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作者:三月啦 字数:2745 书籍: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许莫负再次做出了选择。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也!

  而另一边,市井之中,赵泗亦啧啧称奇。

  “现在市井集子都有人做相面算命生意了么?”赵泗讶异的看向身边的李斯。

  眼下驾撵已经离开了会稽,继续朝南,即将接近岭南一代。

  越往南,风俗习惯和中原地区就越不相同,律令贯彻的也就愈发的不彻底。

  按照秦国的律法,对于一切商业活动都管理的十分严格,而且有大量律令作为补充。

  之前在咸阳生活的时候,想要采买就得去专门的街道,除此之外其余地方是不允许私设摊贩的,民间乡村关于市集的举办也有明确规定多久举办一次以供黔首采买货物,而且民间举办市集的时候通常也会有吏员到场,确保市集的正常进行,参与市集的商贩都要备份验传以及身份籍贯。

  总体来说,商人挺不好受的。

  俗话说,无奸不商。

  但偏偏秦律规定,任何商品的价格必须明确标识价格,而且卖出商品以后必须开出契券。

  而民间的市集同样如此,官府也会派吏员现场管理,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管理,同样也是为了收税。

  乡间举办的市集的税收都是一日结清,至于城市之内因为每天都要对财货进行报备,却可以一个月一收。

  同时,秦律还明令禁止杜绝以物易物的行为,以秦钱进行交易,自然是为了推行货币的统一,关中一带执行的很到位。

  但还是那句话,地方越远,律令就越像是一纸空文。

  如这放在楚国都算偏南的地带,基本上人流汇集之地必有摊贩。

  明码标价是没有的,契券也是没有的,税也是收不上来的。

  赵泗和李斯之所以单独外出就是因为附近有乡集举行,李斯打算亲自看一看秦国政令在最偏远地方的执行效果,赵泗则是压根没见过这个时代的乡间市集,纯粹来凑凑热闹。

  乡间市集多于空旷之地举行,沿途道路前来参加市集的乡民比比皆是。

  市集摊位一般人是抢不到的,便有人沿着周边通往市集的道路摆摊。

  大部分都是卖漆具,陶器,竹筐,耕具等日用品的,卖吃的的不多,而且经济水平在这里摆着,秦朝也不可能像宋朝一样各类吃食摊贩一股脑的铺开。

  其中也有摆着相面摊子的,地上面铺了一张草席,上面摆着几个龟壳。

  “方士也要吃饭过活啊,他们又要修炼,又要采药,不事生产,无力维生,学问高的就去给达官贵人算命,学问低的就在市井集子给人相面呗。”李斯笑了一下。

  “徐福卢生是方士,这群人也是方士,其实没甚么不同,昔年陛下为求长生,我亦多次谏言……只是陛下一直拒之不受。”李斯叹了一口气。

  能力出众,或者说骗人本领比较强的,忽悠皇帝,能力差一些的忽悠贵胄,再差一些的忽悠百姓,所有行业都同样如此。

  事实上从始皇帝开始追逐长生的时候,一些事情就开始变的不可控了起来。

  好在赵泗的归来改变了这一切,才使得事情没有愈演愈烈。

  李斯不是没劝过始皇帝,始皇帝那是真不听啊。

  “是嘛?我觉得陛下还挺好劝的。”赵泗笑了一下好奇的看着相面摊子。

  ……

  被赵泗平白噎了一句的李斯愣是过了许久才缓过来劲,瞧着赵泗正盯着相面摊子开口说道:“等到驾撵回转会途经河内郡,河内郡温城县县令许望有一女生有神异,善于相人,你要是想相面的话倒是可以去看看。”

  “许负吧?”赵泗闻声笑了一下。

  许负的名字他当然知道,能够名留青史的女性就那么多,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且名留青史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许负毋庸置疑就是其中之一。

  “哪来的许负?是许莫负!”李斯看了赵泗一眼。

  “那是我记错了……”赵泗被李斯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现在始皇帝没有中途去世,许负现在官方的名字应该还叫许莫负,当然,私底下有没有偷偷改名就不好说了。

  “李相还信这个?”赵泗好奇的看着李斯。

  “信,只是其中真假驳杂,难以分辨,与其信命,倒不如信己了。”李斯摇了摇头。

  “其实像是徐福卢生之流,说是骗子也不妥当,其实也真有神异之处,若没有半分手段,又如何能够取信陛下?

  但是所谓长生天命,我却不认为他们能够干涉,包括所谓的算命相人,在我看来也无非就是窥见了一丝踪迹,趋利避害而已。

  人能够通过燕雀低飞而推测出来或有骤雨来袭,他们也未尝不能通过一些手段推测出未来吉凶,可是我不认为事物的发展会以人的意志来转移。”李斯摇了摇头。

  “可能吧……不过事物的发生未必就是一成不变。”赵泗笑了笑。

  这种东西还真不好说,扶桑祖龙徐福反正现在已经凉透了,卢生如今不见踪影,许负……黄石公……你说这些人真的能推测出来天命嘛?

  按照后世的各种传闻和历史记载,这些奇人异士早早就推算出了大秦将亡的命运比天下人都提前做出了选择。

  徐福提前跑路扶桑躲避兵灾自立为王。

  卢生消失不见隐匿行踪。

  许莫负改名许负劝导父亲偷靠刘邦,十九封侯。

  黄石公传韬略于张良,传易经相面之术于许莫负,《太公韬略》《素书》《心器密旨》……

  在民间风闻之中更是于大名鼎鼎的鬼谷子比肩。

  孺子可教的故事更是流传了几千年为人津津乐道。

  赵泗和这群特殊群体没有任何接触,但是现在问题来了。

  这群据说号称可以窥见天命的特殊群体,现在是什么感想呢?

  “苍天的意志不以人而转移,可是洪涝发生的时候人可以治水,为了应对野兽人会团结起来用兵戈来抵抗。

  自上古至今,人们从渔猎到耕种才开始逐渐稳定下来,大禹治水以后,才使得天下丰收。

  倘若一味的趋利避害,那也就没有这些故事了,野兽多了就跑,洪水来了又要跑,发生了什么灾难就要躲避,又如何成就这泱泱华夏?”赵泗道。

  如果按照趋利避害的逻辑,那也不用发展什么科技,也不用和大自然做什么斗争了,跑就完了。

  “李相认为事物不会以人的意志来转移,但我认为人却未必不能应对事物的发生,天有其理,人有其命,人定胜天!”回味前后几千年的历史,赵泗发出感慨。

  “人如何能胜天耶?”李斯摇头失笑。

  “我说的并不是人一定能胜天,而是人在面对灾祸的时候要带着人定胜天的信念。”赵泗也摇了摇头。

  李斯闻声看向赵泗,沉默良久,终究没有再挑刺。

  “这样说的话,那帮子人和你恐怕是尿不到一个壶里了。”李斯摇头。

  二者并肩而行,沿途朝着乡野市集走去。

  随着越发靠近市集,来往的路人越来越多,道路两旁的摊贩也多了起来。

  时不时有人停下来询问商品,道路也变的越来越拥挤阻塞。

  “这陶碗怎么卖?”赵泗随意拿起来一个陶碗开口问道。

  “直一钱也!”摊贩见有顾客开口,当即作价。

  赵泗点了点头掏出来一枚秦钱递给摊贩,摊贩一看却连连摆手。

  “不收秦钱?”赵泗皱眉。

  “不是不收,要是秦钱的话一钱五个陶碗,楚钱一钱一个碗。”摊贩好心开口解释。

  “既然如此伱找我钱便是,何故不收。”赵泗复又开口问道。

  “往来置买多以物易之,实在是找不开。”摊贩指了指摊子一边,粮食也有,还有其他的漆具麻布。

  赵泗还以为这是卖陶碗的摊贩的其他商品,现在看来,原来是他收的买东西的钱。

  “你看,我这里拢共就收了三枚楚钱,却是找不开你的一个半两钱的。”摊贩摊了摊手。

  “这种事情你不说我也不知道,你人还怪好的嘞。”赵泗闻声起了兴趣蹲下身子将秦半两按在摊贩手心。

  “且权当我一钱买你一个碗,不过我须得耽误你的生意,问你一些事情,作为补偿,你这铺子上的其他东西,我便一并作市价给你收了,你看如何?”赵泗开口问道。

  摊贩闻声两眼泛光!

  一块打包卖了对于一个摆摊的摊贩来说诱惑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对方还没有压价,以市价打包!

  “贵人有什么事情尽管问就是了,就是……就是……”摊贩话说一半,有些扭捏,似乎是不太好开口。

  “就是什么?”赵泗略带好奇的开口问道。

  “待会贵人采买剩下的货物,能否以秦半两算钱?还权当一个秦半两抵五个楚钱……”摊贩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赵泗闻声看向李斯,果不其然,只见李斯的脸上满是苦笑。

  好消息:秦朝的官方货币就是帝国的最边缘地带购买力也很充足。

  坏消息:秦朝官方货币在这种偏远地带严重稀缺。

  (还有……另外为了消除歧义,上一章有所删减,写的时候没想那么多,不好意思,本来意思是以点带面,用一人指代一批人,牵出黄石公等群体,所以才会这么写,没想到会有那么大歧义,深表歉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