着给赵泗的五年计划润色。

  眼下李相真真是活出了第二春,虽然严格意义上反复横跳以后的李相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在始皇帝面前依旧谨小慎微,但是在天下人眼中意义已经远不相同。

  只因为新秦律是李斯亲自书写。

  换句话说,李斯接住了这泼天的流量。

  当然,再往上也进无可进了。

  但是往后的历史上的名誉或许会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从学术上来说李斯彻底颠覆了商鞅的旧法,从名声上来说,反复横跳以后的李相最多也就前期有那么一些小小的污点……几百年后基本无伤大雅。

  总之,大秦的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而转变。

  伴随着李斯为赵泗将五年计划润色完毕,赵泗也知道,大秦现在到了奠定后世基业的时候。

  涉及全天下三千万人的大工程,独属于建设和汗水的时代,是时候开始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