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一百七十章 三个月,《科学与自然》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第一百七十章 三个月,《科学与自然》

作者:三月啦 字数:3593 书籍: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好耶!

  匠作局全体人员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虽然,匠作局的科研人员总体来说比较淡泊名利,但是并不代表对这些东西完全不感冒。

  “另外我还要说一些,铁器生产虽然已经完成了科研攻坚,但是质量上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你们要继续钻研,另外燃料方面,你们可以考虑一下用煤炭代替木炭。

  这方面我所了解的不多,只是大概记得,煤炭经过特殊的处理以后燃烧温度会比焦炭更高,目前大秦煤炭的产量很高,价格低廉,如果可以以煤炭代替木炭,那生产成本能够更进一步的降低。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相对于木炭而言,煤炭燃烧产生的杂质会更多,主要是因为煤炭属于矿产,其中还蕴含其他金属元素,可能会降低铁器的质量,想办法去除杂质,也是重中之重。”赵泗开口说着,一旁的拙默默地将赵泗说的记在小本本之上。

  赵泗在这群科研大佬心里的地位还是很重的。

  毕竟有很多知识都是赵泗传授和建立,甚至于辩证思维科学思想也是因为赵泗而诞生的。

  因此虽然赵泗也说不出来什么理由和流程,但是所有人也都笃定,赵泗给出方向一定是正确的研究方向,这是通过一次次碰壁证明的,没有人会质疑。

  不过虽然没有质疑,但疑问到底还是有的。

  “殿下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肯定不是自己研究出来的,这一点基本上已经可以公认了。

  一来因为赵泗从未遮掩或者大言不惭的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

  另一方面,赵泗很多时候都只是给一个方向,思路流程都不完善,却直接知道正确答案怎么写,没见过能越过流程直接写答案的。

  除非,看过答案……

  “不可说……不可说……”赵泗闻声笑着摇了摇头。

  “我了解的东西不算太多,仅有的一些知识也基本上全部告诉你们了,伱们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知识成系统的整理成册,建立一个从无到有的全新的知识体系。

  另外,你们准备一下,汇总出来一些容易理解的知识和比较容易复刻的实验以及原理,单独整理一册出来,嗯……十万字左右吧。一定要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赵泗开口说道。

  “殿下这是何意?”有人开口问道。

  “我打算刊印出来,供给百官以及学习们看看,算是给一些启蒙吧,顺带也是宣传一下匠作局吧,世上诸子百家皆有,却唯独缺了一家一门心思以究天地万物之理的学说,不管信奉哪一家,只要是愿意究天地万物之理,愿意参与其中的,谁也不知道一个人才对时代的推动有多大!”赵泗开口说道。

  “殿下要刊印?”

  话音落下,周遭瞬间炸锅了。

  一时之间,众人面面相觑……

  过了许久,才有人带着不敢置信的神情开口说道:“那这……岂不是著书立说兴建新学了?”

  “什么兴新学,你们不是诸子百家的任何一家,重于行而不于思,至于著书立说……姑且算是吧,你们若是想的话,参与编撰的都可以署名,刊印量不会少,我也会帮助推广,或许能读到的人很多?”赵泗笑着说道。

  他也不难怪众人这么惊讶……

  不过在这个知识传播甚至需要口口相授,对外严防死守,著书立说还要手写抄录传于天下的时代来说。

  赵泗直接以印刷术刊印成册发行天下这种方式稍微显得有些超前了……

  知识太昂贵了,流通速度太慢,获取渠道也太难。

  从这方面来说,造纸术印刷术提前了这么长时间出现,直接让大秦跨过了几百年乃至于千年的历史进程。

  是的……这只是一个开始。

  印刷科学宣传小书籍只是赵泗一个微不足道的尝试罢了。

  除了这些,他还会尝试刊印一些其他书籍以廉价的价格让他们在社会上流通起来。

  在这个一卷竹简都能被奉为传家宝的时代,赵泗丝毫不怀疑他们能够畅销天下。

  是的,仅仅是刻着字的竹简,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奢侈品了。

  不仅仅在于造价高昂,还在于获取渠道太过于困难。

  首先,抄录的前提是识字……

  嗯……鲶鱼效应……

  等到大量的书籍流通问世,到时候那群捧着自家珍学甚至于口口相授的人可就有的头疼咯。

  儒家和墨家就是两个典型,在这个诸子百家并起的时代,儒墨之所以成为显学,就是因为他们接地气。

  至于为什么初期选择刊印匠作局的科普小文章?

  那当然是凭借个人的权利给科学的萌芽走走后门……

  毕竟,这是一个封建迷信的时代……

  甭管他内容是啥,价格只要便宜,只要是书,就不缺人购买。

  买了就要看,视为歪理邪说也好,视为旁门左道也罢,只要知道的人够多,认识的人够多,就能够轻易聚拢一批拥趸,拥趸多了,就不会再那么被轻易摧毁了。

  嗯……经典的流量打法,只要流量够,脑残粉就不会缺。

  再次好耶!

  虽然算不上著书立说,只是做一篇十万字的趣味实验科普小读物,可这是要刊印出来面相天下的。

  背靠的还是太孙赵泗这个大推手!

  以赵泗的能量,哪怕是推一本下三滥的书都能有数不清的人买单,他可是太孙,代表的是大秦啊!

  一个国家继承人为一本书站台。

  哪怕,只是科普小读物,但对于这群科研大佬来说,也是令人心神激荡的事情。

  “敢问殿下,此书……如何命名?”有人小心翼翼心神紧张的开口问道。

  “嗯……就叫科学于自然吧……”

  赵泗想了一下,露出了一抹带着怀念的笑容。

  “科学?于自然?”有人小声复述。

  “妙啊!”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尽显本质,淳朴自现……”

  是啊,科学本来就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和什么高深的思想。

  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是通过不断实验和验证来探索和发现事物的本质,是尝试通过理性方法解释和理解物质世界的人类活动。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不是科学……

  “嗯……所以有时候也错怪那些网文作者了不是?”赵泗挠了挠头。

  穿越者凭什么不能讲科学?就算有三清上帝同时存在,也不妨碍讲科学才对。

  赵泗决定将这段话加在《科学于自然》的开头。

  “好了好了,不用拍马屁了……本来就不是什么高深的文章,是面相普罗大众看的东西,自然要通俗易懂,你们编撰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越易于理解越好。”

  毕竟,一入科研深似海……

  高深的学问?后面多的是呢。

  “另外,火药的研发如何了?”赵泗复又开口问道。

  “火药的话……爆炸威力尚可吧,已经可以初步用于军中,至于殿下提出的火炮火枪,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拙开口回答道。

  目前的火药威力怎么说呢?大概具备了宋朝的火药威力?

  可以用作军中,但是指望大杀四方那肯定不可能。

  指望达到元明清时期火药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不过无妨,其实这玩意原理也简单,只要经费给的够,早晚搓出来。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大规模列装了,继续研究。”赵泗开口说道。

  目前火药的威力大概可以类比宋朝,有点作用,但是不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大规模列装组建生产线没必要……

  还是先等匠作局把科技树一步点到位再组建生产线更好。

  反正最近又不用打仗,大秦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短期之内应该是没有不长眼的触大秦的眉头,倒不必着急。

  “功劳暂且记下,待到火炮火枪制成,不失封侯之位!”赵泗给他们画了一个大饼。

  嗯……倒也不算画饼。

  搓出来火枪和火炮的科技树,封侯真没啥问题。

  反正又不去朝堂做官,仅仅是给金银财物土地以及一个爵位,赵泗还是能够做主的。

  再再次好耶!

  这个饼又大又圆,匠作局全体成员被一波接着一波的惊喜冲击到几乎晕厥……

  “不过接下来你们也有的忙,我会奏请大父组建铁器的生产线,届时免不了你们作为指导忙活大秦的金属冶炼的产业升级了。”赵泗笑着勉励了他们一下。

  这可是个大事,从开采到冶炼到设备,全天下的产业都要更新换代。

  “嗯……这样一来,大秦的五年计划又要多加一条了!”

  钢铁大生产!

  “大父,铁器冶炼已经初见成效,目前铁器已经完全具备了取代青铜器的性能,这是从匠作局带回来的文书,大父可要看一下?”赵泗开口问道。

  始皇帝接过文书,看了一会觉得有些枯燥,因此直接略过过程去看性能对比以及成本对比。

  大概了解了一下状况以后开口说道:“铁器替代青铜器,也可以写进你的五年计划之中嘛。”

  “英雄所见略同……”赵泗笑了一下。

  “另外就是封赏方面,我当初承诺过,不管是火药还是钢铁冶炼,只要做出突破性进展,就要让匠作局从航贸军府独立开来……”

  “嗯……日后财务一应所需,直接从国库支取,你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再经过三公。”始皇帝点了点头。

  虽然一开始对匠作局不怎么重视,不过从近期的表现来说,匠作局很显然不是无用功。

  相反,还很重要。

  哪怕始皇帝对科学不怎么感兴趣,也知道科学进步的意义对一个国家有多大了。

  “赏赐方面?”赵泗开口问道。

  “匠作局隶属于你,独立于三公九卿又不涉及朝政,你自己负责即可。”始皇帝开口。

  赵泗愣了一下有些恍惚……

  怎么回事,自家大父怎么连施恩这种事都不干了?

  得……又有的头疼咯……

  赵泗对这些细枝末节并不在意,他更希望始皇帝直接作出指示自己去照办……

  “你这五年计划颇有意思,胸中已经有了足见?”比起来匠作局,始皇帝显然对赵泗的五年计划更感兴趣。

  “大概的方向已经有了,不过事关国家五年大计,细枝末节的填充恐怕需要耗费许多功夫。”赵泗开口说道。

  “嗯……可以多于三公九卿商议。”始皇帝说道。

  肯定要和三公九卿商量的,闭门造车不可取。

  况且这是定计划,定计划有一个前提就是对自己有充足的了解,调子不能起太高,若只是假大空,只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那恐怕就是一纸空谈。

  从何处了解自身?无他,繁琐的奏折,以及三公九卿和各个干吏。

  甚至地方上的情况,赵泗也免不了问询了解,如此才能定出周祥的计划和扎实的目标。

  不仅如此,还一定要杜绝夸大之风……对什么都得有成熟的预估。

  这种高调子,一不留神就可能闹出来肥猪赛大象的闹剧……

  此非一朝一夕之功……

  赵泗为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每日开始陷入了文件查阅以及召三公九卿等各级官员吏员的问询的繁忙工作当中。

  除了始皇帝以外,其余人都十分配合帮助赵泗解惑。

  这很离奇……

  毕竟始皇帝是大秦的掌控者,也是从整体上最了解大秦的人,如果可以得到始皇帝的帮助,赵泗的工作难度会下降很多。

  可惜这些天赵泗问了很多次得到的都是始皇帝的推诿和一问三不知。

  这让赵泗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时间飞速流逝,一晃眼的时间三个月转瞬即至。

  转眼之间,春天已经过去,夏天悄然来临,热腾腾的太阳挂在天上。

  为了度过漫长且难熬的夏日,冰窖重新登场。

  值得一提的是,虞姬的肚子也越来越大了,算算时间,一晃眼虞姬已经怀孕了七个月,距离临盆也只差三个月,届时刚好可以赶上秋高气爽之际。

  至于匠作局那边,《科学与自然》第一期,也终于宣布编撰完成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